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  雪》教学实录_第1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  雪》教学实录_第2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  雪》教学实录_第3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  雪》教学实录_第4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  雪》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 雪教学实录师:多美的音乐啊,你的舞姿是那么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了银光闪闪的世界。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学生回答喜欢)是啊,冰清玉洁,晶莹剔透的雪也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所钟情的对象,岑参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欣喜,李白有“燕山雪花大如雪,纷纷吹落轩辕台”的豪迈,柳宗元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无奈。雪在诗篇里是诗人情趣的寄托,人格的化身,今天我们也要一起去感受一篇气势恢弘的雪生:沁园春雪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更是以诵读为主,我们先齐读一遍课文,感知一下文章的内容,感受一下文章的情感。生:齐读一遍师:纠正字音,并且点评。师:同学们的朗读也引起了老师读的欲望,我也给大家试读一遍。 (配沁园春雪的音乐)诵读。生:鼓掌,评论。师:同学们想不想读的和老师一样好甚至比老师还好呢?怎样读一首诗才能读出感情和和谐的节奏呢?生(1):首先要读准字音理解文意;生(2)::还要了解作者了解作者些这篇文章的背景;生(3):能够在理解品味诗歌的基础上把握朗读的语调和语速。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么我们就先掌握最基本的字音和文意。根据课本上的小注释提示,大声朗读课文,快速理解文意。生大声朗读,之间有许多同学举手询问问题(几分钟后老师询问)师这首诗词分为上下两阕,疏通文意之后我们应该知道上阕重点写的是什么?下阕重点写的是什么?生上阕描写的北国的雪景,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阕纵论古代的英雄,抒发了自己的抱负。师疏通了文意理解课文之后我们在来读一遍,看看有什么效果?指定一位学生朗读其它学生点评(缺少感情,没有力度,比较通顺等)师:读文章有一个境界,就是读者和作者能够在思想上和情感上达到一种共鸣,要做到这一步,理解作者感受作者当时的创作情怀就十分重要了,下面我们走进作者,再读课文。师:我们看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 36 年 2 月,35 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后 36 年率领长江部队到达陕北,2 月准备率领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毛泽东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诗人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师:毛泽东在在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25 年在长沙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后,面对生机勃勃的辽阔大地,他感慨万千,写下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1 年后 36 年作者同样面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审时度势,以这首诗作了有力的回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同学们谁主沉浮?生:风流人物师:理解了作者当时的写作情怀,现在我们就把自己化身为36 年的毛泽东,俯视着祖国的美好山河,充满激情的再读一遍课文。生:激情豪放的大声齐读。师:点评,大家已经读的很好了,有了气势,但诗歌的朗读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再创造的形式,他渗透着对诗歌的理解,赏析和品味,只有走进诗的意境,真正体会到诗人的胸怀和壮志,读出来才会感染人。下面我们就从文章的内容,手法和情感等方面去分析和品味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怀的诗句,然后再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生:大声朗读,并且讨论。师:我们看看同学们师如何品味体会的,先看看上阕写景的,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来。生(1):我喜欢前三句,作者开篇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去,第一句一笔囊括了半个中国,二三句利用互文的方法给我们了一种广阔的眼界,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两个动词:一个封凝然安静,一个飘舞姿轻盈,一静一动,肃穆中有飞舞的动感,所以读得时候,想象作者站在海拔千米的塬上俯视一切的气概,读得时候应该是大气磅礴,豪情壮志。生(2):我喜欢的是望字引领的下面那七句,一个内外,一个上下给我们描绘出的是南北纵横师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东西环顾师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下面两句作者用拟人和以动写静的手法把群山和高原都写活了。师:那你能不能用你的语言给大家描绘一下吗,作者笔下的山河原师什么样的?生:你看那披雪的群山如同无数条银蛇在舞动,冰封的高原则好像一只只蜡象在奔跑, 。大家鼓掌。师:那下面呢?继续生(2)还有那个欲字给本无生机的景物赋予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成了人格化的雪,成了个性化的诗意了。能够体现作者那种高昂,奋发和向上的情绪。生(3)我本来也想说那个望字下面的七句,但是被别人先说了,我就分析下面的三句,这三句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在冰雪茫茫的画卷上,想象雪霎天晴时,红艳艳的阳光照在白皑皑的雪地上,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显得壮美之中而又秀丽,我感觉很美。生(4)我感觉最后三句还能够体现作者的那种对于革命胜利的自信和乐观的情怀。师:为什么?可以解释一下吗?生:本来是一片茫茫大雪,现在在作者的眼前却是一轮红日,一片晴天,这不是象征着革命一定会胜利吗?师:好,联想的好,分析的有力。师(总结上阕):上阕写景咏物。通过大胆而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把北国的雪写的既气势磅礴又细致入微,既宏伟壮观又活灵活现,首句平淡而来膨胀而起,一千一万,一封一飘构成了一幅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画面,接下来一个望字引领 7 句,从色彩|形貌和动作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和原,并且赋予它生命的气息,一个须字转折又把我们带入到天晴之时,以奇特的想象为上阕作结,遂使所写的雪的场面,具有一种不饰雕饰的妍新之美。正是因为又如此多娇的江山才引起了无数折腰的英雄,我们看下一阕,读一读看看那一句最具有感染力。生(大声朗读第二阕,并且有些同学加入手势体会)师: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体会?生(1)我喜欢最后三句,这是最能体现作者抱负和志向的句子,上面写了历史上五位赫赫有名的皇帝,用俱往矣三个字把他们扫入历史的尘埃,却把自己顶天立地风流人物的形象描绘了出来,所以我认为这是最能体现作者情怀的句子。生(2)虽然最后的句子有气势,但是前面的那个惜字却用的很好。惜可以是惋惜,也可以是珍惜,还可以是可惜。这五位英雄可谓师历史枭雄,但作者一个惜,还有略输,稍逊,只识就把对他们的感情表达了出来。更为最后的点题做足了铺垫。生(3):我喜欢俱往矣的那个感觉,很有诸葛亮手摇羽毛扇不慌不忙但是一切却什么都知道的的样子(学生笑)师:下阕作者以抒情为主,一个过渡句对上文作了一个总述,又开启了下文,以历史上的五位英雄组成了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惜他们武功有余,文采不足,只知摄取不知创新,因而配不上大好河山,一个俱字将他们的千秋功过一笔带过,有大江东去之势,最后把自己的理想和情怀推到了极点,点出了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整首诗达到高潮。师:整首诗一气呵成,可谓橫绝六合,扫空万古,成了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下面卡一个朗读指导的内容,大家再感知其中的节奏体会其中的感情,再次大声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