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苏轼词风多样性摘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样的豪放派诗句,读来的确豪气逼人;但苏轼同样有不少旷达与婉约风格的作词,相对鲜为人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地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 ) 、 “昨雨疏风骤,浓睡不消酒” (如梦令 )尽是借用外物含蓄表达自己的细腻的感情,这样的为数较多的带有旷达、超然风格的词作,却被读者所忽略;苏轼的词又是婉约的。苏轼为人,情至深,义至重,对宇宙人生万物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才气过人,内心的感情在他的笔间自然流露,让人深深的感动。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 “枝上柳绵”二句是佳句,传说苏轼的妾朝云唱到这里泪满衣襟。本文从苏轼词风的豪放说起,进而论述了苏轼词风的多样性,旷达与婉约风格也是苏轼词风的艺术特色。关键词: 词风 豪放 旷达 婉约苏轼(1037-1101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接触的成就。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敢于反映现实生活。他的词,开拓了豪放派的境界,然而从整体上讲,苏词风格的多样性是不容忽视的,纵观苏词,旷达风格和婉约风格也是苏轼词主要的风格特征。(一)苏轼词风以豪放为主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时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 ,抒发自己报国杀敌的志向,具有一种英雄气概。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从:“把酒问青天” ,到“欲乘风归去” ,再到“起舞弄清影” ,真是空灵蕴藉,不知身在人间。进而写月照无眠之人,抒发中秋之夜对弟弟的怀念和人世的感慨。天上人间、虚实并写,飘逸空灵,疏宕洒脱,以浪漫主义手法展示了开阔的胸怀和坚定的生活信念。他豪放词的最突出的代表是题为“赤壁怀古”的念奴桥 (大江东去) 。这首词以夸张的手法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视野高远,其实恢宏。既正面描摩赤壁的江景,又具体刻画了周瑜的雄姿。这两方面的文字都颇为夸张,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 ,都得到形象的表现。结尾又联想到自己志不得伸,早生华发,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这与曹操短歌行同样苍凉悲壮,把作者不平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苏轼遇事达观、超脱,心胸狂放开阔,他不管受到多么沉重的打击,面临多么险恶的环境,都没有被压得抬不起头,如定风波词形象地体现了这种旷达的襟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突然而来的风雨袭击下,苏轼逍遥自得,安之若素,果然微寒驱散了醉意,前进迎来了日光。他在旅途上如此,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也是这样坦然自处,这种旷达的襟怀,简直可以傲视一切磨难艰危,而达到谈笑生死,履险如夷的境地。正因为苏轼还有这么一股不畏“风雨”的精神,所以他不敢受困厄运摆布。他见到黄州的兰溪竟是从东向西流的,便高兴的唱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抒写了他对所谓命运发生的抗争,表现出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二)旷达风格旷达,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心开阔,想得开。 ”旷达昭示着格的豪迈阔达,事的落落大方,为的不拘小节,顺境中不浮不骄,逆境中泰然自若。一个要达到此种境界,2真的需要经过一番锤炼,而不是天生就可以做到的。历数中文学史的繁家名流,有几个称得做到“旷达”的呢?荀子认为“之,本恶” ,世俗的羁绊总困扰着人,自私更潜伏在每个人的心中,所以要做到旷达,并非易事。闯北走南,历经沧桑的一代文豪苏轼苏东坡,真可算的是位旷达之士。旷达不是豪放,豪放是一泻千里,所谓雄姿英发、山涛巨、高山伟石,全在势一发不可收拾,旷达则是在雄放时收发自如,经大风而不惊,万壑而不。旷达包含了太多,豪放、大、含蓄、委婉、豁达皆隐含其中,但又不想等同。豪放,苏轼也有大量的词表现,但苏轼的豪放词语辛弃疾有着质的不同。试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气势恢弘,其中表现的是 语汉扬,是典型的抒发壮志之词,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虽然也表现驰骋沙场的豪放豁达,但也只是一种理想,词忧郁的情绪却在词中表露无遗,最终在自我慰藉中释然,这便是旷达。含蓄委婉也在苏轼中时有所见,但却不比李清照等婉约派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地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 、昨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 )尽是借用外物含蓄表达自已的细腻的感情,可为“女儿之词”是轻盈的委词。苏轼中也有委婉表达感的词,苏轼却把自已的忧愁无奈隐藏于词的背后,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是一种超脱和淡然,是为旷达之境界。词中写他既幻想升天,有留恋人间,由超脱尘世转而面向现实,以达观的态度看待世间的悲欢离合,写的旷达飘逸,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他的人生理念。苏轼的思想是复杂的,但究其主导,是为儒家的“民本”思想,其佛道思想只是遭遇坎坷时候心灵慰藉的衍生物。苏轼一生并不如意,坎坎坷坷羁绊了一生,这种羁绊很多来自其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是,苏轼与别人不同。乌台诗案苏轼几乎难逃一死,幸而他没死,而是被贬黄州。这在任何品行高尚追求生民价值的知识分子来说,可以说人生致命的一击。即使是在这样的孤独痛苦中,苏东坡仍保持了他一贯的旷达的态度。他在寂寞中自我反省,在佛学中安于淡静,在灾难中真正成熟。苏轼的旷达是真的旷达,他畅游山水,在被贬期间写下了许多光彩照人的文字;他关心百姓,在黄州与岭南都勤于政务,深受百姓爱戴,至今两地仍留有纪念他的建筑物。苏轼的旷达,不同于陶渊明归隐,也不同于竹林七贤的狂放,而是在孤独苦痛的精神磨砺中铸就,在感悟生命、融合自然、关照内心、稀释后沉淀,从而形成从容、厚实的生命状态,这才是真正乐观豁达的“旷士”所应具备的姿态。这样一位豪迈的儒家文士,竟然在一生的颠簸中成就了一世的英明。一次次的获罪遭贬,也没能磨掉这位老诗人的意志,而使他更看开了一切,闲适地享受起周围的一草一木了。这是苏轼的人生,正因为有了他这样的人生遭遇,以及由此磨练而成的豪迈阔达,才能使得他的诗词文章也带了雄劲苍放之风,岁月的沧桑也使得他的文笔内涵深度,雄浑而意境开阔,豪放而不盛凌。而最能代表苏轼人生态度、人生境界、价值体现和格本的,要数为数较多的带有旷达、超然风格的词作。旷达不是一味轻狂,不是狂放不羁。 “旷”应有感情郁结的陪衬,苏轼的旷达同样隐含了对仕途的无奈、壮志难酬和对现实的不平,只是能拿得起放得下。苏轼被贬黄州之时写下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便是最好的佐证。词中借周瑜赤壁之战建功立业的英雄往事抒发了自己的伟大抱负,但深感自己年岁渐老,功名未就,心中苦恼可想而知,词中虽有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但追求功名的豪迈心态是不可掩饰的,这便是苏轼的旷达所在。又如定风 (莫听穿林打叶声)这本是一次生活中的小经历,作者却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以生动的笔触道出了眼前景象与感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行路自信、达观的形象。这一类词都以生活片段入词,表现自己虽被贬谪困境,却依然保持达观自持精神,以及不以外力为意的襟怀,具有独特的刚劲、清旷、超脱的味道,可以说是别具一格!3(三)婉约风格苏轼的词又是婉约的。苏轼为人,情至深,意至重,对宇宙人生万物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才气过人,内心的感情在他的笔间自然流露,让人深深的感动。最能体现这方面的是他的江城子记梦 ,这首词是他纪念亡妻王弗而写。上片写实,苏轼与亡妻分别十年,一开始便笼罩着十分凄凉伤感的气氛。十年中,苏轼的人生又经历着几番沉浮。几度奔波,与妻子的坟墓相隔千里,想在坟前对妻子说说悲凉的心情都不能。 “十年” 、 “千里” ,时间的长久与距离的遥远既深沉了感情,又寄寓了世事沧桑的感慨。下片写梦境,梦里实现了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相逢” 。 “小轩窗,正梳妆”是全词一片凄凉黯然氛围中一点难得的亮色,这个场景,或许是妻子生前最为熟悉的,现在生死重逢,回到温馨的从前,都已物是人非,千言万语只化作千行泪水,平常场景的描写更充满感人至深的浓厚情意。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纵使心中有再多的密语甜言,此刻也只能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最后一句又从梦中回到现实,现在再也见不到“小轩窗,正梳妆”的亲人了,能看到的只有凄清月色下一座孤坟, “明月夜,短松冈”的意境甚是凄凉。以发自内心的率真语言,表达生死不渝的夫妻之情,词人敦厚的天性,仕途坎坷的身世之慨,倾注其中,沉滞深刻,感人肺腑,令人不忍卒读,凄凄惨惨戚戚也无法形容苏轼心中的悲凉。东坡的婉约词中,也不缺乏“缘情而绮靡”之作。这些词颇多传统的风采,如水龙吟咏唱杨花“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春色三分,二分为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尽显一片幽怨缠绵;再如蝶恋花春景写墙里佳人的笑声,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画面妩媚动人。王世贞在花草蒙拾中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道:“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他第一次把农村题材引入词中。他作于徐州任上的五首浣溪沙描写了农村情景,词人以亲切的态度,欢悦的心情,平易的笔调,朴素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五幅仲夏农村的风情画,又是一组清新优美的田园牧歌,生动勾勒出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田园画。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作品在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的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是此词的显著特色。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此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婉约词的继承和发展。常羡人间啄玉郎,天应乞与点苏娘。尽到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犹少,微笑。笑时犹带领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友人侍妾的回答太投合苏轼的脾胃了,“此心安处是吾乡”不就是苏轼一直奉行 的生活准则吗?所以,苏轼在词中对这位女子大加赞赏,并对友人有如此出色的歌儿艳慕不已。苏轼特别强调以旷达的心胸对待生活磨难所带来的好处,这就是“万里归来颜犹少,微笑。笑时犹带领梅香”。豁达乐观,对身心健康都特别有利。苏轼对歌舞女的赏识就不仅仅是因为对方的容颜、声技,还因为他的心胸、气度。苏轼在另一首浣溪沙中说:“此心安处是菟裘”,就是受这位女子的影响。即使不做旷达之想,苏轼写别离之情的词读起来依然畅快爽朗。少年游说: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送别之际,雨雪霏霏。冬去春尽,离人犹不见回家。思念之时,只能饮酒解愁,对双燕而自我怜惜。这么一首抒写别离情思的词作,读起来却感觉到爽快利落,朗朗上口。与他人之牵肠挂肚、肝肠寸断之作明显不同。与此适应,苏轼这类婉约词所设置的境界也是比较开阔的。 南乡子咏“春情” , 上片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物联网的麻醉深度监测系统-洞察及研究
- 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儿童绘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洞察及研究
- 数据驱动交易策略-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跨境电商业态创新分析及物流配套体系升级与投资回报周期研究
- 2025-2030药酒行业标准重构分析及年轻化转型与文化IP授权商业模式报告
- 悬挂系统结构件强度测试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果社区绿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小麦深加工副产品标准化生产流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林业碳汇资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应知应会质量管理
- 营业执照模板
-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
-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国家防灾科学城建设实施方案
- 国土空间规划-学习分享PPT幻灯片课件(PPT 37页)
- 食品物料的基本物理特征
- (高清版)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JGJ12-2019
-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617-2018
- 输煤栈桥施工方案
- 碳纤维、钢板加固板计算表(根据2013版加固规范 编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