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机电书 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大类 名称 : 模具设计与制造 代码 : 专业大类 : 制造大类 二、生源类别 三、学制 学制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模具、汽车、机械电子等企(事)业单位的项目经理、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等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专业知识,具有模具设计、制造、加工工艺编制和生产管理的能力,能从事模具(产品)设计、加工、维修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表 1 主要就业岗位与 职业资格(技术技能)证书要求一览表 序号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 (技术技能) 证书要求 1 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师 (注塑模 )三级 2 模具制造 模具制造工四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3 模具钳工 工具钳工四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体来看,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养: (一)知识要求 ( 1) 掌握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 ( 2) 掌握与职业基础技能相适应的图样识读与绘制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工程材料等专业基础知识; ( 3) 掌握与职业技术技能相适应的数控加工工艺 、冷冲压模具设计、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等专业知识; ( 4)掌握典型零件生产工艺。 (二)能力要求 ( 1)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 ( 2) 具有计算机绘图能力和识读模具图的能力 ; ( 3) 具有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及加工操作的能力 ; ( 4) 具有模具工艺编制及设计和制造能力 ; ( 5) 具有科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三)素养要求 ( 1)树立遵纪守法、 遵章守纪的法制观念 ; (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拥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勇于奉献的工作精神; ( 3) 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一定的人 际交往与沟通协作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 4) 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 六、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设学期 1 机械制图 6 90 1、 2 2 机械设计基础 5 75 3 3 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4 60 3 4 塑料模具设计 5 75 4 5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 5 100 5 2 ( 1)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 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正确、熟 练地进行手工和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具备查阅标准件、公差配合等国家标准的能力,具备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同时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并适应岗位对技能的需求,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 2)机械设计基础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机械零件的分析、应用、设计能力,并通过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 谨的工作作风,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3)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冲压工艺设计及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的结构设计;能进行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具设计、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具设计和其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等;熟练掌握拟定冲压成型工艺和设计冲压模具的能力。 ( 4)塑料模具设计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能独立进行塑料二板模和三板模设计;能进行塑料材料选择,产品布局设计、分模设计、模架选择、浇注系统设计、模具成型零件设计、脱模机构设计和冷却系统设计等,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实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设计功能。 ( 5)塑料模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基于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整个过程,实现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综合技能训练。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 析、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能力与应用技巧,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分模软件的应用、模具 2具 3、模具结构项目评审等内容。基于模具教学工厂,实施分岗位(模具设计、模具钳工、模具检测、 工等)定岗培训,为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奠定基础。 七、毕业条件 (一)课程与学分 修完规定课程并考核合格,获取不低于 120学分(其中公共课不低于 35学分,专业课不低于 69 学分,“三创”活动 10 学分) (二)公共技术(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获得模具设计师 (注塑模 )(三级)证书、 模具制造工 (四级)证书和工具钳工(四级)证书中的任意一种。 八、附件 (一)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型 学分数 占课程学时比例( %) 实践 教学占比( %) 公共课 公共必修课 15 践教学学时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 共选修课 14 业课 专业核心课 25 业选修课 44 40 毕业实践课 6 意选修课 7 计 110 实践教学学分占课总学时的比例 三创”学分 10 合计 120 选修课 71 二)学期周数分配表 学年 /学期 项目、周数 2015016017 二 三 四 五 六 3 军训、始业教育 2 课堂教学 12 15 15 15 15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 14 期末考试 1毕业教育 1 合计 1566665 (三)教学进程安排表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分类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归属 学时数(或周数周课时数) 其中实践学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公共必修课 ( 15 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5+15 4 7 45+15 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2+3 3 7 42+3 3 体育 54 3 7 24 30 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4+8 2 7 24+8 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6+4 1 7 16+4 4 大学生就业指导 16+4 1 7 16+4 4 形势与政策 / 1 7 小计 231 15 - 121 90 20 64 公共选修课 (选修不低于 14 学分)第一学期选6 个学分,第二学期及第三学期选8 个学分 宁波商帮文化 16 1 7 16 6 创业计划书编写实践 16 1 1 16 16 6 网络创业实践 30 2 6 30 30 30 理财实务 16 1 1 16 16 4 计算机信息技术( I) 30 2 7 30 30 大学英语( I) 45 3 4 45 大学英语( 45 3 4 45 人文修养 30 2 7 30 30 4 艺术修养 30 2 7 30 30 6 工程数学 45 3 7 45 45 1 工程力学 45 3 5 45 10 小计 211 14 - 91/6 120/8 60 专 业核心课 ( 25 学分) 机械制图 90 6 5 42/3 48/3 20 机械设计基础 75 5 5 75 20 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60 4 5 60 20 塑料模具设计 75 5 5 75 30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 100 5 5 20*5z 100 小计 400 25 - 42 48 135 75 100 190 专业选修课(选修不低 金工实训 (B) 60 3 5 20*3z 60 4 于 44 学分,第 2、 3、 4、5 学期至少选 3、 11、14、 16 分) 公差与技术测量 45 3 5 45 15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30 2 5 30 三维造型及应用( 60 4 5 60 60 三维造型及应用( 60 4 5 60 60 模具制造工艺 80 4 5 20*4z 80 术及应用 60 4 5 60 60 数控加工实训( B) 60 4 5 60 60 液压与气动技术 60 4 5 60 先进制造技术 45 3 5 45 产品逆向造型 60 4 5 60 60 产品结构设计 60 4 5 60 60 产品手板制作 60 4 5 60 60 精密测量及实习 60 4 5 60 60 产品设计开发实务 60 4 5 60 60 模流分析及实习 60 4 5 60 60 市场营销基础 42 3 1 42 管理学基础 42 3 1 42 商务沟通 30 2 1 30 小计 695 44 - 60/3 165/11 230/ 14 240/16 560 毕业实践课 ( 6 学分) 业设计(论文) 120 2 5 120 120 业实习 360 4 5 360 360 小计 480 6 - 480 480 任意选修课 (选修 6 学分) / / 72 6 课程总计 110 254 318 300 325 340 480 “三创”学分 10 全程学分总计 120 专升本课程 6 72 注: 代表百分制,代表五级制,代表二级制。 (四)技术(能)考核和职业资格考证时间安排表 序号 名称(级别 ) 性质 考核部门 考核时间 备注 1 模具制造工四级 职业资格证书 人社部门 第 4、 5 学期 任选一种 2 模具设计师 (注塑模 )三级 职业资格证书 人社部门 第 5、 6 学期 3 工具钳工四级 职业资格证书 人社部门 第 4、 5 学期 (五)“三创”学分安排表 序号 项目 参考学分数 考核部门 考核时间 备注 1 技能竞赛 见实施细则 专业 在校期间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若干个2 发明及专利 见实施细则 专业 在校期间 3 课题 见实 施细则 专业 在校期间 5 4 证书 见实施细则 专业 在校期间 项目进行“三创”活动,总考核学分要 达 到10 分及以上方可毕业。 5 特长生培养、首席工人、技术能手带徒工程 2 专业 在校期间 6 教学工厂技能实训 2 专业 大二暑假 7 素质学分 3 学工办 在校期间 8 创业 4 招生就业处 在校期间 9 学习权威网络课程 (教学)资源 3 专业 在校期间 10 其他 校外实训基地专业顶岗工作,或校内实训基地工作室承担运营项目 集中工作每周 1分,分散工作每24 小时 1 分 专业 参加学院专业社团活动,或承担专业社团工作任务,或科技服务中心科 技服务工作任务 10 学时 ) 学院科技服务中心 合计 10 (六)课程结构 公 共 选 修 课专 业 核 心 课综 合 实 践 课公 共 选 修 课公 共 必 修 课项 目 管 理模 具 设 计 师 模 具 制 造 工毕 业 实 习 与 毕 业 设 计模 具 设 计 与 制 造 综 合 实 践塑 料 模 具 设 计专 业 选 修 课 :金 工 实 训 ( B )公 差 与 技 术 测 量模 具 材 料 及 热 处 理三 维 造 型 及 应 用模 具 制 造 工 艺模 具 数 控 加 工液 压 气 动 技 术先 进 制 造 技 术产 品 逆 向 造 型产 品 结 构 设 计产 品 手 板 制 作精 密 测 量 及 实 习产 品 设 计 开 发 实 务模 流 分 析 及 实 习市 场 营 销 基 础管 理 学 基 础商 务 沟 通“ 三 创 ” 学 分 :教 学 工 厂 实 训技 能 竞 赛科 技 创 新特 长 生 培 养综 合 能 力 提 升素 质 学 分公 共 必 修 课就 业 岗 位冲 压 成 型 工 艺与 模 具 设 计机 械 设 计 基 础机 械 制 图(七)专业选修课参考学程 为了指导学生选课,使学生更加清楚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和专业知识系统化,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特制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选修课参考学程,以供学生在选择专业选修课时参考。学生在选择选修课时,可以完整地选择某个学程,也可以跨学程选课。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选修课学程 学程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程 1(模具设计 1 公差与技术测量 45 3 6 方向 ) 2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30 3 3 三维造型及应用( 60 2 4 液压与气动技术 60 4 5 模流分析及实习 60 4 学程 2(模具制造方向) 1 金工实训 (B) 60 3 2 公差与技术测量 45 3 3 塑料模具制造工艺 80 4 4 术及应用 60 4 5 数控加工实践( B) 60 4 学程 3(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向) 1 产品逆向造型 60 4 2 产品结构设计 60 4 3 产品手板制作 60 4 4 精密测量及实习 60 4 5 产品设计开发实务 60 4 6 模流分析及实习 60 4 (八)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说明 就业岗位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岗位核心职业能力用 *标注) 模具制造 产品结构分析 能读懂图纸,具备绘图能力,熟悉国家相关标准,能正确选择公差 配合,会使用量具,能够分析模具所成型产品结构工艺性能的优良,并能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熟悉常用塑料的性能,熟悉金属材料的性能 选择成型设备 熟悉成型设备工作原理,能够正确选择成型设备 编制成型工艺 会编制制品的成型工艺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会编制模具加工工艺 数控加工 会模具零件的加工程序编制 * 普通机加工 会铣、磨、钻加工等基本技能 电加工 会操作线切割机床,熟悉线切割机床的工作原理 会操作电火花成型机床,熟悉电火花机床的工作原理 * 材料及热处理 正确选用热处理工艺 模具设计 模具成型分析与工艺设计 会确定最佳型腔数量、进行型腔模的浇注系统设计;能够合理设计冲压成形排样图 模具的结构设计 熟练掌握二维及三维 图软件,进行模具分型 能较熟练测绘机械零件,会设计各类机械结构,具备机械结构的基本设计和计算能力,掌握模具典型零部件的设计要点,会分析模具结构的合理性 会设计典型的模具结构,熟悉液压与气动的工作原理 模具材料的选用 会合理选用常用模具的材料,会标注热处理工艺条件 技术文件编制 掌握加工工艺编制的标准化格式 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归纳能力 能够 进行表单绘制 了解设备加工能力 7 2.“三创”学分实施细则。 ( 1) 大二暑假 教学工厂技能实训 为必选项目; ( 2)素质学分为必选项目,合格以上得 3分; ( 3)其它“三创”学 参见 学院学分互换实施细则; ( 4)除公共必修课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学分、毕业实践课以外,其余课程学分按照学校规定可与“三创”学分之间进行等值互换。 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及图文编辑能力 模具项目 管理 模具质量管理 能对简单零件精心测绘 能够对成型过程中所有问题进行现场处理(划痕、拉伤、毛刺、流痕、飞边等) 会使用常用的检测设备 会编制产品检验卡片、掌握模具质量控制方法和记录表设计 具有质量管理的基本能力,会编制质量管理文件 会模具装配后的总检并能够评定检测结果 模具生产管理 会编制模具的生产作业计划 具备安全作业管理能力,会进行模具经济技术分析 具备一定的生产组织协调能 力,具有阅读相关英文资料基础 会控制模具上单进度,协调生产与制造模具的能力 具备人员和设备的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好文字表达能力 8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中职生) 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大类 名称 : 模具设计与制造 代码 : 580106 专业大类 : 制造大类 二、生源类别 招生对象:中职生 三、学制 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模具、汽车、机械电子等企(事)业单位的项目经理、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等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专业知识,具有模具设计、制造、加工工艺编制和生产管理的能力,能从事模具(产品)设计、加工、维修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 表 1 主要就业岗位与职业资格(技术技能)证书要求一览表 序号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 (技术技能) 证书要求 1 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师 (注塑模 )三级 2 模具制造 模具制造工四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3 模具钳工 工具钳工四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体来看,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养: (一)知识要求 ( 1) 掌握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 ( 2) 掌握与职业基础技能相适应的图样识读与绘制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工程材料等专业基础知识; ( 3) 掌握与职业技术技能相适应的数控加 工工艺 、冷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等专业知识; ( 4)掌握典型零件生产工艺。 (二)能力要求 ( 1)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 ( 2) 具有计算机绘图能力和识读模具图的能力 ; ( 3) 具有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及加工操作的能力 ; ( 4) 具有模具工艺编制及设计和制造能力 ; ( 5) 具有科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三)素养要求 ( 1)树立遵纪守法、 遵章守纪的法制观念 ; (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拥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勇于奉献的工作精神; ( 3)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协作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 4) 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 六、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设学期 1 机械制图 3 45 1 2 机械设计基础 5 75 2 9 3 模具数控加工 4 60 4 4 塑料模具设计 5 75 3 5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 5 100 5 ( 1)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 够正确、熟练地进行手工和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具备查阅标准件、公差配合等国家标准的能力,具备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同时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并适应岗位对技能的需求,为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 2)机械设计基础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机械零件的分析、应用、设计能力,并通过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设 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3)模具数控加工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模具型芯、型腔等其他成型零件的软件 合理选择刀具和切削参数,能选择符合成型零件曲面的加工方法,能根据对应的机床系统进行后置处理,掌握一种机床系统的操机,并能以组为单位把编程好的零件在数控铣床上加工出来。 ( 4)塑料模具设计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课 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独立进行塑料二板模和三板模设计;能进行塑料材料选择,产品布局设计、分模设计、模架选择、浇注系统设计、模具成型零件设计、脱模机构设计和冷却系统设计等,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实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设计功能。 ( 5)塑料模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基于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整个过程,实现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综合技能训练。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 析、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能力与应用技巧,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分模软件的应用、模具 2的设计、模具 3具结构项目评审等内容。基于模具教学工厂,实施分岗位(模具设计、模具钳工、模具检测、 工等)定岗培训,为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奠定基础。 七、毕业条件 (一)课程与学分 修完规定课程并考核合格,获取不低于 120学分(其中公共课不低于 32学 分,专业课不低于 72 学 分,“三创”活动 10 学分 ) (二)公共技术(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获得模具设计师 (注塑模 )(三级)证书、 模具制造工 (四级)证书和工具钳工(四级)证书中的任意一种。 八、附件 (一)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型 学分数 占课程 学时比例( %) 实践教学占比( %) 公共课 公共必修课 15 践教学学时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 共选修课 14 业课 专业核心课 22 20 专业选修课 47 业实践课 6 意选修课 6 计 110 实践教学学分占课总学时的比例 三创”学分 10 合计 120 选修课 70 二)学期周数分配表 10 学年 /学期 项目、周数 2015016017 二 三 四 五 六 军训、始业教育 2 课堂教学 12 15 15 15 15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 14 期末考试 1毕业教育 1 合计 1566665 (三)教学进程安排表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分类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归属 学时数(或周数周课时数) 其中实践学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公共必修课 ( 15 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5+ 15 4 7 45+15 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2+3 3 7 42+3 3 体育 54 3 7 24 30 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4+8 2 7 24+8 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6+4 1 7 16+4 4 大学生就业指导 16+4 1 7 16+4 4 形势与政策 / 1 7 小计 231 15 - 121 90 20 64 公共选修课 (选修不低于 14学分)第一学期选 6个学分,第二学期及第三学期选 8 个学分 宁波商帮文化 16 1 7 16 6 创业计划书编写实践 16 1 1 16 16 6 网络创业实践 30 2 6 30 30 30 理财实务 16 1 1 16 16 4 计算 机信息技术( I) 30 2 7 30 30 信息素质与职业 15 1 15 15 大学英语( I) 45 3 4 45 大学英语( 45 3 4 45 人文修养 30 2 7 30 30 4 艺术修养 30 2 7 30 30 6 工程数学 45 3 7 45 45 1工程力学 45 3 5 45 10计 211 14 - 90/6 120/8 40 专业核心课 ( 22 学分) 机械制图 45 3 5 45 20 机械设计基础 75 5 5 75 20 数控加工实训( B) 60 4 5 60 60 塑料模具设计 75 5 5 75 30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 100 5 5 20*5z 100 小计 355 22 - 45 75 75 60 100 230 专业选修课 (选修不 公差与技术测量 45 3 5 45 15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30 2 5 30 11 低于 47学分 ,第 3、4、 5 学期至少选16、 16、15 分) 三维造型及应用( 60 4 5 60 60 三维造型及应用( 60 4 5 60 60 模具制造 工艺 80 4 5 20*4z 80 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60 4 5 60 20 模流分析与实习 60 4 5 60 60 液压与气动技术 60 4 5 60 先进制造技术 45 3 5 45 模具生产组织管理 45 3 5 45 术及应用 60 4 5 60 60 产品逆向造型 60 4 5 60 60 产品结构设计 60 4 5 60 60 产品模型制作 60 4 5 60 60 产品创新设计 60 4 5 60 60 3D 产品设计 60 4 5 60 60 市场营销基础 42 3 1 42 管理学基础 42 3 1 42 商务沟通 30 2 1 30 小计 725 47 - - - 240/16 260/16 225/ 15 - 480 毕业实践课 ( 6 学分) 业设计(论文) 120 2 5 120 120 业实习 360 4 5 360 360 小计 480 6 - 480 480 任意选修课 (选修 6学分) / / 72 6 课程总计 110 256 285 315 340 325 480 “三创”学分 10 全程学分总计 120 专升本课程 6 72 注: 代表百分制,代表五级制,代表二级 制。 (四)技术(能)考核和职业资格考证时间安排表 序号 名称(级别) 性质 考核部门 考核时间 备注 1 模具制造工四级 职业资格证书 人社部门 第 4、 5学期 任选一种 2 模具设计师 (注塑模 )三级 职业资格证书 人社部门 第 5、 6学期 3 工具钳工四级 职业资格证书 人社部门 第 4、 5学期 (五)“三创”学分安排表 序号 项目 参考学分数 考核部门 考核时间 备注 1 技能竞赛 见实施细则 专业 在校期间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若干个项目进行“三创”活动,总考核学分要达到 10 分及2 发明及专利 见实施细则 专业 在校期间 3 课题 见实施细则 专业 在校期间 4 证书 见实施细则 专业 在校期间 5 特长生培养、首席工人、技术能手带徒工程 2 专业 在校期间 6 教学工厂技能实训 2 专业 大二暑假 7 素质学分 3 学工办 在校期间 12 8 创业 4 招生就业处 在校期间 以上方可毕业 。 9 学习权威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3 专业 在校期间 10 其他 校外实训基地专业顶岗工作,或 校内实训基地工作室承担运营项目 集中工作每周 1分,分散工作每24 小时 1 分 专业 参加学院专业社团活动,或承担专业社团工作任务,或科技服务中心科技服务工作任务 学院科技服务中心 合计 10 (六)课程结构 公 共 选 修 课专 业 核 心 课综 合 实 践 课公 共 选 修 课公 共 必 修 课项 目 管 理模 具 设 计 师 模 具 制 造 工毕 业 实 习 与 毕 业 设 计模 具 设 计 与 制 造 综 合 实 践塑 料 模 具 设 计专 业 选 修 课 :公 差 与 技 术 测 量模 具 材 料 及 热 处 理三 维 造 型 及 应 用模 具 制 造 工 艺冲 压 成 型 与 模 具 设 计模 流 分 析 与 实 习液 压 与 气 动 技 术先 进 制 造 技 术模 具 生 产 组 织 管 理产 品 逆 向 造 型产 品 结 构 设 计产 品 模 型 制 作3 D 产 品 设 计市 场 营 销 基 础管 理 学 基 础商 务 沟 通“ 三 创 ” 学 分 :教 学 工 厂 实 训技 能 竞 赛科 技 创 新特 长 生 培 养综 合 能 力 提 升素 质 学 分公 共 必 修 课就 业 岗 位模 具 数 控 加 工机 械 设 计 基 础机 械 制 图(七)专业选修课参考学程 为了指导学生选课,使学生更加清楚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和专业知识系统化,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特制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选修课参考学程,以供学生在选择专业选修课时参考。学生在选择选修课时,可以完整地选择某个学程,也可以跨学程选课。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选修课学程 学程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程 1(模具设计方向) 1 公差与技术测量 45 3 2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30 2 3 三维造型及应用( 60 4 4 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60 4 5 模流分析及实习 60 4 13 学程 2(模具制造方向) 1 公差与技术测量 45 3 2 塑料模具制造工艺 80 4 3 先进制造技术 45 3 4 模具生产组织管 理 45 3 5 60 4 学程 3(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向) 1 三维造型及应用( 60 4 2 产品逆向造型 60 4 3 产品结构设计 60 4 4 产品模型制作 60 4 5 产品创新设计 60 4 6 3D 产品设计 60 4 (八)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说明 就业岗位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岗位核心职业能力用 *标注) 模具制 造 产品结构分析 能读懂图纸,具备绘图能力,熟悉国家相关标准,能正确选择公差配合,会使用量具,能够分析模具所成型产品结构工艺性能的优良,并能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熟悉常用塑料的性能,熟悉金属材料的性能 . 选择成型设备 熟悉成型设备工作原理,能够正确选择成型设备 编制成型工艺 会编制制品的成型工艺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会编制模具加工工艺 数控加工 会模具零件的加工程序编制 * 普通机加工 会铣、磨、钻加工等基本技能 电加工 会操作线切割机床,熟悉线切割机床的工作原理 会操作电火花成型机 床,熟悉电火花机床的工作原理 * 材料及热处理 正确选用热处理工艺 模具设计 模具成型分析与工艺设计 会确定最佳型腔数量、进行型腔模的浇注系统设计;能够合理设计冲压成形排样图 模具的结构设计 熟练掌握二维及三维 图软件,进行模具分型 能较熟练测绘机械零件,会设计各类机械结构,具备机械结构的基本设计和计算能力,掌握模具典型零部件的设计要点,会分析模具结构的合理性 会设计典型的模具结构,熟悉液压与气动的工作原理 模具材料的选用 会合理选用常用模具的材料,会标注热处理工艺条件 技 术文件编制 掌握加工工艺编制的标准化格式 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归纳能力 能够进行表单绘制 了解设备加工能力 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及图文编辑能力 模具项目 模具质量管理 能对简单零件精心测绘 14 2.“三创”学分实施细则。 ( 1) 大二暑假 教学工厂技能实训 为必选项目; ( 2)素质学分为必选项目,合格以上得 3分; ( 3)其它“三创”学 参见学院学分互换实施细则; ( 4)除公共必修课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学分、毕业实践课以外,其余课程学分按照学校规定可与“三创 ”学分之间进行等值互换。 管理 能够对成型过程中所有问题进行现场处理(划痕、拉伤、毛刺、流痕、飞边等) 会使用常用的检测设备 会编制产品检验卡片、掌握模具质量控制方法和记录表设计 具有质量管理的基本能力,会编制质量管理文件 会模具装配后的总检并能够评定检测结果 模具生产管理 会编制模具的生产作业计划 具备安全作业管理能力,会进行模具经济技术分析 具备一定的生产组织协调能力,具有阅读相关英文资料基础 会控制模具上单进度,协调生产与制造模具的能力 具备人员和设备的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好文字表达能力 15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 3+2) 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大类 名称 : 模具设计与制造 代码 : 580106 专业大类 : 制造大类 二、生源类别 招生对象: 3+2 三、学制 学制:二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模具、汽车、机械电子等企(事)业单位的项目经理、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等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专业知识,具有模具设计、制造、加工工艺编制和生产管理的能力,能从事模 具(产品)设计、加工、维修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表 1 主要就业岗位与职业资格(技术技能)证书要求一览表 序号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 (技术技能) 证书要求 1 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师 (注塑模 )三级 2 模具制造 模具制造工四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3 模具钳工 工具钳工四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体来看,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养: (一)知识要求 ( 1) 掌握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 ( 2) 掌握与职业基础 技能相适应的图样识读与绘制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工程材料等专业基础知识; ( 3) 掌握与职业技术技能相适应的数控加工工艺 、冷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等专业知识; ( 4)掌握典型零件生产工艺。 (二)能力要求 ( 1)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 ( 2) 具有计算机绘图能力和识读模具图的能力 ; ( 3) 具有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及加工操作的能力 ; ( 4) 具有模具工艺编制及设计和制造能力 ; ( 5) 具有科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三)素养要求 ( 1)树立遵纪守法、 遵章守纪的法制观念 ; ( 2)具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拥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勇于奉献的工作精神; ( 3)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 、一定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协作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 4)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六、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设学期 1 机械设计基础 4 60 2 2 模具数控加工 4 60 3 16 3 塑料模具设计 5 75 2 4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 5 100 3 ( 1)机械设计基础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类各专业的一 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机械零件的分析、应用、设计能力,并通过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2)模具数控加工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模具型芯、型腔等其他成型零件的软件 合理选择刀具和切削参数,能选择符合成型零件曲面的加工方 法,能根据对应的机床系统进行后置处理,掌握一种机床系统的操机,并能以组为单位把编程好的零件在数控铣床上加工出来。 ( 3)塑料模具设计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独立进行塑料二板模和三板模设计;能进行塑料材料选择,产品布局设计、分模设计、模架选择、浇注系统设计、模具成型零件设计、脱模机构设计和冷却系统设计等,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实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设计功能。 ( 4)塑料模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 基于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整个过程 ,实现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综合技能训练。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 析、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能力与应用技巧,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分模软件的应用、模具 2D 结构图的设计、模具 3具结构项目评审等内容。基于模具教学工厂,实施分岗位(模具设计、模具钳工、模具检测、 岗培训,为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奠定基础。 七、毕业条件 (一)课程与学分 修完规定课程并考核合格,获取不低于 分(其中公共课不低于 分,专业课不低于 46学 分, “三创”活动 6学分 ) (二)公共技术(技能) 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获得模具设计师 (注塑模 )(三级)证书、 模具制造工 (四级)证书和工具钳工(四级)证书中的任意一种。 八、附件 (一)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型 学分数 占课程学时比例( %) 实践教学占比( %) 公共课 公共必修课 践教学学时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 60 公共选修课 8 业课 专业核心课 18 业选修课 22 业实践课 6 意选修课 4 计 实践教学学分占课总学时的比例 三创”学分 6 合计 选修课 34 二)学期周数分配表 学年 /学期 项目、周数 2015016 二 三 四 军训、始业教育 2 课堂教学 12 15 15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 14 17 实习 期末考试 1毕业教育 1 合计 15665 (三)教学进程安排表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分类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 归属 学时数(或周数周课时数) 其中实践学时 一 二 三 四 公共必修课 ( 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5+15 4 7 45+15 15 体育 24 2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4+8 2 7 24+8 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6+4 1 7 16+4 4 大学生就业指导 16+4 1 7 16+4 4 形势与政策 / 1 7 小计 15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让留学中介合同协议
- 版权交换协议书
- 送配件员工合同协议
- 车辆代驾委托协议合同
- 转让合同货品协议书范本
- 农村全域旅游开发与资源整合协议
- 道路铺砖渣合同协议
- 医疗设备采购及维修保养服务协议
- 建筑安装专业施工合同
- 转让履带吊车合同协议
- 2025年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教课件
- 2024年潍坊寒亭区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
- 【淮安】2025年江苏淮安市盱眙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8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年人教版英语中考总复习专题(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课件
- 废旧塑料回收再生资源利用项目建议书
- 玻璃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培训
- 无砟轨道底座板首件施工总结(最新)
- 作文纸模板带字数
-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 小猪搬砖记PPT课件
- 《软件工程导论》实验指导书(201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