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州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字体: 大 中 小 日期:2011-05-10 08:29:10 浏览次数: 2115 来源:“ 中国温州” 政府门户网站温州市统计局(2011 年 5 月 9 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 2010 年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1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我市人口普查主要阶段工作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2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 912.21 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 755.80 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156.41 万人,增长 20.69%,年平均增长率为 1.90%。其中市外流入人口 284.22 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 31.16%。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91.03 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04.03 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76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35 人减少 0.59 人。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479.74 万人,占 52.59%;女性人口为 432.47 万人,占 47.4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11.72 下降为110.93。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130.53 万人,占 14.31%;15-59 岁人口为 680.92 万人,占 74.64%;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100.76 万人,占 11.05%,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69.54 万人,占 7.62%。同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5.49 个百分点,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4.81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0.71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0.31 个百分点。五、受教育程度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5.03 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115.04 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334.44 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267.99 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 2305 人上升为 7128 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 9190 人上升为 12611 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 33212 人上升为 36663 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 38732 人下降为 29379 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64.51 万人,文盲率5为 7.07%。六、城乡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602.20 万人6,占66.0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310.01 万人,占 33.98%。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 213.25 万人,乡村人口减少 56.84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14.56 个百分点。七、人口地区分布 注 释:1 普查 登记的对象是指普 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2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不包括长期居住在我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4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5 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 15 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6 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 2008 年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7 指各县(市、区)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其中 2000年比重按 2001 年温州市行政区域调整后各县(市、区)实际地域折算。金华市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市以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我市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段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为 536.16 万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457.19 万人相比,10 年共增加 78.97 万人,增长 17.27%,年平均增长率为 1.61%。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 135.91 万人,占 25.35%。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 194.22 万户,家庭户人口为 474.93 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45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 2.76 人减少 0.31 人。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277.77 万人,占 51.81%;女性人口为 258.39 万人,占 48.1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7.50,比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 2.17 个百分点。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76.29 万人,占 14.23%;1559 岁人口为387.45 万人,占 72.26%;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72.42 万人,占 13.51%,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48.81 万人,占 9.10%。同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4.08 个百分点,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2.87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1.21 个百分点,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0.29 个百分点。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 37.01 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74.48 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215.58 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 147.06 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由 2837 人上升为 6902 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 11956 人上升为 13891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36188 人上升为 40209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由 33047 人下降为 27429 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27.97 万人,同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 7.04 万人,文盲率 由 7.66%下降为 5.22%,下降 2.44 个百分点。六、城乡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316.45 万人 ,占 59.0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219.71 万人,占 40.98%。与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109.11 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 30.14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 13.67 个百分点。七、人口地区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地 区 常住人口(万人)全 市 536.16婺城区 76.17 金东区 31.56 武义县 34.99 浦江县 43.73 磐安县 17.47 兰溪市 56.05 义乌市 123.40 东阳市 80.44 永康市 72.35 注 释: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 15 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 2008 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金华市统计局2011 年 5 月 24 日要闻 舟山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复制链接 舟山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舟山市统计局2011 年 5 月 13 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我市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段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 112.13 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100.15 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11.98 万人,增长 11.95%,年平均增长率为 1.14%。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 24.55 万人,占 21.89%,其中省外流入人口为 21.39 万人,占 19.08%。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43.00 万户,家庭户人口为 102.87 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39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2.73 人减少 0.34 人。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58.84 万人,占 52.48%;女性人口为 53.29 万人,占47.5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2.18 上升为 110.43。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11.43 万人,占 10.19%;15-59 岁人口为 83.07 万人,占 74.08%;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17.63 万人,占 15.73%,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1.78 万人,占 10.50%。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5.09 个百分点,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2.22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2.87 个百分点,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1.17 个百分点。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 11.53 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13.85 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39.82 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 34.13 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 3306 人上升为10282 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 12206 人上升为 12356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 32719人上升为 35514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由 35590 人下降为 30436 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7.76 万人,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 1.80 万人,文盲率 5由 9.54%下降为 6.92%,下降2.62 个百分点。六、城乡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71.31 万人6,占 63.5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40.82 万人,占 36.41%。与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 15.19 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 3.22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 7.56 个百分点。七、人口地区分布全市常住人口中,定海区为 46.42 万人,比 2000 年增长 25.64%,其中临城街道 5.59万人;普陀区为 37.88 万人,比 2000 年增长 9.41%,其中普陀山镇 1.04 万人;岱山县为20.22 万人,比 2000 年增长 2.37%;嵊泗县为 7.61 万人,比 2000 年下降 13.87%。注 释: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5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 15 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常住人口总数的比重。6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 2008 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绍兴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浙江省政府和绍兴市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段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 491.22 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430.42 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60.80 万人,增长 14.13%,年均增长率为 1.33%。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 101.85 万人,占 20.73%。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73.96 万户,家庭户人口为 448.91 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58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2.88 人减少 0.30 人。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246.94 万人,占 50.27%;女性人口为 244.28 万人,占 49.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1.09,与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0.32 略有提高。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62.79 万人,占 12.78%;15-59 岁人口为 353.00万人,占 71.86%;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75.43 万人,占 15.36%,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48.81 万人,占 9.94%。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5.64 个百分点,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3.24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2.40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0.25 个百分点。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 34.37 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67.48 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201.39 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 145.31 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 2262 人上升为 6997 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 10860 人上升为 13737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35412 人上升为 40998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由 36225 人下降为 29582 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15.70 万人,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 8.14 万人,文盲率5由 5.54%下降为3.20%,下降 2.34 个百分点。六、城乡构成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287.75 万人6,占总人口的 58.5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203.47 万人,占总人口的 41.42%。与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 78.22 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 17.44 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9.90 个百分点。七、人口地区分布 地区 常住人口数(万人)总计 491.22越城区 88.38其中:经济开发区 9.94袍江新区 15.13镜湖新区 14.37绍兴县 103.08诸暨市 115.79上虞市 77.94嵊州市 67.98新昌县 38.04注 释: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5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 15 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6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 2008 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绍兴市统计局2011 年 5 月 23 日嘉兴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作者:user 发布日期:2011-05-11 点击:253 嘉兴市统计局2011 年 5 月 11 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2。在国务院、省、市政府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段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 3为 450.17 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 358.30 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91.87 万人,增长 25.64%,年平均增长率为 2.31%。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 4 144.95 万户,家庭户人口为 417.68 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8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38 人减少 0.50 人。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226.92 万人,占 50.41%;女性人口为 223.25 万人,占 49.5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0.58 上升为101.65。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53.69 万人,占 11.93%;15-59 岁人口为 328.95 万人,占73.07%; 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67.52 万人,占 15.00%,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44.98 万人,占 9.99%。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5.87 个百分点,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22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1.65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0.40 个百分点。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 34.56 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53.17 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178.79 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 131.31 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 2229 人上升为 7676 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 9457 人上升为 11811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 32402 人上升为 39717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由 38938 人下降为 29169 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29.36 万 人,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率由 7.93%下降为 6.52%,下降 1.41 个百分点。六、城乡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240.07 万人 5 ,占 53.3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210.10万人,占 46.67%。与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 103.96 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12.10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 15.36 个百分点。七、人口地区分布 全市各县(市、区)常住人口如下表:地区 南湖区 秀洲区 嘉善县 海盐县 海宁市 平湖市 桐乡市常住人口(万人)61.27 58.92 57.42 43.09 80.70 67.18 81.58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2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4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5 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 2008 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湖州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来源:湖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1 年 05 月 08 日 07 时 41 分 15 秒 湖州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湖 州 市 统 计 局 2011 年 5 月 8 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段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为 2893542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 262578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267753 人,增长 10.20%,年平均增长率为 0.98%。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 503450 人,占 17.40%。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 903467 户,家庭户人口为 2649255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93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35 人减少 0.42 人。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1470472 人,占 50.82%;女性人口为 1423070 人,占49.1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3.33,与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3.15 基本持平。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 岁人口为 337688 人,占 11.67%; 15-59 岁人口为 2086891 人,占 72.12%; 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468963 人,占 16.21%,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315037 人,占 10.89%。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6.84 个百分点, 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4.31 个百分点, 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2.53 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1.01 个百分点。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190058 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354237 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1131625 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930673 人(以上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 2063 人上升为 6568 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 8906 人上升为 12242 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 32857 人上升为 39109 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 40831 人下降为 32164 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147882 人,与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 30346 人,文盲率由 6.79%下降到 5.11%,下降 1.68 个百分点。六、城乡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1530418 人,占 52.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1363124 人,占 47.11%。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 513573 人,乡村人口减少 245820 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 14.16 个百分点。七、人口地区分布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是:吴兴区 757165 人(含开发区、度假区);南浔区 536054 人;德清县 491789 人;长兴县 641982 人;安吉县 466552 人。注释: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5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 15 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6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 2008 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本文来源:湖州日报衢州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时间:2011-05-25 09:06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打印 我来纠错衢州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衢州市统计局 2011 年 5 月 24 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省、市政府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段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 212.27 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 年 11 月 1日零时的 212.93 万人相比,十年共减少 0.66 万人,下降 0.31%。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 11.79 万人,占 5.55%。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76.75 万户,家庭户人口为 199.17 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59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2.92 人减少 0.33 人。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108.26 万人,占 51.00%;女性人口为104.01 万人,占 49.0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8.02 下降为 104.09。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34.30 万人,占 16.16%;15-59 岁人口为139.87 万人,占 65.89%;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38.10 万人,占 17.95%,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为 25.42 万人,占 11.97%。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3.73 个百分点,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0.44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4.17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18 个百分点。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13.78 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26.69 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0.40 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68.21 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 2438 人上升为 6491 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 10016 人上升为 12575 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 30122 人上升为 33164 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 37088 人下降为 32132 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19.03 万人,同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 3.37 万人,文盲率5由10.52%下降为 8.97%,下降 1.55 个百分点。六、城乡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93.68 万人6,占 44.1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118.59 万人,占 55.87%。与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 30.71 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 31.37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 14.56 个百分点。七、人口地区分布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地区 常住人口数(万人)全市合计 212.27柯城区 46.45衢江区 34.14龙游县 36.24江山市 46.79常山县 24.14开化县 24.51注释: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5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 15 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6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 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丽水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05-30丽水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丽水市统计局2011 年 5 月 27 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2。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我市人口普查主要阶段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3全市常住人口为 211.70 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 216.18 万人相比,十年共减少 4.48 万人,下降 2.07%,年平均下降0.21%。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 共有家庭户 476.96 万户,家庭户人口为 199.30 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59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2.97 人减少 0.38 人。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108.82 万人,占 51.40%;女性人口为102.88 万人,占 48.6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师考试相关政策解读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中多元化的实践方法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专题知识分类总结试题及答案
- 护理健康知识宣传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文化活动自考题及答案
- 综合医疗体制试题及答案分析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的复习流程建立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国策的结合及试题答案
-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法专题复习计划试题及答案
- 武装部文职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威海市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警犬培训授课课件
- 2025年四川绵阳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成本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中的辅助作用与潜力
- 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 2025届河北省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山东开放大学招聘考试真题
- PSP问题解决流程分析
- 语文-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