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绪论
1.1我国能源的现状………………………………………………………2
1.2选煤技术简介………………………………………………………2
1.2.1选煤技术分类………………………………………………………2
1.2.2干法选煤技术的发展过程………………………………………3
1.2.3研究干法选煤技术的重要意义 ………………………………………6
1.3空气重介干法选煤技术简介…………………………………………7
1.3.1空气重介干法选煤技术的原理……………………………………7
1.3.2空气重介干法选煤技术的发展……………………………………7
1.3.3传统空气重介流化床选煤机的结构简介……………………………10
1.4传统空气重介流化床选煤机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1
1.5 本设计在传统方案上的一些改进……………………………………14
1.6 本章小结 ………………………………………………………………16
2 空气重介流化床选煤机机构总体设计
2.1排料装置的机构设计……………………………………………………17
2.2布风板的结构设计 ……………………………………………………19
2.3选煤机传动方案的确定 ………………………………………………22
2.4本章小结…………………………………………………………………23
3 流化床选煤机刮板运输装置的设计计算
3.1有关原始数据的说明……………………………………………………24
3.2输送能力的计算…………………………………………………………24
3.3刮板的设计计算…………………………………………………………25
3.4链及链轮的设计计算……………………………………………………26
3.5运行阻力的计算…………………………………………………………30
3.6电动机功率的校核………………………………………………………32
3.7紧链力和刮板强度的计算………………………………………………32
3.8链轮轴的设计计算………………………………………………………34
3.9本章小结…………………………………………………………………38
4 流化床布风装置的设计计算
4.1布风结构的设计…………………………………………………………39
4.2布风装置参数的确定……………………………………………………43
4.3本章小结…………………………………………………………………44
5 激振装置的设计
5.1结构设计………………………………………………………………45
5.2主要参数的计算………………………………………………………47
5.3激振中心的确定………………………………………………………48
5.4激振器的选型…………………………………………………………50
5.5安装运行………………………………………………………………51
5.6本章小结………………………………………………………………51
6 排矸装置的设计
6.1排矸装置的设计………………………………………………………52
6.2传感器的选型…………………………………………………………53
6.3本章小结………………………………………………………………54
参考文献………………………………………………………………………55
致谢……………………………………………………………………………56
1 绪论
1.1我国能源的现状
世界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是石油的6.3倍。全球2004年的煤炭消费量增长了6.9% ,而石油的消费量仅增加了2.1% 。2005年石油价格高位运行,将进一步带动煤炭需求的增加和煤炭市场的稳定回升。中国的煤炭资源预测地质储量,达45000亿吨以上,与美国、俄罗斯两国不相上下,中国煤炭行业投资的相对不足更是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2004年我国原煤产量完成19.56亿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2.28亿吨,增长13.2%。2004年全国煤炭销量完成18.7亿吨,同比增加2.1亿吨,增长12.7%。全国煤炭出口8400万吨,同比减少902万吨,下降9.7% 。到2004年年末,全国煤炭社会库存1.05亿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4年中国原煤产量同比仅增长14.8%。四大用煤行业的增长速度均超过煤炭行业,来自下游的强劲需求使得煤炭供需缺口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三分之二以上的煤炭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这些地方都是严重缺水地区,传统的跳汰,湿法重介与浮选方法,吨煤耗水量为3—4,为了解决煤炭加工与缺水的矛盾,干法选煤技术在本世纪70年代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1949年仅产煤炭3243万t,1950年4292万t;1960年达到3.97亿t,1970年3.54亿t,1980年6.20亿t,1990年突破10亿t,1995年达到13.61亿t,1996年增加到13.96亿t,创历史最高年产量记录,占世界总产煤量46.07亿t的30%。1997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煤炭产量下降到13.73亿t。中国煤炭产量分布很不均衡
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占6%左右。
中国煤炭资源的种类较多,在现有探明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其中,原料煤占27%,动力煤占73%。动力煤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分别占全国的46%和38%,炼焦煤主要集中在华北,无烟煤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贵州两省。
而我国的煤炭存储位置和质量,总的来看较好。但是又有自己的特点。已探明的储量中,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占20%以上;硫分小于1%的低硫煤约占65%—70%;硫分1%—2%的约占15%—20%。高硫煤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地区。华东和华北地区上部煤层多低硫煤,下部多高硫煤。 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从各大行政区内部看,煤炭资源分布也不平衡,如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的87%集中在安徽、山东,而工业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地区煤炭资源 的72%集中在河南,而工业主要在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煤炭资源的67%集中在贵州,而工业主要在四川;东北地区相对好一些,但也有52%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北部黑龙江,而工业集中在辽宁。
但是,煤炭又是一个不洁净的能源,在其开采利用的过程中带来一系列问题,破坏生态平衡,危及人类生存,因此,发展洁净煤技术是根本出路。
1.2选煤技术简介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长期以来由于只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结
果造成了环境的巨大破坏。这些年随着洁净煤技术的研究,作为洁净煤技术的源头技术—选煤方法,取得了很大发展,发展选煤技术就是要谋求
短期的经济效益和长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