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汇报_第1页
某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汇报_第2页
某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汇报_第3页
某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汇报_第4页
某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市现辖 5 县 3 市 5 区,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 415 万,其中农村人口 270 万。纳入全省扶 贫开发考核的县市区共 10 个,其中 XX 县、XX 县、 XX 县是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五 峰还是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之一;夷陵、宜都、 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点军等 7 个县市区属 于插花贫困地区。按照 2300 元扶贫标准,全市建 档立卡贫困人口 233480 户 606092 人,贫困发生率 高,扶贫开发任务艰巨。 一、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XX 年,全市共争取扶持资金 44072 万元,其 中中央、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 11182 万元。完成 扶贫搬迁 1443 户、5132 人,兴建和改造高效特色 产业基地 168276 亩, “雨露计划”培训转移 5648 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29330 人次,巩固、启动了 172 个重点贫困村、老区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 1075 元, 增幅为%。加快推进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攻坚步伐, 市委出台关于加快秦巴山南麓兴山远安两县经济 社会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意见文件,启动了市级自 定片区扶贫攻坚;落实行业扶贫责任,启动实施了 社会扶贫“十大工程” ;整村推进、扶贫到户等工 作创新经验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省委、省政府肯定。 全市减贫 38271 人,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在全省组织的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工作责任 制考核中,我市连续 7 年被评为优秀;在上年度财 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XX 县、长阳自治县 荣获 a 级,五峰自治县获得 b 级;在 XX 年全省扶 贫系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市扶贫办及 10 个县市区扶贫办全部被表彰为本级优秀单位。 二、主要做法 市委、市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全市最难最 重的民生大事、领导干部必须做好的实践功课、全 社会应该深切关注关心的时代课题对待,以消除贫 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安排市级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3604 万元,把帮助贫困地区加 快发展,支持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提高发展能力作 为帮扶重点,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努力打赢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 (一)领导重视有新高度 省委常委、XX 市委书记黄楚平,市委副书记、 市长马旭明都是近年到宜昌履新的主要领导。楚平 书记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委 常委会上争取将宜昌兴山、远安纳入省内秦巴山片 区扶持范围。他主动联系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 五峰自治县牛庄乡,不畏严寒艰险,带领市直相关 部门负责人翻山越岭,会诊办公,落实帮扶资金 1400 多万元,帮助解决了集镇供水等老大难问题。 市长马旭明先后 3 次到扶贫联系点 XX 县高桥乡调 研,协调落实建设项目,扶持项目资金 2600 多万 元。市委副书记王兴於先后 5 次到扶贫联系点 XX 县水田坝乡,协调移民、交通、水利、国土、扶贫 等部门支持该乡产业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为 5 个村 新增优质耕地 4000 亩,增加精品脐橙园 2500 亩, 高标准茶园 1500 亩。分管领导副市长王国斌坚持 一月召开一次扶贫办公会,研究推进举措,督办工 作落实。 市委、市政府前所未有重视、关心、支持扶贫 开发工作,明确提出,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 困影响宜昌“大城梦”建设,显示了市委、市政府 带领全市人民战胜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 责任、历史担当和为民情怀。一年来,市委常委会 听取扶贫工作汇报、研究相关事项 2 次,市政府常 务会议 3 次,市人大视察审议 1 次。市委市政府 先后出台系列文件,从财政投入、产业发展、基础 设施建设、干部培养等多方面进行帮扶,有力推动 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二)脱贫攻坚有新举措 在我市阔步迈向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同时,少数 农村的贫困问题十分突出,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 突出问题还没有解决。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 不能再拖、不能再等!以改革创新的勇气,探索建 立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市、县(市、 区) 、乡(镇)三级联动的扶贫开发新体制、新机 制,加速减贫步伐。 一是真金白银支持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市委、 市政府主要领导履行片区攻坚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多次到武陵山片区县现场办公。帮助 XX 县理清发 展思路、找准工作突破口,整合资金亿元集中投入, 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把 XX 县建成湖北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示 XX 县、生态 文化旅游强县、交通物流重要节点和三峡库区重要 生态安全屏障;修订实施XX 市对口支援 XX 县五 年工作规划 ,明确市级财政五年预算内支持资金 4000 万额度,支持长阳走在全省山区县和全国民 族自治县前列,争取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 阵;召开五峰自治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推进会, 连续三年每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 500 万元支持 五峰,在安排宜都、枝江、当阳、夷陵等 4 个市区 和宜化集团、安琪集团、国贸集团等 3 家大型企业 结对帮扶五峰的 8 个乡镇的基础上,新增西陵、伍 家、?亭和宜昌高新区对口支援五峰 4 个乡镇和民 族工业园。 二是实现市级片区攻坚良好开局。针对兴山、 远安两县农村贫困问题突出,市委、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快秦巴山南麓兴山远安两县经济社会发展 与扶贫攻坚的意见 ,将兴远片区作为市级片区扶 贫攻坚。市级财政整合市直相关部门项目资金 3 亿 多元定点扶贫,先后安排 940 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扶 贫搬迁工程和特困村帮扶工作。XX 县安排 5000 万 元专项资金实施以“三年消除产业空白村组户、两 年消除不通硬化路自然村、一年消除 d 级危房、两 年消除村民饮水难题、两年消灭一批贫困村”为主 要内容的“五消”工程。XX 县全力以赴推进山区 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改造 8000 户。 县财政安排资金 290 万元,整合资金 XX 万元,帮 助自主确定的 10 个特困村脱贫攻坚。兴山、远安 两县不等不靠,奋发图强,为新时期连片贫困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探出了一条新路。 三是谋划启动全市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受历 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市部分边远山村 生存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 务滞后,贫困问题十分突出。为此,XX 年市委、 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山村田野,进山进村入 户,用脚丈量贫困,用心感悟扶贫,开展了细致而 深刻的调研。先后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 专题办公会,决定自 XX 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在 全市组织实施 30 个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市 县乡三级整合资金 3 亿元以上,集中投入, “拔穷 根” 、 “换穷业” 、 “挪穷窝” ,使贫困地区群众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前,这一工作已正式启动, 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 (三)社会参与有新起色 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扶贫开发既是新 阶段扶贫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市的传统和 特色。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新阶 段社会扶贫工作的意见 (宜扶组XX1 号) ,围绕 “一起过上好日子”的“扶贫价值观” ,重点实施 村级组织“第一书记”工程、对口帮扶工程、人才 支持工程、村企共建工程、就业扶贫工程、革命老 区“思源回报”工程、特色助学工程、医疗卫生扶 贫工程、回报家乡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等“十大工 程” 。启动 XX 市“光彩事业民企五峰行” ,现场签 约亿元,捐赠 120 万元;市民建、团市委和三峡晚 报联合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资助 100 名贫 困大学生;老促会募集扶贫基金 1877 万元,兴建 “思源回报”示范基地 7 处,联合老科协开展“送 科技书籍、送致富信息、送温暖,解民愁”活动, 受到老区群众欢迎;市扶贫办、市邮政局组织开展 “小包裹、大爱心”爱心包裹关爱活动,支持牛庄 乡和高桥乡中心学校,惠及 500 多名贫困学生。 按照“结对帮扶、城乡共建”的要求,继续派 出市级新农村建设工作队 160 个,全市组派 1455 个工作组对所有行政村实行全覆盖,以“三万”活 动为契机,以村庄环境整治为主线,完成投资亿元, “村企共建”捐资 1100 余万元,清理垃圾万吨, 沟渠 9234 千米,兴建垃圾池 9 万余个,整修道路 5534 千米,植树万株,绿化面积万平方米,有力 推动了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资金管理有新办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资金安全,要求相 关部门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市扶贫办与市财政 局总结实践和创新成果,把项目资金管理延伸到最 基层,在全省第一个制定印发了XX 市村级扶贫 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从项目规划、招投标管理、 合同管理、项目监督、公告公示、项目验收、财政 报账、后期管护、档案管理、监督检查、违规违纪 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使村级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走 向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轨道。省扶贫办充分肯 定了我市的探索,主要领导先后两次批示肯定,并 向全省其他市州推介。XX 年 10 月,市扶贫开发领 导小组在宜都召开全市村级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现场 会,组织对全市重点村的村支部书记培训,表彰 “十佳”先进村,启动村级管理示范创建行动,以 实实在在的作为来用好“保命钱” ,筑牢“高压线” 。 (五)改革创新有新经验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高度关注扶贫工作认识到,扶贫的改革创新已到了 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要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 怪圈,就必须改革创新。XX 年,借省市县扶贫系 统三级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电视扶贫问政的契机, 倒逼市县扶贫部门创新工作机制,及时总结、推介 “攻真坚” 、 “扶真贫”的先进典型。 一是创新整村推进“1119”帮扶模式。XX 县 在整村推进工作中实施了“1119”帮扶工程(即由 1 名县委常委或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挂帅,1 个有实力的队长单位牵头,1 家规模企业与贫困村 开展“村企共建” ,9 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 1 个贫 困村) ,建立了资金整合的硬性捆绑机制,即项目 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定在贫困村。 该县变柔性捆绑为刚性捆绑,变事后统计式捆绑为 事前预约式捆绑,当年实施整村推进的村村平投入 资金 720 万元。实施整村推进的村通过几年的努力 完全可以脱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其经 验得到国务院、省委、市委各级领导肯定,国务院 副总理汪洋、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省委书记 李鸿忠、市委书记黄楚平等领导作出了批示。XX 年 11 月,省扶贫办在我市召开了现场会,其经验 在全省推广。 二是创新产业扶贫到户模式。要夯实产业扶贫 和农民可持续增收这一造血基础,就必须在“市场 起决定作用”下作出真扶贫、真帮带的制度安排。 XX 县瞄准贫困农户扶贫,积极探索“专业合作式” 扶贫到户模式,促进产业连接到户,发展壮大县内 特色产业。该县扶贫部门通过与县内产业化龙头企 业及专业合作社合作,由企业网络贫困户自主参与 发展产业基地,通过村企对接、规划到户、组织生 产、验收确认、打卡到户、跟踪调查,实现基地规 模扩大、企业受益、贫困户得实惠的“三赢”效果。 该县探索实行的产业扶贫资金与所带贫困户之间的 对接机制可跟踪,可问责,可操控, “扶贫资金跟 着穷人走,穷人跟着产业走” , 破解“扶贫到户最 后一道门”的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专题研究 案例,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办肯定。 三是创新“小集中式”搬迁扶贫模式。农村最 艰难、最后走出贫困的,一定是现在仍然居住在深 山老林、低湖库岛、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世世代 代凭自身力量不能改变生存条件的特困户,需要扶 贫搬迁。XX 县河口乡朝阳村是我市 30 个特困村之 一,该村破解了过去搬迁扶贫中普遍存在的三大难 题,即资金投入难题、产业发展难题、运行机制难 题,按照“统一规划、搬迁扶贫、集中安置、产业 配套、设施齐全、自我管理”的办法,将 21 户贫 困户采取搬迁扶贫进社区的方式,解决了山区贫困 农户能搬迁并致富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小集中 式”的新型搬迁扶贫模式。近期,省委书记李鸿忠 在该县调研后给予充分肯定。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发文推介远安经验后,各地将扶贫搬迁列为书记县 长的“一号工程” ,作为贫中之贫、贫中之特贫的 “最难民生工程” ,纳入各地城镇化规划和“幸福 村落”建设中,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扶贫搬迁热潮。 三、对县(市、区)XX 年度扶贫责任制考核 情况 略 四、问题与建议 在本次市级考核自查和对县(市、区)考核中, 我们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社会参与扶贫氛 围不够浓,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的激励机制 和引导办法不足,在宣传引导、平台打造、形式创 新上还有待探索;二是精准扶贫到村入户不够准, 重视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建设投入,忽视精准帮扶 到户项目支持;三是资金项目管理水平不够高,资 金使用绩效及监管力度有待提高。 宜昌是老、少、边、穷、库区等贫困因素高度 重叠的区域,全市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部分边远 山村极其贫困,需要实施极贫重扶。为此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插花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目前我市尚有%的贫困人口分布在插花贫困地区。 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大对插花贫困地区整村推进重 点村支持力度,力争当年专项扶贫资金扶持额度达 到 100 万。同时建议抓住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考核 调整机遇,积极反映 XX 县、XX 县贫困状况,争取 挤进国家秦巴山片区扶持笼子。 2、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扶贫责任。 “中 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存在各 级职责不够清晰、边界不够明确、执行不够有力等 问题。建议顺应财政体制改革和中央十八届三中全 会提出的改革方向,进一步落实县级主体责任,明 确市级财政扶贫资金支持重点,合理分工,统筹推 进。 市现辖 5 县 3 市 5 区,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 415 万,其中农村人口 270 万。纳入全省扶 贫开发考核的县市区共 10 个,其中 XX 县、XX 县、 XX 县是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五 峰还是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之一;夷陵、宜都、 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点军等 7 个县市区属 于插花贫困地区。按照 2300 元扶贫标准,全市建 档立卡贫困人口 233480 户 606092 人,贫困发生率 高,扶贫开发任务艰巨。 一、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XX 年,全市共争取扶持资金 44072 万元,其 中中央、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 11182 万元。完成 扶贫搬迁 1443 户、5132 人,兴建和改造高效特色 产业基地 168276 亩, “雨露计划”培训转移 5648 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29330 人次,巩固、启动了 172 个重点贫困村、老区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 1075 元, 增幅为%。加快推进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攻坚步伐, 市委出台关于加快秦巴山南麓兴山远安两县经济 社会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意见文件,启动了市级自 定片区扶贫攻坚;落实行业扶贫责任,启动实施了 社会扶贫“十大工程” ;整村推进、扶贫到户等工 作创新经验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省委、省政府肯定。 全市减贫 38271 人,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在全省组织的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工作责任 制考核中,我市连续 7 年被评为优秀;在上年度财 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XX 县、长阳自治县 荣获 a 级,五峰自治县获得 b 级;在 XX 年全省扶 贫系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市扶贫办及 10 个县市区扶贫办全部被表彰为本级优秀单位。 二、主要做法 市委、市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全市最难最 重的民生大事、领导干部必须做好的实践功课、全 社会应该深切关注关心的时代课题对待,以消除贫 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安排市级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3604 万元,把帮助贫困地区加 快发展,支持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提高发展能力作 为帮扶重点,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努力打赢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 (一)领导重视有新高度 省委常委、XX 市委书记黄楚平,市委副书记、 市长马旭明都是近年到宜昌履新的主要领导。楚平 书记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委 常委会上争取将宜昌兴山、远安纳入省内秦巴山片 区扶持范围。他主动联系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 五峰自治县牛庄乡,不畏严寒艰险,带领市直相关 部门负责人翻山越岭,会诊办公,落实帮扶资金 1400 多万元,帮助解决了集镇供水等老大难问题。 市长马旭明先后 3 次到扶贫联系点 XX 县高桥乡调 研,协调落实建设项目,扶持项目资金 2600 多万 元。市委副书记王兴於先后 5 次到扶贫联系点 XX 县水田坝乡,协调移民、交通、水利、国土、扶贫 等部门支持该乡产业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为 5 个村 新增优质耕地 4000 亩,增加精品脐橙园 2500 亩, 高标准茶园 1500 亩。分管领导副市长王国斌坚持 一月召开一次扶贫办公会,研究推进举措,督办工 作落实。 市委、市政府前所未有重视、关心、支持扶贫 开发工作,明确提出,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 困影响宜昌“大城梦”建设,显示了市委、市政府 带领全市人民战胜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 责任、历史担当和为民情怀。一年来,市委常委会 听取扶贫工作汇报、研究相关事项 2 次,市政府常 务会议 3 次,市人大视察审议 1 次。市委市政府 先后出台系列文件,从财政投入、产业发展、基础 设施建设、干部培养等多方面进行帮扶,有力推动 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二)脱贫攻坚有新举措 在我市阔步迈向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同时,少数 农村的贫困问题十分突出,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 突出问题还没有解决。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 不能再拖、不能再等!以改革创新的勇气,探索建 立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市、县(市、 区) 、乡(镇)三级联动的扶贫开发新体制、新机 制,加速减贫步伐。 一是真金白银支持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市委、 市政府主要领导履行片区攻坚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多次到武陵山片区县现场办公。帮助 XX 县理清发 展思路、找准工作突破口,整合资金亿元集中投入, 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把 XX 县建成湖北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示 XX 县、生态 文化旅游强县、交通物流重要节点和三峡库区重要 生态安全屏障;修订实施XX 市对口支援 XX 县五 年工作规划 ,明确市级财政五年预算内支持资金 4000 万额度,支持长阳走在全省山区县和全国民 族自治县前列,争取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 阵;召开五峰自治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推进会, 连续三年每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 500 万元支持 五峰,在安排宜都、枝江、当阳、夷陵等 4 个市区 和宜化集团、安琪集团、国贸集团等 3 家大型企业 结对帮扶五峰的 8 个乡镇的基础上,新增西陵、伍 家、?亭和宜昌高新区对口支援五峰 4 个乡镇和民 族工业园。 二是实现市级片区攻坚良好开局。针对兴山、 远安两县农村贫困问题突出,市委、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快秦巴山南麓兴山远安两县经济社会发展 与扶贫攻坚的意见 ,将兴远片区作为市级片区扶 贫攻坚。市级财政整合市直相关部门项目资金 3 亿 多元定点扶贫,先后安排 940 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扶 贫搬迁工程和特困村帮扶工作。XX 县安排 5000 万 元专项资金实施以“三年消除产业空白村组户、两 年消除不通硬化路自然村、一年消除 d 级危房、两 年消除村民饮水难题、两年消灭一批贫困村”为主 要内容的“五消”工程。XX 县全力以赴推进山区 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改造 8000 户。 县财政安排资金 290 万元,整合资金 XX 万元,帮 助自主确定的 10 个特困村脱贫攻坚。兴山、远安 两县不等不靠,奋发图强,为新时期连片贫困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探出了一条新路。 三是谋划启动全市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受历 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市部分边远山村 生存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 务滞后,贫困问题十分突出。为此,XX 年市委、 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山村田野,进山进村入 户,用脚丈量贫困,用心感悟扶贫,开展了细致而 深刻的调研。先后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 专题办公会,决定自 XX 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在 全市组织实施 30 个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市 县乡三级整合资金 3 亿元以上,集中投入, “拔穷 根” 、 “换穷业” 、 “挪穷窝” ,使贫困地区群众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前,这一工作已正式启动, 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 (三)社会参与有新起色 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扶贫开发既是新 阶段扶贫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市的传统和 特色。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新阶 段社会扶贫工作的意见 (宜扶组XX1 号) ,围绕 “一起过上好日子”的“扶贫价值观” ,重点实施 村级组织“第一书记”工程、对口帮扶工程、人才 支持工程、村企共建工程、就业扶贫工程、革命老 区“思源回报”工程、特色助学工程、医疗卫生扶 贫工程、回报家乡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等“十大工 程” 。启动 XX 市“光彩事业民企五峰行” ,现场签 约亿元,捐赠 120 万元;市民建、团市委和三峡晚 报联合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资助 100 名贫 困大学生;老促会募集扶贫基金 1877 万元,兴建 “思源回报”示范基地 7 处,联合老科协开展“送 科技书籍、送致富信息、送温暖,解民愁”活动, 受到老区群众欢迎;市扶贫办、市邮政局组织开展 “小包裹、大爱心”爱心包裹关爱活动,支持牛庄 乡和高桥乡中心学校,惠及 500 多名贫困学生。 按照“结对帮扶、城乡共建”的要求,继续派 出市级新农村建设工作队 160 个,全市组派 1455 个工作组对所有行政村实行全覆盖,以“三万”活 动为契机,以村庄环境整治为主线,完成投资亿元, “村企共建”捐资 1100 余万元,清理垃圾万吨, 沟渠 9234 千米,兴建垃圾池 9 万余个,整修道路 5534 千米,植树万株,绿化面积万平方米,有力 推动了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资金管理有新办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资金安全,要求相 关部门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市扶贫办与市财政 局总结实践和创新成果,把项目资金管理延伸到最 基层,在全省第一个制定印发了XX 市村级扶贫 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从项目规划、招投标管理、 合同管理、项目监督、公告公示、项目验收、财政 报账、后期管护、档案管理、监督检查、违规违纪 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使村级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走 向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轨道。省扶贫办充分肯 定了我市的探索,主要领导先后两次批示肯定,并 向全省其他市州推介。XX 年 10 月,市扶贫开发领 导小组在宜都召开全市村级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现场 会,组织对全市重点村的村支部书记培训,表彰 “十佳”先进村,启动村级管理示范创建行动,以 实实在在的作为来用好“保命钱” ,筑牢“高压线” 。 (五)改革创新有新经验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高度关注扶贫工作认识到,扶贫的改革创新已到了 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要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 怪圈,就必须改革创新。XX 年,借省市县扶贫系 统三级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电视扶贫问政的契机, 倒逼市县扶贫部门创新工作机制,及时总结、推介 “攻真坚” 、 “扶真贫”的先进典型。 一是创新整村推进“1119”帮扶模式。XX 县 在整村推进工作中实施了“1119”帮扶工程(即由 1 名县委常委或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挂帅,1 个有实力的队长单位牵头,1 家规模企业与贫困村 开展“村企共建” ,9 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 1 个贫 困村) ,建立了资金整合的硬性捆绑机制,即项目 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定在贫困村。 该县变柔性捆绑为刚性捆绑,变事后统计式捆绑为 事前预约式捆绑,当年实施整村推进的村村平投入 资金 720 万元。实施整村推进的村通过几年的努力 完全可以脱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其经 验得到国务院、省委、市委各级领导肯定,国务院 副总理汪洋、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省委书记 李鸿忠、市委书记黄楚平等领导作出了批示。XX 年 11 月,省扶贫办在我市召开了现场会,其经验 在全省推广。 二是创新产业扶贫到户模式。要夯实产业扶贫 和农民可持续增收这一造血基础,就必须在“市场 起决定作用”下作出真扶贫、真帮带的制度安排。 XX 县瞄准贫困农户扶贫,积极探索“专业合作式” 扶贫到户模式,促进产业连接到户,发展壮大县内 特色产业。该县扶贫部门通过与县内产业化龙头企 业及专业合作社合作,由企业网络贫困户自主参与 发展产业基地,通过村企对接、规划到户、组织生 产、验收确认、打卡到户、跟踪调查,实现基地规 模扩大、企业受益、贫困户得实惠的“三赢”效果。 该县探索实行的产业扶贫资金与所带贫困户之间的 对接机制可跟踪,可问责,可操控, “扶贫资金跟 着穷人走,穷人跟着产业走” , 破解“扶贫到户最 后一道门”的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专题研究 案例,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办肯定。 三是创新“小集中式”搬迁扶贫模式。农村最 艰难、最后走出贫困的,一定是现在仍然居住在深 山老林、低湖库岛、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世世代 代凭自身力量不能改变生存条件的特困户,需要扶 贫搬迁。XX 县河口乡朝阳村是我市 30 个特困村之 一,该村破解了过去搬迁扶贫中普遍存在的三大难 题,即资金投入难题、产业发展难题、运行机制难 题,按照“统一规划、搬迁扶贫、集中安置、产业 配套、设施齐全、自我管理”的办法,将 21 户贫 困户采取搬迁扶贫进社区的方式,解决了山区贫困 农户能搬迁并致富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小集中 式”的新型搬迁扶贫模式。近期,省委书记李鸿忠 在该县调研后给予充分肯定。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发文推介远安经验后,各地将扶贫搬迁列为书记县 长的“一号工程” ,作为贫中之贫、贫中之特贫的 “最难民生工程” ,纳入各地城镇化规划和“幸福 村落”建设中,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扶贫搬迁热潮。 三、对县(市、区)XX 年度扶贫责任制考核 情况 略 四、问题与建议 在本次市级考核自查和对县(市、区)考核中, 我们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社会参与扶贫氛 围不够浓,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的激励机制 和引导办法不足,在宣传引导、平台打造、形式创 新上还有待探索;二是精准扶贫到村入户不够准, 重视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建设投入,忽视精准帮扶 到户项目支持;三是资金项目管理水平不够高,资 金使用绩效及监管力度有待提高。 宜昌是老、少、边、穷、库区等贫困因素高度 重叠的区域,全市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部分边远 山村极其贫困,需要实施极贫重扶。为此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插花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目前我市尚有%的贫困人口分布在插花贫困地区。 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大对插花贫困地区整村推进重 点村支持力度,力争当年专项扶贫资金扶持额度达 到 100 万。同时建议抓住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考核 调整机遇,积极反映 XX 县、XX 县贫困状况,争取 挤进国家秦巴山片区扶持笼子。 2、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扶贫责任。 “中 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存在各 级职责不够清晰、边界不够明确、执行不够有力等 问题。建议顺应财政体制改革和中央十八届三中全 会提出的改革方向,进一步落实县级主体责任,明 确市级财政扶贫资金支持重点,合理分工,统筹推 进。 市现辖 5 县 3 市 5 区,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 415 万,其中农村人口 270 万。纳入全省扶 贫开发考核的县市区共 10 个,其中 XX 县、XX 县、 XX 县是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五 峰还是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之一;夷陵、宜都、 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点军等 7 个县市区属 于插花贫困地区。按照 2300 元扶贫标准,全市建 档立卡贫困人口 233480 户 606092 人,贫困发生率 高,扶贫开发任务艰巨。 一、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XX 年,全市共争取扶持资金 44072 万元,其 中中央、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 11182 万元。完成 扶贫搬迁 1443 户、5132 人,兴建和改造高效特色 产业基地 168276 亩, “雨露计划”培训转移 5648 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29330 人次,巩固、启动了 172 个重点贫困村、老区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 1075 元, 增幅为%。加快推进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攻坚步伐, 市委出台关于加快秦巴山南麓兴山远安两县经济 社会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意见文件,启动了市级自 定片区扶贫攻坚;落实行业扶贫责任,启动实施了 社会扶贫“十大工程” ;整村推进、扶贫到户等工 作创新经验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省委、省政府肯定。 全市减贫 38271 人,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在全省组织的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工作责任 制考核中,我市连续 7 年被评为优秀;在上年度财 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XX 县、长阳自治县 荣获 a 级,五峰自治县获得 b 级;在 XX 年全省扶 贫系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市扶贫办及 10 个县市区扶贫办全部被表彰为本级优秀单位。 二、主要做法 市委、市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全市最难最 重的民生大事、领导干部必须做好的实践功课、全 社会应该深切关注关心的时代课题对待,以消除贫 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安排市级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3604 万元,把帮助贫困地区加 快发展,支持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提高发展能力作 为帮扶重点,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努力打赢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 (一)领导重视有新高度 省委常委、XX 市委书记黄楚平,市委副书记、 市长马旭明都是近年到宜昌履新的主要领导。楚平 书记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委 常委会上争取将宜昌兴山、远安纳入省内秦巴山片 区扶持范围。他主动联系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 五峰自治县牛庄乡,不畏严寒艰险,带领市直相关 部门负责人翻山越岭,会诊办公,落实帮扶资金 1400 多万元,帮助解决了集镇供水等老大难问题。 市长马旭明先后 3 次到扶贫联系点 XX 县高桥乡调 研,协调落实建设项目,扶持项目资金 2600 多万 元。市委副书记王兴於先后 5 次到扶贫联系点 XX 县水田坝乡,协调移民、交通、水利、国土、扶贫 等部门支持该乡产业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为 5 个村 新增优质耕地 4000 亩,增加精品脐橙园 2500 亩, 高标准茶园 1500 亩。分管领导副市长王国斌坚持 一月召开一次扶贫办公会,研究推进举措,督办工 作落实。 市委、市政府前所未有重视、关心、支持扶贫 开发工作,明确提出,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 困影响宜昌“大城梦”建设,显示了市委、市政府 带领全市人民战胜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 责任、历史担当和为民情怀。一年来,市委常委会 听取扶贫工作汇报、研究相关事项 2 次,市政府常 务会议 3 次,市人大视察审议 1 次。市委市政府 先后出台系列文件,从财政投入、产业发展、基础 设施建设、干部培养等多方面进行帮扶,有力推动 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二)脱贫攻坚有新举措 在我市阔步迈向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同时,少数 农村的贫困问题十分突出,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 突出问题还没有解决。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 不能再拖、不能再等!以改革创新的勇气,探索建 立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市、县(市、 区) 、乡(镇)三级联动的扶贫开发新体制、新机 制,加速减贫步伐。 一是真金白银支持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市委、 市政府主要领导履行片区攻坚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多次到武陵山片区县现场办公。帮助 XX 县理清发 展思路、找准工作突破口,整合资金亿元集中投入, 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把 XX 县建成湖北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示 XX 县、生态 文化旅游强县、交通物流重要节点和三峡库区重要 生态安全屏障;修订实施XX 市对口支援 XX 县五 年工作规划 ,明确市级财政五年预算内支持资金 4000 万额度,支持长阳走在全省山区县和全国民 族自治县前列,争取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 阵;召开五峰自治县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推进会, 连续三年每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 500 万元支持 五峰,在安排宜都、枝江、当阳、夷陵等 4 个市区 和宜化集团、安琪集团、国贸集团等 3 家大型企业 结对帮扶五峰的 8 个乡镇的基础上,新增西陵、伍 家、?亭和宜昌高新区对口支援五峰 4 个乡镇和民 族工业园。 二是实现市级片区攻坚良好开局。针对兴山、 远安两县农村贫困问题突出,市委、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快秦巴山南麓兴山远安两县经济社会发展 与扶贫攻坚的意见 ,将兴远片区作为市级片区扶 贫攻坚。市级财政整合市直相关部门项目资金 3 亿 多元定点扶贫,先后安排 940 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扶 贫搬迁工程和特困村帮扶工作。XX 县安排 5000 万 元专项资金实施以“三年消除产业空白村组户、两 年消除不通硬化路自然村、一年消除 d 级危房、两 年消除村民饮水难题、两年消灭一批贫困村”为主 要内容的“五消”工程。XX 县全力以赴推进山区 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改造 8000 户。 县财政安排资金 290 万元,整合资金 XX 万元,帮 助自主确定的 10 个特困村脱贫攻坚。兴山、远安 两县不等不靠,奋发图强,为新时期连片贫困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探出了一条新路。 三是谋划启动全市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受历 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市部分边远山村 生存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 务滞后,贫困问题十分突出。为此,XX 年市委、 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山村田野,进山进村入 户,用脚丈量贫困,用心感悟扶贫,开展了细致而 深刻的调研。先后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 专题办公会,决定自 XX 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在 全市组织实施 30 个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市 县乡三级整合资金 3 亿元以上,集中投入, “拔穷 根” 、 “换穷业” 、 “挪穷窝” ,使贫困地区群众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前,这一工作已正式启动, 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 (三)社会参与有新起色 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扶贫开发既是新 阶段扶贫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市的传统和 特色。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新阶 段社会扶贫工作的意见 (宜扶组XX1 号) ,围绕 “一起过上好日子”的“扶贫价值观” ,重点实施 村级组织“第一书记”工程、对口帮扶工程、人才 支持工程、村企共建工程、就业扶贫工程、革命老 区“思源回报”工程、特色助学工程、医疗卫生扶 贫工程、回报家乡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等“十大工 程” 。启动 XX 市“光彩事业民企五峰行” ,现场签 约亿元,捐赠 120 万元;市民建、团市委和三峡晚 报联合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资助 100 名贫 困大学生;老促会募集扶贫基金 1877 万元,兴建 “思源回报”示范基地 7 处,联合老科协开展“送 科技书籍、送致富信息、送温暖,解民愁”活动, 受到老区群众欢迎;市扶贫办、市邮政局组织开展 “小包裹、大爱心”爱心包裹关爱活动,支持牛庄 乡和高桥乡中心学校,惠及 500 多名贫困学生。 按照“结对帮扶、城乡共建”的要求,继续派 出市级新农村建设工作队 160 个,全市组派 1455 个工作组对所有行政村实行全覆盖,以“三万”活 动为契机,以村庄环境整治为主线,完成投资亿元, “村企共建”捐资 1100 余万元,清理垃圾万吨, 沟渠 9234 千米,兴建垃圾池 9 万余个,整修道路 5534 千米,植树万株,绿化面积万平方米,有力 推动了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资金管理有新办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资金安全,要求相 关部门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市扶贫办与市财政 局总结实践和创新成果,把项目资金管理延伸到最 基层,在全省第一个制定印发了XX 市村级扶贫 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从项目规划、招投标管理、 合同管理、项目监督、公告公示、项目验收、财政 报账、后期管护、档案管理、监督检查、违规违纪 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使村级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走 向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轨道。省扶贫办充分肯 定了我市的探索,主要领导先后两次批示肯定,并 向全省其他市州推介。XX 年 10 月,市扶贫开发领 导小组在宜都召开全市村级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现场 会,组织对全市重点村的村支部书记培训,表彰 “十佳”先进村,启动村级管理示范创建行动,以 实实在在的作为来用好“保命钱” ,筑牢“高压线” 。 (五)改革创新有新经验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高度关注扶贫工作认识到,扶贫的改革创新已到了 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要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 怪圈,就必须改革创新。XX 年,借省市县扶贫系 统三级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电视扶贫问政的契机, 倒逼市县扶贫部门创新工作机制,及时总结、推介 “攻真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