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学习方法介绍_第1页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介绍_第2页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介绍_第3页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介绍_第4页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介绍 高三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连接着高中和大学;高 三是一个满怀希望的时期,似乎光明的未来触手可及;高 三也是一个沉重压抑的时期,作业和大考小考多得难以统 计。我们同学也许忍不住会想:这世上有没有一种方法可 以让我们游刃有余地应付这一切?知识的掌握到底有无捷 径?我的回答也许会让疲于奔命的学子们失望,我认为一 切的方法都是建立在付出的基础上,真正让知识成为自己 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付出: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汗 水。当然,也存在一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但它并不能代替付出。 语文在高考总成绩的 750 分中占了 150 分,它的份量 很重,考生的语文得分,直接影响了考生高考的成败,那 么,在高三,我们该如何学习语文呢? 尽管谁都知道语文很重要,但就现实来看,真正努力 学语文的同学并不多,其原因主要是缘于同学中普遍存在 的二种错误认识。 这些同学似乎很精明,常拿语文和数理化比较,认为 语文的拉分远比不上理科。他们看到语文成绩最落后的也 能考七八十分,最优秀的也就一百二三十分,相差五六十 分,不大;不像理科,最高的近一百五,最低的也许五十 以下,相差一百,真是悬殊。这种比较从表面看很有道理, 但事实上经不起推敲,只看到了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 因为真正称得上拉分的应该是总体水平相差不大的同学之 间的比较,看他们是否因为某一门功课的缘故而使总成绩 受到了影响,这两位学生应该是具有可比性的。如果两位 学生总体水平不在一个档次,也就不具备可比性,那又何 必比呢?再说,我们看拉分,不应局限于个别与特殊,应 着眼于整体与普遍,就全体看,在高考中,因为某一门理 科而损失几十分的同学并不比因为语文而损失几十分的同 学多。每年高考,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语文只考八十来 分,也会有一批学生语文考到一百二十多分,之间的较为 普遍的拉分是三十至四十分。而一门理科的较为普遍的拉 分也就三四十分,这点大家可以通过去看前几届的毕业生 的高考成绩而得到证明。 语文的“广”和“深”常令人望而生畏,以致丧失了 学习的信心,认为语文要提高比什么都难。语文的学习好 比在一湖水里放盐,明明放了很多,依然尝不到咸;不像 有的功课的学习,好比在一碗菜里放味精,放一点点就感 觉很鲜。然而,盐放几天也许感觉不到,放一个月甚至几 个月是一定可以感觉到的。语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确 立一个怎样的时间范围。如果确定为一星期,那肯定是比 不上其他功课的;如果确定为一个月或者一学期,那就绝 对不比其他功课慢。 态度决定一切” ,只有端正了语文学习的态度,确立了 语文学习的信心,下面的学习方法才能对你发挥作用。 语文经过了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它的广是任何一 门功课都比不上的,语文的高考又涉及了语文知识的方方 面面,大到一篇作文小到一个标点,其间还涉及到古文现 代文散文科技说明文社科类论文古诗词等的阅读水平的考 核,没有一样可以轻忽,没有一样可以轻易掌握,都需要 下大功夫,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三的语文学习中尤其要注意 平时的点滴积累。这积累的内容可分两个方面,要求每位 同学准备好两个本子。 在高三阶段,需准备好一本基础知识的摘录本。在平 时做练习时,或在听老师讲课时,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 语音、词语、成语、近义词区别法、标点用法、病句识别 法等都随时记录,且时常翻阅,熟记于心,这方法如能坚 持半年,定可提高高考中选择题的得分。 高考作文在高考中占 60 分,是所有功课中的所有题目 里占分最多的一道题。我们对这道题绝不能顺其自然、听 天由命,一定要积极采取主动,平时做个有心人。所以, 要准备好一本材料摘录本,平时阅读时遇上好的例子,要 做好摘录。那么,什么样的例子才是好例子呢?一般说来, 例子可正可反,可以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事件, 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但常被忽视的细节,但这些例 子都必须是能给我们启发的,能震撼我们心灵的。它的内 涵越开放越好,应“横看成岭侧成峰” ,能以不同的侧面向 我们展示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在写作时,碰上不同的 话题却可用这相同的材料,只需在论述时,围绕这材料的 和话题吻合的那一侧面展开论述便可。在积累材料时还要 注意你的材料的多样性,应避免同一主题同 一类型的,应尽可能地涉及不同领域,涉及古今中外, 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要注意它的新颖、别致,尽 可能做到“人无我有” 。当这样的材料准备到百个左右,高 考时无论它要我们写什么作文,基本上都不会无话可说, 无例可举。 以前曾有杂志登了这样一则信息,说有某位权威人士 拿语文高考试卷在四类人中同时进行了测试,这四类人是: 杂志编辑、主攻中文的大学教授、高二语文老师、高三学 生。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成绩最好的是高三学生。难道真 地是大学教授、杂志编辑的实际语文水平比不上高三学生? 我想未必。其主要原因是高三学生正经历着题海战术,熟 能生巧了,而编辑和教授们没有练过。由此,我们可以知 道,题海战术这方法虽有点土,却是不得不用的。否则, 即使你有很高的语文水平也未必考得好,这方面的例子有 很多,大学教授、杂志编辑只是其中一例而已。 当然,练也不是盲目地大量地练,必须精挑细选,这 方面的任务主要在我们老师,我们会挑选出一些合适的试 题给我们学生做。作为学生,再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多 练练自己的薄弱环节,已经掌握的就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 重复了。 这是语文的独特之处,尤其适用于思考一些语文选择 题时。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模糊性的艺术,它不是那 么明晰和唯一。经历过语文题海战术的人都感觉到,有太 多太多的选择题你是可以得出与所谓标准答案不一样的答 案的。我们暂且不要去探讨语文考试是否适合用选择题这 一形式。作为老师和学生,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去适应这 一题型。我认为,我们能做的是求同思维,是尽可能地揣 摩出题者的意图。分析题目时,不要为自己的已被判为错 误的答案找理由,因为你成心要找,在这样的一门模糊性 知识的学科中是一定可以找到的,但这样的找到不但不能 给你带来收获,也许让你损失更大,你离出题者的思路会 越来越远。你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一答案会是标准答案, 它是怎么得出的。只有顺着它去思维,你才能越来越靠近 出题者的思维方式,才有利于你的高考。 在高三阶段,万不可以学习紧张为理由而放弃阅读。 你放弃了阅读,也就放弃了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 头活水,语文知识大多是从阅读中获得,没了阅读,你的 语文就成了一潭死水,而且是一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 减少变质的死水,那结果一定是语文学习的失败,你的语 文最终成了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我的建议是,我们每天起码要读半小时,读的内容也 要多样,背几句古诗名句,读几篇精美散文,浏览一下报 纸杂志。隔两天细细鉴赏一首诗歌,隔三天认真精读一篇 古文。当这样的阅读成为习惯,何愁语文学不好? 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除了上文提及的积累材料和坚 持阅读之外,还需要做的就是勤练语言。任何艺术长期不 练都会生疏,齐白石一天不画画就感觉异样,我们语文写 作也是如此。最好是每天写日记,长短不限,但每天写写; 实在做不到,一周无论如何得写一篇。而且还得注意多写 写应试作文,加快自己的作文速度,锤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现在高考作文批改较为流行“一票肯定制” ,就是说只要你 的文章在某一方面很是突出,其他方面即使只是一般,也 可以因此得到很高的分数。所以,为了提高我们的作文得 分,平时我们格外要注意多练习遣词造句,让自己有这方 面的特长,为自己得高分多增加一些砝码。在日常写作时 要注意运用多种语言技巧:比如,多引用名人名言、诗词 名句、谚语俗语,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议论文善于运用 设问、疑问、反问、排比、对比,记叙文巧用明喻、暗喻、 拟人、比拟、象征。如果这些你都不会用,那也没关系, 如果你喜欢唱歌,那就用歌词吧;如果你喜欢看电影,那 就引用经典电影的经典台词吧;如果你很新潮,你就多用 一些时尚词汇吧 但是,我所说的这么多语言的修饰, 并不是要你在同一篇文章中同时使用,这样一来,整个文 章一定会显得杂乱无章、华而不实,难免有堆砌之嫌。不 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注意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我所说的语言的锤炼也不等于追求华丽的词藻,美丽 自古以来都和质朴清新、浅显通俗并不矛盾,李白的“举 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大白话铸就了千古绝唱,余光 中的一首乡愁用极其普通的语言倾倒了无数海外游子, 关键是看你擅长于什么样的语言风格,你的文章适合用哪 种风格,你只要把你的特长在文章中发挥出来即可。我们 勤练,就是试图通过练来让自己有这样的特长。 司汤达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三句话:“活过了。写过 了。爱过了。 ”是的,生命的美丽不在于结局如何,而在于 所经历的那一段历程。高中生活尤其是高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