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浅谈 *是一个约有 130 万人口的县级市,农业人口约占总 人数的 90,只有农民致富之时,才是全市小康之日。面 对一个经济落后的传统农业市,面对传统的种植业、养殖 业等产业实际增效有限的现状,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调 整农村产业结构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有一点肤浅的认识。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 游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的具体行动;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旅游业正 确、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市的旅游资 源大都位于贫困山村,所以,乡村旅游应是旅游业发展的 方向和重点。*市农村,特别是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镇、 乡,应优选投入少,回收率快,返贫率低,成效高的乡村 旅游业作为新的后续支柱产业。 “以一促三”“以三带一” 所谓“以一促三”,“以三带一”的产业模式,就是 大力发展优势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 以此来促进乡村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反过来, 又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带动高新农业更快地发展。 两大产业互动并进,相得益彰。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市朱昌镇是全地区 6 个农业综合开 发建设精品乡镇之一,市政府以此为契机,建设“朱昌镇 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现已引种荷花 40 亩;本文转载 自大秘书网-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吸 引台商独资企业投资 500 余万元,在园区建设石蒜 GAP 示 范种植基地;八仙洞“农家乐”寨子的群众积极参与“七 进户”基础设施建设;庙山营重建云台寺工程进展顺利; 总投资 700 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第一、二期工程已经结束, 第三期工程园田化建设开始启动。今年,朱昌镇将 以一、三产业有机结合的全新风貌,向游客提供“行、游、 住、食、购、娱”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 新的经济收入。 建好样板 辐射全市 乡村旅游是新兴的旅游系列产品,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政府应实施主导型战略,把乡村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培育和发展。结合本市乡村旅游资源条件,筛选出一定 数量的、有潜力的、已具备一定条件的村寨群落作为优先 发展的示范点。通过建立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区,不断 发挥其示范和辐射功能,引导世世代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 农民成为新时代奔小康的乡村旅游从业者。 *市梨树镇上小河村距*城区东面 15 公里,全村总面 积 4.6 平方公里,有 200 余户、1000 余人,白族占总人口 的 80.4。是一个山青、水秀、民风淳朴的省级文明卫生 达标村寨。为了充分利用上小河的生态资源、白族文化资 源,将旅游开发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生态保 护结合起来,*市把该村列为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 旅游示范村”进行建设。 自去年“五一”黄金周以来,上小河以农村风貌、农 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引导游客 前去了解和体验,乡村旅游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 3 家经 营户在“五一”黄金周 7 天的旅游收入超过了半年的农业 生产收入。“农家乐”经营户已达 10 余家,农民收入增长 较快,成为*城区市民度假和休闲的好去处。其成功经验 已逐步在市内外推广。 各方联动 鼎立帮扶 要实行政府统一行动,部门各司其职,镇乡具体负责, 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不断推出“农家乐” 、“农家游”、“休闲农庄”、“生态农庄”等为一体的 有滋有味的“农”字号特色旅游系列产品,不断增强乡村 旅游的活力和后劲。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 需求的同时,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 政府各部门要支持和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经济,进行结 对帮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助解决“农家乐”经营 户存在的诸如缺少发展资金、规模小、档次低、分布散、 卫生条件差、服务项目单一、缺乏特色文化、人均消费少 等问题。 市旅游局、交通局、卫生局、农业局、林业局和农办 等政府工作部门把业务工作与支持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从 交通状况、安全管理、活动安排、接待设施、环境保护、 卫生管理、接待服务、综合管理、社会效益等方面给予指 导和扶持,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效果。乡村旅游从顺应旅游 市场的自发形成阶段,开始步入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 保护为主 科学开发 对底蕴深厚的苗族文化、彝族文化等旅游资源,要按 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进行科学的保护性开发。 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经发掘、整理、保护、提炼提升和充 分利用,转化成民族文化旅游晶牌优势,以展示地方民族 文化的艺术价值,形成民族文化艺术向乡村旅游经济的转 变。 大屯彝族乡三官寨是全省重点保护与建设的 20 个民族 村寨之一。全寨 247 户 988 人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91,是省级一类贫困村寨。 由于是典型的边远、贫穷、落后的彝族村寨,这里的 村民自然延续着传统的彝族文化和古朴的彝族风情,在历 经几百年的彝汉文化交融后,其语言、服饰、生产生活、 民风民俗等方面都独具浓厚的“水西文化”特色。 *市在开发建设三官寨时,充分利用三官寨与国家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屯土司庄园、奢香墓、奢香博物馆等 名胜古迹毗连的地理条件,科学制定和严格实施三官寨 保护与建设规划。充分挖掘其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 传统婚俗文化、葬俗文化、服饰文化、音乐舞蹈、民居建 筑以及民间工艺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力求把该寨 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使之成为我市乡村旅游独具特 色的一个精品。 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 有亮点、热点、上档升级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吸引 游客的关注,才能打入省外和国际市场。我们注重大力发 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民 族文化旅游精品,使之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突破 口。让游客走进自然的同时,与多彩的民族风情对话,与 灿烂的民族文化交融。 如燕子口大南山苗寨是我国西部方言苗语的标准音点。 近几年,已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菲律宾、 芬兰、意大利等 16 个国家的游客多次旅游观光,一件手工 制作的苗族服装售价高达几百元至上千元。 去年 3 月和 6 月,美国人、英国人组成的旅游团到燕 子口镇大南山、朱昌镇花厂等地的苗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型企业员工聘用合同书5篇
- 正式的地域买卖合同6篇
- 农村卖房屋合同范本
- 小区锅炉用工合同范本
- 英文企业合作合同范本
- 镇江砂石供应合同范本
- 净化车间劳务合同范本
- 工业加工企业合同范本
- 影视传播市场分析与发展前景
- 新能源汽车趋势
- 人教版(2019)高一英语上学期教学计划
- 08J933-1体育场地与设施(一)
- 学习违纪违法案件查处通报心得体会3篇
- 桥梁安全管理制度
- 劳务合同范本含医保社保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Welcome Unit》单元课件全套
- 医学检验项目管理制度
- 第1课《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与探索》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应急值守信息报送
- 第二章-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和编写课件
- 《老年健康照护与促进》课件-模块三 老年人健康评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