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高中经验交流的材料-_第1页
农村职业高中经验交流的材料-_第2页
农村职业高中经验交流的材料-_第3页
农村职业高中经验交流的材料-_第4页
农村职业高中经验交流的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职业高中经验交流材料*职中办学 17 年来,始终坚持科教兴农、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面向农业,服务农村,培训人才,推广科技,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农村职业高中发展壮大的办学路子,学校相继成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以人为本,突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职中创办于*年。当时,全县共有贫困人口12.7 万,占当时全县人口的 51.6%,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县和省的“七七”扶贫攻坚县。由于贫困面大,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经济落后,人才外流,科技人才十分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科技的进步。面对这样的县情,我们就如何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好职业中学,培养科教兴农人才,发展地方经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立足县情,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要发展地方经济,就要培养大批的有一技之长的初中级实用技术人才,就要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迅速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为此,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我们认为,人才就是有一技之长,适应发展,服务社会的人。大学生是人才,中专生是人才,在外工作的是人才,回家建设家乡的也是人才,受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的农民也是人才。我国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中初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我们要从贫困县、农业县的县情出发,为发展地方经济,为农民脱贫致富办学,培养政治思想合格,专业技术过硬,社会欢迎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有一技之长的新一代劳动者。2、农科教结合联合办学,培养发展农村经济的实用人才。我校和农业局、林业局、科学技术局等 16 家单位联合办学,形成了农科教结合联合办学的格局。农科教三家形成合力,培育和发展地方优势产业,为广大农户培训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培养科技明白人和带头人,推广优良品种,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科教三结合工作座谈会上,*职中农科教结合、联合办学的经验得到了交流和推广。3、培训科技人才,引进科技项目,推广科技成果。九十年代中期,我县大力发展烤烟生产,*职中及时开办烟草栽培与烘烤专业,培育人才,培训烟农,促进了我县烤烟生产的发展。两烟“双控”后,*职中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展经济果木林,再造一个新”的目标,紧密结合山区综合开发的需要,实施人才工程,培养山区综合开发的带头人;引进科技项目,做试验,作示范,使学校科教兴农主动适应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在贫困山区卡拉、龙段、开冲、大北等乡镇创建了五个林果育苗基地,培育种苗、示范栽种、培训栽培技术人才;引进了省科委立项的“龙陵黄山羊引种,本地黑山羊改良” 、 “国家林业部九五重点推广项目核桃高效嫁接育苗示范” 、 “甜龙竹育苗科技示范” 、 “现代农业示范园” 、 “美国肉用鸽引种示范” 、 “野生臭菜、海菜人工栽培示范”等一批科技项目,进行试验示范、科技服务和现场培训指导 173 期共 51789 人次,为山区综合开发培训种植养殖的科技明白人 1000 多名;提供各类优良果苗、竹苗 160 多万株(丛) ,良种畜禽 2 万多头(只) ,促进了我县甜龙竹、水果、干果生产和畜禽养殖业的长足发展。依托县人民政府划拨的 218亩*湖水面,引种湖南湘莲,实施省科委立项的“*湖湘莲引种试验示范”科技项目,现场培训湖边各族农户种植湘莲的技术,向沿湖辐射推广湘莲3000 多亩,净化了湖水,美化了湖面,吸引了四方游客,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职中承担的四个省级科技项目,已通过了省科委专家组的评估验收,获得了“*省科技成果奖” 。二、以专业带动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学校按需设置专业,把农、林、牧作为骨干专业、特色专业来办,实现“开办一个专业,带动一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办学目标。首先,结合全县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按需设置农学专业。先后开设了经济林果、农学、烟草栽培、庭院经济、畜牧兽医、养殖等农学类专业,并根据我县经济发展和各族农民增收的需要,先后举办了“果树栽培” 、 “湘莲栽培” 、 “烟草栽培” 、 “科技明白人” 、 “农村妇女双比双学” 、“新法养殖畜禽” 、 “黄山羊的饲养与黑山羊的改良”、 “竹笋高产栽培” 、 “核桃新法嫁接”等短训班。这些专业,结合农村实际,适应农户脱贫致富的需要,深受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欢迎。长班毕业和短班结业的学员,回去后派上了大用场,成为带动各族农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第二,充分发挥职教办学灵活性的特点,拓宽专业涵盖面,培养农业科技实用型人才。开办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立志发展家乡经济的带头人;开办乡镇企业管理和农村电算财会专业,培养农村现代管理人才;开办农用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为“三农”培养汽车维修与驾驶人才。第三,抓好学农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创办了校内外生产实习基地 4 个 998 亩。这些基地,有山地,有水面,有果园,有苗圃,有养殖场,还有实习餐厅。各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基地学技术、学经营、学管理、学服务、学创业,强化专业技能的养成,有了一技之长,成了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第四,以市场为导向,当地资源为依托,开发一批短平快项目,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开发冬玉米、冬茨菇、冬黄瓜、优质杨梅等品种。学校组培室培育种苗,向农户宣传推广。二是根据山区、坝区、河谷三个不同区域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引导农民调整作物结构,实行科学种植养殖。三是加大培训各族农户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和新项目新品种推广的力度。四是发挥学校的科技、人才优势,组成科技辐射网,和乡镇订有科技推广协定,和村子签订建设科技村协议,建立科技示范点,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使农户成为科学种植养殖的有心人和明白人,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办学 18 年来,*职中已开办长短班 298 个(期) ,在校学习和培训 16574 人,已毕(结)业15922 人。在长班已毕业的 2765 名学生中,从事种植养殖业的 892 人,科技户和专业户 357 人,农科员 263 人,基层干部和管理人员 191 人,保送和升入大学的 129 人,有 933 人走上了第二、三产业不同的就业岗位。毕业生中,有 67 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47 人受到各有关部门的嘉奖。*职中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为全县科技脱贫、发展经济作出了贡献。学校被国家教委表彰命名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 ,获得了*省“科技扶贫,培育人才”星火奖,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职中办学 17 年来,始终坚持科教兴农、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面向农业,服务农村,培训人才,推广科技,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农村职业高中发展壮大的办学路子,学校相继成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以人为本,突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职中创办于*年。当时,全县共有贫困人口12.7 万,占当时全县人口的 51.6%,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县和省的“七七”扶贫攻坚县。由于贫困面大,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经济落后,人才外流,科技人才十分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科技的进步。面对这样的县情,我们就如何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好职业中学,培养科教兴农人才,发展地方经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立足县情,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要发展地方经济,就要培养大批的有一技之长的初中级实用技术人才,就要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迅速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为此,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我们认为,人才就是有一技之长,适应发展,服务社会的人。大学生是人才,中专生是人才,在外工作的是人才,回家建设家乡的也是人才,受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的农民也是人才。我国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中初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我们要从贫困县、农业县的县情出发,为发展地方经济,为农民脱贫致富办学,培养政治思想合格,专业技术过硬,社会欢迎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有一技之长的新一代劳动者。2、农科教结合联合办学,培养发展农村经济的实用人才。我校和农业局、林业局、科学技术局等 16 家单位联合办学,形成了农科教结合联合办学的格局。农科教三家形成合力,培育和发展地方优势产业,为广大农户培训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培养科技明白人和带头人,推广优良品种,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科教三结合工作座谈会上,*职中农科教结合、联合办学的经验得到了交流和推广。3、培训科技人才,引进科技项目,推广科技成果。九十年代中期,我县大力发展烤烟生产,*职中及时开办烟草栽培与烘烤专业,培育人才,培训烟农,促进了我县烤烟生产的发展。两烟“双控”后,*职中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展经济果木林,再造一个新”的目标,紧密结合山区综合开发的需要,实施人才工程,培养山区综合开发的带头人;引进科技项目,做试验,作示范,使学校科教兴农主动适应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在贫困山区卡拉、龙段、开冲、大北等乡镇创建了五个林果育苗基地,培育种苗、示范栽种、培训栽培技术人才;引进了省科委立项的“龙陵黄山羊引种,本地黑山羊改良” 、 “国家林业部九五重点推广项目核桃高效嫁接育苗示范” 、 “甜龙竹育苗科技示范” 、 “现代农业示范园” 、 “美国肉用鸽引种示范” 、 “野生臭菜、海菜人工栽培示范”等一批科技项目,进行试验示范、科技服务和现场培训指导 173 期共 51789 人次,为山区综合开发培训种植养殖的科技明白人 1000 多名;提供各类优良果苗、竹苗 160 多万株(丛) ,良种畜禽 2 万多头(只) ,促进了我县甜龙竹、水果、干果生产和畜禽养殖业的长足发展。依托县人民政府划拨的 218亩*湖水面,引种湖南湘莲,实施省科委立项的“*湖湘莲引种试验示范”科技项目,现场培训湖边各族农户种植湘莲的技术,向沿湖辐射推广湘莲3000 多亩,净化了湖水,美化了湖面,吸引了四方游客,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职中承担的四个省级科技项目,已通过了省科委专家组的评估验收,获得了“*省科技成果奖” 。二、以专业带动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学校按需设置专业,把农、林、牧作为骨干专业、特色专业来办,实现“开办一个专业,带动一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办学目标。首先,结合全县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按需设置农学专业。先后开设了经济林果、农学、烟草栽培、庭院经济、畜牧兽医、养殖等农学类专业,并根据我县经济发展和各族农民增收的需要,先后举办了“果树栽培” 、 “湘莲栽培” 、 “烟草栽培” 、 “科技明白人” 、 “农村妇女双比双学” 、“新法养殖畜禽” 、 “黄山羊的饲养与黑山羊的改良”、 “竹笋高产栽培” 、 “核桃新法嫁接”等短训班。这些专业,结合农村实际,适应农户脱贫致富的需要,深受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欢迎。长班毕业和短班结业的学员,回去后派上了大用场,成为带动各族农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第二,充分发挥职教办学灵活性的特点,拓宽专业涵盖面,培养农业科技实用型人才。开办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立志发展家乡经济的带头人;开办乡镇企业管理和农村电算财会专业,培养农村现代管理人才;开办农用汽车维修与驾驶专业,为“三农”培养汽车维修与驾驶人才。第三,抓好学农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创办了校内外生产实习基地 4 个 998 亩。这些基地,有山地,有水面,有果园,有苗圃,有养殖场,还有实习餐厅。各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基地学技术、学经营、学管理、学服务、学创业,强化专业技能的养成,有了一技之长,成了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第四,以市场为导向,当地资源为依托,开发一批短平快项目,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开发冬玉米、冬茨菇、冬黄瓜、优质杨梅等品种。学校组培室培育种苗,向农户宣传推广。二是根据山区、坝区、河谷三个不同区域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引导农民调整作物结构,实行科学种植养殖。三是加大培训各族农户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和新项目新品种推广的力度。四是发挥学校的科技、人才优势,组成科技辐射网,和乡镇订有科技推广协定,和村子签订建设科技村协议,建立科技示范点,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使农户成为科学种植养殖的有心人和明白人,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办学 18 年来,*职中已开办长短班 298 个(期) ,在校学习和培训 16574 人,已毕(结)业15922 人。在长班已毕业的 2765 名学生中,从事种植养殖业的 892 人,科技户和专业户 357 人,农科员 263 人,基层干部和管理人员 191 人,保送和升入大学的 129 人,有 933 人走上了第二、三产业不同的就业岗位。毕业生中,有 67 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47 人受到各有关部门的嘉奖。*职中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为全县科技脱贫、发展经济作出了贡献。学校被国家教委表彰命名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 ,获得了*省“科技扶贫,培育人才”星火奖,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职中办学 17 年来,始终坚持科教兴农、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面向农业,服务农村,培训人才,推广科技,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农村职业高中发展壮大的办学路子,学校相继成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以人为本,突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职中创办于*年。当时,全县共有贫困人口12.7 万,占当时全县人口的 51.6%,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县和省的“七七”扶贫攻坚县。由于贫困面大,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经济落后,人才外流,科技人才十分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科技的进步。面对这样的县情,我们就如何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好职业中学,培养科教兴农人才,发展地方经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立足县情,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要发展地方经济,就要培养大批的有一技之长的初中级实用技术人才,就要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迅速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为此,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我们认为,人才就是有一技之长,适应发展,服务社会的人。大学生是人才,中专生是人才,在外工作的是人才,回家建设家乡的也是人才,受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的农民也是人才。我国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中初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我们要从贫困县、农业县的县情出发,为发展地方经济,为农民脱贫致富办学,培养政治思想合格,专业技术过硬,社会欢迎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有一技之长的新一代劳动者。2、农科教结合联合办学,培养发展农村经济的实用人才。我校和农业局、林业局、科学技术局等 16 家单位联合办学,形成了农科教结合联合办学的格局。农科教三家形成合力,培育和发展地方优势产业,为广大农户培训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培养科技明白人和带头人,推广优良品种,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科教三结合工作座谈会上,*职中农科教结合、联合办学的经验得到了交流和推广。3、培训科技人才,引进科技项目,推广科技成果。九十年代中期,我县大力发展烤烟生产,*职中及时开办烟草栽培与烘烤专业,培育人才,培训烟农,促进了我县烤烟生产的发展。两烟“双控”后,*职中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展经济果木林,再造一个新”的目标,紧密结合山区综合开发的需要,实施人才工程,培养山区综合开发的带头人;引进科技项目,做试验,作示范,使学校科教兴农主动适应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在贫困山区卡拉、龙段、开冲、大北等乡镇创建了五个林果育苗基地,培育种苗、示范栽种、培训栽培技术人才;引进了省科委立项的“龙陵黄山羊引种,本地黑山羊改良” 、 “国家林业部九五重点推广项目核桃高效嫁接育苗示范” 、 “甜龙竹育苗科技示范” 、 “现代农业示范园” 、 “美国肉用鸽引种示范” 、 “野生臭菜、海菜人工栽培示范”等一批科技项目,进行试验示范、科技服务和现场培训指导 173 期共 51789 人次,为山区综合开发培训种植养殖的科技明白人 1000 多名;提供各类优良果苗、竹苗 160 多万株(丛) ,良种畜禽 2 万多头(只) ,促进了我县甜龙竹、水果、干果生产和畜禽养殖业的长足发展。依托县人民政府划拨的 218亩*湖水面,引种湖南湘莲,实施省科委立项的“*湖湘莲引种试验示范”科技项目,现场培训湖边各族农户种植湘莲的技术,向沿湖辐射推广湘莲3000 多亩,净化了湖水,美化了湖面,吸引了四方游客,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职中承担的四个省级科技项目,已通过了省科委专家组的评估验收,获得了“*省科技成果奖” 。二、以专业带动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学校按需设置专业,把农、林、牧作为骨干专业、特色专业来办,实现“开办一个专业,带动一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办学目标。首先,结合全县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按需设置农学专业。先后开设了经济林果、农学、烟草栽培、庭院经济、畜牧兽医、养殖等农学类专业,并根据我县经济发展和各族农民增收的需要,先后举办了“果树栽培” 、 “湘莲栽培” 、 “烟草栽培” 、 “科技明白人” 、 “农村妇女双比双学” 、“新法养殖畜禽” 、 “黄山羊的饲养与黑山羊的改良”、 “竹笋高产栽培” 、 “核桃新法嫁接”等短训班。这些专业,结合农村实际,适应农户脱贫致富的需要,深受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欢迎。长班毕业和短班结业的学员,回去后派上了大用场,成为带动各族农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第二,充分发挥职教办学灵活性的特点,拓宽专业涵盖面,培养农业科技实用型人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