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广西地方标准《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5 西壮族自治区 地方标准  5/T 季节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of in 征求意见稿)    布    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   言  本 标准 按照  2009给出的规则起 草 。  本标准由广西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广西融水县永益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夏香菇的 品种特性、 菇场要求、 原料要求、制棒 工艺、出菇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包装 。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 山 区以 杂木屑、桑枝屑、菌渣为主要原料栽培夏香菇,适合农户栽培、半机械化栽培等模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9170  香菇菌种  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58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于适用 于本文件。  主料  组成香菇反季节栽培基质的主要原料,如阔叶树杂木屑,桑枝屑、菌渣、玉米芯、棉籽壳、豆秸粉等。  辅料  组成香菇栽培基质的辅助原料,如麦 麸、米糠、饼肥(粕)、玉米粉、大豆粉等 。   4 品种特性  种温度  夏季高温高湿 ,采用中广温菌株栽培,广温品种 8 28 ,出菇前的刺激温度为 8 15 。    种名称  当前适合广西的反季节香菇品种有:武香一号、 931、香菇 18、地菇 2 号。如应用其它品种,应符合 9170 的要求,并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经试验后方能应用于生产。  5 菇场 要求  地选择  选择 通风、平坦 、 开阔 ,周边环境卫生,给排水方便,交通便利,远离 污染源的场所。 同时要 符合358的 要求 。  棚建设  棚材料应使用无毒、无害、无挥发性刺激成分的材料,符合国家的相关卫生安全标准。  具有 防雨、遮阳、挡风,保温、隔热、耐用等 特性的 棚顶 材料 , 如塑料薄膜、遮阳网、农作物秸秆等。  保持菇棚内外清洁卫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地布局  局原则  应结合地形 、方位实际安排,按生产工艺流程安排生产线走向,防止交叉,避免引起生产混乱。  区规划  整个场区应划分为无菌区和非无菌区,非无菌区 在下风位置。  料堆放及仓库  设置在 便于车辆进出的位置,处于下风口。  料及装袋区  应有 遮雨设施,近料场获 方便取料。  菌区  设有 灭菌设备设施,靠近装袋区,获方便装好料的菌包运到。  种区  应 在上方口,紧靠灭菌区,区内可划出部分区域作冷却区。  养区  应在上风口,靠近接种区。  培区(大棚)  应 远离接种和栽培区,并有相对较大的运转空地。    6 原料要求  木屑  木屑以 阔叶 树 的 枝丫材木屑、自然堆积 6 个月以上的 松树等针叶 树种木屑 为主 。  树屑的桑 枝 应来自无农药、垃圾等污染的桑园,桑枝运送车辆应清洗干净,不得有油污, 粪便等污物。新鲜桑枝应直立堆放,晾干,放置 10 15 d。选用干净、无杂质、无霉变霉臭、外观硬脆干爽的桑杆。桑杆粉碎后备用。  屑应新鲜、洁净、干燥、无虫、 无霉、无异味、无结块 。  料  应符合 099 的要求。    应 符合 749 的要求。  7 制棒工艺  棒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制袋时间,出菇期安排在 3 12 月两季栽培,制棒时间在 10月份至翌年 3 月底前。  棒工艺流程  备料 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 。  术要求  养基配方(推荐)  木屑 1 400 桑枝屑 400 麦麸 200 过磷酸钙 20 尿素 3 石灰粉 20 石膏粉10 香菇专用添加剂 1 辅料料水比为 1: 右。  料   根据 既定配方比例备好原辅料及塑料袋, 按培养基配方 称量准确,反复搅拌均匀,香菇栽培料的含水 量料水比 一般 为 1: 1: 合适的 料水比例 ,以 抓一把 栽培料 用力握,指缝不见水,伸开手掌料成团 为宜 。  袋   入厚 幅宽 15 长 55  聚乙烯 塑料筒。装袋要松紧适度, 以手托装好的料袋中央,没有松软感,两端不下垂为宜。 装袋 结束后 应 尽快 灭菌。  袋 结束 ,应及时清理干净搅拌机、装袋机,备日后用。  菌  用常压蒸汽灭菌锅,当温度到 100 后,要用中火维持 16 18 h。    菌完毕后,当菌筒温度降至 70 左右时趁热出锅,将菌筒 移到预先消毒的冷却室或接种室内降温冷却,装有冷却系统的室内可以开制冷机强制冷却。  种  菌筒冷却至室温(约 28 )以下 时,转入接种室。  种 前 , 菌种、接种工具 应 表面消毒 2 h,手指、手掌、手臂用 75 酒精溶液消毒。 菌种瓶瓶塞用手拔出 后 ,瓶口用 75酒精溶液浸棉球擦拭均匀 。  菌丝长满 5 10d 的菌种为宜 , 接种前先将菌种瓶内原接种点的的少量老种去除 。 宜 采用侧面打穴接种,侧面打穴接种一般在一侧打 4 穴,之后外再加一个灭菌了的套袋。   所有 菌筒均已接好种后,方可全打开接种车间门。  丝培养  养场所应清洁消毒, 无污染源,远离猪场、鸡场、垃圾场等杂菌滋生地, 并保持干燥(相对湿度控制在 75  以下) 、通风、遮光 。  好种的菌筒应及时搬到培养场所培养,培养期间应通风和遮光,温度以 25 2为宜。  天 应 观察、记录是否出现污染 。 如有污染,应及时隔离排放 。  温方法可根据实际 情况 灵活 多样 ,可采用的降温方 法有:   减少菌袋垒排的层数;   阴棚发菌 的 ,白天加厚遮盖物,晚上揭去遮盖物;   室 内发菌的,趁夜间外界气温低时, 通风降温;   翻袋刺袋增氧 ;   排风扇等设备;   其他降温方法 。  8 出菇管理  色 管理  全部完成发菌后,即可将白色菌袋“井”字型码高,并覆盖塑膜、草苫等,通过调节草苫和塑膜的覆盖以及夜间的揭盖,促使其尽快转色。  菇菌棒生长至 50 65d,进入转色阶段。将四周遮荫物全部去掉,门窗打开,给以光线刺激。脱袋后菌棒的转色管理,应当用喷水冲洗 ,增加菌袋的温差以及去掉菌棒上分泌的色素 。  成转色后的菌袋,经打孔及补水 等处理后,即可搬入棚内,间隔 5 右单层排放,用水进行降温处理, 1 2d 后,再施行高温刺激,配合棚内的用水、光照等刺激,约 7d 左右即有小菇蕾现出。此后,保持常规用水,尽量缩小湿差。  色过程中常见的不正常现象及处理 方法 : 转色为黄褐色或灰白色。原因是转色过早,菌丝未成熟或者 湿度太小。解决办法 是 ,待菌丝成熟后再开始转色,湿度过小要加大湿度;   转为暗褐色。原因是转色时间过长。解决方法,转色后及时入棚出菇。     温催蕾  块 处理  理废菌筒,翻耕田块,并灌水平泥面, 每公顷 撒施生石灰 75 100 行 杂菌处理促进土壤通气。  排筒前 10d 左右进行重新做畦,并铺一层中粗砂,用 1 漂白粉或  500 倍菌毒清溶液喷施杀菌,用 500 倍辛硫磷溶液进行杀虫 。 视菌筒成熟度,选择好天气分批进行排场。  筒、转色、覆土 ,注意轻拿轻放 , 排场割口朝下,脱袋排场炼筒转色好后,用经过筛的风化土,半泥砂土,焦坭灰,加 3 石灰或 漂白粉菌毒清喷洒拌匀消毒后进行覆土。覆土之后 在 菇床上拉两条细绳子在菌棒两头之间近 5 后分隔四个菌棒钉下竹签,防止灌水后被漂起来;隔 3d 后再灌水。  持菇棚环境卫生和水源清洁,遮阴度应视 气温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做到“七至九阴”但菇棚四周应适当稀疏,注意 通风和水分管理。  菇期间应排干沟水,停止喷水,若温度过高,可以选择沟灌,早晚排干,菌筒无 菇期应排灌结合 ,应视气温坚持少量多次泼水原则 ,不应 整日或连续多日灌水。  温  菌筒应始终保持通风状态,适当加厚荫棚覆盖物, 如 在荫棚外围栽种藤 蔓较长的豆科、小瓜等植物 。中午和下午高温时段,宜 用 水 对棚顶实行微喷。  湿  采用干湿交替的调湿措施,保持菌筒适宜的含水量。 一般在一潮菇 采收完后,对菌筒喷洒水,补足菌筒水份,出菇后一般不补水(采收前 不能补水)。  经常 对菌筒喷洒少量 水(采收前不补水),宜使 用 水 对菌筒实行微喷。  气  每天中午都应保持通风 1 次,每次 20 季通风则必须结合自然气候,菇的长势合理安排,低温 天气中午通风,温度较高时早晚通风,菇多时多通风,根据不同季节, 气候错开通风时间 。如果气温高于 25 ,则每天需通风 2 3 次,并延长夜间通风时间 , 防止烂筒, 延长出菇期。  光  香菇为喜光食用菌,出菇最适宜的光线为“三阳七阴”(将透过遮阴棚的光照按三比七分配,即 30的光照 70的隐蔽),夏季降温可调至“二阳八阴”或“一阳九阴”,秋季调至“三阳七阴”较适宜 。  菇  季高温出菇困难且菇价较高时,可用铁锨或木板轻轻拍打 菌筒。 但不 宜频繁采用,过重过频催菇,菇小而密,且易导致烂筒。  菇场应分批催菇。  9 采收  天 观察香菇的生长情况,在香菇的菌盖没破膜前(六分成熟时)及时采收,必要时每天采收 2次。 采收首批菇,可按住菌筒,另一将菌柄轻轻摇一摇再采下。    收后马上整理,及时包装外运或冷藏。  一潮菇采收完后,及时清除残留菇脚、死菇,停水休整 6 7 d 待菌丝恢复后再轻雾喷湿,等待菇蕾形成;一般可采收 6 7 潮菇。  收结束后,及时清理菌渣,清洁菇房,并洒喷消毒剂、杀虫剂彻 底消毒,通风干燥;菌渣及时处理,用作燃料或有机肥。  10 病虫害防治  丝培养阶段,培养场所要求通风良好,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环境。菌丝培养期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