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续丈量一杯热水的温度课堂实录(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七册测定物体温度教学)(课一开始,教师从热水瓶里倒出一杯热水,叫一同学到台前来测这杯水的温度,复习以前学过的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师:谁来看一下温度是多少?生:86 度。师:再请一位同学来看一下。生:85 度。师:他们俩说的不一样,再来一位同学。生:83 度。师:怎么三个人看了三个温度?生:这杯水的温度已经下降了。师:一杯热水,是不是总是固定在一个温度?生:不会的,温度是会逐渐下降的。师:这是一般人的常识,一杯热水过了一会儿温度会下降。现在我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每隔 2 分钟丈量一下它的温度,间隔相等的时间,温度下降的规律将是怎样的?生:开始时温度下降得快,后来下降得慢,到水凉了,温度不再下降了。生:开始时下降得慢,后来下降得快。师:意见不一致了。 (教师边复述同学的意见边简要板书)大家想一想,你同意哪种意见?是不是还有第三种可能:温度下降是均匀的,比方每隔2 分钟都下降 5?生:我同意第一种。师:还有哪些同学同意第一种意见?(大局部同学举手)师:有同意第二种意见的吗?(少局部同学举手)师:有第三种可能吗?(同学没有人举手)(教师把第三种意见也板书在黑板上:“均匀下降” )师:咱们看看这三种可能性到底哪种是正确的?生:第一种对,开始很热,温度会下降得快,后来有些凉了,下降得就慢了。师:好,这是你的意见。这些估计都是在做科学实验前做的预测,但还不能有充分的理由,特别是要用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哪一种假设是规律。所以,下面我们来实际测一测,看一看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只有通过科学实验验证了的才算是真理。师:过一会儿我给每组一杯热水,温度计先不要放进去,我统一发口令,大家一齐把温度表放过去。每组 3 个同学轮流负责拿温度计,观察丈量,一个同学记录。注意在轮流移交时温度计不要离开水面,不然就不准确了。每到 2 分钟,我提前 10秒钟数倒数,10、9、8、7、6、5、4、3、2、l 到,这时你们赶紧把温度记住,记录在表格上。开始时温度先升高,到一定高度停了,组长举一下手,表示已达到顶点。大家都达到顶点了,我再计时,此时温度记在“0”分钟格内,然后依次记录。(教师给每组杯子里倒热水)师:好,把温度计放进去。 (同学动手,把温度计放进杯子里,待各组组长都举起手,教师发令:好,开始!)把刚才的温度记录在“0”分钟格内。(同学观察温度计变化)师:注意手拿住了,假如累了,把手支在桌上。师:10、9、8、7、6、5、4、3、2、l 到,2分钟。(同学议论,读温度,记录)师:换一个同学拿温度计。(教师巡视,有的同学发现自身组的温度和别的组的不同,向教师提出疑问)师:每个组和其他组的温度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倒水的时间有先后,不必管别的组的温度。师:注意,时间又要到了。10、9、3、2、l 到。再换一个同学拿温度计。(教师巡视,指导同学计算,用前一个温度减后一个温度,看下降了多少度。10 分钟后,教师组织大家坐好,取一个组的记录表,将数据抄在黑板上的记录表内。 )师:有的组已计算出每隔 2 分钟下降的温度。科学家通常采用统计图来研究科学规律。下面我们来画一张统计图。 (教师打开投影仪,放映出坐标图幻灯片)我们把这一组数据标在统计图上。第一个数据标在左面的温度标尺上,83在这里;下面是 75(教师依次把各温度数值标在图上,将各点连接起来成一条曲线)师:这是一条曲线,说明了什么?生:说明温度下降是先快后慢。师:对了, (用尺对比统计图上的曲线)是先快后慢。从这条曲线上可以看出开始下降的梯度大,坡度陡,逐渐地这条线越来越弯,逐渐下降。现在你们将每个组自身的数据标在统计图上。(同学画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待各组画好,交到前面来,教师一一粘贴在黑板上)师:看看各组画的统计图是不是都是一样的规律,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各级的数据是不一样的,水的多少,倒水时间的早晚都不一样,但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不是一样的?对照我刚才画的统计图,你们发现什么问题?生:第 6 组和幻灯上的一样。师:你发现这 9 个组的统计图有什么规律?生:都是一条曲线。师:还有吗?生:都是先快后慢。师:有什么不一样的?生:第 7 组曲线弯度不大。师:弯度为什么会不一样?生:可能开始的度数是不一样的。(教师令第 7 组组长汇报各次温度数值,并记录在黑板上,计算每 2 分钟下降的温度是“6、6、4、3” )师:可能跟水的多少有关,他们组可能放温度计的时间早了点,组长先举手,等到各组都到顶点时,他们组的温度已开始下降了,所以开始的温度下降的数值跟其他组不同。第一个 2 分钟应该比 6度多。我们通过这些统计图的比较可以发现一些问题,这是研究科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当我们对一个事物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先预想一下它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如开始大家估计到第一种情况, “开始下降得快,后来下降得慢” ,是有一定道理的,是有一定根据的猜测。这种猜测很重要,是很重要的方法,以后遇到一些问题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假设,可以多提几种可能,然后怎么办呢?生:做实验。师:对周围一切科学真理都要经过科学实验的论证。例如通过科学数据的统计,做统计图表都能发实际际的规律,我们虽然每组只做一次实验,但9 个组同时做,等于做了 9 次相同的实验,9 次的实验结果都一样,证明这就是科学规律。假如我们自身做实验,只做一次还不够,要多做几次相同的实验,必定会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师:(总结)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什么呢?(边说边板书:丈量一杯热水的温度)这回就不是假设了,而是科学的真理了。师:现在我又有一个问题了,假如这杯是凉水,可以测出凉水的温度,假如给凉水加热,温度会升高,那么温度升高有什么规律呢?生:温度升高先快后慢。生:可能是先慢后快。师:两种不同意见。这又是一次假设、估计、猜想,然后再实验,再验证。以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七册测定物体温度教学)(课一开始,教师从热水瓶里倒出一杯热水,叫一同学到台前来测这杯水的温度,复习以前学过的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师:谁来看一下温度是多少?生:86 度。师:再请一位同学来看一下。生:85 度。师:他们俩说的不一样,再来一位同学。生:83 度。师:怎么三个人看了三个温度?生:这杯水的温度已经下降了。师:一杯热水,是不是总是固定在一个温度?生:不会的,温度是会逐渐下降的。师:这是一般人的常识,一杯热水过了一会儿温度会下降。现在我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每隔 2 分钟丈量一下它的温度,间隔相等的时间,温度下降的规律将是怎样的?生:开始时温度下降得快,后来下降得慢,到水凉了,温度不再下降了。生:开始时下降得慢,后来下降得快。师:意见不一致了。 (教师边复述同学的意见边简要板书)大家想一想,你同意哪种意见?是不是还有第三种可能:温度下降是均匀的,比方每隔2 分钟都下降 5?生:我同意第一种。师:还有哪些同学同意第一种意见?(大局部同学举手)师:有同意第二种意见的吗?(少局部同学举手)师:有第三种可能吗?(同学没有人举手)(教师把第三种意见也板书在黑板上:“均匀下降” )师:咱们看看这三种可能性到底哪种是正确的?生:第一种对,开始很热,温度会下降得快,后来有些凉了,下降得就慢了。师:好,这是你的意见。这些估计都是在做科学实验前做的预测,但还不能有充分的理由,特别是要用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哪一种假设是规律。所以,下面我们来实际测一测,看一看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只有通过科学实验验证了的才算是真理。师:过一会儿我给每组一杯热水,温度计先不要放进去,我统一发口令,大家一齐把温度表放过去。每组 3 个同学轮流负责拿温度计,观察丈量,一个同学记录。注意在轮流移交时温度计不要离开水面,不然就不准确了。每到 2 分钟,我提前 10秒钟数倒数,10、9、8、7、6、5、4、3、2、l 到,这时你们赶紧把温度记住,记录在表格上。开始时温度先升高,到一定高度停了,组长举一下手,表示已达到顶点。大家都达到顶点了,我再计时,此时温度记在“0”分钟格内,然后依次记录。(教师给每组杯子里倒热水)师:好,把温度计放进去。 (同学动手,把温度计放进杯子里,待各组组长都举起手,教师发令:好,开始!)把刚才的温度记录在“0”分钟格内。(同学观察温度计变化)师:注意手拿住了,假如累了,把手支在桌上。师:10、9、8、7、6、5、4、3、2、l 到,2分钟。(同学议论,读温度,记录)师:换一个同学拿温度计。(教师巡视,有的同学发现自身组的温度和别的组的不同,向教师提出疑问)师:每个组和其他组的温度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倒水的时间有先后,不必管别的组的温度。师:注意,时间又要到了。10、9、3、2、l 到。再换一个同学拿温度计。(教师巡视,指导同学计算,用前一个温度减后一个温度,看下降了多少度。10 分钟后,教师组织大家坐好,取一个组的记录表,将数据抄在黑板上的记录表内。 )师:有的组已计算出每隔 2 分钟下降的温度。科学家通常采用统计图来研究科学规律。下面我们来画一张统计图。 (教师打开投影仪,放映出坐标图幻灯片)我们把这一组数据标在统计图上。第一个数据标在左面的温度标尺上,83在这里;下面是 75(教师依次把各温度数值标在图上,将各点连接起来成一条曲线)师:这是一条曲线,说明了什么?生:说明温度下降是先快后慢。师:对了, (用尺对比统计图上的曲线)是先快后慢。从这条曲线上可以看出开始下降的梯度大,坡度陡,逐渐地这条线越来越弯,逐渐下降。现在你们将每个组自身的数据标在统计图上。(同学画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待各组画好,交到前面来,教师一一粘贴在黑板上)师:看看各组画的统计图是不是都是一样的规律,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各级的数据是不一样的,水的多少,倒水时间的早晚都不一样,但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不是一样的?对照我刚才画的统计图,你们发现什么问题?生:第 6 组和幻灯上的一样。师:你发现这 9 个组的统计图有什么规律?生:都是一条曲线。师:还有吗?生:都是先快后慢。师:有什么不一样的?生:第 7 组曲线弯度不大。师:弯度为什么会不一样?生:可能开始的度数是不一样的。(教师令第 7 组组长汇报各次温度数值,并记录在黑板上,计算每 2 分钟下降的温度是“6、6、4、3” )师:可能跟水的多少有关,他们组可能放温度计的时间早了点,组长先举手,等到各组都到顶点时,他们组的温度已开始下降了,所以开始的温度下降的数值跟其他组不同。第一个 2 分钟应该比 6度多。我们通过这些统计图的比较可以发现一些问题,这是研究科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当我们对一个事物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先预想一下它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如开始大家估计到第一种情况, “开始下降得快,后来下降得慢” ,是有一定道理的,是有一定根据的猜测。这种猜测很重要,是很重要的方法,以后遇到一些问题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假设,可以多提几种可能,然后怎么办呢?生:做实验。师:对周围一切科学真理都要经过科学实验的论证。例如通过科学数据的统计,做统计图表都能发实际际的规律,我们虽然每组只做一次实验,但9 个组同时做,等于做了 9 次相同的实验,9 次的实验结果都一样,证明这就是科学规律。假如我们自身做实验,只做一次还不够,要多做几次相同的实验,必定会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师:(总结)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什么呢?(边说边板书:丈量一杯热水的温度)这回就不是假设了,而是科学的真理了。师:现在我又有一个问题了,假如这杯是凉水,可以测出凉水的温度,假如给凉水加热,温度会升高,那么温度升高有什么规律呢?生:温度升高先快后慢。生:可能是先慢后快。师:两种不同意见。这又是一次假设、估计、猜想,然后再实验,再验证。以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七册测定物体温度教学)(课一开始,教师从热水瓶里倒出一杯热水,叫一同学到台前来测这杯水的温度,复习以前学过的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师:谁来看一下温度是多少?生:86 度。师:再请一位同学来看一下。生:85 度。师:他们俩说的不一样,再来一位同学。生:83 度。师:怎么三个人看了三个温度?生:这杯水的温度已经下降了。师:一杯热水,是不是总是固定在一个温度?生:不会的,温度是会逐渐下降的。师:这是一般人的常识,一杯热水过了一会儿温度会下降。现在我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每隔 2 分钟丈量一下它的温度,间隔相等的时间,温度下降的规律将是怎样的?生:开始时温度下降得快,后来下降得慢,到水凉了,温度不再下降了。生:开始时下降得慢,后来下降得快。师:意见不一致了。 (教师边复述同学的意见边简要板书)大家想一想,你同意哪种意见?是不是还有第三种可能:温度下降是均匀的,比方每隔2 分钟都下降 5?生:我同意第一种。师:还有哪些同学同意第一种意见?(大局部同学举手)师:有同意第二种意见的吗?(少局部同学举手)师:有第三种可能吗?(同学没有人举手)(教师把第三种意见也板书在黑板上:“均匀下降” )师:咱们看看这三种可能性到底哪种是正确的?生:第一种对,开始很热,温度会下降得快,后来有些凉了,下降得就慢了。师:好,这是你的意见。这些估计都是在做科学实验前做的预测,但还不能有充分的理由,特别是要用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哪一种假设是规律。所以,下面我们来实际测一测,看一看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只有通过科学实验验证了的才算是真理。师:过一会儿我给每组一杯热水,温度计先不要放进去,我统一发口令,大家一齐把温度表放过去。每组 3 个同学轮流负责拿温度计,观察丈量,一个同学记录。注意在轮流移交时温度计不要离开水面,不然就不准确了。每到 2 分钟,我提前 10秒钟数倒数,10、9、8、7、6、5、4、3、2、l 到,这时你们赶紧把温度记住,记录在表格上。开始时温度先升高,到一定高度停了,组长举一下手,表示已达到顶点。大家都达到顶点了,我再计时,此时温度记在“0”分钟格内,然后依次记录。(教师给每组杯子里倒热水)师:好,把温度计放进去。 (同学动手,把温度计放进杯子里,待各组组长都举起手,教师发令:好,开始!)把刚才的温度记录在“0”分钟格内。(同学观察温度计变化)师:注意手拿住了,假如累了,把手支在桌上。师:10、9、8、7、6、5、4、3、2、l 到,2分钟。(同学议论,读温度,记录)师:换一个同学拿温度计。(教师巡视,有的同学发现自身组的温度和别的组的不同,向教师提出疑问)师:每个组和其他组的温度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倒水的时间有先后,不必管别的组的温度。师:注意,时间又要到了。10、9、3、2、l 到。再换一个同学拿温度计。(教师巡视,指导同学计算,用前一个温度减后一个温度,看下降了多少度。10 分钟后,教师组织大家坐好,取一个组的记录表,将数据抄在黑板上的记录表内。 )师:有的组已计算出每隔 2 分钟下降的温度。科学家通常采用统计图来研究科学规律。下面我们来画一张统计图。 (教师打开投影仪,放映出坐标图幻灯片)我们把这一组数据标在统计图上。第一个数据标在左面的温度标尺上,83在这里;下面是 75(教师依次把各温度数值标在图上,将各点连接起来成一条曲线)师:这是一条曲线,说明了什么?生:说明温度下降是先快后慢。师:对了, (用尺对比统计图上的曲线)是先快后慢。从这条曲线上可以看出开始下降的梯度大,坡度陡,逐渐地这条线越来越弯,逐渐下降。现在你们将每个组自身的数据标在统计图上。(同学画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待各组画好,交到前面来,教师一一粘贴在黑板上)师:看看各组画的统计图是不是都是一样的规律,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各级的数据是不一样的,水的多少,倒水时间的早晚都不一样,但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不是一样的?对照我刚才画的统计图,你们发现什么问题?生:第 6 组和幻灯上的一样。师:你发现这 9 个组的统计图有什么规律?生:都是一条曲线。师:还有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梅州一模数学试卷
- 名校联考高一数学试卷
- 网络信息创新趋势分析报告
- 老师教小学生的数学试卷
- 黔西南州数学试卷
- 青岛七年级下数学试卷
- 乐平六升七数学试卷
- 2025年高频电控气阀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GPS电子探空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网络推广经理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2年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
- 动环L1试题题库(494道)
- 分期付款购车计算器(带公式自动计算)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 兴和园区地灾评估报告
- 合伙人解除关系承诺书
-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乡镇办人员)培训课件
- 银行安全保卫工作会议记录
- 建筑八大员考试:试验员真题模拟汇编(共945题)
- 玩具厂作业指导书(含管理制度、规程)
- 禁用物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