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00940-WD型采煤机割部设计(含CAD图纸全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79页)
编号:105363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8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3-10
上传人:机****料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mg400940
wd
采煤
机割部
设计
cad
图纸
全套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外文翻译资料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控制、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字化 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 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 能化 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 ,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例如在 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设置智能 I/O 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块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 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这样,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些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 络化 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带来的好处,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 方向发展。 性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给机电一体化产品赋予人的智能、情感和人性显得愈来愈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还要求在外文翻译资料 2 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对人来说还是一种享受,如家用机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 型化 微型化是精细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微机电系统(称 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 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自 1986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出第一个医用微探针, 1988 年美国加州大学 校研制出第一个微电机以来,国内外在艺、材料以及微观机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发出各种 件和系统,如各种微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加速度计、微触觉传感器),各种微构件(微膜、微粱、微探针、微连杆、微齿轮、微轴承、微泵、微弹簧以及微机器人等)。 成化 集成化既包含各种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各种产品不同结构的优化与复合,又包含在生产过程 中同时处理加工、装配、检测、管理等多种工序。为了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与高效率,应使系统具有更广泛的柔性。首先可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层次,使系统功能分散,并使各部分协调而又安全地运转,然后再通过软、硬件将各个层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性能最优、功能最强。 源化 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自身带有能源,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大容量电池。由于在许多场合无法使用电能,因而对于运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自带动力源具有独特的好处。带源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方向之一。 色化 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 带来巨大变化,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所以,人们呼唤保护环境,回归,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中应运而生。绿色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舒适、协调而可再生利用的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时应符合环保和人类健康的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产品寿命结束时,产品可分解和再生利用。 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钢铁中应用 在钢铁企业中,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把微机、工控机、数外文翻译资料 3 据通讯、显示装置、仪表等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组装合并方式,为实现工程大系统的综合一体化创造有力条件,增强系统控制精度、质量和可靠性。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钢铁企业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能化控制技术 (由于钢铁具有大型化、高速化和连续化的特点,传统的控制技术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非常有必要采用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专家系统、模糊控制和神经等,智能控制技术广泛于钢铁的产品设计、生产、控制、设备与产品质量 诊断等各个方面,如高炉控制系统、电炉和连铸车间、轧钢系统、炼钢 连铸 轧钢综合调度系统、冷连轧等。 布式控制系统 ( 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一台中央机指挥若干台面向控制的现场测控计算机和智能控制单元。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以是两级的、三级的或更多级的。利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随着测控技术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不仅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控制,而且还可以实现在线最优化、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生产计划统计管理功能,成为一种测、控、管一体化的综合系统。 有特 点控制功能多样化、操作简便、系统可以扩展、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 监视集中控制分散,故障面小,而且系统具有连锁保护功能,采用了系统故障人工手动控制操作措施,使系统可靠性高。分布式控制系统与集中型控制系统相比,其功能更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当前大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潮流。 放式控制系统 (开放控制系统 (计算机技术发展所引出的新的结构体系概念。“开放”意味着对一种标准的信息交换规程的共识和支持,按此标准设计的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厂家 产品的兼容和互换,且资源共享。开放控制系统通过工业通信网络使各种控制设备、管理计算机互联,实现控制与经营、管理、决策的集成,通过现场总线使现场仪表与控制室的控制设备互联,实现测量与控制一体化。 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钢铁企业的 将人与生产经营、生产管理以及过程控制连成一体,用以实现从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到产品发货的整个生产过程全局和过程一体化控外文翻译资料 4 制。目前钢铁企业已基本实现了过程自动化,但这种“自动化孤岛”式的单机自动化缺乏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生产过程的统一管理,难以适应钢铁生产的要求。 未来钢铁企业竞争的焦点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质优价廉,及时交货。为了提高生产率、节能降耗、减少人员及现有库存,加速资金周转,实现生产、经营、管理整体优化,关键就是加强管理,获取必须的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美国、日本等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在 20 世纪 80 年代已广泛实现 。 场总线技术 ( 现场总线技术 ( 连接设置在现场的仪表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控制设备之间的数字式、双向、多站通信链路。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取代现行的信号传输技术 (如 4 20 C 直 流传输 )就能使更多的信息在智能化现场仪表装置与更高一级的控制系统之间在共同的通信媒体上进行双向传送。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可省去 66%或更多的现场信号连接导线。现场总线的引入导致变革和新一代围绕开放自动化系统的现场总线化仪表,如智能变送器、智能执行器、现场总线化检测仪表、现场总线化 现场就地控制站等的发展。 流传动技术 传动技术在钢铁工业中起作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力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由于 交流传动的优越性,电气传动技术在不久的将来由交流传动全面取代直流传动,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复杂的矢量控制技术实用化得以实现,交流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已达到和超过直流调速水平。现在无论大容量电机或中小容量电机都可以使用同步电机或异步电机实现可逆平滑调速。交流传动系统在轧钢生产中一出现就受到用户的欢迎,应用不断扩大。 外文资料翻译 1 n is on of of of a of a of of as NC of as of a of it is to in NC / O of as of up a As of of a is a If is to of 文资料翻译 2 as in we As of of is of to AN a to a as of so in be of of be no 1.5 of is to of is in to it so on of or a to as is of 1.6 is a in to to be by is of or 986 1988 at at of as . 外文资料翻译 3 a of of of in at In to of a be to of at be to 1.8 to as As on be to a of of in s in at of of in of is of In of be in of is to of is at of of 2 in of in In of at of as by of a 文资料翻译 4 in in in As a of it is to in as a of a be or to on of be of be as a of be is of is to a of Is of 外文资料翻译 5 is of by a of in be of so to to to is be to of to of of of of of is of of of In to of is to to of of in 980s is in of in to 0 C 外文资料翻译 6 it in in on be 6% or to of CS of as C in a of C C to of in C C of to AC C or be to or AC in of as a to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摘要 . . 一章 绪论 . 1 课题研 究意义 . 1 内电牵引采煤机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 2 煤机的技术特点 . 2 煤机的发展趋势 . 4 体方案的确定 . 4 煤机类型 . 4 煤机的组成 . 5 . 6 . 6 动机的选择 . 9 第二 章 传动参数的确定 . 10 传动比的计算 . 10 动比的分配 . 10 定各轴的转速 n、功率 P、转矩 T . 11 第三章 齿轮啮合参数及强度计 . 12 轮的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 12 一级减速齿轮传动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 . 12 二级减速齿轮传动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 . 16 级减速齿轮传动设计及计算 . 20 级减速中惰轮轴的 齿轮设计计算及校核 . 23 级减速中惰轮轴的齿轮设计计算及校核 . 25 星减速机构的齿轮设计计算及校核 . 26 第四章 轴及轴承的设计 . 31 的结构设计及其强度校核 . 31 轴的结构设计及其强度校核 . 31 轴的结构设计及其强度校核 . 37 轴的结构设计及其强度校核 . 42 轴的结构设计及其强度校核 . 48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I 轴的结构设计及其强度校核 . 54 轴的结构设计及其强度校核 . 58 齿轮轴的结构设计及其强度校核 . 59 承的选用及其校核 . 65 轴上轴承的选用及其校核 . 66 轴上轴承的选用及其校核 . 67 轴上轴承的选用及其校核 . 67 轴上轴承的选用及其校核 . 68 轴上轴承的选用及其校核 . 69 轴上轴承的选用及其校核 . 70 第五章 截割部的润滑及密封 . 70 结 论 . 73 参考文献 . 74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V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I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要 40机机身矮,装机功率大,所有电机横向布置,机械传动都是直齿传动,电机、行走箱驱动轮组件等均可从老塘侧抽出,故传动效率高,容易安装和维护。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计算。 40采煤机截割部主要是由四级齿轮传动组成,截割部电机放在摇臂内横向布置,电动机输出的动力经由三级直齿圆柱齿轮和一级行星轮系的传动,最后驱动滚筒旋转 。截割部采用四行星单浮动结构,减小了结构尺寸,采用大角度弯摇臂设计,加大了过煤空间,提高了装煤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对截割部的轴、传动齿轮、轴承和联接用的花键等部件进行了设计计算、强度校核和选用。本说明书主要针对主要部件的设计计算和强度校核进行了叙述和介绍。 此外,还对 40煤机的使用与维护进行了说明,以便能更好的发挥该采煤机的性能,达到最佳工作效果。 关键词 :采煤机;截割部;行星轮系;齿轮传动设计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X 40is a of is is in up is of so is in to in of of It is up of a 40of to up in on a of of of to of to to of of In of to of of as to is to In 40In to be to of A of of 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1 - 第一章 绪论 课题研究意义 为了提高工作面的生产效益 , 世界主要采煤国均纷纷致力于发展大型先进的综采设备 ,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综采工作面的生产能力和效益均大幅度提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大幅度增加 ,年产超 600 万 t 高产高效工作面得到快速发展 ,大功率采煤机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计术的飞速发展 ,为开发集电力电子、信息采集、微机控制及智能监测系 统于一身的大采高重型电牵引采煤机创造了条件。我国在 90 年代初致力发展高产高效工作面 ,开发了日产7000t 综采成套设备 , 但能真正实现高产高效的工作面依然较少 , 主要原因是受采煤机生产能力的限制 , 高产高效工作面要求采煤机具有高可靠性、大截割功率、大牵引力、大牵引速度 , 并能较快发现故障和处理故障。 大功率采煤机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散热条件 ,并具有灵活的操作性。设计摇臂要充分考虑结构强度 ,滚筒要针对采煤工作面地质条件进行设计 ,具有很强的过断层能力 ,电气设计必须考虑过断层强烈冲击的影响。采煤机要有适当的重 量抗冲击 ;同时要有足够的牵引力过断层。采煤机功率大 ,发热量大 ,必须充分考虑各部件的散热问题。为了适应采煤工况要求 ,必须实现机载交流变频 ,“一拖一”方式平衡牵引 ,并开发保护、监测功能齐全、运行可靠的程序。为使采煤机可靠运行 ,必须解决机器联结的松动问题 ,除部件间用螺栓紧固外 ,采用多个高强度长螺杆和液压螺母组合将机身三大段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刚性整体。根据国内外大功率大采高电牵引采煤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以及我国厚煤层的开采情况 ,分析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生产能力和煤质硬度与所需的采煤机截割功率、滚筒直径、滚筒转速、 牵引速度、牵引功率、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2 - 调高油缸推拉力等采煤机主要性能参数的关系 ,在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比较 ,并考虑与已有采煤机部分元部件的互换 ,最后确定设计 940体结构如 (图 1) 。 图 1内电牵引采煤机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煤机的技术特点 电牵引采煤机已成为国内采煤机的研究重点 国内从 90 年代初已逐步停止研究开发液压牵引采煤机将研究重点转向电牵引采煤机 ;通过交流、直流电牵引采煤机的对比研究,已基本确定以交流变频调速电牵引采煤机为今 后电牵引采煤机的发展方向。电牵引替代液压牵引,交流调速代替直流调速已成为国内采煤机的发展方向。 装机功率不断增加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3 - 为了满足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快速割煤对采煤机的高强度、高性能需要,不论是厚、中厚煤层还是薄煤层采煤机,其装机功率 (包括截割功率和牵引功率 )均在不断加大,最大已达 1020中截割电机功率达 450引电机功率达 2 50 牵引速度和牵引力不断增大 电牵引采煤机最大牵引速度已达 引力已普遍增大到 450 600 电机横向布置总体结构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国基本停止了截割电左尼纵向布置采煤机的研制,新研制的采煤机中已广泛采用了多电机驱动横向布置的总体结构。 控制系统日趋完善 采煤机电气控制功能逐步齐全,可靠性不断提高,在通用性互换性和集成化等方面已有较大进步;开发了可靠的防爆全中文界面的 现了运行状态的监控、监测功能,以及故障记忆和诊断功能 ;研制成功井下无线电离机控制并得到推广使用。 滚筒截深不断增大 目前已由 63000计今后可能增至 1000 采煤机的可靠性将成为国产采煤机越来越重要 的性能指标 随着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和发展,要求采煤工作面逐步达到日产 7000 10000煤机及其系统的可靠性将成为影响矿井原煤产量关键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中国采煤机越来越重要的综合性能指标。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4 - 煤机的发展趋势 电牵引采煤机经过 25 年的发展,技术已趋成熟。新一代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已集中采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具有人工智能的高自动化机电设备代替液压牵引已成必然。技术发展趋势可简要归结如下 : 电牵引系统向交流变频调速牵引系统发展。 结构形式向多电机驱动 横向布置发展。 监控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工作面系统控制及远程监控发展。 性能参数向大功率、高参数发展。 综合性能向高可靠性和高利用率发展。 国内电牵引采煤机研制方向与国际发展基本一致经过近 15 年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离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监控技术及可靠性方面尚有较大差距,必须进行大量的技术和试验研究。 体方案的确定 煤机类型 滚筒采煤机的类型很多,可按滚筒数目、行走机构形式、行走驱动装置的调速传动方式、行走部布置位置、机身与工作面输送 乳汁机配合导向方式、总体结构布置方式等分类。 按滚筒数目分为单滚筒和双滚筒采煤机,其中双滚筒采煤机应用最普遍。按行走机构形式分钢丝绳牵引、链牵引和无链牵引采煤机。按行走驱动装置的调速方式分机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5 - 械调速、液压调速和电气调速滚筒采煤机(通常简称机械牵引、液压牵引和电牵引采煤机)。按行走部布置位置分内牵引和外牵引采煤机。按机身与工作面输送机的配合导向方式分骑槽式和爬底板式采煤机。按总体结构布置方式分截割(主)电动机纵向布置在摇臂上的采煤机和截割(主)电动机横向布置在机身上的采煤机、截割电动机横向布置在摇臂上的采煤机。 按适用的煤层厚度分厚煤层、中厚煤层和薄煤层采煤机。按适用的煤层倾角分缓斜、大倾角和急斜煤层采煤机。 煤机的组成 采煤机 主要由电动机、牵引部、截割部和附属装置等部分组成(如图 1 电动机:是滚筒采煤机的动力部分,它通过两端输出轴分别驱动两个截割部和牵引部。采煤机的电动机都是防爆的,而且通常都采用定子水冷,以缩小电动机的尺寸。 牵引部:通过其主动链轮与固定在工作面输送机两端的牵引链 3相啮合,使采煤机沿工作面移动,因此,牵引部是采煤机的行走机构。 左、右截割部减速箱:将电动机的动力经齿轮减速 后传给摇臂 5的齿轮,驱动滚筒 6旋转。 图 1滚筒采煤机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6 - 滚筒:是采煤机落煤和装煤的工作机构,滚筒上焊有端盘及螺旋叶片,其上装有截齿。螺旋叶片将截齿割下的煤装到刮板输送机中。为提高螺旋滚筒的装煤效果,滚筒一侧装有弧形挡煤板 7,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采煤方向来回翻转 180。 底托架:是固定和承托整台采煤机的底架,通过其下部四个滑靴 9将采煤机骑在刮板输送机的槽帮上,其中采空区侧两个滑靴套在输送机的导向管上,以保证采煤机的可靠导向。 调高油缸:可使摇臂连同滚筒升降,以调节采煤机的采高。 调斜油缸:用于调整采 煤机的纵向倾斜度,以适应煤层沿走向起伏不平时的截割要求。 电气控制箱 : 内部装有各种电控元件,用于采煤机的各种电气控制和保护。 此外,为降低电动机和牵引部的温度并提供内外喷雾降尘用水,采煤机设有专门的供水系统。采煤机的电缆和水管夹持在拖缆装置内,并由采煤机拉动在工作面输送机的电缆槽中卷起或展开。 割部结构及技术特征 割部传动方式确定 截割部传动装置的功用:是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滚筒上,以满足滚筒工作的需要。同时,传动装置还应适应滚筒调高的要求,使滚筒保持适当的工作高度。由于截割 消耗采煤机总功率的 80 90,因此要求设计出的截割部传动装置具有高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良好的润滑密封、散热条件和高的传动效率。 采煤机截割部都采用齿轮传动,常见的传动方式有以下几种 (图 1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7 - 图 1截割部传动方式 1电动机; 12固定减速箱; 3摇臂; 4滚筒; 5行星齿轮传动; 6泵箱; 7机身及牵引部 电动机 固定减速箱 摇臂 滚筒 (图 1-c(a)。这种传动方式的特点是传动简单,摇臂从固定减速箱端部伸出,支承可靠,强度和刚度好。但摇臂下降的最低位置受输送机限制,故卧底量较小。 电动机 固定减速箱 摇臂 行星齿轮传动 滚筒 (图 1-c(b)。这种方式在滚筒内装了行星传动,故前几级传动比减小,简化了传动系统,但筒壳尺寸却增大了,故这种传动方式适用于中厚煤层采煤机,如在 电动机 减速箱 滚筒 (图 1-c(c)。这种 传动方式取消了摇臂,靠由电动机、减速箱和滚筒组成的截割部来调高 (称为机身调高 ),使齿轮数大大减少,机壳的强度、刚度增大,且调高范围大,采煤机机身也可缩短,有利于采煤机开缺口工作。 电动机 摇臂 行星齿轮传动 滚筒 (图 1-c(d)。这种传动方式的电动机轴与滚筒轴平行,取消了容易损坏的锥齿轮,使传动更加简单,而且调高范围大,机身长度小。新的电牵引采煤机都采取这种传动方式。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8 - 对比以上传动方式,我 设计的截割部传动方式为 :电动机 摇臂 行星齿轮传动 滚筒 ( 如图 1。 该截割部采用销轴与牵引部联结,截割电机横向 布置在摇臂上,摇臂和机身连接没有动力传递,取消了纵向布置结构中的螺旋伞齿轮和结构复杂的通轴。 图 1割部传动系统 图 该截割部有以下特点: 1) 电机横向布置 ,机械传动都是直齿传动故传动效率高,容易安装和维护。 2) 截割电机采用旋转开关控制外,其余控制如牵引速度调整、方向设定、左右摇臂的升降,急停等操作均由设在机身两端操作站的按钮进行控制,操作简单、方便。 3) 液压系统设计合理,采用集成阀块结构,管路少,连接可靠;经常调整的阀设在液压箱体 外,便于检修和更换。 4) 截割机械传动链设有扭矩轴过载保护装置,并可设有强制润滑冷却系统,提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9 - 高了传动件,支承件的使用寿命。 5) 截割部采用四行星单浮动结构,承载能力大,减小了结构尺寸。采用大角度弯摇臂设计,加大过煤空间,提高装煤效果,卧底量大 6) 调高油缸与调高液压锁采用分离布置,液压锁置于壳体空腔内,打开盖板即可取出液压锁,方便井下查找故障和更换调高油缸、液压锁等维修工作 。 动机的选择 由设计要求知,截割部功率为 400据矿井电机的具体工作环境情况,电机必须具有防爆和电 火花的安全性,以保证在有爆炸危险的含煤尘和瓦斯的空气中绝对安全,而且电机工作要可靠,启动转矩大,过载能力强,效率高。所以 选择 三相鼠笼异步防爆电动机,型号为 400,其主要参数如下: 额定功率: 400 额定电压: 3300V; 满载电流: 98A; 额定转速: 1470r/ 满载效率: 绝缘等级: H; 满载功率因数: 接线方式: Y; 质量: 1150 冷却方式:外壳水冷 该电动机输出轴上带有渐开线花键,通过该花键电机将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摇臂的齿轮减速机构。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10 - 第 二 章 传动参数的确定 传动比的计算 本次设计 选用 离合 )防爆型异步电动机, 电机功率为 400速1470 /滚筒转速 35 /根 据上述就可以求出总的传动比1 4 7 0 / m i n 423 5 / m i r 总电 机 输 入 转 速滚 筒 输 出 转 速。 传动比较大时通常 采用多级传动 ,若传动装置由多级串联而成,则必须使各级传动比的乘积和总传动比相等。 动比的分配 1 分配原则 1) 由高速级至低速级逐渐增大传动比。由于该 截割部 要求传动比大,空间体积小,如果在高速级分配较大传动比,随着传动比和模数的增大,齿轮的直径将变得很大,不宜满足空间体积的要求。 2) 通过总体 预算具体分配各级传动比。由于分配传动比时首先要考虑 总体设计结构 , 然后 在给定的中心矩范围内分配 各级 传动比,因而必须先进行总 体预算,并经过不断的调整,最后 得到合适的传动比 。 2 传动比数值表 级数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四 级 传动比 i 13 34 45 6i 行 星实际分配后的总传动比: 1 . 7 7 1 . 7 6 2 . 2 4 6 4 1 . 9i 总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11 - 定各 轴的转速 n、功率 P、转矩 T 1) 确定各轴转速 n 1 1 4 7 0 r / m i 电 机21 1 4 7 0 r / m i 3 2 1/ 1 4 7 0 / 1 . 7 7 8 3 0 r / m i nn n i 4 3 2/ 8 3 0 / 1 . 7 6 4 7 2 r / m i nn n i 54= 4 7 2 r / m i 5 3/ 4 7 2 / 2 . 2 3 8 2 1 1 r / m i nn n i 76 / 2 1 1 / 6 3 5 r / m i nn n i 行 星2) 确定各轴输入功率 P 1 400 21 4 0 0 k 3 2 1 2 4 0 0 0 . 9 7 0 . 9 9 3 8 4 k 4 3 1 2 3 8 4 0 . 9 7 0 . 9 9 3 6 9 k 54 3 6 9 k 6 5 1 2 3 6 9 0 . 9 7 0 . 9 9 3 5 4 k 76 3 5 4 k 式中: 1齿轮啮合效率,1 ; 2轴承效率,2 . 3) 确定各轴输入转矩 T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12 - 1114009 5 5 0 9 5 5 0 2 5 9 0 N 21 2 5 9 0 N 3333849 5 5 0 9 5 5 0 4 3 7 9 N 4443699 5 5 0 9 5 5 0 7 5 0 0 N 54 7 5 0 0 N 6663549 5 5 0 9 5 5 0 1 6 0 0 0 N 7773549 5 5 0 9 5 5 0 9 6 0 0 0 N 第 三 章 齿轮啮合参数及 强度 计 轮的初步设计及强度校核 本截割部 所用的齿轮为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可根据弯曲强度计算确定模数来进行初步设计计算,参考文献 1来进行计算及校核。 一级减速齿轮传动设计计 算及强度校核 1. 选择齿轮材料和热处理、精度等级、齿轮齿数 考虑到传递功率较大,并且是井下设备,要求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由表 6齿轮材料用 20表面渗碳淬火,齿面硬度 5662 煤矿机械齿轮传动,对齿轮精度无特别要求,选齿轮为 7级精度。 对闭式齿轮传动,高速级转速较高,为提高传动平稳性,降低动载荷,以齿轮较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13 - 多为好,一般取小齿轮齿数为 20 40 ,现取1 22z ,传动比13 ,则31 1 . 7 7 2 2 3 8 . 9 4z i z ,则 取 整为3 39z 2设计计算 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承载能力一般取决于弯曲强度,故先按弯曲强度设计,验算接触强度。由式( 6 13 212 F a S K T Y Y 确定式中各项数值: 因载荷有较重冲击,由表 6,故选初载荷系数 2 6 61114009 . 5 5 1 0 9 . 5 5 1 0 2 . 5 9 1 01470pT n N 由式( 613111 . 8 8 3 . 2 c o ,计算端面重合度 由式( 6 5 5Y 由表 6取 由 图 6图 61 1 3 3 由式( 6 9116 0 6 0 1 4 7 0 1 2 8 3 0 0 1 5 6 . 3 5 1 0hN n j L 9 913136 . 3 5 1 0 3 . 5 9 1 01 . 7 7 由图 6,3 ;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14 - 取由图 60 上查得l i m 1 l i m 3 525 l i m 1 11m i 5 0 . 8 5 3571 . 2 5Y M p l i m 3 33m i 5 0 . 8 6 3 6 9 . 61 . 2 5Y M p 111 2 . 7 2 1 . 5 7 0 . 0 1 2357F a S 222 2 . 3 9 1 . 6 3 0 . 0 1 0 53 6 9 . 6F a S 取 141 0 2F a ,设计齿轮模数: 将确定后的各项数值代入设计公式,求得: 61 1 1 33221 12 2 2 2 . 5 9 1 0 0 . 7 0 . 0 1 2 6 . 6 90 . 6 2 2t F a S K T Y Y 修正 11 6 . 6 9 2 2 1 4 7 0 1 1 . 3 26 0 1 0 0 0 6 0 1 0 0 0tm z /图 6 由图 6 由表 6 则 1 . 5 1 . 1 9 1 . 1 2 1 . 2 2 . 3 9 K K K 33 2 . 3 96 . 6 9 7 . 12 由表 6取第 二 系列标准模数 7m 齿轮主要几何尺寸: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15 - 11 7 2 2 1 5 4d m z 3 9 2 7 3d m z 13 7 2 2 3 9 2 1 3 . 522ma z z 1 0 . 6 1 5 4 9 2 . 4 3 93B 6B 122 1H E H Z b d u 由表 6 188 由图 6 由图 6 由图 6不允许出现点蚀,查 得1 3 由图 6齿面硬度均值 60 1400取则 l i m 1 1l i m 1m i l i m 3 3l i m 3m i 将确定出的各项数值代入接触强度校核公式,得 622 2 . 3 9 2 . 5 9 1 0 1 . 7 7 11 8 8 2 . 5 0 . 8 7 1 2 1 29 3 1 5 4 1 . 7 7H H 接触强满足。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16 - 计算应力 611 1 12212 2 2 . 3 9 2 . 5 9 1 0 0 . 7 2 . 7 2 1 . 5 7 3 5 7 . 69 6 7 2 2F F a s Y m z 32232 2 2 . 3 9 2 . 5 9 1 0 0 . 7 2 . 3 9 1 . 6 3 1 8 9 . 99 3 7 3 9F F a s Y m z l i mm i . 8 5 3 5 71 . 2 5 由图 6d)查得 25F 二级减速齿轮传动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 1. 选择齿轮材料和热处理、精度等级、齿轮齿数 考虑到传递功率较大,并且是井下设备,要求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由表 6齿轮材料用 20表面渗碳淬火,齿面硬度 5662 煤矿机械齿轮传动,对齿轮精度无特别要求,选齿轮为 7级精度。 对闭式齿轮传动,高速级转速较高,为提高传动平稳性,降低动载荷,以齿轮较多为好,一般取小齿轮齿数为 20 40 ,现取4 25z ,传动比34 ,则54 1 . 7 6 2 5 4 4z 。 2. 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承载能力一般取决于弯曲强度,故先按弯曲强度设计,验算接触强度。由式( 6 33 242 F a S K T Y Y 确定式中各项数值: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17 - 因载荷有较重冲击,由表 6,故选初载荷系数 2 6 63333849 . 5 5 1 0 9 . 5 5 1 0 4 . 3 7 9 1 0830pT n N 由式( 645111 . 8 8 3 . 2 c o ,计算端面重合度 由式( 6 5 8Y 由表 6取 由图 6图 64 4 5 5 由式( 6 9436 0 6 0 8 3 0 1 2 8 3 0 0 1 5 3 . 5 8 1 0hN n j L 9 9453 . 5 8 1 0 2 . 0 4 1 01 . 7 6NN i 由图 6,5 ; 取由图 60 上查得l i m 4 l i m 5 525 l i m 6 44m i 5 0 . 8 9 3 7 3 . 81 . 2 5Y M p l i m 5 55m i 5 0 . 9 0 3781 . 2 5Y M p 444 2 . 6 1 1 . 5 7 0 . 0 1 0 9374F a S 555 2 . 3 6 1 . 6 7 0 . 0 1 0 4378F a S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18 - 取 444 0 0 9F a S ,设计齿轮模数: 将确定后的各项数值代入设计公式,求得: 63 4 4 33224 42 2 2 4 . 3 7 9 1 0 0 . 7 0 . 0 1 0 9 8 . 10 . 4 2 5t F a S K T Y Y 修正 43 8 . 1 2 5 8 3 0 8 . 16 0 1 0 0 0 6 0 1 0 0 0tm z /图 6 由图 6 由表 6 则 1 . 5 1 . 1 7 1 . 0 3 1 . 2 2 . 1 K K K 33 2 . 18 . 1 8 . 2 32m m 由表 6取第一系列标准模数 8m 齿轮主要几何尺寸: 44 8 2 5 2 0 0d m z 4 4 3 5 2d m z 45 8 2 5 4 4 2 7 622ma z z 4 0 . 4 2 0 0 8 0 5 86B 0B 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222 1H E H Z b d u 由表 6 188 购买后包含有 纸和论文 ,咨询 19 - 由图 6 由图 6 由图 6不允许出现点蚀,查得4 5 由图 6齿面硬度均 值 60 1400 取则 l i m 4 4l i m 4m i l i m 5 5l i m 5m i 将确定出的各项数值代入接触强度校核公式,得 622 2 . 1 4 . 3 7 9 1 0 1 . 7 6 11 8 8 2 . 5 0 . 8 7 1 2 2 7 1 2 3 28 0 2 0 0 1 . 7 6H 计算应力 634 4 42242 2 2 . 1 4 . 3 7 9 1 0 0 . 7 2 . 6 1 1 . 5 7 2 9 7 . 68 6 8 2 5F F a s Y m z 52252 2 2 . 1 4 . 3 7 9 1 0 0 . 7 2 . 3 6 1 . 6 7 2 2 5 . 28 0 8 4 4F F a s Y m z l i mm i . 8 9 3 7 3 . 81 . 2 5 由图 6d)查得 25F 纸和论文 ,咨询 20 - 弯曲疲劳强度满足。 级减速齿轮传动设计及计算 1. 选择齿轮材料和热处理、精度等级、齿轮齿数 考虑到传递功率较大,并且是井下设备,要求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由表 6 齿轮材料用 20表面渗碳淬火,齿面硬度 5662 煤 矿机械齿轮传动,对齿轮精度无特别要求,选齿轮为 7级精度。 对闭式齿轮传动,高速级转速较高,为提高传动平稳性,降低动载荷,以齿轮较多为好,一般取小齿轮齿数为 20 40 ,现取6 21z ,传动比46 ,则86 2 . 2 3 8 2 1 4 6 . 9 9 8z i z ,圆整为7 47z 。 2. 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承载能力一般取决于弯曲强度,故先按弯曲强 度设计,验算接触强度。由式( 6 43 262 F a S K T Y Y 确定式中各项数值: 因载荷有较重冲击,由表 6,故选初载荷系数 2 6 64443699 I 学 毕 业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