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册单元复习_第1页
12册单元复习_第2页
12册单元复习_第3页
12册单元复习_第4页
12册单元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复习一、复习目标(一)巩固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18 个词语,正确认读“读读记记”20 个词语, 会运用“日积月累”中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二)背诵文言文两则和匆匆 ,回顾桃花心木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理解重点句段,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积累语言(三)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二、复习过程(一)积累盘点1.“读读写写”听写。2.选择“读读写写”中 2-3个四字词语写一段话。3.复习多音字。缴 为 重 长 转4.按要求积累词语。AA式:如:匆匆ABB式:如:赤裸裸AAB式:如:茫茫然AABB式:如:清清楚楚AABC式: 如:勃勃生机5.积累匆匆一课你喜欢的句子。6. 积累桃花心木一课对你有启发的句子。7.把格言写完整。学贵有疑,正如古人所说:人非生而知之者, ( ) 。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一气呵成。因为一鼓作气, ( ) , ( ) 。实践出真知,正如古语所云:( ) ,观千剑而后识器。(二)回顾课文本单元我们学习了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散文(匆匆 ) ,文章紧扣(匆匆)两个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 ,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桃花心木一课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 ,说明了树苗(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能长成百年大树) ,人(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住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才能成为坚强、有作为的人) ,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三)语段点拨1.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背诵学弈 、 两小儿辩日 。二度备课2(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3)联系课文说句意。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孰为汝多知乎?(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两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第二课匆匆 。背诵课文,重点阅读课文第三段(1)把文中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句子用“ ”画下来。(2)作者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具体写出了日子的匆匆。从中你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仿写。( )的时候,日子( ) ;( )的时候,日子( ) ;( )的时候,日子( ) ;(4)说说你知道的珍惜时间的格言。3.第三课桃花心木 。课后练习第二题。(四)写作回眸1. 出现的问题。本单元习作内容难忘的“第一次” 是记事(活动)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1)事例老套或缺乏真实感,比如 “第一次洗碗”有的学生连操作步骤都搞不清楚;(2)经历没有写具体,不够生动;(3)获得的启示表述时过于直接,如有的同学就用“ 通过第一次洗完,我懂得了”来结尾。2.课堂练笔。(1)你经历的“第一次”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为什么?请重点围绕启示来说,说得全面些,深刻些。(2)在这“第一次”中你经历了哪些困难?请用一段话写写你遇到的一个困难,注意动作、神情、心理的描写,把遇到的困难写具体。(3)在你遇到困难时,是如何解决的或得到了谁的帮助?请再写一段话,如有人帮助,注意人物语言的描写,可用上四种对话形式,注意提示语的刻画。(五)错字备忘锻炼 专心致志 狂风暴雨 一番二度备课3第二单元复习一、复习目标(一)巩固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23 个词语,正确认读“读读记记”26 个词语, 巩固“日积月累”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并进行适当的拓展积累。(二)重点回读北京的春节中孩子们的一段描写,重温老舍语言和春节的特色,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理解重点句段,积累语言。(三)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选择典型的能力。二、复习过程(一)积累盘点1.“读读写写”听写。2.选择“读读写写”中 2-3个四字词语写一段话。3.复习并纠正作业中出现过的错别字。瓣(辩 辨 辫) 翡翠(“羽”上下写法的不同) 截(部首) 4.找规律,积累词语。多多益善 津津有味 ( ) ( )野心勃勃 忧心忡忡 ( ) ( )有喜有忧 无拘无束 ( ) ( ) 5.背诵“日积月累”中的两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1)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的节日?春节 冬至 端午 七夕 清明 元宵 中秋 重阳(2)回顾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重点是:春节、中秋、元宵、清明6.运用(1)节日时,我们给远方的亲人写信,可以引用(“ ”)这一句古诗表达思念之情。(二)回顾课文本单元我们学习了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写的(北京的春节 ) ,文章按照(时间序安排内容,在整体介绍春节风俗习惯的同时,着力叙述了(腊八) (除夕) (春节(元宵)使北京的春节习俗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按一定顺序) 、 (详略得当)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三)语段点拨北京的春节节选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二度备课4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1.这段话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这个句子称作(总起句),文章从几方面来突出这一特点?2.请将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反问句、双重否定句)3.请圈出能反映除夕特点的词语。(四)写作回眸1. 出现的问题。本单元习作内容围绕“民俗民风” ,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1)选材没有特色,一般都写当地的春节怎么过,一处一处的春节都是差不多,少了地方特色,风俗的感觉不浓;(2)经历没有写具体,不够生动;(3)普遍描写过程,没有描写过程背后的文化和意义。2.课堂练笔。(1)马上要过端午节了,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2)过端午节有什么习俗?(3)在众多的习俗中,你对哪种习俗最了解,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背景?(五) 古诗词备忘元日(元旦) 田家元日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端午 端午日赐衣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二度备课54.中秋减字木兰花 黄庭坚 中秋无雨。醉送月衔西岭去。笑口须开。 几度中秋见月来。前年江外。儿女传杯兄弟会。 此夜登楼。小谢清吟慰白头。 5.除夕 鹊桥仙 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6.寒食 寒食 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7.重阳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8木兰花令 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9.七夕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10.冬至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6第三单元复习一、 复习目标(一)巩固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正确认读“读读记记”的词语,会背诵 “日积月累”中的诗歌。(二)背诵为人民服务,回顾十六年前的回忆,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理解重点句段,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积累语言。(三)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二、 复习过程(一)积累盘点1“读读写写”听写。2选择“读读写写”中 2-3个四字词语写一段话。3注意以下生字读音。瞅、匪、炊、鼎4找规律,积累词语乱蓬蓬 热腾腾( )( )肥胖 焦急 ( )( ) 精兵简政( )( )重于鸿毛 轻于泰山( )( )5积累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含义深刻的句子。6积累为人民服务中的重点(二)回顾课文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 ),她是( )的女儿。本文写自( )年。课文按照( )顺序写了( )、( )、( )和( )发生的事情。课文最后三段和开头( )。这样写的好处是( )。为人民服务是( )1944 年 9月 8日在( )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 )。然后7结合当时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一是( );二是( );三是( )。(三)语段点拨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第 5段:对“我”的问题,父亲平时“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次却“含糊地回答我”,这是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课文第 19段: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表的词语,用“”画出描写父亲神情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为人民服务课文第 3段:(1) 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2) 仿照文中第一句话,用所填的关联词语写句子。(3) 这段话共有( )句话,主要论述了( )。(4) 这段话各个句子之间环环相扣,论述严密。像这样的段落课文中还有不少,请摘录其中一段。(四)写作回眸1出现的问题。本单元习作内容为我的理想。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1)理想太大,空洞,有的不切实际;(2)会有这样的理想的原因没有写明白;(3)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写得不够具体,泛泛而谈。2课堂练笔。(1)你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请围绕这一原因来说,说得全面具体些。(2)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你准备做些什么?怎么去做?说得具体些。8(五) 多音字备忘削、兴、转第四单元复习一、复习目标(一)巩固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正确认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会背诵“日积月累”中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中的隽语,培养善于积累的读书习惯。(二)通过回顾学习本组课文的历程,梳理学习名篇名著的基本的学习方法。(三)通过交流学习一些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收获和学习方法,提高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阅读视野。(四)联系生活实际,语言真实自然以“学会生存“为主题,写好相关联的读后感。二、复习过程(一)积累盘点1.听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选择“读读写写”中的 2-3个词语写一段话。3.复习形近字,纠正作业中出现过的错别字。咪( )厨( )期( )眯( )橱( )欺( )4.多音字。缝( )摩( )( ) ( )5.找规律,积累词语。暖和暖和( ) ( ) ( )日晒雨淋( ) ( ) ( )鱼贯而入( ) ( ) ( )6.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名言隽语。(二)回顾课文本单元我们学习的都是外国的名篇名著,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是( 安徒生 )童话和(契诃夫 )短篇小说中的名篇,而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则是采用了( 名篇梗概 )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 篇课文中都有鲜明的( 人物形象 ) ,人物不同的(命运)引人关注。二度备课9(三)语段点拨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1.请按“擦火柴、出幻觉、现实中”的顺序,用“/”把这个片段分为三层。2.分别找出一个表示很冷和很暖的词: 、 。3.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4.这段话作者用较多的笔墨描写小女孩划火柴取暖的幻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章结尾的两个“曾经”和两个“幸福”分别是指什么、各有着什么样的深刻含义?5.你还了解安徒生的哪些作品?凡卡1.填写有关“望”字组成的词语,回顾归纳整篇课文。小凡卡( )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 )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 )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 )。信寄出后,凡卡整天( )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 )。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 )了。2.本篇课文大量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找到相对应的语句。3.文章中为了深刻写出凡卡内心的“痛”,还对凡卡写信环境、动作、神态等作了细致描写,找出相关语句。4.文章是以写信的过程记叙的,但在其中进行了“插叙”,分别是指什么内容?5.文章最后以凡卡的梦结尾,又有什么样的深刻含义呢?(四)写作回眸1.出现的问题。10本次习作围绕“学会生存”选择写一件关于自我保护的事或写鲁宾孙漂流记的读后感,可以任选,但我们把重点放在了读后感的撰写上。读后感,重在有感,重在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语言真实自然。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却往往:(1)大面积摘录文章内容;(2)没有联系自身的实际具体例子或例子与自身无关;(3)谈感受内容空洞,语言乏味,表决心式的话较多。2.课堂练笔。课外,你看过哪一篇名著?名称(书名):书中的主要人物是(至少两个):其中你最欣赏的人物是:。请联系自身简要说说你欣赏他的原因:(五)拓展备忘1.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2.修辞手法:拟人、排比、夸张、比喻、设问等。3.中国名著。第五单元复习一、复习目标(一)巩固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中的 19 个词语,正确认读“读读记记”中的 27 个词语,巩固“日积月累”中的 16 个四字的与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有关的词语,拓展有寓言成语、历史故事成语等。(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具体事例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三)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准确性,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二、复习过程(一)积累盘点1.听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选择“读读写写”中的 2-3 个词语写一段话。3.复习并纠正作业中出现过的错别字。惯(贯) 誉(誊) 钢(纲) 鼎(笔顺、 “目” )4.找规律,积累词语。淡泊( ) ( ) ( )追根求源( )( )( )11无独有偶( ) ( )( )5.积累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含义深刻的语句。6.积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重点句。(二)回顾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 )为专题编写的。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 ,文章从(居里夫人)的(“美丽” )下笔,赞美了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 ,更赞美了她的(人格)和(精神) ;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 、 (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事实)强调(只要善于观察) , (不断发问) ,就能在显示生活中(发现真理) 。 我最好的老师让我们认识到了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 。(三)语段点拨跨越百年的美丽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语句。居里夫人的外表美指声朗读相关语句,谈出对该句的体会和认识。镭的颜色美想象当时的情景,尤其是在“幽暗的破木屋的映衬下”这点略带蓝色的荧光显得更美,指导朗读相关语句。居里夫人的内在美,人格美。指抓住全文有关语句进行朗读、感悟,注意提升和概括。A、巨大贡献是美 B、勇于探索、忘我献身是美 C、淡泊名利是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真理( ) 纵观( )2.根据句意揣摩“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一短语的意思。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在课文中起 的作用。4.第二段是一个复句,而独立成段,总的概括了 , “?”代表 , “!”代表 。5.读了这两个段落,你得到的启示是 。12(四)写作回眸1.出现的问题。本次习作,原本是对过去所学的一种总结回顾,可以自由作文,也可以编集习作选。我们重点是做了各类型的习作选。而在实际写作中,我们选择了写“毕业赠言” 。学生在书写赠言的过程,主要出现了这么一些不足之处:(1)格式缺省;(2)赠言内容和祝福语相混淆;(3)不注意“赠”的含义和对象,用语不当。2.课堂练笔(1)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清楚,详略得当。体裁不限。(2)给某一位老师、某一位同学写一则毕业赠言。(五)提升补充1.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感兴趣的人、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景、感兴趣的2.随着克隆技术的研究成功,每个人对这一科学成就持不同的态度,赞叹声有,反对声也有,你持什么态度呢?为什么持这种态度?请发表你的看法。1314第五单元复习一、复习目标(一)巩固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中的 19个词语,正确认读“读读记记”中的 27个词语,巩固“日积月累”中的 16个四字的与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有关的词语,拓展有寓言成语、历史故事成语等。(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具体事例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三)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准确性,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二、复习过程(一)积累盘点1.听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选择“读读写写”中的 2-3个词语写一段话。3.复习并纠正作业中出现过的错别字。惯(贯) 誉(誊) 钢(纲) 鼎(笔顺、“目”)4.找规律,积累词语。淡泊( )( )( )追根求源( )( )( )无独有偶( )( )( )5.积累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含义深刻的语句。6.积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重点句。(二)回顾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二度备课:15是一篇(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的(“美丽”)下笔,赞美了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人格)和(精神);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事实)强调(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