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统计局“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doc_第1页
区统计局“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doc_第2页
区统计局“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doc_第3页
区统计局“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doc_第4页
区统计局“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统计局“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区统计局“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xx 区地处 xx 畔,xx 南岸。全区共有土地面积 212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16.95 万亩。现有 24.14 万户,76.47万人。一、“十二五”规划总体进展情况“十二五”时期五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城市经济”和“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工业新城、开发城市新区、建设生态新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创新发展环境,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十二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2.35%,达到 256.91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35.51%,达到 236.9 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20.78%,达到 11.13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4.72%,达到 152.7 亿元。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到 2015 年底,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由 2010 年的 28.6:34.3:37.1 调整为21.1:34.8:44.1,第一产业下 降 7.5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 0.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 7 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稳步提高,2015 年城镇化率达到 47.5%,高于规划 2.5 个百分 点。城乡居民生活方面 。2011 年至 201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17955 元 、20396 元、22120 元、24185 元、26079 元, 年均增长 9%;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6781 元、8295 元、9834 元、10998 元、12011 元,年均增长 14.3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可持续发展方面 。2015 年末全区总人口 76.47 万人,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5.33,均控制在 5.5的规划目标以内;截止目前,全区耕地保有 量 77973 公顷,少于规划要求 1420 公顷(因柳叶湖、白鹤山、石门桥已行政划转);森林覆盖率为 30.6%,低于规划目标 7.9 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工 作逐步推进,2015 年全区氨氮排放总量同比减少 3.27%,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与上年持平,单位 gdp 综合能耗低于 0.562 吨标准煤/万元。从重点领域任务完成情况看,“十二五”确定的重点领域各项改革发展任务稳步推进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经济保持发展。截止 2015 年 ,全区拥有工业企业 1603 家(进入统计口径的规模工业企业达到 88 家 ),就业人数 4.89 万人,完成总产值 197 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 34.02 亿元,比 2010 年增加了1.2 倍。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13.2%。培育出了湖南特力液 压、东鼎动力、联嘉机械、润田农机等湖南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了“湘佳达”、“航力服饰”等一批国家、湖南省著名商标。二是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2011 年以来,全区粮食种植面积、单产持续增长,实现了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连年增长,2015 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 185.69 万亩、增加4.58 万亩;粮食总产 67.08 万吨、增加 1.16 万吨,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2.9 亿 元,增 1.28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 11112 元,增5414 元。十二五”期间,全区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 年,出栏生猪 98 万头,出笼家禽 1470 万羽,生产禽蛋 6.7 万吨,水产品产量 6.6 万吨。生猪与水产养殖分别跃居全国百强。2014 年,全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 20 家,省级龙头企业 2 家,比 2010 年增加 8 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 54.62 亿元、增加24.5 亿元。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利建设方面:对全区 86座小型水库、苏家吉大型水闸进行了除险加固,完成了9500 口山塘整修及牛鼻滩、沙河口两大电排机电设备 的更新改造,完成了枉水灌区 29.11 公里渠道衬砌与附属建筑物改造及湖区 160.5 公里主排渠清淤疏浚,完成了石板滩、牛鼻滩等乡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解决 33.76 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交通建设方面:完成通乡公路建设 233.4 公里,完成通村公路建设 289.7 公里;完成 36 座危桥改造。生态环境方 面:开展了农村存量垃圾集中整治活动;购置了 10台大型垃圾清运车、380 个垃圾板桶等环卫设备,配备专职保洁人员 673 人 。全区所有乡镇完成了生态建 设规划,逆江坪、长岭岗、钱家坪、港二口、谢家铺等 5 个乡镇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其余乡镇均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石公桥镇覃家岗等 22 个村正式获 得省级生态村的命名。加强了对沅水武陵镇郭家铺段面、枉水二里岗段面和渐河灌溪段面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质监测频次和巡查力度,确保了全区的饮水安全。四是第三产业总量不断扩大。2011 年以来,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长,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2015 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 119.3 亿元,同比增长 12%,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2010 年提高 7 个百分点,达到 44.1%。商贸流通持续活跃。2011 年以 来,全区预计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86 亿元 ,年均增长 14.72%。江南城区市场群年交易额超过 60 亿元,水产市场产品辐射大半个中国。完 成了善卷、善池、迎宾等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隆腾物流园已完成两个仓储中心和五个物流中心建设,旅游消费持续增长,2011 年、2012、2013 年 分别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02 亿元、1.22 亿元、1.5,同比增长 20.0%、19.6%,25.0%,旅游经济超额实现规划目标,旅游业在三产业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五是城市面貌不断更新。市政设施日益完善。江南污水处理厂、善卷垸防洪大堤、xx110 千伏变电站等重点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纵三横”的路网骨架已 基本拉通,德安北路、花溪东路、红云南路、xx 西路、金霞中路、金霞西路、永福路、永安东路等一批主次干道建设相继完成;改造城市绿地 3400 多 m2,新增城市绿地 8000 多m2,江南城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民生项目保障有力。“十二五”以来,共建成廉租住房 496 套,新建公共租赁住房523 套, ,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 1475 户,改造棚户区房屋建筑面积 13 万多 m2。六是投资增幅不断攀升。2011 年至 2015 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740.06 亿元 。全区累计争取粮食产能 、 土地治理、农村公路 、农村安全饮水、大型灌区续建与配套、大型水闸 、城镇供水、政法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项目政策资金 29.8 亿多元。全区累计完成重点建 设项目 240 个,其中国道 207已建成通车,善卷中学建成投入使用,常德水产大市场(一期)、辰州锑品深加工、天河管桩(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xx 移动 通信枢纽中心 、妇幼医疗综合大楼等项目已投入使。七是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十二五”期间,全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与经济发展步伐日趋协调。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义务教育保障水平继续提 高,顺利通过了省“三评合一”督导评估;全面完成校安工程建设;建成合格学校 70 所,公办幼儿园 14 所,普惠性幼儿园 12 所。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区文化活 动中心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全区建成农家书屋 597 家;常德丝弦乡嫂骂夫荣获中国曲艺擂台赛一等奖、第七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奖、牡丹提名奖;区花鼓 戏剧团被评为湖南省“好剧团 ”;“xx 民间团体惠民演出”被国家财政部、文化部列为第一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尧天坪镇、周家店镇 、草坪镇 等被文化部命 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建医院 1所(善卷医院),改造乡镇卫生院 18 所;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覆盖;新农合 乡村覆盖面、城镇居民 医保覆盖面逐步扩大。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征缴各类社会保险基金 20 多亿元;新农保参保人数逐年增多;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标准分别 达到 275 元和 120 元。此外 ,科技、体育、综治、宗教、武装、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二、“十二五”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十二五”经济发展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后二年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从区内情况看,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不优。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拉动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二是发展后劲不足。投资虽然保持高速增长,但缺少大项目支撑, 持续高速增长越显困难。三是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要素制约突出。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污染 、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资金、土地供给偏紧,环境承 载压力加大。三 、几点建议针对我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建议:1、稳农业稳住农业,做大做强。 近郊乡镇围绕城市供应和服务抓发展蔬菜和种养职业;偏远乡镇以发展适合本地的拳头产业为主,如油菜、竹木等。抓好以供销为龙头的 农产品购销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解决农产品的买难卖难问题。 实行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培育种养大户,。根据撤乡并镇后的情况,及早科学规划,搞好乡镇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2、强工业 建议从四个方面开拓 发展 xx 工业经济 ,并逐步培育自己的支柱产业。 巩固基础,升级改造,迅速融入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树立创新理念,引入具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工业生产项 目 。 利用 xx 优势,抓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工业生产项目,如种养殖加工企业。抢抓国家扶持政策机遇,助推现有工业企业发展,如棚改项目、水利建设项 目、对发展 xx 的建筑建材企业,都将注入新的活力。3、活三产建议区委区政府继续扭住发展不放手,并根据 xx 的实际从三方面着手: 依托桥南市场和桥南商圈,加强市场配套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各乡镇在抓好乡镇所 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时,将市场服务功能规划进去,搞好建设。抓好以服务业企业为主的培育发展与入规。积极引进规模比较大,创新程度比较高的第三产业经 济项目,。继续抓好乡镇旅游业发展。4、抓投资首先要抓投资总量增大,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抓招商引资,引大项目,引好项目。其次是抓投资效益的提高,避免政府配套投了钱、投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