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1 页 10 万吨 /年聚丙烯装置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依据和必要性 一、 编制 依据 1、 化工有限公司 10 万吨 /年聚丙烯装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委托。 2、 化工有限公司 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暨股份公司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2005 年。 二、 编制原则 1、 装置生产技术采用国内成熟可靠的液相小本体聚合生产技术,优化流程和控制方案,使装置达到投资经济、布局合理、运行可靠的要求。 2、 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增加技术含量,把节能降耗作为设 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装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达到国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 3、 充分依托 *化工有限公司 化工区原有的物质基础和公用工程条件。 4、 装置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工业卫生、消防、节能等规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 5、 三废治理要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并考虑环保的综合治理。 三、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2 页 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 ,具有密度小、无毒、易加工、抗冲击强度高、抗挠曲性以及电绝缘性好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注塑、挤管、吹膜、涂覆、喷丝、改性工程塑料 等各种工业和民用塑料制品领域。近年来 ,由于聚丙烯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 ,世界聚丙烯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 生活中人们广泛使用聚丙烯树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聚丙烯树脂需求飞快增长,导致近年来国内 聚 丙烯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缺口数额巨大,预计 2010 年国内 聚 丙烯产能 1080 万吨,国内需求总量1905 万吨,需求缺口将达到 825 万吨,缺口率 43%。 因此建设 聚丙烯 项目有利于缓解国内供需矛盾,加快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解决就业,提升国内化工企业在国际上地位,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第二节 推荐方案 聚 丙烯( 要是以丙烯为单体通过聚合制得的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国外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已研究出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我国从60年代开始聚丙烯催化剂和生产工艺的研究,到 80年代取得了很大进展。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国内自行开发的间歇液相本体法工艺,另一种是已经国产化的环管法聚丙烯工艺技术。 采用络合 型催化剂的间歇液相本体法工艺目前应用普遍,在中小规模的聚丙烯生产装置中广泛采用。 环管法聚丙烯工艺技术目前已开发到第二代,采用串联双环管反应器生产工艺,在大型聚丙烯生产装置中应用广泛。 间歇液相本 体法工艺采用络合 型催化剂后,成为独具特点的聚丙烯生产工艺,与其它工艺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不需脱灰、脱无规物,亦无溶剂回收工序,且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动力消耗低,三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3 页 废少,环境污染小,投资省,见效快等优点。国内很多装置均采用此技术,具有非常成熟的应用经验。 国内间歇液相本体法工艺 采用多为 14合釜。茂化实华股分有限公司与 00瑞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 间歇液相本体法工艺 20艺技术 ,产能高,不堵釜,为国内先进 技术 。 因此本项目采用间歇式液相小本体聚合工艺 20艺技术。 第三节 未推荐方案 国内 常用 间歇式液相小本体聚合工艺 14合釜的 工艺技术 ,产能较低 。 环管法聚丙烯工艺技术目前已开发到第二代,采用串联双环管反应器生产工艺,在大型聚丙烯生产装置中应用广泛 ,但投资较高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在现有价格体系及计算基准下,高于设定的行业基准收益率 13,投资利润率 资本金净利润率 投资回收期 ,说明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经济上可行。清偿能力指标也都满足要求,具有财务生存能力。同时经过不确定分析 及风险分析,说明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建设 本 项目有利于缓解国内供需矛盾,增加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解决就业,提升国内化工企业在国际上地位,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本项目不仅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和环保政策,而且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在技术上、经济上等各方面都是可行的。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4 页 第二章 产业政策与企业投资战略 第一节 产业政策分析 聚丙烯 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石油化工产品,目前国内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大量依靠进口,因此采用国内技术生产自主品牌的 聚丙烯 产品,对提升我国的 聚丙烯 生产技术、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都有着深远 的意义,也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第二节 企业战略与行业规划分析 化工有限公司原名 &县福利化工厂,始建于 1986 年, 1994 年更名为 &*实业有限公司, 2003年实行股份制改造,并更名为 化工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已发展为一家集化工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型化工企业、中国优秀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2006年入选中国化工企业500 强(第 392 位)、中国化工企业经济效益 500 强(第 168 位)、中国化工化学助剂 50强(第 26位),菏泽市工业企业 60 强(第六位)。现有员工 700余人,总资 产 地 33 万平方米。公司下辖菏泽 *化工、武胜化工、 *化工、金宇化工、贸易公司五个分公司及两处技术开发中心,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检测、检验、生产等设备、设施。公司主要生产装置有: 12万吨 /年碳五深加工装置、 3 千吨 /年液体乙烷装置、 20 万吨 /年裂解制烯烃、6 万吨 /年气体分 馏 装置、 20 万吨 /年二甲醚、 2 万吨 /年液蜡精制装置、 2万吨 /年液蜡切割装置、 2 万吨 /年溶剂油装置、 2 万吨 /年 置、 1 万吨 /年液化天然气装置、油品储存能力 10 万吨。 企业主导产品有:气雾剂级二甲醚、燃料级二甲醚、溶剂油、液体石蜡、双环戊二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精碳五、液化石油气、民用液化气、异丁烯、丙烯、乙烷、 化工产品中间体。产品主要应用于植物油萃取、油漆、油墨、杀虫剂、合成洗涤剂以及农药、医药、合成树脂、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5 页 涂料、橡胶、塑料等化工行业。产品销往北京、天津、河南、河北、 苏、浙江、上海等十几个省市。年产 10万吨碳五深加工项目,其产品双环戊二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精碳五等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等产品已远销荷兰、美国、意大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被省科技厅鉴定为新产品、新材料,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实用 新型专利一项。市场潜力巨大,经济效益可观。 2007 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元、利税 5342 万元、上缴税金 元, 2008 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亿元 ,利税万元 ,出口创汇万美元。居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第 2位。 十几年来,公司先后荣获市、县优秀民营企业、功勋企业,科技进步、技术改造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董事长先后荣获中国优秀企业家、 劳动模范、 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现为市、县人大代表。 2009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 税 17000 万元。为地方经 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项目的建设 将有助于公司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而且将改变公司现有状况,完成公司的结构转型,同时优化公司人力资源结构,提升公司的 经济效益 , 促进公司生产、管理、营销水平迈上新台阶。 第三节 区域规划与企业发展的区域优化分析 化工有限公司 位于 菏泽市 , 产品销往北京、天津、河南、河北、苏、浙江、上海等十几个省市。 2007 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 元,利税 7000 万元。 本 项目建在公司原有 化工区 预留地 。依托 公司 原有 生产、管理、营销组织 ,便于统一管理。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6 页 第三章 项目范围、依托 条件、实施计划及人力资源 第一节 项目范围 本工程项目由 10 万吨 /年聚丙烯装置 和 8000 操作时数为 8000 小时。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依托条件 项目建在公司原有 化工区 预留地,无需征地 。依托原有公用工程,便于统一管理。 第三节 项目实施建议 为了合理地实施该项目,该工程将于 2009 年 5月完成基础设计工作, 2009年 5 月开始进行土建施工, 2010年 9 月装置中交, 2010 年 10月投产。 总体计划安排如下: 2009 年 2 月 完成可行性研 究报告; 2009 年 5 月 30日 完成基础设计; 2009 年 3 月 2009 年 9月 完成详细设计; 2009 年 5 月 209 年 10月 完成采购工作; 2009 年 5 月 2010 年 9月 完成施工工作; 2010 年 9 月 工程中交; 2010 年 10月 装置投料试车。 第四节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本工程项目由 化工有限公司 建设及生产经营。本工程项目设 厂长、副厂长及各部门,具体机构可根据公司具体情况设置。 企业定员包括装置管理人员、生产操作人员、辅助人员等,不包括公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7 页 司管理人员等。本工程项目定员见表 1 1 本工程项目定员表 序 岗 位 操 作 操 作 定 员 管理 号 名 称 班 数 人 /班 合计 人员 备注 1 班长 4 1 4 2 内操 4 5 20 3 外操 4 5 20 4 包装线 4 6 24 5 叉车 4 3 12 6 工 艺 工程师 2 7 设 备 工程师 2 8 辅 助 人员 4 9 厂(副)长 2 小计 80 10 合计 90 第二篇 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一章 产品供需及价格的分析和预测 第一节 经济和社会环境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经济总规模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0 年以来,我国的 长始终保持在 8左右。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8 页 这说明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持续稳定发展时期。虽然国际出现金融海啸,我国经济也出现下滑,但我国政府作出有力刺激经 济的措施,我国经济已经开始出现稳定和复苏。有理由相信石化市场前景是良好的。 近几年我国石化产品消费不断增长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主要是由于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造成了对石化产品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 ,国内对外加工贸易的增加,也是促进石化产品,特别是三大合成材料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外贸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近年来加工贸易的发展速度有所减慢。但是由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关产业如石化产品后加工特别是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将有较大的增长。 第二节 产品供需分析和预测 一、世界供需分析和预测 1、世界 供应状况分析及预测 2007 年 ,全世界聚丙烯的总生产能力达到约 4 t/a,同比增长约 其中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 1 t/a,约占全球聚丙烯总生产能力的 中东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 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中东地区的生产能力为 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 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中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 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西欧地区的生产 能力为 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其他地区的生产能力为 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近几年 ,全球聚丙烯生产商的数量在逐渐减少 ,生产装置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家大的跨国公司手中 ,其中世界前 10 家聚丙烯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合计达到 t/a,约占世界聚丙烯总生产能力的 其中巴塞尔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商 , 2007 年生产能力达到 t/a,约占全球聚丙烯总生产能力的 其次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生产能力为 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再次是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9 页 油化学公司 ,生产能力为 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预计今后几年 ,全球聚丙烯的生产能力将以年均约 速度增长 ,到 2011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 6 t/a。未来全球聚丙烯生产仍主要集中在亚洲、西欧和北美地区 ,到 2011 年中东聚丙烯产能将增加到 t/a,成为全球第四大聚丙烯生产地区 ,年均增长幅度高达 届时 ,中东地区将成为全球聚丙烯主要的出口地区。 2007 年全世界前 10 位聚丙烯生产商 情况见 表 2 表 2 2007 年全世界前 10 位聚丙烯生产商情况 序号 生产商名称 生产能力 占世界聚丙烯 ( 万 t) 总生产能力的 /% 1 巴塞尔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油化学公司 255 埃克森美孚公司 道达尔石化公司 185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171 台塑集团公司 168 北欧石油化工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 0 莱昂德尔公司 计 2 、世界需求状况分析及预测 2007 年全世界聚丙烯的总消费量约为 4370 万 t, 比 2006 其中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是最主要的消费国家和地区 , 2007 年这三个地区的消费量合计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 82%。其中 ,亚洲已经成为全球聚丙烯主要的 生产和 消费地区 ,也是全球 聚丙烯 竞争的焦点,从未来发展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10 页 趋势看,预计到 2011 年 亚洲仍将是全球 聚丙烯的主要 进口 地区 。 预计今后几年,全球 聚丙烯 的需求量将以 年 均 约 速度 增长 , 到2011年 全球 聚丙烯 需求量将达到 5490万 t。 二、国内供需分析及预测 1、产品供需分析 我国聚丙烯的工业生产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经过 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溶剂法、液相本体 - 气相法、间歇式液相本体法、气相法等多种生产工艺并举,大中小型生产规模共存的生产格局。目前,我国聚丙烯产量来自乙烯联合生产企业的约占 40%,以炼油厂副产的丙烯为原料的约占 60%。近几年,旺盛的市场需求催生聚丙烯产业快速发展,生产能力由 1995 年的 t/a 猛增加到 2005 年的 t, 2006 年随着中石化 00石油化工公司、中海油壳牌、中石油大连石化、中石油兰州石化、浙江绍兴三园石化有限公司等几套大型 置的建成投产,生产能力又大幅度增长。截止到 2007 年底,我国聚丙烯的生产厂家已经达到 90 多家,总生产能力达到约 t/a,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 产国。其中连续法装置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中石化 00石油化工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厂家,生产能力达到 t/a,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 其次是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 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再次是中石化扬子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 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随着我国 P P 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产量也不断增加。 1995 年我国 t, 2000年达到 t, 1995 2000 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2004年产量达到 t, 2007 年增加到 7127 万 t,同比增长约 20022007 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137%。 2、产品消费市场分析 近年来,我国聚丙烯市场的需求量增长很快。 2000年我国聚丙烯的表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11 页 观消费量为 t, 2001 年达到 t,成为世界聚丙烯第 2 大消费国, 2003 年增加到 t,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家。此后,我国聚丙烯的消费量逐年增加。 2 0 0 5 年表观消费量为 t,2006 年进一步增加到 t,同比增长约 2007 年我国聚丙烯的产量首次突破 1000 万 到 t,同比增长约 2002 2007 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相应产品的自给率也上升到约 表 2 近几年我国聚丙烯的供需情况 (万 t/a)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20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产品供需预测 我国聚丙烯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编织制品、薄膜制品、注塑制品、纺织制品等。 2006 年的消费构成为 : 拉丝制品对聚丙烯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 纤维制品约占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制品 ( 丙烯 ) 约占 流延聚丙烯薄膜制品 ( C 聚丙烯 ) 约占 注塑制品约占 管材约占 其它产品约占 ( 1) 拉丝制品。拉丝制品 ( 塑编袋、蓬布和绳索等 ) 是我国聚丙烯消费的最大市场 , 主要用于粮食、化肥、水泥、糖、盐、工业原料和矿砂等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12 页 的包装 , 另外还有一部分出口到日本、美国和西欧。 2006 年 , 我国拉丝制品对聚丙烯的需求量约 t, 所占比例为 目前我国消费的编织袋主要是普通编织袋 , 而重型和柔性编织袋相对较少。今后随着编织制品逐渐向大型、重型化包装袋和小包装袋方向发展 , 聚丙烯在这些产品方面的需求量将会逐渐增加 , 但消费所占比例将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预计到 2010 年 , 我国拉丝制品 对聚丙烯的年消费量将达到约 t,所占比例将由 2006 年的 降到约 ( 2) 双向拉伸聚丙烯 ( 薄膜。 械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印刷性能优异等优点 , 广泛应用于包装领域 , 特别是食品包装领域。 膜按用途可分为光膜、烟膜、电工膜、珠光膜等 , 国内均有生产。 2006 年生产厂家超过 70 家 , 有 180 多条生产线 ,总生产能力超过 240 万 t /a, 总产量约 160 万 t,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地区 , 其生产能力合计占全国总生产 能力的 70%以上 , 其中广东省的生产能力约占全国总生产能力 1 /3。 2006 年我国 膜消耗聚丙烯约 t。今后几年 , 随着我国 业注重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生产能力及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 对聚丙烯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预计 2010 年 , 我国 域对聚丙烯的需求量将达到约 t。 ( 3) 流延聚丙烯 (薄膜。 膜具有阻隔性好、热封温度低、印刷和复合适应性强 ,耐蒸煮等特点 , 与 膜相比 , 有加工设备简单 , 单位面积成本低的优势 , 而其抗刮性和包装机械性能良好 , 因而在包装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膜通常分为通用型、蒸煮型和镀铝型三种 , 一般均与 薄膜复合使用。通用型 良好的热封基材 , 现主要应用于干燥类食品及服装等产品的包装 ; 蒸煮型 可耐120 高温蒸煮 , 主要应用于熟食及药品等需要高温杀菌处理的包装 ; 镀铝型 对铝等蒸镀金属具有极佳的附着强度 , 应用于各类精美食品包装。2006 年我国 膜的生产装置有 70 多套 , 生产能力约为 t /a, 年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13 页 产量约为 t, 对聚丙烯料的年需求量约为 t, 其中均聚物约占50%, 二元共聚物约占 30%, 三元共聚物约占 20%, 预计 2010 年对聚丙烯的需求量将达到约 t。 ( 4) 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 ( 即丙纶 ) 是指以聚丙烯为原料通过熔融纺丝制成的一种纤维制品 , 主要分为短纤、长丝、无纺布 ( 纺熔和熔喷 ) 、烟用丝束、膨体连续长丝 ( 等 , 应用领域包括包装、香烟滤材、土工、建材、服装、地毯、卫生制品等。 2006 年我国聚丙烯纤维的总生产能力约为 t /a, 生产厂家主要集中 在东南沿海地区 , 其中江苏、 东和浙江四省的生产能力合计约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 65%。 2006 年我国聚丙烯纤维行业消费聚丙烯约 t, 预计 2010 年对聚丙烯的需求量将达到约 t。 ( 5) 注塑制品。注塑制品是我国聚丙烯的第二大消费领域 , 主要应用于小家电、日用品、玩具、洗衣机、汽车和周转箱等方面。其中洗衣机是我国聚丙烯应用最为集中的家电产品 , 其内桶、外壳、盖板、底座、脱水桶、涡轮等部件均可用注塑级嵌段共聚聚丙烯来制造。目前我国生产洗衣机所用聚丙烯料约 70%是国产的 , 约 30%是进口的。在汽车制造工业 , 聚丙烯主要用于生产保险杠、仪表盘、装饰件等汽车零部件。保险杠是塑料用量最大的部件之一 , 以改性聚丙烯为原料生产保险杠具有易加工、成本低、质量轻、可回收等优势。我国大部分车型如一汽奥迪、神龙富康、上海桑塔纳、上海帕萨特、天津夏利、北京切诺基、广州本田、沈阳海狮、重庆长安以及微型车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经济型轿车都是采用由改性聚丙烯生产的保险杠 , 而目前改性用共聚聚丙烯大部分依靠进口。仪表板是主要的汽车内装件之一 , 改性聚丙烯主要用于成型硬质仪表板以及软质仪表板的骨架。硬质仪表板是整体一 次注塑成型的大尺寸、复杂形状的薄壁结构部件 , 所用材料有改性 S/增韧增强改性聚丙烯专用料。软质仪表板的骨架采用金属材料或改性聚丙烯 , 缓冲材料为 硬泡沫塑料或聚丙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14 页 烯发泡材料。目前我国部分中低档轿车、大部分经济型轿车、中型客车、微型车使用一次注射成型的硬质仪表板 , 而高档汽车使用软质仪表板。改性 要使用 司的 2265A; S/要使用 司的 改性聚丙烯专用料主要使用北京化工研究院的 21 和上海杰事杰新材料公司的 国是全球家用电器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许多家电零部件都是用聚丙烯嵌段共聚料直接或改性注塑生产的 , 如用于电吹风、电熨斗、电饭煲、暖风机、冰箱、空调等的外壳、底座、顶盖、电风扇叶以及控制面板等。其它聚丙烯嵌段共聚物具有较强的耐低温性及抗冲击性能 , 除用于汽车、洗衣机、管材外 , 还广泛用于蓄电池槽、板 /片材、冷藏用周转箱、塑料家具、办公用品、日用品及部分特殊性能要求的玩具等。我国注塑制品 2006年对聚丙烯的消费量约为 t, 预计 2010年对聚丙烯的需求量将达到约 t。 ( 6) 聚丙烯管材。聚丙烯管材具有耐高温、管道连接方便、可回收使用等特点 , 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内冷热水输送系统、采暖系统、化工管道系统以及农田输水系统等 , 是一种绿色环保型产品。聚丙烯管材按原材料性质分为无规共聚管 ( ) 和嵌段共聚管 ( ) 两大类。 管主要用于散热器采暖等热水输送 , 管则主要用于温度相对较低的地板采暖、冷水输送以及化工和农用管道等。 2006 年我国管材对聚丙烯的消费量为 t, 预计 2010 年对聚丙烯的需求量将达到约 t。 ( 7) 其它方面。聚丙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还包括聚丙烯涂覆专用树脂、土工材料、餐具、饮料杯等食品包装、文件夹等文化用品等 , 2006 年对聚丙烯的需求量约为 t, 预计 2010 年对聚丙烯的需求量将达到约 t。 预计到 2010 年我国对聚丙烯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 1 t, 应用领域仍以拉丝制品为主 , 但所占比例将下降。纤维制品、注塑制品以及管材等将得到大发展 , 尤其是以聚丙烯 - 用高透明聚丙烯制成的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将风靡市场 ;防粘无纺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15 页 布、熔喷 无纺布、细旦和超细旦聚丙烯纤维的广泛应用 , 这些将成为聚丙烯应用的新亮点。近年我国聚丙烯的消费现状及预测情况见 下 表 2 表 2 近年我国聚丙烯的消费现状及预测 2002 年 2003 年 2006年 2010 年 消费领域 消费量 /万t 比例/% 消费量 /万t 比例/% 消费量 /万t 比例/% 消费量 /万t 比例/% 1 5 15 60 膜 20 5 0 5 维 制品 56 5 0 50 织 制品 315 51 365 30 20 塑 105 17 125 60 60 材 8 3 5 他 8 2 40 计 00 00 876 100 1260 100 第三节 产品价格分析及预测 一、国际价格分析和预测 近年来 2 表 2001年 2010年间的价格走势也是逐年增高。 表 2 近年 国际市场价格及预测 美元 / t 时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5年 2010年 1 月 560. 0 457 556 727 月 590 月 625 500 825 月 540 610 月 545 610 600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16 页 6 月 580 590 635 831 月 605 月 540 月 528 600 0 月 530 637 11 月 525 615 725 596 12 月 435 660 750 年均价 95 557 国外 2 表 2量与市场需求量相比可知 ,全球市场的 根据 预计 , 2007年前全球 . 3% , 生产能力增长率超过 2. 8%。 2005年全球 3%。预计全球 2005年、 2010年的 872万 t、 5 012. 8万 t,虽然全球 但全球平均开工率分别为 93%、 98% ,均大于 85% ,这将使生产者获得适当的利润。 表 2全球 量、开工率及市场需求和预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5年 2010年 生产能力 /万 t 620 040 量 /万 t 800 100 开工率 /% 7 3 98 市场需求量 /万 t 872 计全球 010年 将上升到 6 100万 t,其中中东 /非洲地区所占市场份额将翻倍增至 10%。中东地区 (主要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朗 )以及亚洲地区国家 (主要是中国 )都在实施大规模的扩大 显然 ,在这些地区的 场情况看好。 二、国内价格分析和预测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17 页 点、型号密切相关 ,为确定它的国内市场价格 ,忽略它与型号的关系 (即都是 ,地点取全国 (平均值 ) 、时间取每年每月月初 (平均值 ) ,这样推算出 再按 2001年 2003年的增长率和 2000年 2005年的增长率预测 2005年、 2010年的价格 ,如 表 2 表 2 近年 元 / t 时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5年 2010年 1 月 5800 6550 5150 335 2 月 750 700 月 6450 6672 5387 7500 月 6550 6633 月 6450 100 月 6750 6392 7100 6500 7049 8135 7 月 6400 7000 月 650 195 月 7100 6000 950 0 月 7200 6500 238 1 月 6750 5710 2 月 6700 6700 年均价 6648 表 2 000年 2010年间的价格走势是逐年增高。 国内 2 表 2 国内 产的产量、市场需求量及预测 万 t/ a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5年 2010年 产量 26. 8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18 页 市场需求量 548 由 表 2近年来 说明 未来数年的市场缺口需要采用进口的方式加以弥补。 第二章 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第一节 产品目标市场的确定 我国聚丙烯装置通常与乙烯厂和炼油厂配套建设,中小装置居多,装置布局过于分散,北方装置生产的聚丙 烯除部分商品就地加工编织制品外,其余产品南运,运输成本过高。经过新一轮投资,到 2008 年前后,在 “三北 ”(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将形成大型装置群,新增产能共计 390 万 t/a,占全国新增产能的 聚丙烯下游加工企业呈 “南重北轻 ”态势,华南地区是聚丙烯产品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最大的集散地,进口量约占全国进口量 60% 左右。目前,珠三角市场基本饱和,长三角市场潜力有限,为抢占先机,部分聚丙烯下游加工企业战略北移,但东北和西北市场距离 “做强、做大 ”尚待时日。未来几年聚丙烯价格与能源价格同步涨落。由于新增产能过于集中,市场将重点消化扩能高峰期形成的产能,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为了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中小型装置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将成为必然结局。 总之, 聚丙烯 行业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本项目目标市场暂定在 鲁、豫、苏、皖四省 。 第二节 市场营销 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定位在国内,侧重 鲁、豫、苏、皖四省 ,辐射华东和华南,开发西南等地区。 在项目投产初期,由于原料及市场的关系,采取低负荷运行及低价策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19 页 略,培养自己的市场。 在项目的销售依托原公司的销售网络,增加销售力量。争取在短时间内打开国内市场,创出自己的品牌。 第三章 主 要原料供应分析及价格预测 第一节 原料供需现状及预测 本项目主要原料为 丙烯 , 丙烯是仅次于乙烯的重要石油化工基本原料 ,主要用来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丁辛醇等化学品。近 10 多年来 ,全球丙烯需求的增长率超过了乙烯需求增长率 ,这种发展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因此未来全球可能会面临丙烯资源短缺的问题。 一、 全球丙烯供需状况 作为蒸汽裂解联产或炼油厂副产的丙烯资源 ,其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和乙烯生产能力、 且炼油厂副产丙烯也只有一部分用于化工生产 ,所以文中提到的丙烯生产能力、产量及需求量均只涉及用于生产化工产品的丙烯。根据丙烯的不同应用领域 ,丙烯产品可划分为炼厂级、化学级和聚合级 3 种 ,其纯度相差很大 ,因此都折算成净丙烯来表示。 1996 年 , 全球的丙烯生产能力为 a ,2003 年增长到 t/ a ,年均增长率为 。目前最大的五大丙烯生产商分别是 学公司 ,合计生产能力为 t/ a ,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 。全球丙烯产量由 1996 年的 t/ a 增长到 2003 年的 t/ a。 丙烯下游衍生物需求的发展推动着丙烯需求的快速增长。 1980 年 ,全球的丙烯需求约为 161990 年增长到 30 10 。 2000 年全球丙烯需求增长到 52 10 年的年均增长率为 ,均高于同期的乙烯增长率。 2003 年全球的丙烯需求进一步增长到 t ,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20 页 全球丙烯供需状况见 表 2 表 2 全球丙烯供需状况 份 1996 1998 2000 2003 2008 生产能 力 / Mta - 1 量 求量 荷率 , % 82 5 9 预计 2003 - 2008 年全球丙烯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率将为 ,2008 年将达到 t/a 。预计同期全球丙烯需求的增长速度将高达 ,因此装置负荷率将有所提高。预计 2008年的丙烯产量将增长到 t ,2010 年将进一步增长到 t 二、 全球丙烯消费构成 丙烯分子中的双键使它可以进行聚合、羰基化、环氧化等反应 ,从而可使用丙烯来生产聚丙烯、丁辛醇、异丙苯 (苯酚、丙酮 ) 、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丙烷和异丙醇等衍生物。烯丙基上的氢原子可进行选择性氧化反应 ,从而得到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醛等衍生物。 2003 年全球丙烯的消费构成如 表 2 表 2 2003 年全球丙烯消费构成 % 产品 聚丙烯 丙烯腈 环氧丙烷 丁辛醇 异丙苯 其他 合计 比例 64 9 7 7 4 9 100 从 表 2聚丙烯所消耗的丙烯量最多 ,约占全球丙烯消耗量的64 % ,其次分别是丙烯腈、环氧丙烷和丁辛醇。 三、 丙烯进出口贸易状况 2003 年 ,全球丙烯贸易量约为 t ,占全球总产量的 ,大部分贸 00 北京化工工程咨询院 共 106 页 第 21 页 易在地区内各国家间展开 ,由于运输等方面的原因 ,地区间的贸易量很小。北美、中东和中南美地区出口部分丙烯 ,而进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和西欧地区。与丙烯相比 ,丙烯衍生物的运输成本低 ,因此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文化步道规划实施方案(参考模板)
- 金刚石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参考)
- 加强中职学校校园欺凌治理的教师作用
- 心理教育小学生课件
- 广东省四会中学、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含答案
- 室内设计师的职责
- 安徽中医药大学《高材化工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量化金融学(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工程项目管理含建设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必读书目考核》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JJF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冷却塔使用说明书
- 蔬菜捆扎机机械部分的设计说明书
- 腌腊肉制品生产车间工艺布置图
- 配电柜安装规则GGD
- 课程设计--铁路综合性货场平面图设计
-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ppt
- 大金空调设定代码表
- DCDC变换器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 GB 19295-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速冻面米与调制食品(高清版)
- 国际篮联三对三篮球比赛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