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总论广州讲义_第1页
骨折总论广州讲义_第2页
骨折总论广州讲义_第3页
骨折总论广州讲义_第4页
骨折总论广州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伤科学骨折概论中医伤科学骨折概论l 骨伤科教研室 骨折总论bb 诊断诊断 要点要点bb 分类分类bb 病因病因 病理病理bb 并发症并发症bb愈合愈合 过程过程目录目录bb 愈合标准愈合标准bb 愈合愈合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bb 急救急救bb治疗治疗bb 畸形畸形 愈合、迟愈合、迟缓愈合、不愈合缓愈合、不愈合的处理原则的处理原则骨折总论骨折 定义由于外力作用破坏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一、受伤原因(一)生活损伤 跌倒所致,多发于老人和儿童。前者 桡骨远端、髌骨、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等;后者 锁骨、肱骨髁上骨折等骨折总论(二)工业损伤 手部 机器压轧、切割、撕脱、绞轧等;小腿及足踝部 砸伤(三)交通损伤 较严重,常为复合伤(四)农业损伤 季节性,牛马顶、踩伤(七)自然灾害损伤 建筑物倒塌(五)运动损伤 运动时跌倒、跑、跳失控所致 (六)火器伤 多严重、开放性、复合伤二、暴力形式和受伤机理(一)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如打伤、压伤、枪伤、撞击伤等(二)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分两类(1)传达暴力,如桡骨远端骨折。(2)扭转暴力,如投弹或扳手腕所致的肱骨干骨折。(三)筋肉牵拉股四头肌强烈牵拉致髌骨骨折。(四)持续劳损长途跋涉或长距离行军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干下1/3骨折。致伤外力是外因,而受伤机理则是外因和内因综合作用的现象。骨折总论骨折总论三 .骨折的移位(一)成角移位(二)侧方移位(三)缩短移位(四)分离移位(五)旋转移位骨折总论骨折总论(一)闭合骨折(二)开放骨折一.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骨折总论骨折总论二、根据骨折的损伤程度(一)单纯骨折(二)复杂骨折(三)不完全骨折(四)完全骨折骨折总论骨折总论(一)横断骨折(二)斜形骨折(三)螺旋形骨折(四)粉碎骨折(五)嵌插骨折三、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六)压缩骨折(七)裂缝骨折(八)青枝骨折(九)骨骺分离骨折总论骨折总论四、根据骨折整复后的稳定程度(一)稳定骨折(二)不稳定骨折骨折总论横断骨折斜形骨折粉碎骨折嵌插骨折裂缝骨折青枝骨折骨折总论五、根据骨折后就诊时间(一)新鲜骨折(二)陈旧骨折骨折总论 23周 23周骨折总论六.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一)外伤骨折(二)病理骨折骨折总论骨折总论一 .受伤史二 .临床表现(一)全身情况(二)局部情况 1.一般症状(1)疼痛 (2)肿胀 (3)功能障碍2. 骨折特征(1)畸形 (2)骨擦音(3)异常活动三 . X线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骨折总论诊断要点骨折总论骨折的并发症一、外伤性休克二、感染三、内脏损伤四、重要血管损伤五、缺血性肌挛缩六、脊髓损伤七、周围神经损伤八、脂肪栓塞九、坠积性肺炎十、褥疮十一、尿路感染及结石十二、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十三、创伤性关节炎十四、关节僵硬十五、缺血性骨坏死十六、迟发性畸形骨折总论定义 是指骨折后骨组织及其周围组织反应和修复的过程中医认为是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骨折总论骨折的愈合过程一、血肿机化期( 2 3 周)二、原始骨痂期( 4 6 周)三、骨痂改造期( 8 12 周)骨折的愈合过程骨折总论骨折总论骨折 出血 血肿网状 纤维素血凝块成纤维细胞 吞噬细胞异物巨细胞 肉芽形成(血肿机化 )纤维结缔组织纤维性骨痂转化成软骨增生 变性 钙化软骨内骨化演变骨折端内骨膜增生增厚(内骨痂)外骨膜增生增厚(外骨痂)骨膜骨化形成原始骨痂达临床愈合骨折的愈合过程血肿机化期( 2 3 周)原始骨痂期( 4 6 周)骨折总论骨痂改造期( 8 12 周)成骨细胞新生骨小梁 网织骨破骨细胞参与 对坏死骨清除新生骨爬行代替骨性骨痂板层骨纤维骨髓腔闭塞骨折线消失受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按重力线重新排列骨折复原 骨折线消失 (骨性愈合 ) 骨髓腔相通第二次骨改造第一次骨改造骨折的愈合过程骨痂改造期( 8 12 周)骨折愈合标准临床愈合标准(一)局部无压痛和纵叩痛(二)局部无异常活动(三) X 线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四)功能测定 上肢能平举 1kg达 1 分钟下肢能徒步 3 分钟,并不少于 30步。(五)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骨折总论骨折总论骨折愈合标准骨性愈合标准(一)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二) X 线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骨折总论骨折总论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一、全身因素(一)年龄 与骨折愈合速度成反比二、局部因素(一)断面接触 与骨折愈合速度成正比(二)断端的血供(三)损伤的程度(四)感染的影响(五)固定和运动(二)健康情况骨折总论骨折总论骨折的急救 一、抢救生命 创伤 A B C二、创口包扎三、现场固定四、迅速运送骨折总论初处理 :现场急救,要用最有效、简捷方法固定骨折后送医院(下肢长、重、干力大,易加重损伤、骨折移位)骨折总论骨折的治疗原则 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目的 疗程短、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方法一、复位二、固定三、练功四、药物骨折总论骨折总论 骨折的治疗一、复位(一)手法复位1.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 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和对线完全良好(2)功能复位 骨折复位已尽了最大努力,移位仍未完全矫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2.复位前准备 (1)麻醉 可选用针麻、中药麻、局麻(包括血肿内麻、 N阻滞麻 (臂丛麻、腰麻、硬外麻 ))、全麻3.复位基本手法 原则 “子求母 ” 即以远端对近端(二)切开复位 切开骨折部的软组织,显露骨折段,在直视下将其复位(2)摸诊 根据畸形及 X线、手摸心会骨折总论骨折总论 骨折的治疗手法复位(1)拔伸 (牵引 ) 方法 运用两个纵向对抗力(2)旋转 方法 固定近端,手握远端,围绕纵轴向内、 外旋转(3)折顶 方法 先折端加大成角,沿斜面压按,令断端 接触;快速端提骨折总论目的 矫正缩短移位目的 矫正远端旋转移位目的 用拔伸手法无法矫正缩短移位骨折总论 骨折的治疗手法复位(4)回旋 方法 固定近端,手握远端旋回目的 背向(背靠背)移位(5)端提 方法 “陷者复起、突者复平 ”目的 上、下(前后或掌背)侧方移位(6)捺正 方法 用两个侧方(横向)挤压力目的 矫正侧方移位 骨折总论骨折总论切开复位切开骨折部的软组织显露骨折段在直视下将其复位骨折总论 骨折的治疗二、固定(一)外固定1.夹板固定2.石膏绷带3.持续牵引(二)内固定骨折总论骨折总论二、固定骨折的治疗(一)外固定1.夹板固定骨折总论a夹板产生压应力d压垫产生效应力c扎带产生约束力b肌肉产生内在力骨折总论(3)衬垫外套 棉花、海棉、棉毡等,以绷带或具有一定弹性的针织布料为好(4)固定垫 用毛头纸、棉花、棉毡等作材料,起加压力或杠杆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