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综合自然区划_第1页
海南综合自然区划_第2页
海南综合自然区划_第3页
海南综合自然区划_第4页
海南综合自然区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南的自然地理概况海南省简称“琼” ,是我国唯一的特区省。它位于北纬 3582010,东经 1083717050之间,它的北部是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相望,其它三面都被南海包围,西与越南为邻,东与菲律宾,南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隔海相望;南海东北部有台湾海峡与东海相通;东有巴士海峡与太平洋相连;西南部的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要道。本岛地处热带北缘,旅游业相当发达。面积 3.22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台湾。其中陆地面积约 3.4 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近 200 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领海的一半。2.自然特征(1)气候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 2226,10的积温为8200, ,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海南省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 1639 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常风大,多台风,风害威胁大。(2)水系岛内主要河流成辐射状,向四方分流入海。南渡江 313 公里,为岛上最大河流。其它河流有南渡江、万泉河、太阳河、陵水河、望楼河、昌感河、昌化江、文澜江等。海南岛大小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约 100 万千瓦,可开发约 65 万千瓦,年发电量约 26 亿度。地下水资源储量约 75 亿立方米,占总水资源的 20%左右,其中理论可开发利用 253 亿立方米。(3)地貌海南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是山地、台地和平原,其中海拔 1000 米以下的台地、平原占全岛面积的近三分之二,地势中高周低,山地边缘分布着许多大小盆地,各盆地之间分布着海拨 500米以下的丘陵盆地。近海台地平原占相当大的面积,绝大多数是河流冲积成的平原。海南山地属花岗岩穹窿体,经长期侵蚀切割和构造运动,展状地形明显,山间盆地发育。还有最多的是海岸地貌,海水侵蚀的海岸。沙滩。由于深受地质构造和热带气候的影响,地貌发育具有多级层状地貌显著,火山地貌发育。其中以马鞍岭火山口为最典型,火山溶洞极为壮观,今已开发为著名的旅游胜地。(4)土壤在高温多雨的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本岛的红色风化壳和土层都较深厚,玄武岩台地风化壳厚达20-30米,土层2米以上。海南岛土壤的水平地带性不明显、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全岛土壤的围绕中部山地依次分布成若干个同心圆。从低至高,依次分布着砖红土壤(海拔350米以下)赤红壤(海拔约3501100米)黄壤(海拔约8001600米)山地灌丛草甸土海拔约12001600米以上局部地区)。代表本岛地带性的土壤是砖红壤,它是在干湿交替热带季风气候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分解淋溶强烈,富铝化特征明显,风化程度深,发育层次不明显等特点。表土暗红或砖红色。粘土矿物以高岭土为主,亦有三水铝石和赤铁矿。硅铝率低(1.5左右) ,铁锰结核普遍,古老的砖红壤有时还有铁盘。在缺乏植物覆盖下的砖红壤,有机质含量很少。(5)植被海南岛上的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的热带植被。因没有受过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古老植物保存较多。岛上的地带性植被为热带雨林、季雨林。非地带性植被有红树林主要分布于东海岸和北海岸的泥滩。还有的是因为降水不同而引起的,比如海南岛的西部就有出现稀树草原景观。还有由于海拔高度,引起的垂直地带性植被。如岛上最高山峰五指山。山体的不同高度出现了不同的植被。尖峰岭上的垂直地带性如:稀树草原带常绿季雨带山地雨林带山顶苔藓矮林带。沟谷雨林、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热带针叶林、海岸红树林、稀树灌丛、稀树草原、低丘台地草原、丘陵山地草原等。人工植被有橡胶林、椰子林、腰果林、荔树林、紫胶林和茶园、胡椒园以及木麻黄林、桉树林、柚木林、稻田。(6)地形海南岛为一穹形山体,中间高四周低,由山地(占 25.4%)、丘陵(占 13.3%)、台地(占 32.6%)、平原(包括阶地占 28.7% )等组成。山地以五指山为代表,它是海南岛的象征,在山地中,还散布着丘陵性的盆地。著名的盆地有通什盆地、营根盆地、东方盆地、乐东盆地,它们都是山区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地周围的内陆和西北、西南等地区,台地与阶地分布在山区丘陵周围,平原多分布在环岛的滨海地区。整个地势从中部山体向外,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顺序逐级递降,构成层状垂直分布和环状水平分布带。南海诸岛地形具有面积小、地势低的特点。其中以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面积较大,计 1.8 平方公里,其余都在 1 平方公里以下,最高的西沙群岛石岛,海拔也不过 12-15 米,其余一般都只高出海平面 45 米。此外,还有一群暗沙 水表岛屿。海南地形图2.社会经济(1)人口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总人口为8671518人。全省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225726人,占总人口的83.3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445792人,占总人口的16.67%,其中黎族人口1277359人,占总人口的14.73%。(2)经济海南的经济状况发展得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2006 年海南省的生产总值达1229.6 亿元。从低收入地区跨入中等收入地区行列。自我发展财力显著增强,地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 1987 年的 5.2%上升到 12.4%,上升 7.2 个百分点,支撑自我发展财力显著增强。B;特色产业结构逐渐形成: 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海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由 1987 年的 50.019.031.0 转变为 2007 年的31.129.639.3,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 18.9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 10.6 和 8.3 个百分点,经济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一省两地”特色产业基本形成。新兴工业省雏形日益凸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不断壮大; 旅游度假胜地已经形成。经济区域形成了好几个:(一)琼北综合经济区(或称海口经济圈)包括琼山、澄迈、定安、屯昌各县,除根据自身的条件,充分利用海口市的“扩散效应” ,?使现有种植、养殖和畜牧业提高到一定水平以外,应积极发展城市型农业,逐步提高出口创汇农业的比重。各县工业的发展,应尽量与海口市的工商企业形成生产营销的产生链或联合体。这些县均居南渡江上、中游地区,沿江两岸不应配置污梁型工业,以免对海口市生活水源与环境生态造成危害。继续巩固这一经济区作为全省行政服务中心、商业贸易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进出岛交通枢纽的地位,改造提升汽车、制药、化纤纺织、饮料食品、商业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南部经济区 (或称三亚经济圈)包括三亚、通什(五指山市)两市,陵水、保亭、乐东三县。是海南岛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地区,既有“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的亚龙湾、大东海等一批海水清澈、少白如玉的海滨浴场,又有别具风韵的黎村苗寨等,旅游业将成为全区的主要产业。区内的工业和服务业都围绕旅游业为中心。还利用三亚国际航空港条件,可逐步发展以 “短、小、轻、薄” 产品为特色的临空型产业(如仪器、仪表工业等)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研究。以及围绕建设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用国际水准建设和经营三亚市,扩大城区面积,拉开城市骨架,严格控制建设密度,保持和增强低密度滨海旅游城市的魅力。整合周边市县旅游资源,打造统一品牌,辐射中部地区,带动东西两线,推动全省旅游业上新台阶。(三)东部经济区 (或称文城经济圈)包括文昌、琼海、万宁三县和琼中县的绝大部分,是全岛农业发展条件较好,人口密度和人口文化素质较高的地区。也是全岛侨眷集中的地区。本区除提高热作生产水平,发展相应的农产品加工工业,提高对椰子等加工的综合利用水平以外,要利用广阔的滩涂,发展经济效益高的珍珠、石花菜、麒麟菜、石斑鱼等多种养殖业与相应的加工业(四)西北部经济区 (或称那大经济圈)包括临高县、崖州市、白沙县和琼中县的一部分;洋浦港位于区内,水深(22m)?地优良避风场所,是海南各港口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良港。(五)西南部经济区 (或称八所经济圈) 包括东方、昌江两县和乐东县一部分,是全岛矿产资源最集中的地区。铁矿和盐资源虽早已开发,但长期以来均以原料外运为主,其它资源迄今未能充分利用。以八所港为依托,本区有条件发展成为钢铁和建筑材料为主的工业密集区。3.综合自然区划(1)本区所处的地带问题本区位于热带地区,在境内分布着能反映地带性规律的植被、土壤。地带性的植被有热带雨林、季雨林。但也有因为降水、土质、光照强度不同而形成的非地带性植被。但是,也由于海南省地处热带,生长着许多只有在热带才见到或是生长的好的热带植物。比如橡胶,芒果,椰子等为海南的生产总值做了不少贡献。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有砖红壤。但也因为不同地区的小气候和不同的成土母质发育了黄壤、山地灌丛草甸土。海南处于热带季风气候,有充足的光照和水分,水稻种植高产,一年两季。(2)海南分区海南省的中、东部为湿润区,降水丰富年降雨量 2000-2500 毫米。处于背风区的西部由于焚风效应,西部沿海年降雨量不到 1000毫米,为半干旱区。南部和北部为半湿润区。由于这些地区的降雨量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自然景观。4.资源分析(3)优势资源海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绿色宝库”之称,是我国最大的热带自然博物馆、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海南岛生长着丰富多彩的热带林木、热带花卉、热带水果和天然药材。海南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有“天然药库”之称。4000 多种植物可入药的约 2000 种,占全国的 40%,药典收载的有 500 种,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 137 种,南药 30 多种,最著名的是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动物药材和海产药材资源有鹿茸、猴膏、牛黄、穿山甲、玳瑁、海龙、海马、海蛇、琥珀、珍珠、海参、珊瑚、哈壳、牡蛎、石决明、鱼翅、海龟板等近 50 种。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盐场,沿海港湾滩涂许多地方都可以晒盐,主要集中于三亚至东方沿海数百里的弧形地带上。已建有莺歌海、东方、榆亚等大型盐场,其中莺歌海盐场是全国大盐场之一。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具有海洋渔场广、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全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全省海洋渔场面积近 30 万平方公里,可供养殖的沿海滩涂面积 2.57 万公顷。海洋水产在 800 种以上,鱼类就有 600 多种,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40 多种。许多珍贵的海特产品种已在浅海养殖,可供人工养殖的浅海滩涂约 2.5 万多公顷,养殖的经济价值较高的鱼、虾、贝、藻类等 20 多种。淡水鱼 (不包括溯河性的鱼)有 15 科 57 属 72 种海南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全省共发现矿产 88 种,经评价有工业储量的矿种 66 种、产地 320 多处,其中列入海南矿产储量表的 44 种、产地 205 处。海南矿产资源主要包括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稀有稀土分散元素、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其他非金属矿、地下水、热矿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等种类。探明储量位于全国前列的优势矿产有天然气、玻璃用砂、钛铁砂矿、锆英砂矿、宝石、富铁矿、铝土矿(三水型)、饰面用花岗岩、饮用天然矿泉水、热矿水等。海南玻璃用砂储量居全国第 1 位,锆英砂矿居第 2 位,钛铁砂矿和天然气居第 3 位,宝石(蓝宝石、红锆宝石)居第 4 位,饰面用花岗岩居第 5 位,富铁矿居第 6 位,铝土矿居第 10 位,饮用天然矿泉水和热矿水居前列。海南旅游资源丰富,极富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文景观类的旅游资源:山岳、热带原始森林海南岛有海拔 1000 米以上的山峰 81 座,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气势雄伟如乐东县尖峰岭、昌江县霸王岭、陵水县吊罗山和琼中县五指山等。火山、溶洞、温泉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如马鞍岭、落笔洞、保亭的千龙洞、昌江的皇帝洞,兴隆温泉、南平温泉、蓝洋温泉、半岭矿泉等。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大河、瀑布、水库风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滩潭相间,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尤以闻名全国的“万泉河风光”最佳。尤其五指山市太平山瀑布和琼中县百花岭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负盛名。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如崖州古城、韦氏祠堂、文昌阁等。革命纪念地有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嘉积镇红色娘子军纪念塑像、金牛岭烈士陵园、白沙起义纪念馆等。还有宋庆龄故居及陈列馆等。(4)海南经济发展分析海南最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其中第三产业比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