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9766-2002 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与《GB 9766-1994》相比,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和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GB/T 9766-2002》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其标准性质由强制性转为推荐性,这反映了国家对于标准化管理方式的一种调整。

其次,在术语定义部分,《GB/T 9766-2002》更加明确地界定了轮胎气门嘴相关术语,增加了对某些特定类型气门嘴(如TPMS气门嘴)的描述,使得标准适用范围更广,同时也便于使用者理解和执行。

再者,《GB/T 9766-2002》针对不同类型的轮胎气门嘴提出了更为具体且详细的测试要求。例如,对于耐压性能、密封性能等关键指标设置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并引入了新的测试项目如动态弯曲疲劳试验等,以确保气门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此外,《GB/T 9766-2002》还优化了部分试验方法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操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比如,在进行气密性测试时规定了更精确的压力保持时间及检测方法;同时,对于样品准备、环境条件控制等方面也给出了更加详尽的要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2-09-24 颁布
  • 2003-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9766-2002-t 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_第1页
gb 9766-2002-t 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_第2页
gb 9766-2002-t 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9766-2002-t 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B/T 9766-2002(2002-09-24 发布,2003-04-01 实施)前 言本标准参考采用日本工业标准 JIS D 4207-1994机动车轮胎气门嘴、JIS D9422-1983自行车轮胎气门嘴,德国标准 DIN 7782-1982汽车轮辋气门嘴 43GS 和 49GS、DIN 78030轮胎气门嘴对橡胶零件的要求及试验。本标准与原标准的差异:增补了部分规格型号气门嘴的试验规定。增补了耐臭氧能力试验方法:修改了气门嘴与轮辋孔的高低温密封性能试验。删除了 GB/T 9466-1994 标准 4.1.2 中的 Z2-02 系列和 Z4 系列。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GB/T9766-1994。本标准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气门嘴厂负责起草,沈阳橡胶机械厂、公主岭气门芯厂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军、刘其忠、韩发瑞。本标准于 1988 年 9 月首次发布,1994 年 12 月第一次修订。本标准委托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门嘴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9766-2002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代替 GB/T9766-1994 Test method for tyre valve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轮胎气门嘴密封性、弹性体硬度、装配性能、橡胶耐臭氧能力以及橡胶与金属的粘着强度的试验、设备、仪器及试验程序。本标准适用于轮胎气门嘴的性能试验。本标准不适用于航空轮胎气门嘴的性能试验。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31-1999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GB1795-1996 轮胎气门芯GB1796-1996 轮胎气门嘴GB/T2941-91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 GB7036.1-1997 充气轮胎内胎 第 1 部分:汽车轮胎内胎GB12836.1-1999 无内胎气门嘴 第一部分:卡扣式气门嘴GB12837-1999 大芯腔轮胎气门嘴GB12838-1999 大芯腔轮胎气门芯3 试验设备、仪器3.1 橡胶拉力试验机:负荷 2000N5000N,示值相对误差1%,相对变动值为1%。3.2 高温试验箱:箱内温度可达 200以上,温度波动为1。3.3 低温试验箱:箱内温度可达-40以上,温度波动为1。3.4 压力表:示值为 02.5MPa,精度等级为 1.5 级。3.5 秒表。3.6 扭矩扳手:扭矩范围为 0.1Nm1.0Nm,精度等级为 5%。3.7 密封性能试验装置(见图 1,图 2)3.8 调压阀:02.5MPa。3.9 橡胶硬度计。1阀止阀;2调压阀;3压力表;4软管接头;5高压软管;6气门嘴;7充气装置;8水槽;9气门芯图 1 气门嘴密封性试验装置1阀止阀;2调压阀;3压力表;4软管接头;5高压软管;6气门嘴;7充气装置;8水槽;9气门芯图 2 气门嘴与轮辋孔的密封性试验装置4 试验程序4.1 密封性试验4.1.1 气门嘴与气门芯密封性试验在室温下将气门嘴装在充气装置 7 上,用扭矩扳手将气门芯安装在气门嘴芯腔内(用 0.17Nm0.34Nm 的扭矩将符合 GB1795 的气门芯拧入 1 号芯腔内;用 0.34Nm0.5Nm 的扭矩将符合 GB 12838 的气门芯拧入 2 号芯腔内),然后将充气装置放入水中,使气门嘴嘴中向上,距水面 2cm,按 GB 1796、GB 12836.1、GB 12837 规定的密封压力充入压缩空气,保持 120s 不得有气泡逸出水面。4.1.2 卡扣式无内胎气门嘴与轮辋孔的密封性试验试验应在橡胶硫化后停放 24h 以上进行。将气门嘴装在图 4 所示尺寸试验孔的密闭容器上,然后依次做如下试验。4.1.2.1 低温试验将装入气门嘴的密封容器充分干燥后,放置于-403的乙醇中至少4h,然后向容器内充入 450kPa 的压缩空气,在对气门嘴嘴体不施加任何扭矩的情况下,把气门嘴弯折 253,在 15s45s 内绕轮辋孔匀速转动一周,半小时内重复 5 次以上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轮辋密封处的泄漏率小于或等于0.2mL/min 是允许的(相当于每分钟出现一个气泡的泄漏量)。4.2 卡扣式无内胎气门嘴的弹性体硬度试验4.2.1 弹性体硬度试验应在橡胶硫化后停放 24h 以上才能进行。4.2.2 高低温试验后气门嘴的硬度试验应在气门嘴恢复室温后才能进行。4.2.3 在图 3 所示的测点处按 GB/T 531 进行。图 3 硬度试验测点示意图4.3 卡扣式无内胎气门嘴的装配性能试验4.3.1 试验应在橡胶硫化后停放 24h 以上进行。4.3.2 试验在符合 GB/T 2941 规定的温度下进行。4.3.3 以水作润滑剂,将浸湿后的气门嘴装在拉力试验机上,在 01000N 的拉力范围内以(80mm/min 100mm/min 的速度通过图 4 所示的板孔沿气门嘴轴线方向进行拉拔,当嘴体的定位环全部通过板孔后立即停止,这一过程中的最大拉力值即为拉入力。4.3.4 对 4.3.4 所试验嘴体继续施加拉力,直至嘴体从板孔中脱出或弹性体断裂,这一过程中的最大拉力值即为拉脱力。mm规格 试验孔 d 规格 试验孔 dZ2-01-1(CQ01) Z2-01-5(CQ06) 11.50.02Z2-01-2(CQ02) Z2-01-6(CQ01)Z2-01-3(CQ03) Z2-01-7(CQ02) 15.90.02Z2-01-4(CQ05)11.50.02Z2-01-8(CQ04) 11.50.02图 4 装配性能试验板孔4.4 卡扣式无内胎气门嘴的耐臭氧能力试验以水作润滑剂,将气门嘴安装在图 5 所示的装置上,在温度为 402,相对湿度(510)%和臭氧浓度为(505)10 -8的环境下进行 72h 的试验,观查橡胶体的表面老化情况。mm 规格 试验孔 d 规格 试验孔 dZ2-01-1(CQ01) Z2-01-5(CQ06) 11.50.02Z2-01-2(CQ02) Z2-01-6(CQ01)Z2-01-3(CQ03) Z2-01-7(CQ02) 15.90.02Z2-01-4(CQ05)11.50.02Z2-01-8(CQ04) 11.50.02图 5 耐臭氧能力试验装置4.5 橡胶与金属的粘着强度试验4.5.1 胶座气门嘴橡胶与金属体的粘着强度试验4.5.1.1 将硫化后停放 24h 以上的丁基胶气门嘴,放入 1802(天然胶温度为 1652)的高温箱内加热 20min(天然胶为 10min)取出,在室温下放置 1h,然后再做粘着强度试验。4.5.1.2 Z1-01、Z1-03、Z1-04 和 Z1-02 系列气门嘴橡胶与金属体粘着强度的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应符合 GB7036.1 中的规定。Z1-09 系列气门嘴按图 6,Z1-05、Z1-06、Z1-10、Z1-12 系列气门嘴按图 7 所示在其两对面切开,切口直至金属体为止,将切开的胶座一部分装在拉力试验机的上夹具上,另一部分装在下夹具上,在 0500N 的拉力范围内,以 500mm/min25mm/min 的速度进行拉力试验,直至橡胶与金属体完成剥离或扯断为止,这一过程中的最大负荷即为粘着强度。图 6 Z1-09 系列气门嘴切口示意图 图 7 Z1-05、Z1-06、Z1-10 和 Z1-12 系列气门嘴切口示意图4.5.1.3 附胶率的测定:在粘着强度试验完成后,目测金属体表面脱胶面积,按式(1)计算附胶率:附胶率=(1-金属体表面脱胶面积/金属体表面包胶总面积)100%(1)4.5.2 卡扣式无内胎气门嘴橡胶与金属体的粘着强度试验4.5.2.1 试验应在橡胶硫化后停放 24h 以上进行。4.5.2.2 试验应在符合 GB/T 2941 规定的温度下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