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生会计师事务所初感--妍姐带你学财务之审计篇_第1页
职场人生会计师事务所初感--妍姐带你学财务之审计篇_第2页
职场人生会计师事务所初感--妍姐带你学财务之审计篇_第3页
职场人生会计师事务所初感--妍姐带你学财务之审计篇_第4页
职场人生会计师事务所初感--妍姐带你学财务之审计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职场人生 会计师事务所初感 -妍姐带你学财务之审计篇正文:审计是江湖,让我们一起快意恩仇吧。大家还都在拼命的赶工,我自己偷偷的带着耳机听歌,偷偷的期盼着晚上可以少等一会车,期盼着上车就可以有个座位睡一会,期盼着路上都是绿灯,但唯独不会期盼着今天早下班和周末不上班,因为知道这些都不可能。坛子里很多朋友都在向往着事务所的生活,我也是。曾经很向往,现在进来了,一样觉得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不代表所有的经历都是快乐的。作为一个审计助理,特别是这种最初级的审计助理。我把经历写下了,希望大家都能有所借鉴。首先是找工作,北京的事务所可以分为 3 类,一类是四大,没什么其他说明就是牛。一类是国内的大型事务所,还有就是小不点的事务所。先说说四大吧,工资牛,加班牛,应聘门槛野牛。因为没有直接接触,都是听朋友叙述,难免有错误,如果哪位朋友看到了,希望指正。工资是大家最关心的,四大的工资应届毕业生起薪 5000 左右,注会考试每通过一科工资加 500,然后就是自己的努力了,居俺所知,普华的加班费每晚是 180,交通费(打车)全包。这里注意,只有四大才有加班费,其他事务所(我听说的所有国内事务所)惯例是没有加班费的.如果是往届毕业生去四大,关键就是需要工作经验了,应聘后的工资应该可以在五位数左右,当然那是要一定能力的。加班也牛,四大的同志收入高,自然时间也算是被人家收购了,当然没有自己的时间。所以只要需要就只能加班,加班在加班,还不能有任何借口。应聘门槛也是很牛的,应届生一定要全国著名大学的毕业生,这是基础,然后是英语好,能力好说完四大,说说国内事务所的中坚力量。可以按照全国百强搜索,大部分都是有网站的。这类事务所也可以划分为两类,一个是本身就很强大,通过真正的业务使自己的业务进入百强行列,另一种就是通过各种合并挤进的全国百强的(特别是一些排名靠前的所更有这种情况) 。我认为第一次参加应聘,应该尽可能的去比较大的事务所,有以下几个原因可以参考。第一,大所比较有机会接触大的项目,以后的个人履历上可以很光荣的写明在职期间参与过 XXX 大型项目,哪怕你在这个项目里仅仅是参与了抽凭、发函的工作。第二,大所可以接触很多不同的业务,特别是国内的事务所,有人认为大的事务所都程序化了,你负责哪部分,以后就经常负责这一块。但我接触以后感觉,不是这样的,还是2经常变化的。同样,大所接到的工作不一样,不会把你固定在某一部分,所以大所的接触面是相当广泛的。第三,接受培训的机会比较多。因为应对的都是比较大的项目,一个项目下来最初的培训时间可能就有好几天,其中的知识绝对是最实用,最不教条的。这时候的培训都会请工作在最一线的老师给辅导,我觉得可能比粉丝众多的郭老师或者张老师讲课的感觉还要好。呵呵,除了以上几个原因,去大所的好处还有很多,此中滋味还要自己去体会。那怎么进这些大所呢?我相信很多筒子对这个都比较好奇。我认为关键是时间的选择,我感觉每年9 月份之后都是各个事务所集中招人的时候。这个时候各个事务所的业务量已经明显出来了,是事务所的收获季节。所以在注协的网站上招聘信息每天都在更新,选择余地会很大。还可以结合上一年 100 强的名单,在百度这种搜索引擎里去找事务所的网址,看看网站的招聘信息。投完简历之后过一段时间可以给事务所的人事部门打个电话询问一下,也表示你很积极。另一方面就是大的事务所一般都会在比较大的城市,北京、上海都是不二的选择。还有就是如果对自己没啥信心,就等考下 1、2 科之后再去应聘。这时候你的筹码就算很多了,可以放心去选择。如果收到面试的邀请前往别紧张,有一部分事务所会有一些笔试的题,不会很难,对于新人关键是看你够不够细心,所以一定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作题。尽量和事务所的面试官沟通,所以这块要说一下,太内向的人不适合去事务所。有时候沟通的能力可能比你答题的情况还要给人印象深刻。因为在实际审计的过程中,沟通同样可能是发现问题的关键。说完应聘的问题,说说工资。北京的大型事务所工资都是分档的,这个档次可能是你面试官给你评定的,也可能是以后项目经理给评定。基本的起薪应该在 2500-3000,说实话,事务所的工资不是很高,比大部分人的想象要差很多,但我想打算进事务所的人都是有其他理由的。这话后面再说。如果你是特别特别新的愣头青,就是说对会计一窍不通,对审计完全没有接触,工资可能不会太高,甚至也就 1000 多。这个要对自己先有个预期,别等面试官问你的时候你说一价,直接让人家轰出去那就不好了。如果你已经通过一科两科的,可以适当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增加,但也别指望太多。我见过一小男孩,会计税法都通过了,进了事务所一个星期就被开了。原因就是自己要求太高,能力太低。最后一类事务所就是注会行业里的虾兵蟹将了,如果真是找不到大的事务所工作,可以暂住一段时间,但是工资肯定比上面提到的数字还要低些。但是工作量会很小,所以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有时间充分准备注会的考试。确实诱惑也算不小了。具体的我没有接触过,但是不要待的时间太长,工作一年就算是有资本跳槽了,人往高处走嘛,一步步来也是个不3错的选择。但是小事务所的弊端就是接触面窄,同样工作上也没有那么规矩,会造成不好的工作习惯,而好的工作习惯确实成功的基础。所以大家要三思啊07 年 11 月 25 日,阴据说今天北京会有小雪,但头还是希望我来,他说这一阶段确实比较紧张,所以今天是我连续工作的第 6 天。也许对于这个项目的其他人来说,已经是连续工作的第 16 天,第160 天,也许更久。现在我们做的是 930 时点的审计(也就是第三季度的审计) ,之前最艰苦的 331 时点审计我幸好没有赶上,因为是家要上市的公司,331 这个时点需要的是连续 3年加上一季度的审计,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每天早上 9 点上班,晚上 7 点半 8 点下班,这么早下班是因为末班车在 8 点半,我乘车时间要 2 个小时,所以头考虑了一下决定不留我太晚。我自己跟自己说 8 点叫正常下班,7 点半那是早退。说到我们头,确实得好好说说项目经理这个角色,对我们这些助理简直太重要了。最好的项目负责人和最次的项目负责人我可能都赶上过,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先说说最次的那个,我去的一家排名比较靠前的事务所工作了一个星期,最终决定辞职,是一个早晨很偶尔的念头。辞职的全部原因是想着自己绝对不能再跟着这个负责人干下去了。这个负责人是女的,大概有 30 岁左右,肯定是注会已经通过了,她来这个事务所也没有多久,甚至比我早不了两天,我们被安排进了一个国企的上市项目。开始我还挺开心,觉得一进来就赶上个大项目,美滋滋的。事务所要求我们自备电脑,然后每个月给一定的电脑补住。我们这个头最荒唐的就是他的电脑,对于现在的审计来说好的笔记本真的是相当重要,可以节省你很多时间。我们头第一天来带了个电脑,装上久其(一种国企常用的财务报表处理软件) ,居然就死机了,一看内存剩下的地方都不够打开一个 excel 的,她说这可怎么办啊?没办法,我们那天都跟着放弃使用电脑,整理一些纸质的资料。而且他的电脑居然都没有网线,不知道她抱着这样的电脑是怎么干工作的。第二天她又借了一个电脑,比原来那个大不了多少,8g 或者 4g 吧,反正是装上软件后,再想看 excel 或者 word 的东西就要插上 u 盘才可以。同样也没法上网,速度极慢,她对我说让我给她收发邮件,荒唐的事情就此开始。这个负责人不知道为什么很牛气,对企业里的人也很不屑。所以很多前期的沟通工作企业都不愿意参与。她没办法了解企业的情况,就让我们助理去,最后没有办法去普华问,普华是这个项目的主审。而之后的相关整理资料4她都不敢去与企业沟通,只能一遍遍找普华。普华最后都无奈了,对我们说你们能不能先开始一些实质性工作。她听了以后开始分配工作,核对报表的数字,我们这组包括 3、4 级公司大概 70 多家,每人分配了 20 家,她自己留了 10 家负责,但是工作分配下来的第二天她跟我说,我的好多企业只合并一年或者两年,工作量较小,所以让我顺手把她负责的企业都给核了。确实,工作量都加上也不算很大,但她的原因很可笑,她说她的电脑这些打开都很慢,甚至经常死机,所以就交给我了在她手底下的一个星期里,是黑色的,暗无天日的。她每天都不知道该干什么,她不知道怎么和别人沟通,她不知道一个项目负责人应该做的不仅仅是后勤工作(虽然她的后勤保障做得也很糟糕) ,最后上班的那天我听说普华已经开始给企业反馈报表信息了,而且居然出来了内控的东西,我们还在整理基础资料阶段(核对数据的工作只作了半天,后来她说这么做不行,还是把基础资料弄清楚心里踏实) 。我那天晚上在想照着这样的速度我们不定以后多惨,不管那家事务所待遇如何,也不管那家有多大,但至少短期不会有发展。这个项目如果开始肯定要在 1 年以上,跟着她到底有没有未来我不知道。别人都来了,我也要工作了,今天的事情还挺头疼,头说不会再给我加任务,作完这个就可以早回家。现在做的是 930 时点上往来帐向合并报表的整理工作,其他应收和其他应付有重复抵消的现象,头说让给一笔笔找出来,很乱,公司名称不一样,金额也不是简单的加总就能解决的,看着一摞摞的回函,脑袋大。中午休息的时候再来夸夸我们这个头,虽然他总是让我加班,但很高兴,或者说很庆幸赶上这么一个头。头去吃饭了,可以出来冒一个泡。其实今天没有什么特别具体的工作,主要是熟悉工作底稿、熟悉 NC(用友的网络版) 、熟悉久其。大概都接触过,大概也都没有系统地使用过,所以晃悠了一个上午。我们头是个比较严格的项目经理,我的感觉是他符合一个好的项目经理所应有的大部分素质,如果问那小部分他不具备的是什么,我只能说我不知道,我能想到的优点他好像都有。首先是对整个计划很有宏观上的概念,每天都会对一天的工作有个大致的安排,大到每个项目组应该做的工作,小到每个人具体的情况,大致都有个安排,每天早餐一封工作通知会把大部分人的工作情况有个交待,让你知道你每天都应该干什么。对于工作也确实很是负责,我很感动的是如果这个任务里需要人加班,首先留下的肯定是各级项目经理,而助理们则是最后被考虑的。我们头常说要具备一个职业高级经理的素5质,所以整个团队都是很努力的,因为你的头顶上有一个比你还努力的人。我们这些助理时时在仰望他们,当你回家的时候看着他们的 msn 或者 qq 还亮着的时候,就会觉得我们还应该在多加一会班,也许我们的头就能早些回家。另一个方面就是业务,很有专业性。我曾经听过一个老师讲审计,说审计最要秉持的是职业性怀疑。我们组里的同事,不管是高级经理还是助理人员都是很怕他。曾经一个复核人员说过,没事,我就大概看一下,什么问题到头手里都能发现。但他即使这么说也不敢真的太轻松。所以这个团队是紧张的,甚至是一个文件的名称都会很认真地弄。说这么多不是为了夸他有多好多好,而是觉得一个好的负责人应该怎样。我觉得好的负责人比一个事务所的好坏还重要。因为你接触不了整个事务所,而最直接对你的体现是你的顶头上司如何。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加入审计行列的新手,一个好的工作习惯,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都是以后继续工作的基础。比如说我之前的事务所没有做好交接,所以拿回来的底稿就是一塌糊涂,必须每张张都去看,去判断。到了这个所,头第一件事情就是规范我写文件的名称,每个文件的名称应该包括:文件内容,文件的填写时间,文件的操作人,如果是修改版或者整理版要特别注明。如果审计人员要求助理给整理某些资料,或者查询某个帐户的资料,文件中应该不仅仅是对资料的描述,还要适当注明你资料收集的方法,以方便审计人员了解你的工作情况。对于这些细节,看似是细节,其实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曾经听一个事务所负责独立审计的老师讲过,在审计工作中一定要把你的工作落实到笔头,也就是我们的工作底稿中,甚至包括你在什么时间和谁,去哪里进行了什么样的谈话,再例如你去银行的函证不光需要你的纸质的函证资料也包括你去的时间,地点等等,详细描述你的工作,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如果你遇上的是一个好的负责人,就不管条件如何都坚持跟下去,你会发现比我们在书本上能学到的东西多得多,如果是个不好的负责人,例如我最早见到的那个,我劝你尽早要求换组,或者换公司。我们不能拿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用的人和事上面。关于毕业之后的选择问题,我最后说一下吧,毕竟是每个人状况都不一样,一一回答,lz 基本这楼就算歪了。事务所和企业之间差别很大的,先去事务所还是先去企业我觉得应该综合考虑,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自己的经济压力大不大。事务所入门级一般是没有企业高的,四大除外。这是个最实际的问题。考试还是费钱的。62、自己是不是有很好的自我约束力,事务所工作压力大,能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lz在事务所期间 12 月份到 5 月份基本没有超过 7 小时的睡眠,即使夜里 2、3 点回到宾馆(lz的项目基本不出差,但也不回家,就在企业边上找宾馆)也要看会儿书。即使 lz 回家,路上也会看书。企业里,相对轻松的多,可以有大把时间学习。3、是不是有好的学习方法,事务所要自学,因为没人没时间细致的教你。即使你什么都不会,一样可以做打下手的工作,例如整理资料,如果你善于学习,成长绝对不是在企业里可以比的。lz 见过外行考了注会,来事务所 1 年做到项目经理,负责集团 IPO 的重点公司地。企业里一人一堆事,无论能力好坏,至少是个熟练工种。4、我希望和我能是两个概念,会不会去了企业就懈怠了,事务所是个必须努力,否则就会被淘汰的地方,我见过很多因为在企业里轻松,考了注会然后来事务所,工作两天被辞或者主动辞职的人。事务所的工作强度(我一般只大型所)不是和企业一个概念,在企业做一段时间之后,还会不会去事务所是一个问题。lz 虽然深爱审计这个行业,但明确感觉自己已经没有勇气再回去了。体检各种问题,干眼症、胃溃疡、偏头痛、颈椎不好,额,都是事务所后遗症。综合以上观点,自己判断,我坚信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在事务所工作做到 CFO 的大把大把,事务所只是个跳板,什么时候用和怎么用,都是个人问题。关键是你是不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这两天,周围同事都在拼命加班,忙着整理工作底稿,然后打印。这时候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不紧不慢的整理,一种是彻夜不睡,加班加点地忙活。因为前期对底稿的态度不一样,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其实每页的工作底稿在编制的时候顺手刷一下格式也许很容易,但是现在成百上千页的工作底稿要是一张张重新整理格式,那样的工作量可是不能小看的。所有几个小组里,最早交差的一个项目经理曾经带过我两天。跟着她的时候,她对底稿的格式要求就很严。每版交过去的东西不仅仅要注意里面的数字和描述,还要注意其中的格式。这样积累下来的底稿,在最后作汇总时仅仅打出来就够了。所以他们现在交的工作最快也最好。复核的人说到他们的工作总是“他们工作一直那么细,肯定现在出来得就快。 ”在别人都忙的时候,唯独我有点清闲,头总跟我说熟悉熟悉这个,熟悉熟悉那个。因为是半路进的项目,很多中间的过程我都不了解。头把以往发过的通知和要求都给我发了一份,开始还真是看不下去,头看我老玩,就跟我说一定要认真看这些通知,以后在工作中就7可以知道为什么有这种要求,为什么会有这种调整需要。要整体的看这个公司,然后才容易掌握自己以后的审计重点。有时候头给我的工作是特别特别无聊的工作,就是纯粹的数字比对。但是每次我作完这种工作他都会给我讲讲,他为什么需要这种工作。比如有一次企业要投标,需要审计报告,他们拿了几份审计报告的副本让我们去事务所盖章,头让我拿着审计报告比对电子版,对比其中的数字。我自己想既然是电子版的数字打出来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对照呢,打印机又不会出错。等对完了,没有发现问题交给头的时候,头说这是为了防范他们把电子版的数字作调整迎合投标的需要。呵呵,这种工作都是有自己的目的的,所以现在我如果遇到莫名其妙的简单工作,总会问一句这个是做什么用的呢?问自己一句,也问头一句。审计助理大部分时候都是面对这种枯燥的工作,只有了解工作背后的故事,才能让我们的工作有意义。这个城市的人大都睡熟了吧?也许在某个大楼的某个角落也会有我们这样的审计人员,乐哈哈的熬着夜,虽然也是满嘴牢骚,虽然也是一脸的不情愿,可是东西传到手里的时候,还是要认真地看,仔细的审刚才大家实在饿了,开始泡面。有个女孩问:你们要什么口味的泡面。一个老师说我就要现在这个味道的泡面。女孩大笑:那没戏了,我现在是切火腿呢,还是最后一根,您要非想吃这味,赶紧泡上就着这香味还来得及。我们都大笑,也许是累了,放松一下神经,也许是困了,笑两声给自己提神今天晚上就是在这样一段段笑声中度过的。今天夜里在熬夜赶工作底稿,出来的资料我们要几个人一道道审。我主要管的是审计资产部分的报表及相关附注,看表内数字关系的钩稽关系,看文字部分合理与否,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上忙碌。我做这部分的感觉一个就是心细,想起自己一次面试时候的考题。那次考试就是看你细心不细心,今晚上做的就是这部分。平时面对上百页的工作底稿,审计报告,难免会有疏漏,所以这时候的复核就很重要了。一定要认真对待。另一个老师在做文字描述的核对,由于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上市公司审计,说话没有那么严谨,经常遇到问题就去翻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看看别人是怎么描述问题的。原来一个老师讲过,好的事务所会专门用人力物力用于资料的收集,其中一部分就是对审计报告和报表附注里的用语的收集,要说到滴水不露也是个功夫。所以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多看看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和报表附注里的用语,都是最精辟,最保险的。要学会吸收,学会使用。谨记8头本来说不管怎样,3 点准时下班,3 点啊,真想睡觉早上就被宾馆里装修的声音吵醒了,再也睡不着了。昨天的工作感觉是比较有收获的一天,头一次接触现金流量表,感觉上报表和附注里最困难的复核就是长投、所得税和现金流量表。一次笔试的时候就是考察对财务报表和附注的复核。首先比较重要的部分是往来帐款部分,这个复核的重点一个是简单的加计,这个就不再多说了,还要注意的是帐龄的问题,因为是两期数据的比对,这样两期的帐龄和金额有一定的关系,比如 07 年两到三年的应收帐款一定要比 06 年一到两年的数字小,另一方面,在看大额的应收帐款时候如果里面会披露一部分帐龄,还可以核对一下与帐龄披露部分的数字是否匹配。有的企业为了多提坏帐或者不提坏帐,私下调整帐龄,大部分都会在审计底稿的时候发现,不过不排除未发现的情况。往来之后这块就是固定资产和库存这部分,通常就是减值的简单加计,但是这部分的数字在后面的现金流量部分会比较重要。然后就是长期投资这块,现在我也没有弄清楚具体怎么回事。特别是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东西,不过仅仅通过附注也很难发现问题,只作简单加计即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部分不太会看,ms 也没啥可看的,大部分数字很少作变动,没有什么增减变化。然后是利润表和现金流表,不过来活了,先干活,一会回来接着唠叨接着说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复核.这部分一直不是我负责,只是最后负责了 2 家的复核审计。利润表我也仅仅是看简单的合计数,但是所得税部分是个重点。所得税这部分弄得还不是很明白,那天看了一家公司所得税是负的,负责那个公司的项目经理给我解释说他们是免税的企业,所以应该所得税是零,但是一个下属的企业缴纳了所得税,所以造成合并的时候报表项里体现的是负数。还是有点晕,这两天的连续加班已经丧失了很多思考的能力,先记录下来,等过段时间再想想。这两部分我重点看的是现金流量表,因为完全没有接触过,所以找了个老师给讲了一下,我们这个组最大的好处是知无不言,只要你问得他会,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知道的倾囊相赠。现金流量表的复核本身也很复杂,因为大部分数字不是能直接从上面的资产负债表附注或者利润表里直接取数,没有比对的标准,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数字进行判断,比如现金流量9表里的财务费用,肯定要小于利润表里的财务费用,或者经营收入的现金流入要和应收、其他应收的减少还有收入进行大致的比对,当然这部分是比较容易出问题的,也是比较容易发现问题的。这两天主要是做会审,今天早上终于决定偷偷跑回家,感觉是体力透支的边缘了,给头发了个信息就偷偷走了,头给我回信说明天也可以在家。当然每天熬夜到凌晨也有自己的快乐,想象着一屋子人,大概 20 多个,每个人抱着电脑,在天色已微微露白的时候还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已经是一种经历了。相信不是所有的人都曾有过的,也会有快乐。第一天早晨熬到 5 点回宾馆,11 点起床吃午饭,第二天熬到凌晨 1 点,大家都有点精神恍惚,头指着我电脑说,你看有匹小马从屏幕上跑过去了,我说你肯定出现幻觉了,所有的人都一脸惊诧看着头,说您得睡觉了,那天是收工比较早的一天。每天成群结伙的从单位走回宾馆也是很快乐的,因为知道可以休息几个小时了,另外就是这一天都很有收获,不是每天都有,但是我觉得工作中的学习就是细微的地方,因为这个帖子是给大部分没有审计工作经验的朋友看的,有个小建议是,多干活。当然,开头我们什么都不会,很多东西都不清楚,所以这里我说的干活是体力活。比如给周围的同事倒点水,比如把屋子里的废弃物收拾一下,比如复印的东西你去帮忙拿,再比如把水果给大家洗洗,或者提醒大家吃点东西,这样有几个好处。首先是这个工作每天都是坐在电脑前的,活动的时间就是上下班,去洗手间,还有就是每天吃饭,对身体肯定不好,多干点活多给自己活动一下的机会,有百利无一害,勤快点,又累不死人。另一方面,大家,特别是审计经理确实在忙,有时候急着赶活,喝水都顾不上,更别提倒水了,所以给同事多服务一次以后自己忙的时候也会有人想着你的。这就是将心比心。最后就是为了自己多学点东西,你干的活屋子里各组的人都看得到,听得清,给他们个机会多了解你,以后再问问题的时候不用很尴尬。现在多干活,不会吃一点亏,你的勤快项目经理看在眼里,项目经理会主动要你,在所里做个抢手的审计助理不是也是一种成功吗只是自己的小建议,吃亏就是占便宜,相信这句话肯定有收获。这两天在加班整理前期的底稿,然后出报告,比较辛苦,因为自己是在会审的组里,大家没有活出来的时候没有事情做,东晃晃西逛逛,等大家出来东西了,我们才正式工作。也就是东晃西逛的时间我解决了一个大家都很困惑的问题,至少我是一直都很迷惑,所以我就认为这也是大家都很好奇的问题。10别着急,这个问题就是注会证书和注会工作经验二者哪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件事,我一直觉得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属于同等性质的问题。之前我也一直犹豫、徘徊,毕业后的时间一直在想着考证,考证,考证。满脑子都是必须先考下几科才行,以后工作就没时间了。也许是不想上班给自己的借口,也许是为了未来能稍微轻松点。总之两年的时间,为了注会证书,也为了其他一些事由耽误了。现在进了事务所,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就是到底是注会的资格证书重要,还是注会的工作经验重要。如果现在让我重新做自己的职业规划,我肯定选择一边工作一边考试,原因有三。 第一,今天问了单位的朋友,到底事务所里的项目经理们都有没有注会证书。今天才知道不是所有的项目经理都有注会证的,只能说他们都还在努力的路上。从另一方面证明经历比证书更有价值。我们想一下,这样大负荷的工作 25 岁的时候能吃得消,30 岁的时候也许能抗住,那 35 岁呢?我想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在 30 多岁的时候从一个审计助理开始做。所以说经历肯定是必须要有的,注会证书是可以让你的工作道路更加顺畅的。我们组里有个项目经理刚做审计 1 年多,之前是企业里的会计,是肯钻研的那种,现在一科都没考呢,已经是项目经理了。也许是个特例,所以说好的工作能力是首要的。第二,很多人拿了注会证书并不从事这个行业,原因就是怕吃苦。所以说可以先去事务所适应一下,如果觉得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再为之努力也不晚。如果开始就不能接受这样的压力和工作环境,那不如不考这个证书,可以考的试有的是,可以读的书数不过来,其实不用太执拗于这个注会证书。当然,如果希望挑战一下自己的学习能力,这个证书肯定是个很好的选择。但如果仅仅就是想给自己以后多个选择,我想大可不必,这样的工作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的。不喜欢的话,从事这个还有什么意义呢。最后一点要说的就是,工作当中积累的经验会帮助你更好的完成考试。也许合并报表你理解不了,抵消分录不知道咋回事,但是如果你接触过合并报表,有了实际的工作经验再去看书,就不会那么枯燥了。融会贯通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不过要慢慢积累,即使通过考试的注会们手头也会放着注会教材,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一边消化一边学习,效率会高不少的。以上就是我的理解。简而言之,如果你想从事审计工作,那么现在马上找事务所投简历吧,如果你不知道想不想从事审计工作,那么现在马上找事务所投简历吧。如果肯定不想从事审计工作,那么您在这里看啥呢?11这两天我休息,我就不知道该写啥了。大头说过段时间组织我们去学习疗养,还挺期待的。前些天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有的同事还是没有事情做,所以实习期都没有坚持完就被辞退了。这样看的话,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实习期,虽然劳动法说实习期只有一个月,但是大部分的事务所实习期都会在 2-3 个月之间。一个季度的实习期也不算短了,虽然我只来了一个月,但我觉得实习期有几个地方一定要注意。第一,一定要勤快。勤快包括眼勤,手勤,嘴勤。眼勤就是多看,多看别人做什么呢,能用眼睛看明白的就不要问了。也多看看谁需要帮忙,无论是你的上司还是你的同伴。手勤顾名思义就是多干活啦。做会做的,不会做的尝试着做,实在不会做的就问问前辈。这就是嘴勤,别怕难为情,一个好的团队同伴是不会吝惜任何经验的。把你会的告诉别人,把别人会得尽可能吸收过来,这地方就是需要你嘴勤了,多说两句谢谢,把你改成您,没啥吃亏的。如果觉得自己脑子不算快,那就更不能偷懒了。第二,不要挑活。助理甚至项目经理都会做很多重复性的工作。有的人注会已经过了一科或者两科,甚至可能已经拿到注会证书了,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只想做能够学到具体东西的工作,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就一脸的不情愿。觉得自己得尽快向项目经理靠拢,否则对不起自己的证书。心理上说是正确的,理论上说是不正确的。原因很明显,其实任何工作都有学习的地方,关键是能不能学,会不会学。你来做助理,不是审计工作,就要从头学,特别是原来就不是做审计的,更要从头开始。别想一口吃个大胖子,慢慢来,否则也许慢慢来的机会都没有了。第三,多和别人交流。多问问别人自己有什么能帮忙的,在上司布置任务的时候多反馈一下你是怎么理解的。辛辛苦苦作的东西,你也不想再返工重新开始吧?那开头的时候就多交流一下,不明白的还能学习点东西。多和同伴交流,也许你不会的正是别人擅长的。两个人互相弥补也许很快就能完成工作,节省自己的时间就是节省大家的时间。总之,别让自己在实习期马失前蹄,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坚持住也许就是好的开始。别耽误自己的时间,来了就争取留下,不喜欢就趁早走人。也别耽误别人的时间,事务所不需要磨洋工的人,所以一定要有雷锋的钉子精神,要抓紧时间,也帮别人抓紧时间。真高兴大家喜欢俺的贴,当有人要求连载的时候我就偷偷的对着屏幕傻笑。俺争取把自己的弯路都告诉大家,争取把经验也都拿来分享。一起努力吧12这两天接了个新的项目,负责人刚结婚出差旅行,我和一个审计在做前期工作,真是个锻炼。头一次去和客户签协议,并且这个客户是第一次和我们合作,这对于我们意味着以后的业务,也意味着未知的风险很大。头一次做固定资产盘点,自己做的很仔细,甚至有点过了,看见带电源插销的眼睛就发亮。也是头一次接触评估,这个评估包括 2 个单项资产和一个公司。头一次接触咨询,这个咨询还包括以后这个项目完成后,后续谈判中的技术支持。呵呵,总的来说是个挑战,很兴奋,甚至这种兴奋很快就冲淡了考试带给我的沮丧(怀疑就是这种太容易乐观的性格导致我最近的好几次失败)这次带我的老师(比我大不了多少,从业 3 年,也叫一声老师吧,因为他确实在教我东西)也很紧张,因为是个比较复杂的项目。评估、咨询、年审混在一起,资料还不能提供完整,很多东西都要考虑,所以老师经常试图诱导我思考一些东西。第一天在面对客户的时候他告诉回答问题要尽量精确,以显示我们做为专业人员的特点,实在不行也要尽量装的很专业,当然了,如果同行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出现问题,当着客户尽量不要直接说,可以私下提醒。呵呵,考虑是相互的嘛。然后在开始工作的时候,他说这个工作程序很重要,要把程序性的东西谨记于心,以后工作就可以有谱了,之后他也一再强调顺序的重要性。俺第一项目经理给俺的感觉是严谨,报告中,说话时,发布通知时都要求滴水不漏。甚至他要求我在 msn 工作组里说话的时候都要先打草稿,多看两遍确认无误地时候再发到 msn 的工作组里。报告就更夸张了,一个集团下的 n 个公司由 n 个负责人负责,我们项目经理会写出模版来让每个负责人使用。交上来的报告从格式到措辞都一样,需要变更的地方他会用红色标注出来。这份报告他可能自己会检查 5、6 遍。这样的工作方式减轻了地下负责人的压力,也减轻了我们会审的压力。而出来的报告措辞是绝对精准的,数字是绝对正确的,甚至标点符号都是严谨的。我发现不同的负责人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当然不可能一一吸收,但我想跟着不同的负责13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肯定会我们的工作方式会越来越完善的。我们负责人现在总跟我说多思考。比如签协议之后他给了我 3 版协议,是第一版到终板,他让我回家好好看看具体的改变并且思考一下改变的原因。之后给我一摞关于往来款的客户合同,让我编写一张表,他习惯是你去编,回来告诉我为什么要把这个要素编进去,能体现什么信息。呵呵,真喜欢这个团队,不断在互相学习。甚至有一天他看我听准则的讲解,我说听不懂,他问我:你知道为什么专家的讲解很难理解吗?你想想原因。后来他跟我说专家是站在准则编制者的角度理解的,而我们需要的是从使用者理解这个准则,角度的不同造成了我们的盲点不同,所以很多地方我们感觉一头无水呵呵,虽然这个工作有点累,倒不是需要加班,是面对客户的沟通和理解有点累,但很开心在这个项目里。经常看看项目负责人在报告上盖注会的章会给我压力,同事们对于考试的态度会给我压力,这两年的经历也会给我压力,希望自己能够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有签字盖章权,我喜欢这个职业,现在非常非常喜欢这个星期又回原来的项目了,感觉待的时间长了,就有感情了。回去的时候看见同事很是亲切,吃到原来的工作餐也很舒服。这个星期主要是在对项目里的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