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中理化公式 编辑整理: 趙 振涵 趙 振涵欣欣 網 | 理为张悦能够考进霍邱一中同我一起进步! 1 初中理化公式 初中 物理 公式一 览 按照分类提取归纳 物 理 量 主要公 式 主要单位 长度( L) (1) 用刻度尺测( 2)路程 (3)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 力臂 1l =5)液体深度 (6)物体厚度 h=V m、 dm、 1000m 1m=100积( S) (1) 面积公式 S = 41 (2) 体积公式3) 压强公式 020202积( V) (1) 数学公式 长 =Sh= 柱 球34 2) 密度公式3)用量筒或量杯 V=4) 阿基米德原理 浸没时 V V 排 F 浮 / 液 排 V 物 V 露 1030303间( t) ( 1)速度定义 2)功率 3)用钟表测量 1h=600s 速度( v ) ( 1) 2) 则m/s=h 质量( m) (1)重力公式 2)功的公式 3)密度公式 ( 4)用天平测量 1t=1000000g 1g=1000度() (1)(2)压强公式 (3)阿基米德原理 F 浮 液 则 液 排浮1g/000 kg/力( F) (1)同方向 F= 2)反方向 F= N 压强( p) (1) (适用于一切固体和液体)( 2) 适用于一切液体和侧面与底面垂直的固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1N/强( p) (1) (适用于一切固体和液体)( 2) 适用于一切液体和侧面与底面垂直的固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1N/力( F 浮) (1) 称重法 F 浮 G F 示 (2) 压力差法 F 浮 F 向上 F 向下 (3) 阿基米德原理法 液 (4) 漂浮或悬浮法 F 浮 G 2 初中理化公式 动力、阻力 2211 则 1221 2112 1l 与 2l 单位相同即可 功( W) (1)定义 W=力做功 W=Gh=擦力做功 W=2)总功 W 总 =F 动 s W 总 W 有 W 额 有用功 有 W 总 W 额 (3) =总有 = W 总 W 总 =有W ( 4) W=J=械效率() (1) =总有额额有有11 (2) =总有有总有 (3) 对于滑轮组 =n 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 (4) =总有动 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总小于 1 拉力( F) (1)不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 F 2)不计绳重及摩擦时)(1 动物 ( 3)一般用 ( n 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 4)物体匀速运动,一般 F f (f 一般为摩擦力 ) 功率 (P) (1)P=) P=3)从机器的铭牌上读出 1w=1J/s =1N.m/s 比热( c) (1) Q 吸 cm(t Q 放 cm(t) 可统一为 Q=t 则(2) Q 放 q 为 J/m 用 (3) Q 放 q 为 J/ V 用 (4) 不计热量的损失时 Q 吸 Q 放 (热平衡方程) C 的单位为 J/( ),水的比热为 03J/( )物理意义为 1103J 电荷量( Q) (1)定义 则 Q (2) W=Q 则 Q Q 为电荷量) Q 的单位为 C 电流( I) (1) 定义 Q 为电荷量)( 2) 3) W=4)P P 为电功率) 1A=10003 初中理化公式 (5) 焦耳定律 Q (6) 纯电阻电路 W= (7)P (8)串联: I 联: I 9)从电流表上读出 电压( U) (1) Q 为电荷量)( 2) U 3) 4)5)焦耳定律 则2 ( Q 为产生的热量) 则 (6 )串联: U 联: U ( 7)从电压表上读出 1000V, 1V=1000庭电路为 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超过 36V 电阻( R) (1)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 2) W W 或( 3)22 则 2 则 (4)焦耳定律 Q 2 或( Q 为产生的热量) (5)串联: R R R 6)并联:21111 2121 ( 7)从欧姆表上读出或从铭牌上读出如滑动变阻器上的“ 10 1A”等字样。 1 1V/A 1106 1103 电功( W) (1) W Q 为电荷量)( 2) W Q ( 3) P ( 4)当无热量损失时 W Q ( 5)从电能表上读出(其单位为 国际单位为 J,电能表上常用单位为 106J 电功率( P) (1) (2) P)从用电器上读出 1000w 1 马力 735w 电热( Q) (1) 2 当不计热量损失时, Q W (2)热平衡方程 Q 吸 Q 放 其单位为 J 通电时间( t) (1) (Q 为电荷量 ) (2)W 4 初中理化公式 (3) P4)Q 则世事如棋 难称 意,但求回首 无 悔 遗 , 继 往 开来 思昔 时 ,此刻 启 程 且珍惜 , 真 诚换 的 千金 贵 ,今生他世不 丢弃 。 5 初中理化公式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 总 按 单元 提取 总结 一、 氧气的性质: (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2 点 燃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 . 铜在空气中受热: 22点 燃 2. 铝在空气中燃烧: 4 2.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2点 燃 2.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 4P+5 2.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碳在氧气中 充分燃烧 : C+ . 碳在氧气中 不充分燃烧 : 2C+ 2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2C+ 22点 燃 2O 空气中燃烧: 2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 2 14加热高锰酸钾: 2 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 2 电 2+ 17生石灰溶于水: 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 2 燃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1氢气还原氧化铜: 热 2. 镁还原氧化铜: 热 、碳和碳的氧化物: ( 1)碳的化学性质 6 初中理化公式 23. 碳在氧气中 充分燃烧 : C + 燃 4木炭还原氧化铜: C+ 2 温 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2 温 4 3 (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 C + 燃 7煤炉的中层: + C 高 温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 2 燃 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温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H)2 + +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热 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2 燃 2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 2 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2 燃 2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3 燃 2 3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 燃 2、金属 (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 2 燃 21 铁在氧气中燃烧: 3 2 燃 7 初中理化公式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 2 热 2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 4 3 2 2)金属单质 + 酸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 45. 铁和稀硫酸 46. 镁和稀硫酸 47. 铝和稀硫酸 23 +3 48. 锌和稀盐酸 2 49. 铁和稀盐酸 2 50. 镁和稀盐酸 2 51铝和稀盐酸 2 6 2 3 (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 32高 温 4 3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 1)酸 + 金属 + 氢气(见上 “六、 2” ) ( 2)酸 + 金属氧化物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6 2 3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3 + 3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2 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3)酸 + 碱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 H)2 28 初中理化公式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 H)3 33. 硫酸和烧碱反应: 2 2 4)酸 + 盐 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 2 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 2、碱的化学性质 (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2 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2 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 2 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H)2 + + 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H)2 + + 2) 碱 + 酸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 3)碱 + 盐 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H)2 + + 2、盐的化学性质 (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2)盐 + 酸 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 2 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 3)盐 + 碱 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H)2 + + 2 4)盐 + 盐 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 8硫酸钠和氯化钡: + 2 9 初中理化公式 八 、其它反应: 79、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H)2 = H 20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 可以用 80、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 H)2 81、氢氧化钙和三氧化硫反应: H)2 8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 2 8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除去二氧化硫): 2 84、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除去三氧化硫): 2 注意: 79 84都是:酸性氧化物 + 碱 + 水 8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2 燃 2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6、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3 燃 2 3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热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 温 2 3现象:红色粉未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8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 O 高 温 90、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温 391、光合作用: 6 6 照 92、葡萄糖的氧化: 6 6习本应该是一件充满阳光的快乐的事,它伴随着我们一起进步,伴随着我们 一同 成长,它让我们慢慢的懂得了欣赏各种美好的事物,它让我们的责任心越来越强烈, 它让我们了解到了新的事物,从此心灵不再 愚笨和 寂寥 ; 一个人最优秀的品质就是能担起 文化的 责任,作为一个合格的学生的 责任 基础就是学习 文化知识 ; 如果仅仅学习课本知识和老师所授的知识,那 么 学习 便很失败了 , 学习 更应该是真心诚意的主动 向往知识海洋上那可望不可即的 青天白日 ; 衡量一个人的长大成熟程度就是看这个人能够多么好的掌控 自己 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就是 能够承担多大的责任, 有多大的客观公正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己 处世原则 判断标准, 看我們 有没有 养成早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