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电气防火与触电急救_第1页
第十章电气防火与触电急救_第2页
第十章电气防火与触电急救_第3页
第十章电气防火与触电急救_第4页
第十章电气防火与触电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电气防火与触电急救第一节 电气火灾与爆炸一、火灾与爆炸的基本知识 电气火灾与爆炸事故在所有火灾与爆炸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 (据统计约占 14 20 %),引起火灾的电气原因是仅次于一般明火的第二位原因。 线路、开关、保险、插座、灯具、电动机、电炉等的事故均可能引起火灾,尤其是当线路、电气设备或用电器具与可燃物接触或接近时,火灾危险性更大。 在高压设备中,变压器和多油断路器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且还有爆炸危险性。(一 )火灾与爆炸的含义 1火灾 燃 烧 的必要条件是具有可燃物 质 、助燃物 质 (又称氧化 剂 ),同 时 存在火源。 超出有效范围形成危害的燃烧即称为火灾。 2爆炸 物质发生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且在瞬间释放大量能量,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使周围空气猛烈震荡而造成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 发生爆炸的必要条件是具有可燃易爆物质或爆炸性混合物,同时存在火源。 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 (二 )危险场所的划类 1火灾危险场所 按可燃物质的状态可划分为如下三级: H 1级 H 1级 指有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场所(如柴油、润滑油、变压器油等 )。 H 2级 指有悬浮状或堆积状的可燃纤维,它们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属有火 灾危险场所 (可燃粉尘如煤粉、面粉和合成树脂等;可燃纤维如棉、麻、丝和木质纤维等 )。 H 3级 指固体状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场所 (如煤、木材、布、纸等 )。 2爆炸危险场所 可划分为二类五级。 (1)第一类为有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如下三级: Q 1 级指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即达到爆炸浓度的场所。 Q 2 级指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设备事故损坏、误操作、维护不当、检修设备等 )能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Q 3 级指不正常情况下,整个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性较小的场所。 (2)第二类为有粉尘或纤维爆炸混合物的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如下二级: G 1 级指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G 2 级指仅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3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范围 爆炸危险场所区域范围的划分如下 (非开敞的建筑物内部常以室为单位划定 ): (1)易燃液体注送站的注送口外水平距离 15m、垂直距离 7.5m以内的空间范围,为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范围。 (2)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或等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贮罐,在离开上述设备外壳 3m以内的空间范围。 (3)Q 1级建筑物通向露天的门、窗外 3m以内的空间范围可降低为 Q 2级; Q 2级建筑物通向露天的门、窗外 1m以内的空间范围可降低为Q 3级。 二、引起电气火灾与爆炸的主要原因 (一 )造成电气火灾与爆炸的主要原因 (1)电气设备选型和安装不当。 (2)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3)电气设备使用不当。(二 )造成设备故障或过负荷等的原因 1 电 气 设备 短路 (1)导体的绝缘由于磨损、受潮、腐蚀、鼠咬,以及老化等原因而失去绝缘能力。 (2)设备长年失修,导体支持绝缘物损坏或包裹的绝缘材料脱落。 (3)绝缘导线受外力作用损伤,如导线被重物压轧或被工具等损伤。 (4)架空裸导线弛度过大,风吹造成混线;线路架设过低,搬运长大物件时不慎碰上导线,以及导线与树枝相碰等,都会造成短路事故。 (5)检修不慎或错误造成人为短路。 2电气设备过负荷 (1)电气设备规格选择过小,容量小于负荷的实际容量。 (2)导线截面选得过细,与负荷电流值不相适应。 (3)负荷突然增大,如电机拖动的设备缺少润滑油、磨损严重、传动机构卡死等。 (4)乱拉电线,过多地接入用电负载 。 3电气设备绝缘损伤或老化 (1)电气因素。绝缘物局部放电、对水树枝放电;操作过电压或雷过电压;事故或过负荷的电流等。 (2)机械因素。旋转部分、滑动部分、接触部分的摩擦损耗;结构材料的屈曲、扭曲、拉伸等运动或异常振动、冲击等的反复作用等。 (3)热因素。温升过高使绝缘物热分解、氧化等的化学变化、气化、硬化、龟裂、脆化;设备反复起动、停止、温升、温降的热循环,使结构材料间因热膨胀系数不同产生应力等。 (4)环境因素。周围有害物质 (煤气、油、药品等 )的腐蚀;阳光、紫外线长期照射和氧化作用;老鼠、白蚁等咬坏电线、电缆,以及水浸等。 (5)人为因素。施工不良、维护保养不善或设备选型不当等。 4电气连接点接触电阻过大 (1)铜、铝相接且处理不好。 (2)接点连接松弛。 5电火花与电弧 (1)导线绝缘损坏或导线断裂引起短路,从而在故障点会产生强烈的电弧。 (2)导体接头松动,引起接触电阻过大,当有大电流通过时便会产生火花与电弧。 (3)架空裸导线弧垂过大,遇大风时混线而产生强烈电弧。 (4)误操作或违反安全规程,如带负荷拉刀闸、在短路故障未消除前便合闸等。 (5)检修不当,如带电作业时因检修不当而人为地造成了短路等。 (6)正常操作开关或熔丝熔断时产生的火花。三、电气防火与防爆的各类措施 (一 )排除可燃易爆物质 (二 )排除各种 电 气火源 (三 )改善 环 境条件 四、电气设备的防火间距及通风要求 (一 )保持防火间距 (二 )对设备实施密封 (三 )采用耐火设施 (四 )保持通风良好五、正确选用和安装电气设备 (一 )电气设备的选用 (二 )设备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三 )危险场所实施接地的要求 六、防止设备故障及过负荷等的措施 (一 )防止电气设备发生短路的措施 (二 )防止电气设备过负荷的措施 (三 )防止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的措施 (四 )防止接触电阻过大的措施七、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措施 (一 )电力变压器的防火防爆措施 (二 )油断路器的防火防爆措施 (三 )补偿电容器的防火防爆措施 (四 )电缆引起火灾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五 )防止低压配电屏引起火灾的措施 (六 )防止低压开关引起火灾的措施 (七 )防止 电动 机引起火灾的措施 (八 )防止照明灯具引起火灾的措施 (九 )开关、插座和熔断器的防火措施 1防止开关与插座引发电气火灾的措施 2防止熔断器引发电气火灾的措施 (十 )防止电热器具引起火灾的措施 第二节 火灾扑救及消防用具 一、防火灭火的原则与方法 (一 )火灾的分类 一类:普通固体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等 (燃烧后为碳 )的火灾。水是这类火灾的最好的灭火剂,可采用新产品清水灭火器 (北方冬季易冻 )或一般泡沫灭火器灭火。 二类:易燃液体和液化固体,如各种油类、溶剂、石油制品、油漆等的火灾。最好使用1211灭火器灭火,其次是使用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灭火器灭火。 三类:气体,如煤气、液化气等的火灾。应用 1211、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四类:可燃金属,如钾、钠等的火灾。应使用专用的轻金属灭火器灭火。 (二 )着火燃 烧 的必要条件 (1)有可燃物存在。 (2)有助燃物存在。 (3)有着火源存在。 (三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方法 1防火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消除着火源。 (4)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 2灭火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隔离法。 (2)窒息法。 (3)冷却法。 (4)抑制法。 二、灭火安全技术和消防组织 (一 )扑灭火灾的安全技术 (二 )消防组织的建立和任务 三、灭火前的电源处理和带电灭火 (一 )扑灭火灾前的电源处理 (二 )带电灭火及其注意事项 四、灭火剂性能及灭火器的使用与保养 五、消防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1)消防栓。室外消火栓 (a)地下式; (b)地上式 室内消火栓 (2)水龙带。 (3)消防水枪。消防水 枪 (4)破拆工具。消防斧 铁铤 消防斧 消防钩(a)小型钩杆; (b)大型钩杆; (c)爪型钩杆 第三节 静电的危害与防护 一、静电会引起爆炸或火灾 (一 )静电的产生与危害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