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分析仪技术讲座_第1页
废气分析仪技术讲座_第2页
废气分析仪技术讲座_第3页
废气分析仪技术讲座_第4页
废气分析仪技术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佛山市南华仪器有限公司1、概述 废气分析仪用于对机动车排放尾气中的 HCCO及 CO2浓度进行检测,采用电化学传感器对O2及 NO浓度进行检测,根据测得的 CO、 CO2、 HC和 O2的成分计算出过量空气系数 , 并在检测废气的同时对 值进行监测。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1、概述HC , 烃的总称,主要成分有苯并芘和硝基酸,是致癌物质; HC与 NOX在强阳光照射下,形成一种毒性较大的浅蓝色烟雾。CO, 能与体内血红蛋结合成一氧化碳 血红蛋白。NOX主要成分是 NO、 NO2, 高浓度的NO能引起中枢神经的瘫痪。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1、概述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 1kg燃料所消耗的实际空气 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之质量比 =1 为标准混合气 1 为稀混合气 1 为浓混合气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2、基本原理2.1 HC、 CO及 CO2浓度的检测基本原理采用了不分光红外原理,即由异原子组成的气体分子在其特定的波长上吸收红外光的能量。(如下图所示)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2、基本原理2.1 HC、 CO及 CO2浓度的检测根据比耳定律:I = I 0 e-KCL I=I 0-I=I 0( 1-e-KCL) k:气体吸收常数I0: 入射红外光I: 出射红外光 L: 气体层长度 C: 气体浓度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当气体层长度一定时,被测气体吸收的能量 E 与气体浓度 C成一一对应关系。2、基本原理2.1 HC、 CO及 CO2浓度的检测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2、基本原理2.1 HC、 CO及 CO2浓度的检测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2、基本原理2.2 O2及 NO的检测采用电化学电池进行分析,由电解质阳极和空气阴极组成的有限度渗透型电化学电池。渗透膜上所渗透的 O2原子,与气体中 O2的分压成正比。电化学电池根据渗入的 O2原子数量,输出相应电流 。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3、仪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3.1仪器结构 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3、仪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3.2 仪器内部结构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3、仪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废气分析仪由机芯单片机处理系统、气路系统、主机单片机处理系统组成。信号处理系统组成原理图:3.3 工作原理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3.4 气路系统结构图3、仪器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4、主要技术指标4.1主要技术指标a) 使用环境条件温度: 540相对湿度:不大于 90%大气压力: 860hPa1060hPa电源: 187V242V, 50HZ2% 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4、主要技术指标b) 测量范围CO: 010%( 10-2)HC: 010000ppm( 10-6) VOLCO2: 020%( 10-2) VOLO2: 023%( 10-2) VOLNO: 05000ppm( VOL)油温: 0120转速: 300r/min8000r/min4.1主要技术指标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4、主要技术指标c)分辨力CO: 0.01%VOLHC: 1ppmVOLCO2: 0.1%VOLO2: 0.02%NO: 1ppmVOL4.1主要技术指标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4、主要技术指标d)示值允许误差CO: 0.05%VOL( 绝对误差)或 5%(相对误差)HC: 10ppm VOL( 绝对误差)或 5%(相对误差)CO2: 0.5%VOL( 绝对误差)或 5%(相对误差)O2: 0.1%VOL( 绝对误差)或 5%(相对误差)NO: 25ppmVOL( 绝对误差)或 4%(相对误差)4.1主要技术指标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5、使用方法5.1 连接a) 连接取样管和取样探头。b) 连接油温测量探头。c) 连接转速测量头。d) 连接电源线,通电。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5、使用方法5.2 预热按 使用说明书要求,在通电状态下,等候到预热时间10min结束。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5、使用方法5.3 检漏与自动调零按 仪器显示屏提示步骤进行操作。“ 检漏 ” 通过,自动进入调零。“ 检漏 ” 不能通过,不能进入测量,需排除。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5、使用方法5.4双怠速测量 (按国标 GB18285-2005)双怠速法:怠速 : 发动机无负载运转状态 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变速器置于空档位置 (或 P档) 油门踏板完全松开高怠速:满足上述 、 条件下,用油门踏板将发动 机转速稳定控制在 50%额定转速。轻型车: 2500100r/min重型车: 1800100r /min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5、使用方法5.4双怠速测量车辆要求: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空气滤清器、排气消声器完好、无泄漏。油温、水温不低于 80 。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5、使用方法5.4双怠速测量测量程序:加速 减速 减速怠速 0.7额定转速 30S 高怠速取样15S读数30S平均值 高怠速测量结果怠速取样 15S读数30S平均值 怠 速测量结果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5、使用方法5.4双怠速测量测量结果判定: 如果 CO、 HC其中一项超过限值,判为不合格。 如果过量空气系数 超出限值,判为不合格。(对电喷及三元催化器车辆)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6、 新生产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GB18285-2005 ( 体积分数)车 型类 别怠 速 高怠速CO % HC 10-6 CO % HC 10-62005年 7月 1日起新生产 的第一 类轻 型汽 车 0.5 100 0.3 1002005年 7月 1日起新生产 的第二 类轻 型汽 车 0.8 150 0.5 1002005年 7月 1日起新生产 的重型汽 车 1.0 200 0.7 200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6、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体积分数 )GB18285-2005车 型 类别怠速 高怠速CO% HC ppm CO% HC ppm1995年 7月 1日前生 产 的 轻 型汽车4.5 1200 3.0 9001995年 7月 1日起生 产 的 轻 型汽车4.5 900 3.0 900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6、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体积分数 )GB18285-2005车 型 类别怠速 高怠速CO% HC ppm CO% HC ppm2000年 7月 1日前生 产的第一 类轻 型汽 车 0.8 150 0.3 1002001年 10月 1日起生产 的第二 类轻 型汽车1.0 200 0.5 150第一类轻型汽车: 6座以下,且 2500kg总质量以下第二类轻型汽车: 3500kg质量以下(第一类除外 )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6、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体积分数 )GB18285-2005车 型 类别怠速 高怠速CO% HC ppm CO% HC ppm1995年 7月 1日前生 产 的重型汽 车 5.0 2000 3.5 12001995年 7月 1日起生 产 的重型汽 车 4.5 1200 3.0 9002004年 9月 1日起生 产 的重型汽 车 1.5 250 0.7 200废气分析仪检测技术6、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体积分数 )GB18285-2005过量空气系数( ) 的要求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换器技术的汽车进行过量空气系数( ) 的测定。发动机转速为高怠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