毕业设计说明书.doc

机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钻2-Φ18孔】(全套含CAD图纸)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1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2048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17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2-14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机壳 加工 工艺 夹具 设计 18 全套 cad 图纸
资源描述:

 

内容简介:
1 三轴并联铣床的功能仿真器 米洛斯 德拉甘米卢蒂诺维奇和莎莎 稿日期: 2007年 7 月 12日 接 稿 日期: 2008 年 6月 27日 发表时间: 2008年7月 24日 施普林格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8年伦敦 摘要: 尽管许多实验室,许多人 以 并联机床 的 运动机 为 研究和发展的主题,不幸的是, 至今还是 没有个人 有一定的成就 。 因此 ,利用低成本的但是功能强大的模拟器模拟三轴联动铣床来获取基本经验。 这个想法是基于这样的模拟器可以由传统的三轴数控机床的控制驱动基础上 进行的 。本文描述了一个包括相应的 并联机构,运动学建模和编程算法的选择模拟器的发展过程。功能模拟器的想法已经被 充分 验证 在 标准化操作条件下 , 使得一些软材料试件 加工成功 。 关键词 : 并联机床 ; 功能仿真器 ; 模拟和测试 1 简介 在当今世界上, 教育和培训 具有 战略 上的 重要性,特别是在技术和科学学科 。这也适用于并行结构机研究和开发这个世界性的话题。 对并联机床的基本知识的已经出版很多书, 许多不同的并行机制, 3至 6个自由度,包括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平移正交, 也有使用。 今天,不幸的是,研究机构,大学实验室,和企业绝大多数没有并联机床。究其原因,很明显,是教育和培训 的新技术,如个人知识管理,成本高。为了有助于实现在造型,设计,控制,编程实践经验的收购,以及个人知识管理, 降低 成本, 可以 使用 新 提出 的三 轴并联铣床功能仿真器 来实现。这个想法是基于这样的模拟器可以由传统的 3 轴数控机床的控制驱动 基础上进行的。 作为传统的 三 轴数控机床的轴是相互正交,不同的三自由度正交平移关节空间并联机构,可用于生成模拟器 。 本文描述了模拟器发展,包括相应的并联机构,运动学建模和编程算法的选择程序。功能模拟器 应经被 验证了 在 行 业 标准化操作条件下 成功加工 一些软质材 料。 2 模拟器的概念 根据现在的知识 ,以系列 运动机器和可用的资源为其程序 ,模拟器看作一种混合的三轴驱动传统数控铣床空间并联机构。 其中的一种 功能仿真器 的 概念 ,如 2 图 1所示 。 完全平行的 三 自由度不断支撑关节的长度和线性驱动机制,由传统的 三 轴数控机床的控制。这个机制是基于线性三角,但与正交的线性驱动关节,促进其用用平台,始终保持与基地的同时,使主轴在三个不同的正交 。在图一中 ,始终如一的平行与地平行 ,使主轴的位置在三个不同的正交 P,论文中。一些可能的配置的机制、其中的一个平台被选中 ,因为 它使便于安装并联机构的机器在 其中的 2 个 自由度被 用来减少来自 的震动 ,除了选择和调整引擎的机理与所选择的串行机 ,下面的过程,模型,算法,以及软件必须定义和发展 : 运动造型 ,即直接运动学、矩阵 , 运动学和奇异性分析模型 3 模拟器的机制作用 同时 作为垂直和水平 三 轴数控机床的串行正交和驱动仿真器的轴,是最好的,如果三 个 自由度空间并联 , 模拟器的机制以及正交平移 的 关节。 与 串行数控机床的轴耦合,这将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般情况 下,至少有一个 两个 自由度被动的去耦串联机构。数控机床模拟器与移动刀架和工作台的 是最方便的 。在这样的概念 下 两三个轴的耦合,使 其中一个 自由度串联他们的去耦和被动的模拟器驱动机制就足够了。 如果没有横向和纵向的 3轴数控机床运动结构的划分, 有 三自由度正交平移关节,考虑和模拟器使用空间并联机构的一些例子, 如图 2, 他们的工作区的形状也显示在图中。 该机制 类 似 于 上面 的 例子 , 在图所示 , 基本运动学 的 概念 差异 问题 是可以 解决 的 。自由度被动串行 , 用于分离驾驶 一 系列数控机床轴运动机制的例子如图所3示 。 在一些系列数控机床的概念 中 ,其轴 线可直接用作模拟的并行机制平移关节。在这种情况下,模拟器的一般概念的基础上,如图所示机制 就 可能 被 简化 了 。 图 4显示了没有自己的关节并联机构简化模拟器的例子。数控机床的驱动是一个卧式加工中心。相应的机械接口连接与分离轴加工中心联合 组成一个 平行四边形。两自由度串联机构加工中心分离出来 Y 和 图 5显示了一个简化的立式数控铣床与两个耦合轴模拟器 的 设计。模拟器的机制有一个自己的移动式 , 联合两自由度串联机构也是垂直轴数控铣床脱钩使用方法 。 3 4 模拟器造型的例子 图一中对模拟器详细的运动学分析是以图六中的几何模型为基础 的,由于机械本身特有的性质,平台和底座是平行的,因此,图一中的每个空间平行四边形由支柱表示。 连接底座和平台的坐标构架 P和 B是平行的,同时 平行于参考系列机器协调框架 M ,这使得整个模拟器造型归于普通化。这意味着分离并联机构的造型本身是可行的,并且不考虑其安装在水平还是垂直的系列机器上,也不考虑其在平台上的轴的位置。构架 B和 P中的向量 v 和 模拟器参数定义的向量: 移动平台上的连接中心之间的中心点 P被定义为 i=1, 2, 3) 工具 末端的位置向量在构架 P中被定义为 t , h. 模拟器的驱动轴参考点 ( i=1, 2, 3 )连接坐标向量 L=l1 l2 , ,l1,和 TB a 0 0 11 , TB a 0 1 02 和 TB a 1 0 03 领域坐标向量: 代表工具末端已编制好的位置向量,而 代表平台的位置,即连接在上面的坐标构架P的原操作。由于坐标构架 B和 P总是平行的,所以这两个向量之间的关系是很明显的,即 (1) 其它向量和参数的定义如图六所示,其中 拟器连接坐标向量 系列机器连接坐标 之间的关系如图六所示,是 根据图六中几何关系,得出下列等式: 4 等式 4中等号两边加以平方得出: 在等式 3中应用 运动学造型便被简化。为了满足这个要求,人们已经找到了具体的方法,即设置参考点 通过替代等式 5 中的机械参数,得到三个等式的方程组: 由这个方程组又得出:相反的运动学等式如 和直接运动学等式如 由以上等式得出: 5 如上所提,通过调整模拟器的机械参数,等式 6,相反和直接运动学的解大大被简化了。 为了满足等式 6中的条件,采用了六根指示长度的校准支柱,如图七,应用通过校正支柱长度而得出的相反和正运动学解,定义了 知道啥意思) (i=1, 2, 3)的参照点位置,并通过校准 图七。 析运动学的正解和逆解 分析逆运动学方差解,等式 8,在给定平台位置的情况下,不同的平行机械构造有: 基本构造,图 2a,在等式 8中,在平方根之前的所有符号都是负号 可供选择的构造之一,图 2b,在等式 8 中,在平方根之前所有符号都是正的 其它可能的机械构造,在等式 8中,在平方根之前 的符号是正负号用相同的方法,通过对运动学正解分析,等式 9,在驱动轴位置给定的情况下,建立不同的平行机械构造: 基本构造,图 2a,和实际情况一致,在等式 9中,在平方根之前是正号 供选择的构造,图 2c 和 d,在等式 9 中,在平方根之前是负号,根据驱动系列机器的结构可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图 2所示的基本的和供选择的构造。 可比矩阵和异常分析 鉴于 常关系重大,这个问题已被细致分析,如图 2a 中显示的机械变型,这种机械变型可用来发展水平机器中心的模拟器,如图 1。考虑时间的情况下区分等式 8,得到的雅可比矩阵为: 6 由于方程组 7中的等式有连接和领域坐标的功能,根据它们的区别也可以得出 雅可比矩阵: 其中 是正逆运动学的 雅可比矩阵,用这种方法,可以识别出三种不同形式的异常,比如,正逆运动学异常和联合异常。 仔细分析 雅可比矩阵的决定因素, 正逆运动学异常和联合异常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适当的描述和等式,图 8中显示了可能的模拟器异常构造,从图 8中可以看出,所有的异常都处在理论上可获得工作空间的临界上,所以,通过足够的设计解答和或机械限制可以轻松地避免这些异常,这就意味着可获得的模拟器工作空间要比理论上的工 作空间要小,理论上工作空间的界线是在半径 C 的汽缸上,而半径 中得出的 时半径 中的 7 5 模拟器的实例 大家都知道,除了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学布局,选择正确的几何维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考虑已定的用途,这是个困难的工作,开发 整图 1、 4 和 5 中的模拟器设计参数是为了在可用 器运作效果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模型和工作空间维度,其中制造的模拟器就是配给 个程序必须要进行重复,因为在选择基础设计参数时 ,要考虑机构因素可能的干扰和 ) 与 1)决定因素的重要性(等式 14、 15 和 16 中涉及)。 在图 6中模拟器变型的几何模型中,可以看到工作空间维度主要受到平行四边形长度 时要达到图 8中 和 对于配备模拟器的可用 用重复的程序对平行四边形长度 ,3,3重要结合进行分析,在每次重复过程中,要注意潜在的设计限制、干扰以及 ) 与 1)的重要性,即异常产生的距离。 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参数在图 9中模拟器原型的详细设计中得到轻微的纠正,长度 C=850 ,300 ,350 平行四边形的 形状、体积和可获得工作空间的位置如图 2 在采用这种构想和设计参数的基础上,构造了头两个模拟器,如图 9、 10所示。 6 模拟器编程和测试 在 11),几何工作空间模型可以和其它系统交换,并且可以模仿工具轨迹, 线性插值工具轨迹是从 模拟器使用者可以选择 其它方式也能画出工具轨迹,系统的基础部分是由成的,并且不用后处理器发电机,后处理器包括正逆运动学( 模拟器设计参数和模拟器工具途径的运算法则(图 12),模拟器工具途径线性化是必要的,因为 样的话,模拟器的工具轨迹仍在先定半径的偏差范围之内,先定半径是 件中点 和点 间, 对于以这种方式获得数控机床长节目 传送到数控机床,可以在空闲的模拟器运行验证。对轴的运动范围已经 在 处理器 上 检查了。 该模拟器在这个阶段的测试包括:核查的程序和通信系统,切割加工各种试件测试(图 13)。 8 7 结束语 为了有助于实现在造型,设计,控制,编程实践经验的收购,以及 降低 个人知识管理 的 成本, 提出了三 轴并联铣床功能仿真。所开发的三维并联数控铣床功能仿真器作为混合系统,现有的技术设备(数控机床的 并联机制,为全面和复杂的教学 提供了 设施。关于功能模拟器的想法 ,为 验证一些软质材料 在 进行标准化测试操作条件下作出成功的 决策。 这个想法可能会进一步用于 模拟器 的 决策。致谢 由塞尔维亚科技部支持 ,并 提出的尤里卡计划 3239工作 。 12 007 /27 008 /24 008# 008in KM at of of a 3is as a to in KM is be by a of a of a by of of in is to R&D) KM 1. of a 315of is of a to of in a is 2is on by a of NC be 2, 7of a by of of s be to to as a of of of a 2009) 42:813821*):D. . 6,11120 D of 1, by NC on 6to M,of of in P, as of of B, it of on s to of s to be of of 1 2 of s 2009) 42:813821 s to of by of n of at it be s as As in NC it be in a to NC In of of of of NC 2. as in of of of of of of NC as s In of on 2 be an of NC is a of 2s Y of a NC s is of NC of 1,on 6. As s 1, is by B,to at M of it to of of on of 3 of of s 4 of 2009) 42:813821 815v in Bby of at in Pi 1; 2; 3. of is in P138T, 0h. of s i 1; 2; l 138T, l1,by NC 0001000 138of x of P to is B as 6, c is of s l 138m as 6, 0112On of in 6,of q. 4 is 0 6q. 3, is In i. e.,of 6 of 5 of a on NC 2009) 42:813821s q. 5, of is 0008:7 0:8as 09s201 2 i 1; 2; 3As it by of 6, of is To q. 6 of 7. of of i,(i=1, 2, 3) by he of of q. 8, of be 2a, in q. 8, of 2b, 8, in 8, a of 9, of of be 2a, to q. 9, is a 2c d, 9, is a 2be in to of KM in 2a, of 7 of s 2009) 42:813821 817on 1. q. 8 to 110As q. 7 of be by 2101122of of of as as 1408 08 of as be s As it be 8, of so be to or s is of on of c B, q. 8 c B, he of it is in to of is KM 1, 8to a is a KM is 1of 1, 4, in to on of NC is of to of of ) 1) 14, 15,8 2009) 42:813821In of 6,it be by c, as as to of of 3, 3I1 NC c ,3,3in In to as as to of ) 1), to in in of 9. c=850 ,300 mm ,350 mm of 90)AM C 11). It is to is be in by of of of s 12). s NC s as s In s j1NC 9 110 411 2009) 42:813821 819is NC of of in of in of by 13)to of in a is of D as a AM a by of of an &D be of s 13 of 12 of s 2009) 42:813821he 239 by , (2002) 1(2):671683 00077)61706 (2000) of of , (2003) of a 39:403410 , , (2006) of a 4:3949 02635747040003475. S, W (2003) of a J 25:4351 O (1999) et 95399 , , , , , (2005) Developme 设计 共 1 页 校核 第 1 页 标记 处数 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文件号 签字 日期 学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产品代号 零件图号 零件名称 机壳 材料 应状态 毛坯种类 毛坯重量 (每一毛坯可制零件数 零件重量 (大 批量 铸件 1 工序 号 工序名称 设备 主要工艺装备名称及规格 名称 型号 夹具 刀具 量具 辅具 10 铸件毛坯, 时效 处理 20 粗铣底面 立式铣床 用夹具 刀 D=50 游标卡尺 30 半精铣 底面 立式铣床 用夹具 刀 D=50 游标卡尺 40 粗铣、半精铣 上端 面 立式铣床 用夹具 刀 D=50 游标卡尺 50 粗铣、半精铣 左端 面 ( 立式铣床 用夹具 刀 D=50 游标卡尺 60 粗铣、半精铣 46孔上端台阶面 立式铣床 用夹具 刀 D=50 游标卡尺 70 粗铣、半精铣 46孔下 端面 立式铣床 用夹具 刀 D=50 游标卡尺 80 车 车床 用夹 具 外圆 车刀 ,螺纹车刀 游标卡尺 90 车 45孔 、 40孔内孔及台阶 车床 用夹具 内孔车刀 游标卡尺 100 钻孔 攻丝 式钻床 用夹具 麻花钻 丝锥 游标卡尺 110 钻孔 攻丝 式钻床 用夹具 麻花钻 丝锥 游标卡尺 设计 共 1 页 校核 第 1 页 学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产品代号 零件图号 零件名称 机壳 材料 应状态 毛坯种类 毛坯重量 (每一毛坯可制零件数 零件重量 (大批量 铸件 1 工序 号 工序名称 设备 主要工艺装备名称及规格 名称 型号 夹具 刀具 量具 辅具 120 钻扩 28孔 立式钻床 用夹具 麻花钻 扩刀 游标卡尺 130 钻扩 24孔 立式钻床 用夹具 麻花钻 扩刀 游标卡尺 140 终检入库 I 学 课程设计 论文 机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所在学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年 月 日 要 机壳 零件加工工艺及 钻床夹具设计 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 工艺 , 工序 , 切削用量 , 夹紧 , 定位 , 误差 录 摘 要 . 录 . 1 章 序 言 . 10 第 2 章 零件的分析 . 11 . 11 . 11 第 3 章 工艺规程设计 . 12 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12 面的选择 . 12 定工艺路线 . 13 艺路线方案一 . 13 艺路线方案二 . 14 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 14 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 15 床选用 . 15 择刀具 . 15 择量具 . 15 械加工余量、工序尺 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16 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17 第 4 章 钻 2夹具设计 . 37 究原始质料 . 37 位基准的选择 . 37 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 38 差分析与计算 . 39 、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 40 撑钉选用 . 40 套、衬套、钻模板设计与选用 . 40 定夹具体结构和总体结构 . 41 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 43 总 结 . 43 参 考 文 献 . 45 致谢 . 46 V 10 第 1 章 序 言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 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机壳 零件加工工艺及 夹具设计 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 的基础下,进行的一个全面的考核 。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 保证尺寸 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 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 本次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11 第 2 章 零件的分析 件的形状 题目给的零件是 机壳 零件 ,主要作用是 起连接作用。 零件 的实际形状如上图所示, 从零件图上看,该零件是典型的零件,结构比较简单 。 具体尺寸,公差如下图所示 。 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 材料为 灰铸造 ,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零件。 机壳 零件主要加工表面为: 1. 粗铣底面 、半精铣 ,表面粗糙度.2 m 。2. 粗铣、半精铣 上端面 ,表面粗糙度.2 m 。 3. 车 圆及外螺纹 ,表面粗糙度.2 m 。 4. 车 45孔、 40孔内孔及台阶 ,及表面粗糙度.2 m 。.3 m 、 12.5 m ,法兰面粗糙度.3 m 。 机壳 共有两组加工表面,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2 (1) 左端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外圆 端面 , 52内圆,倒角 钻孔并攻丝。这一部份只有端面有 其要求并不高,粗车后半精车就可以达到精度要求。而钻工没有精度要求,因此一道工序就可以达到要求,并不需要扩孔、 铰孔等工序。 (2)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端面 ,粗糙度为 70 的 端面 , 并带有倒角; 中心孔。其要求也不高,粗车后半精车就可以达到精度要求。其中, 55的孔或内圆直接在上做镗工就行了。 第 3 章 工艺规程设计 本 机壳 假设 年产量为 10 万台,每台车床需要该零件 1 个,备品率为 19%,废品率为 每日工作班次为 2班。 该零件材料为 虑到零件在工作时要有高的耐磨性,所以选择铸铁铸造。依据设计要求 Q=100000 件 /年, n=1件 /台;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和 废品 率分别取19%和 入公式得该工件的生产纲领 N=2+ )( 1+ )=238595件 /年 定 毛坯 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件的特点是液态成形,其主要优点是适应性强,即适用于不同重量、不同壁厚的铸件,也适用于不同的金属,还特别适应制造形状复杂的铸件。考虑到零件在使用过程中起连接作用,分析其在工作过程中所受载荷,最后选用铸件,以便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工作可靠。年产量已达成批生产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可以采用砂型 铸造 ,这从提高生 产效率,保证加工精度,减少生产成本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否则,不但使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 13 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对像 机壳 这样的零件来说,选好粗基准是至关重要的。对本零件来说,如果外圆的端面做基准,则可能造成这一组内外圆的面与零件的外形不对称,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做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 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应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做为粗基准 )。 对于精基准而言,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在重复。 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艺路线方案一 10 铸件毛坯,时效处理 20 粗铣底面 30 半精铣底面 40 粗铣、半精铣上端面 50 粗铣、半精铣左端面 (面 ) 60 粗铣、半精铣 46 孔上端台阶面 70 粗铣、半精铣 46 孔下端面 80 车 圆及外螺纹 90 车 45 孔、 40 孔内孔及台阶 100 钻孔攻丝 10 钻孔攻丝 20 钻扩 28 孔 130 钻扩 24 孔 140 终检入库 14 艺路线方案二 10 铸件毛坯,时效处理 20 车 圆及外螺纹 30 粗铣底面 40 半精铣底 面 50 粗铣、半精铣上端面 60 粗铣、半精铣左端面 (面 ) 70 粗铣、半精铣 46 孔上端台阶面 80 粗铣、半精铣 46 孔下端面 90 车 45 孔、 40 孔内孔及台阶 100 钻孔攻丝 10 钻孔攻丝 20 钻扩 28 孔 130 钻扩 24 孔 140 终检入库 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的定位和装夹等都比较方便,但是要更换多台设备,加工过程比较繁琐,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位置精度不易保证。方案二减少了装夹次数,但是要及时更换刀具 ,因为有些工序在车床上也可以加工,镗、钻孔等等,需要换上相应的刀具。因此综合工艺方案,取优弃劣,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10 铸件毛坯,时效处理 20 粗铣底面 30 半精铣底面 40 粗铣、半精铣上端面 50 粗铣、半精铣左端面 (面 ) 60 粗铣、半精铣 46 孔上端台阶面 70 粗铣、半精铣 46 孔下端面 15 80 车 圆及外螺纹 90 车 45 孔、 40 孔内孔及台阶 100 钻孔攻丝 10 钻孔攻丝 20 钻扩 28 孔 130 钻扩 24 孔 140 终检入库 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床选用 和 精车。各工序的工步数不多,成批量生产,故选用卧式车床就能满足要求。本零件外轮廓尺寸不大,精度要求属于中等要求,选用最常用的 式车床。参考根据机械制造设计工工艺简明手册表 用 择刀具 一般选用硬质合金车刀和镗刀。加工刀具选用 硬质合金车刀,它的主要应用范围为普通铸铁、冷硬铸铁、高温合金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为提高生产率及经济性 ,可选 用可转位车刀 ( 考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主编 孟少农),第二卷表 具通常又称为砂轮。是磨削加工所使用的“刀具”。磨具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磨具的磨料、结合剂、粒度、硬度、组织以及砂轮的形状和尺寸。参考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主编 徐圣群) 表 12择双斜边二号砂轮。 择量具 本零件属于成批量生产,一般均采用通常量具。选择量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 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选择;二是按计量器的测量方法极限误差选择。采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即可。 16 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机壳 ” 零件材料为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以后简称工艺手册),表 种铸铁的性能比较, 灰铸造 的硬度 43 269,表 铸造 的物理性能, 3,计算零件毛坯的重量约为 2 表 3械加工车间的生产性质 生 产类别 同类零件的年产量 件 重型 (零件重 2000 中型 (零件重1002000 轻型 (零件重 120250 、侧面 底 面 铸孔的机械加工余量一般按浇注时位置处于顶面的机械加工余量选择。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切削用量一般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量及切削速度三项。确定方法是先是确定切削深度、进给量,再确定切削速度。现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三版,艾兴、肖诗纲编, 1993 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确定本零件各工序的切削用量所选用的表格均加以 *号,与机械制造设计工工艺简明手册的表区别。 工序 10: 铸造 时效处理 无切削加工,无需计算 工序 20、 30: 粗铣 、半精铣 底面 机床:铣床 具:面铣刀 (硬质合金材料 ),材料: 15 100D ,齿数 5Z 。 单边余量: Z=3以铣削深度 2pa 铣面余量: Z=削深度 18 每齿进给量 取 0 /fa m m Z :取铣削速度 V m s 每齿进给量 取 f /取铣削速度 V m s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2 . 4 7 6 0 4 7 1 . 9 7 / m i 1 4 1 0 0 按照文献,取 4 7 5 / m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4 7 5 2 . 4 9 /1 0 0 0 1 0 0 0 6 0m s 进给量 0 . 1 8 5 4 7 5 / 6 0 7 . 1 2 /a Z n m m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7 . 1 2 / 4 2 7 . 5 / m i m m s m m a : ,取 0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 l :由毛坯可知 141l , 68l 刀具切入 1l : 221 0 . 5 ( ) (1 3 )l D D a 220 . 5 ( 1 0 0 1 0 0 6 0 ) ( 1 3 ) 1 2 刀具切出 2l :取 2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 1 1211 4 1 1 2 2 0 . 3 6 m i 7 . 5j ml l lt f 机动时间 1 1216 8 1 2 2 0 . 1 9 m i 7 . 5j ml l lt f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时间 11 0 . 5 5 m i nj j jt t t 工序 40: 粗铣、半精铣 上端面 机床:铣床 具:面铣刀 (硬质合金材料 ),材料: 15 100D ,齿数 5Z 。 19 单边余量: Z=以铣削深度 精铣面余量: Z=削深度 每齿进给量 取 0 /fa m m Z :取铣削速度 V m s 每齿进给量 取 f /,取铣削速度 V m s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2 . 4 7 6 0 4 7 1 . 9 7 / m i 1 4 1 0 0 按照文献,取 4 7 5 / m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4 7 5 2 . 4 9 /1 0 0 0 1 0 0 0 6 0m s 进给量 0 . 1 8 5 4 7 5 / 6 0 7 . 1 2 /a Z n m m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7 . 1 2 / 4 2 7 . 5 / m i m m s m m a :取 0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 l :由毛坯可知 141l , 68l 刀具切入 1l : 221 0 . 5 ( ) (1 3 )l D D a 220 . 5 ( 1 0 0 1 0 0 6 0 ) ( 1 3 ) 1 2 刀具切出 2l :取 2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 1 1211 4 1 1 2 2 0 . 3 6 m i 7 . 5j ml l lt f 机动时间 1 1216 8 1 2 2 0 . 1 9 m i 7 . 5j ml l lt f 20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时间 11 0 . 5 5 m i nj j jt t t 工序 50: 粗铣、半精铣 左端面 ( 机床:铣床 具:面铣刀 (硬质合金材料 ),材料: 15 100D ,齿数 5Z ,此为粗齿铣刀。 单边余量: Z=以铣削深度 精铣面余量: Z=削深度 每齿进给量 取 0 /fa m m Z : 取铣削速度 V m s 每齿进给量 取 f /取铣削速度 V m s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2 . 4 7 6 0 4 7 1 . 9 7 / m i 1 4 1 0 0 按照,取 4 7 5 / m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4 7 5 2 . 4 9 /1 0 0 0 1 0 0 0 6 0m s 进给量 0 . 1 8 5 4 7 5 / 6 0 7 . 1 2 /a Z n m m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7 . 1 2 / 4 2 7 . 5 / m i m m s m m a :取 0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 l :由毛坯可知 141l , 68l 刀具切入 1l : 221 0 . 5 ( ) (1 3 )l D D a 220 . 5 ( 1 0 0 1 0 0 6 0 ) ( 1 3 ) 1 2 21 刀具切出 2l :取 2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 1 1211 4 1 1 2 2 0 . 3 6 m i 7 . 5j ml l lt f 机动时间 1 1216 8 1 2 2 0 . 1 9 m i 7 . 5j ml l lt f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时间 11 0 . 5 5 m i nj j jt t t 工序 60: 粗铣、半精铣 46孔上端台阶面 机床:铣床 具:面铣刀 (硬质合金材料 ),材料: 15 32D ,齿数 5Z ,此为粗齿铣刀。 单边余量: Z=以铣削深度 精铣面余量: Z=削深度 每齿进给量 取 0 /fa m m Z :取铣削速度 V m s 每齿进给量 取 f /取铣削速度 V m s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2 . 4 7 6 0 4 7 1 . 9 7 / m i 1 4 1 0 0 按照,取 4 7 5 / m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4 7 5 2 . 4 9 /1 0 0 0 1 0 0 0 6 0m s 进给量 0 . 1 8 5 4 7 5 / 6 0 7 . 1 2 /a Z n m m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7 . 1 2 / 4 2 7 . 5 / m i m m s m m 22 a :取 0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 l :由毛坯可知 141l , 68l 刀具切入 1l : 221 0 . 5 ( ) (1 3 )l D D a 220 . 5 ( 1 0 0 1 0 0 6 0 ) ( 1 3 ) 1 2 刀具切出 2l :取 2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 1 1211 4 1 1 2 2 0 . 3 6 m i 7 . 5j ml l lt f 机动时间 1 1216 8 1 2 2 0 . 1 9 m i 7 . 5j ml l lt f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时间 11 0 . 5 5 m i nj j jt t t 工序 70: 粗铣、半精铣 46孔下端面 机床:铣床 具:面铣刀 (硬质合金材料 ),材料: 15 32D ,齿数 5Z ,此为粗齿铣刀。 单边 余量: Z=以铣削深度 精铣面余量: Z=削深度 每齿进给量 取 0 /fa m m Z :取铣削速度 V m s 每齿进给量 取 f /取铣削速度 V m s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2 . 4 7 6 0 4 7 1 . 9 7 / m i 1 4 1 0 0 按照,取 4 7 5 / m 23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4 7 5 2 . 4 9 /1 0 0 0 1 0 0 0 6 0m s 进给量 0 . 1 8 5 4 7 5 / 6 0 7 . 1 2 /a Z n m m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7 . 1 2 / 4 2 7 . 5 / m i m m s m m a :取 0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 l :由毛坯可知 141l , 68l 刀具切入 1l : 221 0 . 5 ( ) (1 3 )l D D a 220 . 5 ( 1 0 0 1 0 0 6 0 ) ( 1 3 ) 1 2 刀具切出 2l :取 2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 1 1211 4 1 1 2 2 0 . 3 6 m i 7 . 5j ml l lt f 机动时间 1 1216 8 1 2 2 0 . 1 9 m i 7 . 5j ml l lt f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时间 11 0 . 5 5 m i nj j jt t t 工序 80: 车 圆及外螺纹 已知加工材料灰铸铁 通车床 所可转 位车刀 (质合金材料 )。根 故选刀杆尺寸 = 516 ,刀片厚度为 f 24 根据加工手册可知 刀杆尺寸为 ,pa 进给量 f =1.0 按进给量在工艺手册可知: f =0.7 530N 。 pa f 045 时, 进给力: 950N 。 实际进给力为: 50 = ( 1 所选 f = 用。 根据加工手册,最大磨损量取为 车刀寿命 T = 0V=tV 3 ( 1 m n =1000 =127481000 =120 ( 1 根据 0n=125 这时实际速度 0001000 125127 m( 1 由加工手册 160 245 ,pa f 加工速度 时, 实际功率为: = ( 1 25 在 后用量为: f = n = V = 精车 加工 所可转位车刀 (质合金材料 )。 选刀杆尺寸 = 516 ,刀片厚度为 f 根据加工手册可知 刀杆尺寸为 ,pa 给量 f =1.0 按 f =0.7 530N 。 50 =所选 f = 用。 根据加工手册车刀后刀面磨损量 车刀寿命 T = 5质合金刀度 200 219件, pa f ,加工速度 V = 0V=tV 3 m n =1000 =127100048=120 ( 3 根据 25 实际速度 0001000 125127 m( 3 2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机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钻2-Φ18孔】(全套含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2048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