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doc

块状物质立式搅拌棒粉碎机设计【全套CAD图纸和毕业答辩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58816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8-08-31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块状 物质 物资 立式 搅拌 粉碎机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以及 毕业 答辩 论文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以下预览截图到的都有源文件,图纸是CAD,文档是WORD,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摘 要】:本产品主要针对非金属矿物的粉碎而设计。根据产品的主要粉碎对象与其内部结构命名为块状物质立式搅拌棒粉碎机。文章首先介绍了非金属矿物的现状及一些相关内容,然后说明粉碎机的发展史以及目前国内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根据产品的性能等要求,说明产品的设计方案由来。在粉碎机的设计过程中,对主要的部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根据粉碎机的性能确定了V带、齿轮、电机、轴的具体参数。再根据这些参数绘制出了粉碎机的装配图,同时论文对其他的部件也进行了说明,如:进料口、搅拌棒等。此产品的主要优点在于物料粉碎均匀,能耗低等。详细信息请参考本文。

【关键词】:块状物质 粉碎机 搅拌棒 结构设计



Rod mill structure design of clumps of vertical mixing

Maj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Undergraduate: Guan Chao  Tutor: Tian Daqing 

【Abstract】:This product is designed mainly for crushing of non-metallic minerals.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 main crushing object and its internal structure named clumps of vertical mixing rod mill.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non-metallic minerals and some related content, then expla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ll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design scheme of product origin.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mill,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design to the main component, and the specific parameters of V belt, gear, shaft, motor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of crusher. According to these parameters to draw the assembly drawing mill, at the same time, the other parts are also described, such as: inlet, a stirring bar.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is product is to crush materials uniform, low energy consumption. Detailed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is article.

【Key words】: bulk material  mill  stirring rod  structure design


目 录


绪论 1

1 设计概述 3

1.1 非金属矿产资源概述 3

1.2 我国非金属的发展现状 3

1.3超细粉碎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5

1.4超细粉碎设备现状 6

1.5粉碎机的发展方向 6

1.6本次设计思路 7

2粉碎机的理论与要求 8

2.1非金属性能 8

2.2粉碎机的结构设计 8

2.3粉碎机的工作原理 10

3粉碎机的设计 11

3.1电机 11

3.2传动装置设计 12

3.2.1动力学和运动学计算 12

3.2.2带传动设计计算 13

3.2.3齿轮结构与传动的设计计算 15

3.2.4轴的初步计算 19

3.2.5初选联轴器和轴承 24

3.3粉碎机的主体设计 24

3.3.1中心轴及搅拌棒 25

3.3.2筒体 25

3.3.3进料口和出料口 26

3.3.4搅拌棒 26

3.3.5旋转挡板 27

3.3.6机体支撑装置 27

总结 28

参考文献 29

致 谢 30





绪论

在中国,公元前两千多年就出现了最简单的粉碎工具——杵臼。杵臼进一步演变为公元前200~前100年的脚踏碓。这些工具运用了杠杆原理,初步具备了机械的雏形,不过,它们的粉碎动作仍是间歇的。

近代,在蒸汽机和电动机等机械逐渐完善和推广之后,粉碎机械才相继被创造出来。1860年出现了用蒸汽机驱动的辊式破碎机;1858年,美国的布莱克发明了破碎岩石的颚式破碎机;1878年美国发展了具有连续破碎动作的施回破碎机,其生产效率高于作间歇破碎动作的颚式破碎机。1895年,美国的威廉发明能耗较低的冲击式破碎机。因此,物料的粉碎也成为了工业生产部门的重要工艺过程。

在现在,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物料的粉碎,粉碎机械也因此广泛应用于冶金、矿业、建材、化工、能源、交通、医药、食品加工、高速公路建设、饲料,垃圾处理等许多行业和部门。据估计,人们一年粉碎的各种物料总量为1000多吨。

物料粉碎是一个高能耗、低效率的工艺过程。据统计,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用于粉碎消耗的电能约占国家总电能消耗的4%~5%,在一些矿厂,粉碎能耗约占整个矿厂能耗的40%~70%,其比例之巨大说明物料粉碎的重要性。

物料的粉碎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各种物料新产品在数量上以及粒度、粒度分布、解离度、物质结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等许多方面的迫切需要。破碎机也是为了满足这种种需求而诞生。

现代高技术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要求许多粉体原料具有微细的颗粒、严格的力度分布、特定的颗粒形状和极高的纯度或极低的污染程度。粉体物料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是其粒度。这是因为粒度决定了粉体产品的许多技术性能和应用范围。粉体的比表面积、化学反应速率、烧结性能、吸附性能、补强性能、分散性、流变性、沉降速度、溶解性能、光学性能等等都与粉体的力度大小和力度分布有关。

随着对粉碎技术的不断要求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要求粉碎的粒径非常小,最小可达到10-0.1微米的粉体,即超细粉体。而对于0.1-0.001微米的粉体我们称之为超微细或超微粉体。超细粉体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超细粉体几乎应用于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现代工程技术将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纯超细粉体,超细粉碎技术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就是针对非金属矿物的粉碎而设计。高新技术产业与非金属矿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未来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中要考虑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现代非金属深加工技术与传统产业加工技术相互渗透,其发展必须考虑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进步;为了更好地应用有限的非金属矿资源,必须考虑其综合利用问题。


内容简介: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块状物质立式搅拌棒粉碎机结构设计 院 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 2009 级学生姓名 官 超 学 号 091016008 指导教师 田大庆 教务处制表年 月 日选题意义随着经济的增长,各种金属与非金属矿、水泥厂、建筑、砂石冶金等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加工设备破碎机在其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成为行业的支柱设备在当今社会,粉碎机的运用越来越广。不同种类的粉碎机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企业、国家的生产建设中随处可见,如垃圾处理、饲料、冶金、矿业、高速路建设、化工等都需要用到。因此,研究并制造也更好的粉碎机也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资源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立式粉碎机优点:1、结 构 简 单 、 能 耗 低 。 2、 粉 碎 率 高 。 3、受 物 料 水 分 含 量 影 响 小 、 含 水 份 可 达 8%左 右 。 4、 工 作 噪 声 相 对较 低 , 粉 尘 污 染 少 , 粉 碎 后 的 粒 度 均 匀 。 5、 维 修 和 换 筛 都 方 便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国外对于超细粉碎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从 20 世纪 40 年代就开始注重以超细粉碎、分级及改性为基础的深加工技术,到 60 年代该技术已取得迅速发展。目前英、日、美、德等国具备较高水平的超细粉碎技术和设备,可以加工细度为 0.510 微米窄级别的超细粉体。相对而言,国内对超细粉碎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年来努力,到目前为止,我国已能生产各种类型的超细粉碎设备,其性能可与国外先进机种相媲美,基本上能满足我国非金属矿实际生产中的需要。主要研究内容1.粉碎机的粉碎原理2.立式搅拌棒粉碎机的各零部件设计3.粉碎机的整体设计拟采用的研究思 路(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论证等)由于超细粉碎技术及其设备的应用广泛,所涉及的领域有化工、建材、电子、医药、农业、造纸等,被粉碎的物料也是多种多样,再加上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深加工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如粒度为均匀化、品质高纯度、粉体形状的特护要求等等,这些因素都促使超细粉碎技术及其设备向跟高更远的方向发展。虽然各个领域的超细粉碎设备个不一样,但其设计思路主要围绕以下几点:1)原理上考虑提高有效粉碎能,大多采用冲击、剪切、摩擦等力的综合作用进行超细粉碎;2)结构采用超细粉碎一分级一体型式,利用高效气流分级装置不仅可以提高其微细化粒度,而且可以实现粒度分布均匀化或特定化;3)粉碎产品流动性好、纯度高。研究工作安排及进度在 12 月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在 13 月构思论文框架,接着整理资料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初稿;在 4 月完成设计的装配图以及非标准件的零件图;在 5 月修改论文及图纸,最终完成设计终稿,准备答辩。参考文献目录1.郑水林.超细粉碎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2.郑水林.非金属矿粉体加工技术现状与发展.北京:中国矿业大学 20073.陈芳.小型立式超微粉碎机的设计. 河北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械电子系,20064.邱宣怀.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5.孙成林.冲击式粉碎机的设计与使用J.北京:化工矿物和加工,2003, (7):5-96.孙成林,郭惠兰.中国超细粉碎设备现状及其问题J.金属矿山,2000, (4):44-507.王杰,李方信,肖素梅.机械制造工程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8.马正先.废旧塑料的粉碎研究.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6, (8):75-809.四川大学工程制图教研室.机械制图(上,下) 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0.杨国全,井云英,张恒全.粉状物料振动筛选机J.哈尔滨: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5, (8):33-3611.单辉祖.材料力学(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孙恒等. 机械原理(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熊文修. 机械零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14.廖念钊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15.东北工学院编写组.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16.方昆凡.公差与配合使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7.龚俊,李传民,侯运丰.常温下热塑性塑料的湍流超细粉碎研究J 中国粉体技术 2004, (5)18-2318.冯冠大.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开 题 报 告 会 议 纪 要时 间 2012.11.03 地点 S102 主持人 田大庆姓 名职 务(职 称)姓 名职 务(职 称)田大庆 副教授 贾成芬 讲师尹伯彪 讲师参会教师会议记录摘要1. 论文进展情况2. 有问必答,互动3. 老师指导论文修改记录人:指导教师意见多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块状物质立式搅拌棒粉碎机设计【全套CAD图纸和毕业答辩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058816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