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的批注式阅读三境_第1页
浅谈古诗词的批注式阅读三境_第2页
浅谈古诗词的批注式阅读三境_第3页
浅谈古诗词的批注式阅读三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古诗词的批注式阅读三境简介开始:浅谈古诗词的批注式阅读三境内容摘要:古诗词批注式阅读的开展,是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古诗词批注式阅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读感知,二是精读赏析,三是拓展迁移。其中精读赏析阶段的批注式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无疑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和矫正功能。关键词:阅读批注个性化阅读习惯你看到过这样。浅谈古诗词的批注式阅读三境内容摘要:古诗词批注式阅读的开展,是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古诗词批注式阅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读感知,二是精读赏析,三是拓展迁移。其中精读赏析阶段的批注式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无疑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和矫正功能。关键词:阅读批注 个性化 阅读习惯你看到过这样的语文试题吗?请运用下面提供的符号作标记,在饮酒诗旁写出 2 至 3 个批注。 (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 ) 关键词语绝佳妙句 饮酒 陶渊明 批注: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 2011 年江苏扬州市中考的一道题型新颖,很有亮点的语文试题。该题要求用批注的形式答题。这种把“理解欣赏”与“方法引导”结合起来开放式考法,是个性化阅读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尤其是读古诗,不同于文言文学习的着重“字会” (能解词、能译句) ,更强调“意会” 。对诗词的意境之美,有所感悟品味,就可谓“得之” ,未必每首诗词从意象、感情,到手法、修辞,都要按照教材的解说逐一记诵、理解、消化。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简洁的语言记录阅读者的感悟、品味、思考,体现阅读者的眼光和情怀。李卓吾评点的水浒 ,金圣叹评点的西厢 ,毛宗岗父子批三国 ,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留下千古妙语,珠玑灿烂,魅力四射,以至文坛上出现了无书不评的蔚然奇观,曾经让人叹为观止。试想想,一边吟咏品味,一边执笔在手,兴之所至,挥毫而下,或“眉批” ,或“旁批” ,或“尾批” ,不拘形式,不求工整,不问长短,但求切中肯綮、一字入骨。这是多么美妙的读书境界。在消遣式阅读、快餐式阅读流行的今天,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尤其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无疑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和矫正功能。下面我就古诗词批注式阅读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引导学生学会初读感知阶段的古诗词的阅读批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初读感知阶段的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第一步,借用王国维的治学境界说,此乃批注式阅读第一境也。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和创作背景,从整体上感知古诗词的大意和情感,找出在朗读中的疑惑。基于此,批注的形式应以摘记式和提要式批注为主。摘记式批注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通过查找资料,注上诗人的代表作品、诗歌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二是在朗读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为熟读背诵扫清了障碍。提要式批注是指在古诗词阅读中,用精炼的语言在诗文的天头或地脚写上大意和情感。如果是写景诗,就要大体注上所写景物的特点,如果是哲理诗,就要初步地概括出诗中的哲理,以便在复习浏览时一目了然。 此外,质疑式批注也是初读感知阶段的重要的批注形式。学生在阅读中总是一边欣赏一边生疑,古人云:“学贵有疑” 。无疑不能激思,无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学生就会带着问题阅读,才会真正地走入文本,寻找资料,与文本诗人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这一阶段的阅读批注,不求深入,但求养成良好的阅读批注习惯。即使是在你喜欢的语句划上一条波浪线,在某个精彩的词语旁写上一个“妙”字,或者在你不理解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这也是批注。当然这是阅读批注的最简单的形式,而仅停留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二、引导学生学会在精读赏析阶段的古诗词的阅读批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当学生在熟读了古诗词,对诗词的内容和主旨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之后,就要针对古诗词的学习重、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精读赏析时,圈点批注的重点应是解决初读时圈点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尤其是诗句中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此乃批注式阅读第二境也。 精读赏析阶段的批注式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一阶段中,语文老师的指导功能是无形的,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善于选取学生最有感触、最有心得的二三处诗句,引导学生在整体扫描的基础上圈点批注,反复玩味。可以从景物、情感、手法、用词等角度切入,从对内容的准确理解和对妙处的精妙赏析两个层面推敲琢磨,赏析评价 。这种批注式阅读最能显现学生独具的审美眼光和情怀,也最能提升学生古典文学修养。 我在多年的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批注习惯。1、引导学生学会解释式批注。所谓解释式批注是指在了解大意和主旨后,引导学生反溯因果,对某些诗句进行解释。譬如赏析陶渊明饮酒中的“心远地自偏” 。可让学生联系三四句的一问一答: “结庐在人境” ,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 ,然后自答。于是我们就可以在“心远地自偏”旁写上类似“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与他们没有纠缠了”的批注了。再如点评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可启发学生联系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过香菱对此诗句的评论:“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 ”进行思考。相信学生也能正确写出类似“一个直字更显荒漠的浩瀚无际,圆字更显长河的磅礴远大”的精彩批注。2、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式批注 联想式批注要求学生在领会诗句内容基础上,展开联想。由此及彼,闻一知十,拓展文本内容的宽度,激起宝贵的思想火花,实现能力迁移。教读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引导学生联想到其他思乡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把它们批注在诗句的空白处,学以致用,做到知识的归类和牵引,平时做的积累能得到了应用,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古代诗词数量众多,表现手法多样,主题内涵相似的古诗词数不胜数。学习范仲淹词渔家傲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可联想到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学习唐代诗人陆龟蒙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诗句,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朗读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以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朗读到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更可感受到它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3、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式批注。对比式批注是是古诗词阅读的重要方法,也是古人炼字的重要手段。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一字师”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不必赘述。苏小妹曾要其兄苏东坡为其诗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每句各加一字,东坡先是加摇 、 映二字:“轻风细柳摇,淡月梅花映。 ”又说用“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两次都不合小妹之意,接着她说出各加一个“扶”和“失”字,改成“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东坡听了不禁叫好!一“扶” 一“失” ,把轻风、细柳、淡月、梅花都写活了,生动自然,确实高于东坡两句之上。再如赏析开头饮酒诗五六句中的“见”字:“采菊东篱下”是俯, “悠然见南山”是仰,“采菊东篱下”的时候,无意中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如果换用“望”字,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就失去了一种浑然天成的意趣。如能熟练地运用对比式批注,对于体会古诗词词句的妙处是很有帮助的。批注式阅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古诗词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他们往往在品味了诗词以后,会对部分诗词作出评价式的批注。对于学生的阅读批注,不管是对诗句肯定的评价,还是否定的评价,只要是言之有理,老师都应加以鼓励和肯定。如对贾岛的诗句“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中敲字的赏析,有学生说敲用得妙,有学生说推用得好,只要能联系当时的情景,阐明各自的理解,都不失为好的评注。三、引导学生学会在拓展迁移阶段的感悟式批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拓展迁移阶段的感悟式批注,主要是在品味诗词语言基础上的拓展知新和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是更高层次的顿悟。此乃批注式阅读第三境也。有了这种悟性,亦必将迁移于表达,使学生懂得分辨语言中的优劣高下,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古典的诗句的美妙之处,不仅仅是因为语言隽永,更是因为表达的主题深刻、精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策。譬如苏轼的词定风波有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如果读完之后不指导学生去深思、品味,那么背诵古诗词还有何价值呢?这时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不少学生的批注也相当有见地。有的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就像旅舍中的过客而已,实在不值得过分自怜而对荣辱得失斤斤计较” ;有的写道:“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隐逸淡于功名固然不失为一法,但在这个人间社会里,谁都无法从现实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的” ;更有的反其意而为之:“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为了蝇头小利,忙得不亦乐乎,值得吗?”让人拍案叫绝。 让我们再回到开头的语文试题,题目明确提示“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 ,如果要得高分,我们在表达上还要打磨,不仅要语言“简明流畅” ,还要争取写出独特的体验和个性的表达,这是批注阅读的最高境界。比如批注“心远地自偏” ,可以联系现代生活,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有时很浮躁,而如果能像陶渊明一样,淡泊名利,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的追求,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宁静起来。这样古今联想,就写出了有独特的体验感悟式批注。批注式阅读的开展,尤其是古诗词批注式阅读的开展,是个性化阅读的要求批注既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批注式阅读给学生真正的阅读权利,利用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走入阅读“三境” ,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真正有自己的创见。这样,阅读就不再是处于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