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诉:主诉: 某女, 32岁,大学食堂厨师。因发热、厌食、肝区疼痛来院就诊。病史:病史: 2周前出现发热,腻油食,全身乏力,肝区疼痛难忍。近日关节痛,皮肤有荨麻疹。查体:查体: 手臂有小片的荨麻疹,肝大右肋下 3 cm,压痛( +),质地稍硬,脾可触及边缘,现妊娠 3个多月。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GPT 250; HBsAg(+),抗 -HBs(-), HBeAg(+),抗 -HBe(-),抗 -HBcIgM(+)。病例分析病例分析问题问题 :A、印象诊断是哪一型肝炎 ? 依据是什么 ?B、为何出现关节痛和荨麻疹等肝外症状 ?C、所患疾病对工作有无影响 ?如何处置 ? 为什么 ?D、能否危及胎儿 ?如何阻止将要出生胎儿感染 ?病例分析病例分析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以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同时出现肝细胞再生,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肝炎病毒 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目前公认的有 5种。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包括: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急性肝炎急性肝炎 暴发性肝炎暴发性肝炎 慢性肝炎(持续性、活动性)慢性肝炎(持续性、活动性) 肝癌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我国感染现状我国感染现状 ( 高发区)60% 受过 HBV感染10% HBsAg携带者( 1.3亿)3000万万 慢性肝炎患者100万万 /年年 急性肝炎患者40万万 /年年 死于肝癌及肝硬化75 150万女性 HBsAg携带者通过母婴传播使 60 100万 /年新生儿被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一、一、 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在电镜下, HBV可呈现 3种不同的形态: Dane颗颗粒粒 、 球形颗粒球形颗粒 和管形颗粒管形颗粒 。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结构、形态与结构Dane颗粒颗粒 呈球形, 双层衣壳。外衣壳外衣壳 : HBsAg( Blumberg 发现 ) 。内衣壳:内衣壳: HBcAg, HBeAg。核心:核心: 含 DNA和 DNA聚合酶。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2、基因结构、基因结构 HBV DNA的大小为 3215bp , 是一不完全闭合环状双链 DNA, 正链长度约为负链的 50% 100% 。 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HBV DNA的负链含有 S、 C、 X、P 4个开放读码框架,编码 HBV全部的遗传信息。 读码框架之间有相互重叠,能最大限度利用基因组。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S区:区: 含 S、前 S1和前 S2基因,分别编码 HBsAg、 PreS1和 PreS2抗原。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C区:区: 含 C基因和前 C基因,分别编码 HBcAg和 HBeAg。P区:区: 含 P基因,编码 DNA多聚酶。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X区:区: 含 X基因,编码 HBxAg,可反式激活蛋白激酶 C( PKC),启动肝细胞癌基因的转录,可能与肝癌发生与发展有关。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3、复制、复制侵入 : 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闭环和超螺旋闭环和超螺旋 前基因组的形成前基因组的形成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逆转录逆转录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前基因组的形成前基因组的形成装配与释放装配与释放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逆转录逆转录复制特点:复制特点: 前基因组的形成、逆转录一、生物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前基因组的形成前基因组的形成一、生物学特性二、二、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患者或无症状 HBV携带者 潜伏期( 30 160d) 急、慢性活动期均有传染性三、三、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传染源三、三、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与免疫性HBsAg存在于血液、尿液、精液、唾液、乳汁之中。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血液传播 ( 10-4ml) 以性接触传播以性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母婴传播: HBsAg(+): 40% ; HBsAg(+)、 HBeAg(+): 83%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一般认为, HBV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并不明显,其抗原成分诱发机体的免疫病理损伤导致肝细胞的破坏。3、损伤肝细胞机制、损伤肝细胞机制三、三、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与免疫性 HBV感染肝细胞后,膜上可出现HBV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 肝细胞膜自身结构发生改变,暴露肝特异性蛋白( LSP),诱生自身抗体(抗 -LSP)。三、三、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与免疫性 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 抗体和肝细胞膜上的相应抗原结合,继而激活补体,诱发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效应( CDC),激活巨噬细胞、 K细胞等引起调理作用或 ADCC效应,破坏肝细胞。三、三、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与免疫性 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未能被及时清除,沉积于肾小球血管基底膜、关节的滑液囊或肝内小血管等部位,激活补体系统,导致 型超敏反应。三、三、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与免疫性三、三、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与免疫性 沉积于肾小球血管基底膜、关节的滑液囊等部位,引起关节痛、双侧对称性小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皮疹、血管炎。 沉积于肝内小血管,可导致小血管栓塞,引起肝细胞坏死。三、三、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与免疫性 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 受染细胞膜上表达HBsAg或 HBcAg,肝细胞膜受损而暴露出LSP,为免疫系统视为 “非己 ”,诱发细胞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损害。三、三、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韧性低介电氰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公路养护设施日常检测标准与操作规范
- 爱眼护眼主题班会活动总结范文
- 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指南
- 幼儿园带教培训总结报告范本
- 2025年智能温室园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移动支付平台升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共享经济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物业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方案
- 北京大学《药物毒理学》10神经和神经行为毒理学-药物毒理学
- 《组织的力量 增长的隐性曲线》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第六章金属合金的塑性变形
- YY/T 0299-2022医用超声耦合剂
- 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题库大全免费答案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浙江省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提高质量的若干意见(安装300条)新版
- 七年级(上 )生物实验通知单
- 中国瓷器发展史(课堂PPT)
- 系统部署报告(共6页)
- cvc和picc导管的维护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