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感:师德体会_第1页
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感:师德体会_第2页
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感:师德体会_第3页
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感:师德体会_第4页
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感:师德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有感:师德 体会 王 玲 云 快乐,什么是快乐 有的人,家财万贯 却未见有说有笑 有的人,家贫如洗 却总是笑口常开 其实,快乐很简单 它一直藏在我们的心里 近段时间,中央台在播放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大型纪录片,我挺喜欢看的,看着他们那至纯至朴 的笑脸,我时常隔着电视和他们一起笑。他们生活 在穷村僻壤,他们穿着朴素,甚至破旧寒酸,但是 他们都有着崇高的品质和感人的事迹,令人心生敬 意。 至 纯 今天是师德培训的第二天,校领导组织我们观 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此次观看两个记录片, 一个讲述江西教师蒋国珍的故事,另一个记录藏族 教师宋玉刚的故事。 也许是好久没有被感动了,原本有些吵闹的会 场,渐渐地,变得鸦雀无声。我偷偷地环顾四周, 大家都看得很认真。我也定下神,盯着屏幕看,里 面放的是蒋国珍老师的故事,蒋老师今年 82 岁高 龄,身体瘦小,衣着质朴。但是真看不出他有这么 大岁数。他每天起早摸黑,种庄稼,捡破烂,不知 疲倦。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这种情景,我们则 会猜想老人生活困难,需要挣钱养活自己。而他每 月却有 3600 多块钱的退休工资,他是村里最富的 人,却过着最穷的生活,每天给自己的开支就是一 块钱,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红薯。难怪村里的人说他 神经病,让所有的人无法理解。 虽然我也疑惑不解,但是我相信蒋老师肯定有 他自己的原因。看着看着,我们才知道,蒋老师把 所有的钱都捐给了那些贫困学子,有的几千,有的 一万,多则几万。有人帮他计算了一下,大概有 20 多万,他连种庄稼捡破烂挣来的钱也捐了出去。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只是轻描淡写说到 自己孤身一人,无儿无女,无牵挂,只希望孩子们 不要因为没钱而辍学。当老人说到“孩子“学生” 时,眼里总泛着光芒,他爱学生,爱孩子,把所有 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 会倾囊相助。在我们看来老人过得很艰苦,但是他 很知足,他的脸上总挂着幸福的微笑。在他的世界 里,没有富有,没有贫苦,只有学生。 是啊,人生本来无,何来有,只要心中装着一 个至纯至美的愿望,那就会变得很幸福。 奉 献 蒋老师把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后来因 病退休,心中仍想着学生,为学生捐款助学,为学 生买奖品送鼓励。他说人生来就是要奉献,他不在 乎自己吃什么,穿什么,节省下一分一厘,为学生 们送去一份份希望。记得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 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 看他取得什么。 ”只有献身社会,人生才能显示意 义。也许那些伟大的人都是这么想着,才能在困难 面前一无反顾,勇往直前,才能在私利面前大公无 私,不计个人得失,才能在掌声鲜花面前全身而退, 潜心钻研。再看“汉族爸爸”宋玉刚,他因为一次 意外的帮助,对结下了浓浓的藏族情结。他发誓要 让更多藏族同胞识字,不吃文字亏。这么想,也这 么做。他选择了西藏,虽然那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 苦,时不时地会发生自然灾害。他也时常想念远在 他乡的年迈的父母,但是他想到了藏族人民需要他, 他要留下来帮助他们。后来,他发现藏族的孩子听 不懂他的话,他走进藏族家庭,学习他们的生活方 式,学习藏族语言,很快他就能讲一口流利的藏语。 没有语言的障碍,交流起来就方便了。当他了解到 这里的父母根本不重视教育,当孩子小学毕业了, 家长们总希望孩子结束学业,回家帮忙干活。宋老 师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孩子们身边,虽然自己的孩 子正生病,发着高烧,但是不能让一个孩子辍学的 强烈愿望一直在心中呼唤着他,直到把所有的孩子 顺利地送进中学,他才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带女儿去 看病。 他的真诚付出,赢得了藏族孩子们的喜欢,难 怪孩子们都称他为“汉族爸爸” 。 不管是蒋国珍老师,还是宋玉刚老师,他们心 中都装着学生,想着别人,他们都有一颗崇高的心, 他们都有为人类做贡献的大愿望。为了学生,他们 不怕累不觉苦,为了学生,他们可以放弃优越的生 活,为了学生,他们可以牺牲自己。几十年的艰苦 付出,不是为了被谁称赞,不是为了取得荣誉,更 不是为了获得报酬,默默地付出,默默地承受,默 默地离开。此时我想说“无声胜有声” ,无声的伟 大比有声的伟大更令人敬佩。正如记者说的,他们 的境界不是人人可达,但是当我们迷失在繁华喧闹 中,不妨抬头看看那一片蓝天。 快 乐 现在知道快乐是什么 那就是我们心灵中一泓清泉 对别人 一次真诚的帮助 一份温暖的问候 甚至 一个爱的眼神 我想快乐无大事 也无小事 多一份奉献 多一份开心 真正的快乐 那是一个美丽的境界 王 玲 云 快乐,什么是快乐 有的人,家财万贯 却未见有说有笑 有的人,家贫如洗 却总是笑口常开 其实,快乐很简单 它一直藏在我们的心里 近段时间,中央台在播放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大型纪录片,我挺喜欢看的,看着他们那至纯至朴 的笑脸,我时常隔着电视和他们一起笑。他们生活 在穷村僻壤,他们穿着朴素,甚至破旧寒酸,但是 他们都有着崇高的品质和感人的事迹,令人心生敬 意。 至 纯 今天是师德培训的第二天,校领导组织我们观 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此次观看两个记录片, 一个讲述江西教师蒋国珍的故事,另一个记录藏族 教师宋玉刚的故事。 也许是好久没有被感动了,原本有些吵闹的会 场,渐渐地,变得鸦雀无声。我偷偷地环顾四周, 大家都看得很认真。我也定下神,盯着屏幕看,里 面放的是蒋国珍老师的故事,蒋老师今年 82 岁高 龄,身体瘦小,衣着质朴。但是真看不出他有这么 大岁数。他每天起早摸黑,种庄稼,捡破烂,不知 疲倦。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这种情景,我们则 会猜想老人生活困难,需要挣钱养活自己。而他每 月却有 3600 多块钱的退休工资,他是村里最富的 人,却过着最穷的生活,每天给自己的开支就是一 块钱,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红薯。难怪村里的人说他 神经病,让所有的人无法理解。 虽然我也疑惑不解,但是我相信蒋老师肯定有 他自己的原因。看着看着,我们才知道,蒋老师把 所有的钱都捐给了那些贫困学子,有的几千,有的 一万,多则几万。有人帮他计算了一下,大概有 20 多万,他连种庄稼捡破烂挣来的钱也捐了出去。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只是轻描淡写说到 自己孤身一人,无儿无女,无牵挂,只希望孩子们 不要因为没钱而辍学。当老人说到“孩子“学生” 时,眼里总泛着光芒,他爱学生,爱孩子,把所有 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 会倾囊相助。在我们看来老人过得很艰苦,但是他 很知足,他的脸上总挂着幸福的微笑。在他的世界 里,没有富有,没有贫苦,只有学生。 是啊,人生本来无,何来有,只要心中装着一 个至纯至美的愿望,那就会变得很幸福。 奉 献 蒋老师把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后来因 病退休,心中仍想着学生,为学生捐款助学,为学 生买奖品送鼓励。他说人生来就是要奉献,他不在 乎自己吃什么,穿什么,节省下一分一厘,为学生 们送去一份份希望。记得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 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 看他取得什么。 ”只有献身社会,人生才能显示意 义。也许那些伟大的人都是这么想着,才能在困难 面前一无反顾,勇往直前,才能在私利面前大公无 私,不计个人得失,才能在掌声鲜花面前全身而退, 潜心钻研。再看“汉族爸爸”宋玉刚,他因为一次 意外的帮助,对结下了浓浓的藏族情结。他发誓要 让更多藏族同胞识字,不吃文字亏。这么想,也这 么做。他选择了西藏,虽然那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 苦,时不时地会发生自然灾害。他也时常想念远在 他乡的年迈的父母,但是他想到了藏族人民需要他, 他要留下来帮助他们。后来,他发现藏族的孩子听 不懂他的话,他走进藏族家庭,学习他们的生活方 式,学习藏族语言,很快他就能讲一口流利的藏语。 没有语言的障碍,交流起来就方便了。当他了解到 这里的父母根本不重视教育,当孩子小学毕业了, 家长们总希望孩子结束学业,回家帮忙干活。宋老 师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孩子们身边,虽然自己的孩 子正生病,发着高烧,但是不能让一个孩子辍学的 强烈愿望一直在心中呼唤着他,直到把所有的孩子 顺利地送进中学,他才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带女儿去 看病。 他的真诚付出,赢得了藏族孩子们的喜欢,难 怪孩子们都称他为“汉族爸爸” 。 不管是蒋国珍老师,还是宋玉刚老师,他们心 中都装着学生,想着别人,他们都有一颗崇高的心, 他们都有为人类做贡献的大愿望。为了学生,他们 不怕累不觉苦,为了学生,他们可以放弃优越的生 活,为了学生,他们可以牺牲自己。几十年的艰苦 付出,不是为了被谁称赞,不是为了取得荣誉,更 不是为了获得报酬,默默地付出,默默地承受,默 默地离开。此时我想说“无声胜有声” ,无声的伟 大比有声的伟大更令人敬佩。正如记者说的,他们 的境界不是人人可达,但是当我们迷失在繁华喧闹 中,不妨抬头看看那一片蓝天。 快 乐 现在知道快乐是什么 那就是我们心灵中一泓清泉 对别人 一次真诚的帮助 一份温暖的问候 甚至 一个爱的眼神 我想快乐无大事 也无小事 多一份奉献 多一份开心 真正的快乐 那是一个美丽的境界 王 玲 云 快乐,什么是快乐 有的人,家财万贯 却未见有说有笑 有的人,家贫如洗 却总是笑口常开 其实,快乐很简单 它一直藏在我们的心里 近段时间,中央台在播放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大型纪录片,我挺喜欢看的,看着他们那至纯至朴 的笑脸,我时常隔着电视和他们一起笑。他们生活 在穷村僻壤,他们穿着朴素,甚至破旧寒酸,但是 他们都有着崇高的品质和感人的事迹,令人心生敬 意。 至 纯 今天是师德培训的第二天,校领导组织我们观 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此次观看两个记录片, 一个讲述江西教师蒋国珍的故事,另一个记录藏族 教师宋玉刚的故事。 也许是好久没有被感动了,原本有些吵闹的会 场,渐渐地,变得鸦雀无声。我偷偷地环顾四周, 大家都看得很认真。我也定下神,盯着屏幕看,里 面放的是蒋国珍老师的故事,蒋老师今年 82 岁高 龄,身体瘦小,衣着质朴。但是真看不出他有这么 大岁数。他每天起早摸黑,种庄稼,捡破烂,不知 疲倦。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这种情景,我们则 会猜想老人生活困难,需要挣钱养活自己。而他每 月却有 3600 多块钱的退休工资,他是村里最富的 人,却过着最穷的生活,每天给自己的开支就是一 块钱,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红薯。难怪村里的人说他 神经病,让所有的人无法理解。 虽然我也疑惑不解,但是我相信蒋老师肯定有 他自己的原因。看着看着,我们才知道,蒋老师把 所有的钱都捐给了那些贫困学子,有的几千,有的 一万,多则几万。有人帮他计算了一下,大概有 20 多万,他连种庄稼捡破烂挣来的钱也捐了出去。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只是轻描淡写说到 自己孤身一人,无儿无女,无牵挂,只希望孩子们 不要因为没钱而辍学。当老人说到“孩子“学生” 时,眼里总泛着光芒,他爱学生,爱孩子,把所有 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 会倾囊相助。在我们看来老人过得很艰苦,但是他 很知足,他的脸上总挂着幸福的微笑。在他的世界 里,没有富有,没有贫苦,只有学生。 是啊,人生本来无,何来有,只要心中装着一 个至纯至美的愿望,那就会变得很幸福。 奉 献 蒋老师把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后来因 病退休,心中仍想着学生,为学生捐款助学,为学 生买奖品送鼓励。他说人生来就是要奉献,他不在 乎自己吃什么,穿什么,节省下一分一厘,为学生 们送去一份份希望。记得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 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 看他取得什么。 ”只有献身社会,人生才能显示意 义。也许那些伟大的人都是这么想着,才能在困难 面前一无反顾,勇往直前,才能在私利面前大公无 私,不计个人得失,才能在掌声鲜花面前全身而退, 潜心钻研。再看“汉族爸爸”宋玉刚,他因为一次 意外的帮助,对结下了浓浓的藏族情结。他发誓要 让更多藏族同胞识字,不吃文字亏。这么想,也这 么做。他选择了西藏,虽然那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 苦,时不时地会发生自然灾害。他也时常想念远在 他乡的年迈的父母,但是他想到了藏族人民需要他, 他要留下来帮助他们。后来,他发现藏族的孩子听 不懂他的话,他走进藏族家庭,学习他们的生活方 式,学习藏族语言,很快他就能讲一口流利的藏语。 没有语言的障碍,交流起来就方便了。当他了解到 这里的父母根本不重视教育,当孩子小学毕业了, 家长们总希望孩子结束学业,回家帮忙干活。宋老 师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孩子们身边,虽然自己的孩 子正生病,发着高烧,但是不能让一个孩子辍学的 强烈愿望一直在心中呼唤着他,直到把所有的孩子 顺利地送进中学,他才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带女儿去 看病。 他的真诚付出,赢得了藏族孩子们的喜欢,难 怪孩子们都称他为“汉族爸爸” 。 不管是蒋国珍老师,还是宋玉刚老师,他们心 中都装着学生,想着别人,他们都有一颗崇高的心, 他们都有为人类做贡献的大愿望。为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