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汽车与汽车发动机保护板_第1页
闲谈汽车与汽车发动机保护板_第2页
闲谈汽车与汽车发动机保护板_第3页
闲谈汽车与汽车发动机保护板_第4页
闲谈汽车与汽车发动机保护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闲谈汽车与汽车发动机保护板本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言论一汽车说到汽车人们就会想到工业文明,其代表就是蒸汽机,谈到蒸汽机大家又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詹姆斯瓦特,但蒸汽机并不是瓦特发明的,而是先由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里亚的希罗于 1 世纪设计了蒸汽机的雏形(汽转球),再由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然后才是托马斯纽科门和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的制造和改良,人类工业文明的序幕才就此拉开。然而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同样又浸入了众多科学伟人的心血(内燃机可百度)。这是发明汽车前最具核心的一部分,汽车发明者德国人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 于 1886 年 1 月 29 日获得世界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被誉为“汽车之父”,说他不是第一个发明汽车的,可能也就是法国人,因为法国人戴波梯维尔在 1884 年就发明了汽车(以煤气机为动力)并申请了专利,但他并没有去做汽车的后期研究,而是把发动机用到了工业生产中,他虽与汽车发明缘浅,但他在汽车发明进展过程中做出过一定贡献。汽车百年历史文化也是自德国人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与同期的 戈特利布戴姆勒开始,再由后来一些对汽车不断改进完善的人们,用无穷的智慧和心血组成的!二.汽车发动机护板的由来传播正能量从我开始,实话实说,我就是一个汽车发动机保护板生产厂家的工作人员,之前也发表过关于汽车发动机保护板的贴子,帖子被同行转过,也被车友转过,为避免“托儿”的嫌疑,我从来没说过我是哪个厂家或去赞扬自己贬低别的同行,转眼五年过去了,没想到现在又出现了某些不良奸商为了利益贬低同行,抬高自己,传播谬论再次诱骗消费者,本来不想多言,可又不想看到一些单纯善良又无辜的车友们一直被误导消费,所以,我就再啰嗦一次。很多卖护板的都说过此产品是他自己发明的,其功能是怎么怎么多,怎么怎么好,我想在这问一句,(除了设计合理和制造工艺)这种产品有什么高科技含量吗?产品本身涉及到什么精密电子控制单元了吗?如果没有,那就请说此大话的同行闭上你那张为此行业蒙羞的大嘴,争大眼睛,坚起耳朵,听听小兄弟我给你们讲讲。要问汽车发动机保护板是谁设计的,这我真不知道,无从考证,我想也没有必要去考证,这就像之前说的汽车一样,我个人认为汽车不是一个人发明出来的,而是从像希罗到卡尔本茨等这些众多发明家共同智慧结晶产生出来的具有人类工业文明代表性的艺术品,而护板只是现代汽车身上几千个零配件的其中之一,最早出现在二战时期,当时护板是加装在军用车上的,那个时期的道路条件本来就差再加上战争带来的破坏,最主要的是为了防止威力不大的警示地雷,所以那时军用汽车车身钢板都厚,底盘也高,防护底盘的钢板同样又厚又大(二战军车可百度),直到战争结束汽车重新改良生产,这个不起眼的小配件被简化设计并保留了下来,为的是防止硬物对汽车发动机油底等核心脆弱部件的刮碰,这才是汽车发动机保护板真正的由来与被保留的目的。因欧洲 20 世纪 70 年代原料和能源的爆涨,使汽车行业受到不小的冲击,各个汽车厂家都在想办法降低制造成本,但怎么降低是个问题,想来想去只能是在汽车身上找出一些不影响技术核心又可调换材质或可以去掉的配件来解决成本问题,很遗憾,护板就是被调换材质或去掉的部分配件之一,这就是为什么多年前的大部分进口汽车出厂时都带一个钢板,后来就变成塑料的或是根本就不带了的原因。九几年的时候,在当时道路条件同样一般的中国,护板这个产品再一次被具有敏锐眼光的商人所发掘。三.市场与衍生在中国,从第一套护板生产销售到现在多种材质护板的衍生,细心的车友会发现,有些商家把这种产品分成为几代,先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去划分,有一点是对的,就是第一代护板为钢质产品,也就是护板的鼻祖,为什么现在又有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了呢?原因只有一个,都想在这个行业里分一块“蛋糕”,在第一家钢质护板厂家形成中期市场后,来了第二家,第二家没等热销呢又进来了第三家,当钢质产品市场处于竞争激战的时候,迎来了智商不高的第四家,很快第四家被残忍的干掉了,这时,在一旁观战的第五家吸取了第四家被干掉的教训,同时还想到了当时的应对战术,那就是换材质,根据调换材质的物理特性结合某些汽车制造厂给出的汽车钣金薄是为了更好的吸能(不愿承认汽车减配抽条的事实)等类似汽车谬论卖点,再重新整理产品的销售话述,夸大宣传,贬低同行,抬高自己,诱导消费者,来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如今护板行业之所以衍生出不同材质的产品正是这种现象导致的。本人销售护板产品十余载,每当看到有些商家宣传产品功能时,都会提到产品重量轻能节油,理论上是对的(物体增加重量移动都会有损能耗,哪怕是您在车上加一块薄薄的塑料板),但实际效果是那么明显吗?哪个商家给出过安装此产品后每百公里节省多少燃油的数据?有吗?还有某些产品具有什么回弹性好,能防止硬物的碰撞还不影响安全?照这样说,汽车为什么还用钢板做防撞梁和车身啊?干脆用这种材质得了呗,车撞了自己能弹回来,都不用钣金修复了!这就像电视购物里卖手表的一样,拿个电钻去钻手表来证明手表材质多么好,朋友们,手表是看时间用的,谁平时会用刀片去刮?用电钻去钻?这只是某些商家的炒作宣传而已。作为有良知的企业,我们不怕竞争,我们不怕有比我们好的同行出现,往小说那是一个行业的幸事,往大了说那是国家民族的幸事,在任何行业光明正大凭本事赚钱都可以,但我们讨厌有垄断之心的人,更讨厌在自己所属行业里有欺骗消费者的商家。据说第 N代汽车护板产品将要问世啦,原材取自宇宙立方体,产品名称为:宇宙天地无极乾坤大挪移牌汽车发动机保护板!这种产品不但包含前几代护板产品的各种功能,它还能使您的爱车成为变形金钢!吹牛 B 谁都会,反正不上税!四.相关小知识与建议什么是汽车发动机保护板就不多说了,要强调的就是不管是什么材质的护板产品,除了保持汽车发动机舱的清洁和抵挡硬物对发动机底部瞬间冲击造成伤害这两项主要功能外,所谓的节油等功能和你安装后的燃油损耗都是一样可以忽略不计的。关于类别我们只分两类:1.塑质产品(塑料 树脂 塑钢)此类材质产品只能称之为防护不是保护,其中塑料只具备防尘,不具备抗冲击,相比塑料产品其它两种材质的护板,除了有防尘功能,也能抵挡较轻的冲击力,同属性为化学制品,劣质树脂护板里含促进剂,固化剂等化学成分,劣质的塑钢(也叫什么高分子聚合物,英文缩写 PVC,其实就是聚氯乙烯,也有用聚丙烯的,英文缩写PP,老百姓俗称的人工合成塑料)产品里含铅盐稳定剂等化学成分,都可以去上网查查,这些化学成分是否影响人身健康?!这种原料本身无毒,但有些改性所用的助剂却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改性也是生产此类产品的必须加工步骤,因为 PVC、PP 这些原料是不能直接进行加工使用的!仔细的去想想,一个本身就不确定是否含有化学毒素的塑料制品,加上一定温度和长时间的烘烤(汽车正常工作温度,特别是低速或堵车的时候,高速能好点)所产生的气体再通过空调滤芯进入汽车驾驶室,最后被吸入到人体,当然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想到后果了吗?看到这,也许你会说我危言耸听,不信的话你可以先查一下相关资料,然后自己再做个试验,模拟汽车正常工作温度烘烤塑质产品(无须点燃),闻闻有没有气味?好不好闻?你也可以回想一下前两年某高档品牌汽车驾驶室内的甲醛(同样是摸不到看不见的有害气体)超标给驾驶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2.金属产品(热轧钢 冷轧钢 铝合金 铝镁合金 钛合金等)此类材质可分别网上查询其物理特性,同属性为金属元素,同样是钢,热轧(价格低)和冷轧(价格高)价格每吨相差近两千元左右,同样是铝合金,问清楚是哪个系别的,别让不良奸商拿一块普通的 1 系铝板当作 5 系的铝镁或 6 系的铝镁硅合金板卖给你,再特别说一下钛合金,我不知道有多少车友了解什么是钛合金,钛合金的密度一般在 4.5g/cm3 左右,仅为钢的 60%,纯钛的强度才接近普通钢的强度,只有高强度钛合金是超过了合金结构钢的强度,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目前市场上销售所谓的钛合金护板 90% 多都是假的高强钛!基本上都是氮碳化钛的真空镀膜处理,广东那边叫的真空镀钛,有色彩的基本是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处理,如果真是高强度钛合金的护板,以 TC4 型号为例,每公斤 280 元,一张标尺的原料板材为 1.2 米 X2 米,整张原材板为 17 公斤左右,一张原材板只能做两套护板成品,去掉多余的边角料后自己算吧,一套产品的材料费至少需要 1000 至 1500 元,这还不算开模冲压和人工等费用。以市价 150-300 元买的能是你想象的那种“钛合金”吗?我不能说那些产品一点钛的成分都没有,只能说现在市面上的钛合金产品根本就不是我们所想的那种高强度的钛合金,就像你去买鞋,都说是皮鞋,猪皮,羊皮,牛皮,人工皮都是皮,到底是哪种你能真正分清吗?这正是不良奸商抓住了广大汽车用户迷信新金属、新材质,所炒作的噱头。无论是什么材质的护板产品,只要是站在用户的角度用心去设计制造,合格出厂,都不会给你原车带来散热,增加大油耗,共振等影响,我不否认确实存在这些问题,说安装钢板油耗大,到底大多少?现在的钢板一般都在十五斤左右,多说二十斤,难道身体较胖的人为了省油还得先减肥然后再开车?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一些不良商家制造出的劣质产品导致的,再加上同行之间恶性竞争,恨不得把芝麻大的问题说得像西瓜一样大,就像移动,联通和电信相互之间的竞争一样。不但扰乱了行业还给消费者制造了产品选择障碍。再说一下护板和发动机下沉,这个问题一直是护板行业里讨论最激烈的话题,大家先去搞明白什么是发动机下沉功能?还有在中国汽车正面碰撞实验的速度是多少?去网上查查,然后再想想,这是不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理论上,相比塑质护板,金属材质的产品的确容易出现影响下沉这样的事儿,但不是绝对影响,这取决于产品设计,以前的树脂护板安装附件为塑料卡扣或自攻螺钉,别说汽车发生碰撞,就是有点小刮小碰它自己都会掉下来,后来这类产品也更换了和钢板一样的安装附件就是普通标准件(合格的金属护板附件大都为 8.8 至 10.8 高强度级别的防腐螺栓),某种程度上也一样会影响发动机下沉。可悲的是有些人的大脑被这些奸商洗得连最起码的一点主观意识都没有了,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假如我说你家别用燃气或电磁炉做饭了,万一发生泄露或电流大引起爆炸怎么办?难道你真的会天天去饭店吃饭?想想汽车底盘的刮碰和撞掉发动机的概率哪个更大一些?如果你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不超速不醉驾怎么可能会出现从正面撞掉发动机的事故?有的像奔驰 M 级和兰德酷路泽等这些高端的 SUV 汽车底盘装的都是钢质护板,难道说这些高端品牌没有发动机下沉技术?还是买这些车的人不怕死?大家也可以看看国外高速碰撞实验,一台福特福克斯以每小时 120 英里的速度去进行撞击,撞击后两厢车瞬间变成一厢车了,这时你还拿一块护板跟我说事儿吗?一句网络流行语就能解释你心中的困惑:no zuo no die汽车发动机保护板就是专为保护发动机底部设计的,是防患于未然的一种产品,不是说你不加装就一定会带来损失,每个车友都不想发动机底部受到伤害,但谁又敢保证这种倒霉事儿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结合实际情况去购买适合自己的产品,比如说我就是上班代步,行驶的路况很好不会出现托底的问题,那合格的塑质产品就够用了,如果你是喜欢玩越野的总去山路爬坡涉水,那你就安个合格的金属材质产品。如果你觉得这个产品没用,也可以不去加装。没有一个商家会拿着刀逼着你买他的产品。五.总结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进口的东西质量好,或电子科技含量高,难道我们真得不如外国人聪明吗?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因为他们抵制假冒伪劣,严惩欺诈行为的力度大,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也在监督商家,致使商家只能提供更高更好的产品质量与服务去相互竞争,所以,人家的产品会越做越好,这跟是否有责任心的管理部门和消费者有一定关系,而我们中国的管理部门和消费者呢?管理无作为,消费者大多数还是单纯消费,沉浸在物美价廉的幻想中,致使中国实力不强的商家只能去变相降低制造成本或以次充好的诱导销售,物美价廉只是个形容词而已,怎么可能会是真的,就像北京五环以内的房子不可能卖两千元一平米,水果机不可能卖八百元,宝马汽车不会卖三万多块钱一样,别跟我说二手的,这样没意思。当然,以上举例的商品也都存在价格虚高。记住!商品不存在物美价廉,只有货真价实!说到护板,根据材质的不同,一样型号产品的好与坏相差也就是几十元至二百元左右,不合格的产品也是有成本的,不会赔钱卖,好一点的产品也不是贵的没边。所以,我们要用心消费,不管衣食住行等哪种商品,不怕你不买,就怕你不去了解,盲目无主见消费的结果就是,一个成本只有百十元钱的产品却让你花了上千元的人民币,你觉得值吗?别说没有,在暴利行业没被曝光之前,女性用的化妆产品不是吗?汽车发动机保护板从无到有,从出厂前装到后配,从良好的市场氛围到现在乌烟瘴气的恶性环境,从过去几百元到现在抽条后最低几十元的价格,从无人问津到激烈讨论,这个我所热爱的行业(也包括现在中国的各种行业),如今想想,可笑又可悲,可笑的是被骗的人跟着骗子一起以讹传讹的“间接”欺骗别人,可悲的是中国人在骗中国人!不然就不会有某些进口品牌汽车出口到中国的和出口到其它国家的整车质量及配置存在差异的问题了。购买服饰为了美观得体,须多样对比,购买食品为了果腹尝鲜,须安全放心,购买功能商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