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反思湖北宜昌市六中谢建华在实践中,我也常倡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作业。在听课中,我也常留心观察一线教师们如何组织学生实施合作学习。前不久,在一次听课中,我听到了这样一个片断:师:“我”要回羚羊木雕后, “我”和万芳的关系会怎样发展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生 1:友谊肯定会从此破裂。生 2:我也是这样想的。生 3(低着头,有些害羞):我想,万芳可能,可能生 1(抢断):就是友谊从此一刀两断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听我的没错。(生 3 伏在桌子上,好像一个局外人似的,不置可否。 )(生 4 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 ) (事后询问,该生原来想说我和万芳友谊可能更深了,大人是阻断不了孩子间纯真友谊的。多好的想法!)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合作学习存在以下不良心理。1盲从:在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分析,就盲从于合作小组中其他成员,尤其是优生的观点,随波逐流,成了名副其实的墙头草哪边吹哪边倒。上例中的生 2 就有明显盲从倾向。2自我中心: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考虑问题极易以自我为中心。加上有些学生一直是教师心目中的“宠儿” ,更是助长了他们的自我中心心理。于是,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往往对其他小组成员不屑一顾,不善于倾听,不允许有意见,希望别人服从自己。上例中的生 1 就是这种心理倾向的典型。合作学习中,如果依然是各行其道,那么合作又从何谈起呢?3不合群:在合作中总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不喜欢与人交往,常常游离于合作团体之外,好像一个局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上例中的生3 就是不合群的代表。4羞怯:有这样一部分学生,虽然也能积极参加合作学习,自主思考,但是由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或是难以走出挫折阴影等因素,他们总是谨小慎微,唯恐出错被同学耻笑,于是表现得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结果在小组成员面前局促不安、胆怯。上例中的生 4 尽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害羞心理使他失去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极好机会。作为教者,对于合作学习我们也似乎走入了某种思想误区。误区之一:分组即合作在众多组织形式中,小组学习是最常见最有效的。由于小组人数适中,成员参与机会多,合作与竞争并存,同时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在很多公开课上都可看到小组学习。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学习。分组的关键在于合作,但往往在实践中却成了合作的关键在于分组。显然,走入此误区关键在于我们机械理解了合作的真实含义。合作强调的应是学生的整体协作,共同完成教师所设制的教学任务,很显然合作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否真正认识并理解合作学习的真实含义。我曾用合作的方式指导春的教学。小组一:声情并茂地朗读春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段落。小组二:用画笔展现文中语言所描述的你喜欢的画面。小组三:你所积累的有关“春”的古诗词有多少,展开背诵竞赛。小组四:用绘画或语言展现你心目中的春天。从表面上看,学生被小组化了,但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选择小组,都能根据自己的才能来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小组的任务又环环相扣,彼此各不相融,学生之间唯有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学生在合作中寻找到了乐趣,也能体会到挑战,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误区之二:参与即合作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同时应警惕两种现象。其一:无效参与。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争辩中,很多学生由于达不到教师设想的高度,在参与过程中并未真实获得,而以一种虚假表象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助。其二:小组“一言堂” 。合作小组中由于学生层次的参差不齐,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成为小组长,他的表达也决定小组整体学习的方向与过程,这就形成了小组“一言堂”的局面。无论是无效参与还是小组一言堂,出现如此现象,其中暗含着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监管,或者为了求全求美,让合作学习走向一种形式化。我试着用合作的学习法指导过学生学习信客一文;1教师明确提出研读信客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分组研读。2从文章结构、语言、内容、拓展四个方面研读信客 ,分别在小组内交流心得体会,好的研读成果推荐在全班进行交流。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从低到高,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并且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而不至于盲从。3用不同文体为信客写墓志铭,这一环节的安排,更是出乎意料的好,从抒情短文到对联,从文言文到诗歌,每个小组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修改提炼中不仅是全组参与,更扩展到全班参与。误区之三:结论即合作曾听一位教师教学济南的冬天 ,教师提出了七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分组讨论后学生对结论进行全班汇总。出现疑问,再次讨论,如是三番最终由教师给出合理解释。一堂课 45 分钟,学生讨论的时间不过十多分钟,其余时间被无情分割成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这并不是新课程提倡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披着合作外衣的教师“一言堂” 。合作的精神应在于对问题的合作探索,合作不回避结论,但合作学习应着眼于在对结论的追求中所获得的方法与乐趣。合作学习不应仅是教室内热闹,更应将语文教学范围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曾看到过有教师用合作学习方法指导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的案例。1分组讨论如何进行本次语文活动。将有效的创意在全班讨论最后定案为荆楚莲文化的魅力。2分组制定研究课题,学生自由参加。编读荆楚莲。寻找荆楚文人吟咏莲的诗句名篇,并作出详细分析。欣赏荆楚莲。介绍荆楚莲名胜,并写出解说词。品味荆楚莲。详细了解荆楚与莲相关的饮食文化,并尝试烹调,写出方法。了解荆楚莲。了解荆楚种莲植藕的历史,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鉴赏荆楚莲。详细了解荆楚与莲相关的艺术活动,并作出翔实说明,这其中包括书画、丝绸、漆器、玉器、戏曲等各方面。我认为这样的活动既符合当地特色,又考虑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这样的合作中,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人都必须有所作为,小组才能完成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获得乐趣、了解历史文化、积极有效的参与才是学生们最终的收获。而这种收获不再是一种形式上的结论,它已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方法与品格。拨开迷雾,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当代最有影响的教学改革成果之一的合作学习,其意义绝非教学方式上的标新立异。虽然让学生从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必然与知识、技能联系在一起,但学生在合作方式下进行学习,其所得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本身。因为让学生经历小组合作这一过程,过程本身所蕴含的启人智慧的思想和方法,合作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困惑与顿悟,以及愉悦的合作所带来的精神享受都成为知识技能所不能代替的“附加值” 。简言之,合作学习不仅包括了认知领域,更涉及了情感领域。它的有效实施,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发展,更主要的是,它还促成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那么,如何解决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矛盾,使得“鱼”与“熊掌”兼得呢?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探索与尝试,积极寻找了一些对策。比如:1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让每一个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以学习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苏轼是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全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苏轼的生平和人格魅力。所以我在课前布置了作业:查阅有关苏轼的资料并写出周记我所了解的苏轼 。结果课堂交流时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互通有无,气氛热烈,效果很好。2在一些不需深入探索的教学环境中,可以更多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而特别强调深入探究的问题的尽量少用甚至不用合作学习。课堂上不能只追求热闹的形式,有时寂静的课堂能达到湖北宜昌市六中谢建华在实践中,我也常倡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作业。在听课中,我也常留心观察一线教师们如何组织学生实施合作学习。前不久,在一次听课中,我听到了这样一个片断:师:“我”要回羚羊木雕后, “我”和万芳的关系会怎样发展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生 1:友谊肯定会从此破裂。生 2:我也是这样想的。生 3(低着头,有些害羞):我想,万芳可能,可能生 1(抢断):就是友谊从此一刀两断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听我的没错。(生 3 伏在桌子上,好像一个局外人似的,不置可否。 )(生 4 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 ) (事后询问,该生原来想说我和万芳友谊可能更深了,大人是阻断不了孩子间纯真友谊的。多好的想法!)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合作学习存在以下不良心理。1盲从:在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分析,就盲从于合作小组中其他成员,尤其是优生的观点,随波逐流,成了名副其实的墙头草哪边吹哪边倒。上例中的生 2 就有明显盲从倾向。2自我中心: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考虑问题极易以自我为中心。加上有些学生一直是教师心目中的“宠儿” ,更是助长了他们的自我中心心理。于是,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往往对其他小组成员不屑一顾,不善于倾听,不允许有意见,希望别人服从自己。上例中的生 1 就是这种心理倾向的典型。合作学习中,如果依然是各行其道,那么合作又从何谈起呢?3不合群:在合作中总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不喜欢与人交往,常常游离于合作团体之外,好像一个局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上例中的生3 就是不合群的代表。4羞怯:有这样一部分学生,虽然也能积极参加合作学习,自主思考,但是由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或是难以走出挫折阴影等因素,他们总是谨小慎微,唯恐出错被同学耻笑,于是表现得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结果在小组成员面前局促不安、胆怯。上例中的生 4 尽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害羞心理使他失去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极好机会。作为教者,对于合作学习我们也似乎走入了某种思想误区。误区之一:分组即合作在众多组织形式中,小组学习是最常见最有效的。由于小组人数适中,成员参与机会多,合作与竞争并存,同时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在很多公开课上都可看到小组学习。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学习。分组的关键在于合作,但往往在实践中却成了合作的关键在于分组。显然,走入此误区关键在于我们机械理解了合作的真实含义。合作强调的应是学生的整体协作,共同完成教师所设制的教学任务,很显然合作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否真正认识并理解合作学习的真实含义。我曾用合作的方式指导春的教学。小组一:声情并茂地朗读春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段落。小组二:用画笔展现文中语言所描述的你喜欢的画面。小组三:你所积累的有关“春”的古诗词有多少,展开背诵竞赛。小组四:用绘画或语言展现你心目中的春天。从表面上看,学生被小组化了,但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选择小组,都能根据自己的才能来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小组的任务又环环相扣,彼此各不相融,学生之间唯有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学生在合作中寻找到了乐趣,也能体会到挑战,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误区之二:参与即合作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同时应警惕两种现象。其一:无效参与。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争辩中,很多学生由于达不到教师设想的高度,在参与过程中并未真实获得,而以一种虚假表象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助。其二:小组“一言堂” 。合作小组中由于学生层次的参差不齐,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成为小组长,他的表达也决定小组整体学习的方向与过程,这就形成了小组“一言堂”的局面。无论是无效参与还是小组一言堂,出现如此现象,其中暗含着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监管,或者为了求全求美,让合作学习走向一种形式化。我试着用合作的学习法指导过学生学习信客一文;1教师明确提出研读信客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分组研读。2从文章结构、语言、内容、拓展四个方面研读信客 ,分别在小组内交流心得体会,好的研读成果推荐在全班进行交流。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从低到高,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并且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而不至于盲从。3用不同文体为信客写墓志铭,这一环节的安排,更是出乎意料的好,从抒情短文到对联,从文言文到诗歌,每个小组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修改提炼中不仅是全组参与,更扩展到全班参与。误区之三:结论即合作曾听一位教师教学济南的冬天 ,教师提出了七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分组讨论后学生对结论进行全班汇总。出现疑问,再次讨论,如是三番最终由教师给出合理解释。一堂课 45 分钟,学生讨论的时间不过十多分钟,其余时间被无情分割成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这并不是新课程提倡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披着合作外衣的教师“一言堂” 。合作的精神应在于对问题的合作探索,合作不回避结论,但合作学习应着眼于在对结论的追求中所获得的方法与乐趣。合作学习不应仅是教室内热闹,更应将语文教学范围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曾看到过有教师用合作学习方法指导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的案例。1分组讨论如何进行本次语文活动。将有效的创意在全班讨论最后定案为荆楚莲文化的魅力。2分组制定研究课题,学生自由参加。编读荆楚莲。寻找荆楚文人吟咏莲的诗句名篇,并作出详细分析。欣赏荆楚莲。介绍荆楚莲名胜,并写出解说词。品味荆楚莲。详细了解荆楚与莲相关的饮食文化,并尝试烹调,写出方法。了解荆楚莲。了解荆楚种莲植藕的历史,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鉴赏荆楚莲。详细了解荆楚与莲相关的艺术活动,并作出翔实说明,这其中包括书画、丝绸、漆器、玉器、戏曲等各方面。我认为这样的活动既符合当地特色,又考虑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这样的合作中,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人都必须有所作为,小组才能完成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获得乐趣、了解历史文化、积极有效的参与才是学生们最终的收获。而这种收获不再是一种形式上的结论,它已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方法与品格。拨开迷雾,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当代最有影响的教学改革成果之一的合作学习,其意义绝非教学方式上的标新立异。虽然让学生从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必然与知识、技能联系在一起,但学生在合作方式下进行学习,其所得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本身。因为让学生经历小组合作这一过程,过程本身所蕴含的启人智慧的思想和方法,合作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困惑与顿悟,以及愉悦的合作所带来的精神享受都成为知识技能所不能代替的“附加值” 。简言之,合作学习不仅包括了认知领域,更涉及了情感领域。它的有效实施,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发展,更主要的是,它还促成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那么,如何解决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矛盾,使得“鱼”与“熊掌”兼得呢?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探索与尝试,积极寻找了一些对策。比如:1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让每一个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以学习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苏轼是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全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苏轼的生平和人格魅力。所以我在课前布置了作业:查阅有关苏轼的资料并写出周记我所了解的苏轼 。结果课堂交流时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互通有无,气氛热烈,效果很好。2在一些不需深入探索的教学环境中,可以更多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而特别强调深入探究的问题的尽量少用甚至不用合作学习。课堂上不能只追求热闹的形式,有时寂静的课堂能达到湖北宜昌市六中谢建华在实践中,我也常倡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作业。在听课中,我也常留心观察一线教师们如何组织学生实施合作学习。前不久,在一次听课中,我听到了这样一个片断:师:“我”要回羚羊木雕后, “我”和万芳的关系会怎样发展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生 1:友谊肯定会从此破裂。生 2:我也是这样想的。生 3(低着头,有些害羞):我想,万芳可能,可能生 1(抢断):就是友谊从此一刀两断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听我的没错。(生 3 伏在桌子上,好像一个局外人似的,不置可否。 )(生 4 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 ) (事后询问,该生原来想说我和万芳友谊可能更深了,大人是阻断不了孩子间纯真友谊的。多好的想法!)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合作学习存在以下不良心理。1盲从:在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分析,就盲从于合作小组中其他成员,尤其是优生的观点,随波逐流,成了名副其实的墙头草哪边吹哪边倒。上例中的生 2 就有明显盲从倾向。2自我中心: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考虑问题极易以自我为中心。加上有些学生一直是教师心目中的“宠儿” ,更是助长了他们的自我中心心理。于是,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往往对其他小组成员不屑一顾,不善于倾听,不允许有意见,希望别人服从自己。上例中的生 1 就是这种心理倾向的典型。合作学习中,如果依然是各行其道,那么合作又从何谈起呢?3不合群:在合作中总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不喜欢与人交往,常常游离于合作团体之外,好像一个局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上例中的生3 就是不合群的代表。4羞怯:有这样一部分学生,虽然也能积极参加合作学习,自主思考,但是由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或是难以走出挫折阴影等因素,他们总是谨小慎微,唯恐出错被同学耻笑,于是表现得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结果在小组成员面前局促不安、胆怯。上例中的生 4 尽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害羞心理使他失去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极好机会。作为教者,对于合作学习我们也似乎走入了某种思想误区。误区之一:分组即合作在众多组织形式中,小组学习是最常见最有效的。由于小组人数适中,成员参与机会多,合作与竞争并存,同时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在很多公开课上都可看到小组学习。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学习。分组的关键在于合作,但往往在实践中却成了合作的关键在于分组。显然,走入此误区关键在于我们机械理解了合作的真实含义。合作强调的应是学生的整体协作,共同完成教师所设制的教学任务,很显然合作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否真正认识并理解合作学习的真实含义。我曾用合作的方式指导春的教学。小组一:声情并茂地朗读春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段落。小组二:用画笔展现文中语言所描述的你喜欢的画面。小组三:你所积累的有关“春”的古诗词有多少,展开背诵竞赛。小组四:用绘画或语言展现你心目中的春天。从表面上看,学生被小组化了,但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选择小组,都能根据自己的才能来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小组的任务又环环相扣,彼此各不相融,学生之间唯有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学生在合作中寻找到了乐趣,也能体会到挑战,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误区之二:参与即合作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同时应警惕两种现象。其一:无效参与。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争辩中,很多学生由于达不到教师设想的高度,在参与过程中并未真实获得,而以一种虚假表象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助。其二:小组“一言堂” 。合作小组中由于学生层次的参差不齐,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成为小组长,他的表达也决定小组整体学习的方向与过程,这就形成了小组“一言堂”的局面。无论是无效参与还是小组一言堂,出现如此现象,其中暗含着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监管,或者为了求全求美,让合作学习走向一种形式化。我试着用合作的学习法指导过学生学习信客一文;1教师明确提出研读信客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分组研读。2从文章结构、语言、内容、拓展四个方面研读信客 ,分别在小组内交流心得体会,好的研读成果推荐在全班进行交流。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从低到高,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并且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而不至于盲从。3用不同文体为信客写墓志铭,这一环节的安排,更是出乎意料的好,从抒情短文到对联,从文言文到诗歌,每个小组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修改提炼中不仅是全组参与,更扩展到全班参与。误区之三:结论即合作曾听一位教师教学济南的冬天 ,教师提出了七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分组讨论后学生对结论进行全班汇总。出现疑问,再次讨论,如是三番最终由教师给出合理解释。一堂课 45 分钟,学生讨论的时间不过十多分钟,其余时间被无情分割成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这并不是新课程提倡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披着合作外衣的教师“一言堂” 。合作的精神应在于对问题的合作探索,合作不回避结论,但合作学习应着眼于在对结论的追求中所获得的方法与乐趣。合作学习不应仅是教室内热闹,更应将语文教学范围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曾看到过有教师用合作学习方法指导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的案例。1分组讨论如何进行本次语文活动。将有效的创意在全班讨论最后定案为荆楚莲文化的魅力。2分组制定研究课题,学生自由参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精神科精神疾病评估与干预知识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度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开招聘教师(1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放射学乳腺X线摄影的操作技巧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四川九州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招聘资产管理岗等岗位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肾病诊疗科疾病治疗方案评估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整形外科学科隆胸术后护理技能操作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临床药学知识与技能综合检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技能操作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 黄冈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安全环保与HSE岗
- 内江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清华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全)
- 项目经理(总监)解锁申请表
- 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护理查房
-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
- GB/T 4074.8-2009绕组线试验方法第8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快速法
- GB/T 19812.3-2017塑料节水灌溉器材第3部分:内镶式滴灌管及滴灌带
- GB/T 1682-1994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
- 企业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讲义课件
- 商务英语翻译实务完整版教学ppt课件全套教程
- 第五章-中药指纹图谱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