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调剂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浅谈中药调剂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浅谈中药调剂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浅谈中药调剂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浅谈中药调剂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药调剂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郑细云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过程,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能。调剂工作既要做到符合医师处方意图和调配准确无误,又要及时发现医师处方中不合理或错误的用药。目前,大部分医院面对中药调剂中出现的问题不太重视,导致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甚至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因此,根据本人在院中药房多年调剂工作的实践经验,就中药调剂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简单探讨,并浅谈自己对该问题的粗浅认识。一、存在的问题1、处方别名、全名的问题中药治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药物的种类更是数不胜数,大部分中药在使用时考虑到种类较多、历史长久和记载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出现中药别名、全名等过于复杂,使调配人员容易发生差错,归纳为 7 种情况:完全是两种饮片如川黄连和胡黄连;同一种品种不同炮制规格,如生姜和炮姜;同一植物不同入药部位:如桑叶、桑枝;一种饮片的正名和全名之差,如白芍和杭白芍;一种饮片和并开的两种饮片,白芍和赤白芍;两种饮片并开,如桃红、生龙牡等;一种饮片的正名与别名,如大黄、川军、锦纹、生军等。2、药材质量较差质量较差药材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医院对中药质量监察不严格,缺乏对商家、厂家的了解,对供应商是否持正规营业执照经商缺少鉴别,药材质量较差的特点有:易长虫、发霉,使用时出现较多杂质,纯净度较低等。由于目前农药物的广泛使用,许多中药药材都受到化学元素和过量金属的污染。还有许多商家、厂家在买卖药材时为了自身利益,将劣质、发霉和过期药材实行有害加工,这些,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3、中药剂量、配伍及人员问题中药调剂是工作人员是从现有处方准确的进行药物配置工作。剂量出现的误差:保证配置中药重量和剂量的准确性是中药调剂的关键点,但是由于开处方的医疗人员书写笔迹潦草和配置药物人员没有及时向其求证药物剂量、别名等在进行配置,最后出现药物剂量配错和患者处理方法错误的现象。配置常出现的误差:医院中药配置存在误差属于临床治疗较为常见的现象,形成这些误差的因素有很多,如医院在防止药物时位置安放错误也可出现配置问题。素质欠缺出现的误差:一是医院中医师及调人员专业技术较差、道德素质较低、责任心较弱。有些医师为了简化处方,在处方中未注明饮片的生、熟、炒、灸,或者对需特殊处理品种未予注明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打碎、炒制等,给调剂造成困难,使调剂人员投药生熟不分,以生代制,方法不明,降低药效;有的调剂人员一边按照处方调剂中药一边聊天。二是部分人员对中药调剂禁忌了解不透彻,对药物配伍不明确。医生在为患者开处方时会忘记配伍禁忌“十九畏”与“ 十八反” ,十八反包含有 32 种药物。 这十八反包括 32 种中药的相反,如果相反药物合用,会增强或产生毒副作用,原则上应禁用;在调配剂量时部分人员会用眼睛是去度量药剂量,这样大大减少了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标准性。二、解决的对策1、调整中药处方用药名为确保中药处方用名的规范性,可和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医师为中药药材进行命名,不可使用历史长久的曾用药名。生产药材地区形式复杂,应根据药材生产地区进行用名和规范药物规格,还应要求重要调剂人员除了了解药材全名外,还应了解处方用名等。如:处方名、非处方常用名、药材全名等,确保因药材名称错误导致处方药剂调配失误。2、加强中药质量监察力度由于各种因素,大部分医院对中药市场了解程度较低,与其有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等存在明显缺陷。这就要医院市场监管部门完善中药市场规章制度,国家工商管理工作者应加大市场监管,做好本职工作。针对提供过期过质的商家、厂家应及时举报,避免危害药材流入市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除不断加强中药质量监察力度还应对制造伪劣、假冒药材人员追讨法律责任,针对情节较为严重者要加大惩罚力度。除此之外,医院可自行建立 GAP 规范的中药生产地,在较大限度中保证医院中药药材质量,确保治疗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加强职业道德观,提高专业素质,完善规章制度整个中药调剂工作中调配环节是最容易产生误差,同时也是最主要环节之一,所以,未经过专业中药调剂培训工作者和非中药调剂人员不能直接进入医院调配室和从事此类工作。一是制定奖惩制度。对忽略工作岗位、责任感较低的调剂人员应给予处罚批评,而对重视工作岗位、尽忠职守的人员应给予表扬赞赏,并把道德素养评定和工资、奖金向挂钩,提高药剂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教养。二是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在医院内部开设名师讲课、药剂培训等对所有中医人员进行培训授课工作,特别是工作经验较低的调剂人员应实行定期考察,提升医学文化知识,使其达到专业化、规范化。三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医院对贵重中药材要实施专柜管理;调剂人员在岗期间应集中精神为患者配方,并保证工作环境干净,利于处方配置;调剂人员必须掌握中国药典(2000 年版)和卫生部颁发药品标准(1992 年)中有关不宜同用药的规定,以其作为判断是否配伍禁忌的法定依据,对超量用药或有配伍禁忌用药提出疑问,并要求处方医师做出纠正。若病情需要时,必须经处方医师重新签字后方能调剂;调剂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地区的处方的应用常规,掌握中国药典对需特殊处理的品种的规定,并应根据医师用药习惯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找到处方应用常规,如有疑问随时与医师取得联系,做到调剂准确。中药调剂为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中药调剂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师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调剂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中医学基础、中药学等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