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船东 /操作者编制应急拖带程序指南 1 目的 本指南的目的是帮助船东 /操作者对遵守 约第 的船舶编制船舶特定应急 拖带程序 。 程序应被视作国际安全管理规 则 ( 则 ) A 部分 8 要求的应急准备的一部分。 2 观察 船 东 、操 作 者和船员 应 注意到紧 急 情况的性 质 不允许有 考 虑的时间 。 因此,程 序 应事 先演练。 拖带程序应保留在船上以便于船上船员在准备其船舶在紧急情况下拖带时随时可用。 船员应熟悉设备存放位置和取用。对存放装置的任何得到确认的改进都应予 以实施。 处理紧急情况的船员应了解绞车和工具以及甲板照明(用于差 /低能见度和夜间情况) 所要求的动力的有效性。 认 识 到不 是 所有的船 舶 都有同样 等 级的船上 设 备,因此 对 可能的拖 带 程序就可 能 有限 制。 然而, 其目的是预先确定能完成什么 , 并向船上船员以即刻可用的形 式 (小册子 、 图 纸、海报等)提供信息。 3 船舶 评 估 船 东 /操作者应确保船舶接受检查 , 且其在紧急情况下被拖带的能力接受评估 。 应评审 船上设备和可用的程序。 需要接受检查的项目在下列段落中予以描述。 应评估船舶从船 首至船尾被拖带的能力,并应评审下列项目: 缆绳处理程序(传递和接收引缆、拖缆、短绳索);和 连接点的布局、结构适当性和安全工作载荷(导缆钳、绞车、缆柱、系船索)等。 应确认船上用于装配拖曳装置的工具和设备及其位置。 应包括但不限于: 锚链; 电缆; 卸扣; 制动器 工具;和 抛绳设备。 应确定船上无线电设备的有效性和特性以使甲板船员 、驾驶室和拖 /救助船之间保持通 信。 除 非 知道 连 接点的安 全 工作载荷 , 应通过反 映 船上 状况 的 工程分析 来 确定这些 载 荷。 可使用船上拖带和系泊设备导则(海安会通函 为指导。 应由熟悉拖带设备和操作的人员进行评估。 4 应急 拖 带手册 应急拖带手 册 ( 应针对船舶并以清晰 、 简明和随时可用的形 式 (手册 、 图纸 、 海 报等)出现。 船舶特定数据应包括但不限于: 船名; 2 呼号; 编号; 3 锚的详细情况(卸扣、连接细节、重量、类型等); 电缆和锚链的详细情况(长度、连接细节、验证载荷等); 基座之上系船甲板的高度; 吃水范围;和 排水量范围。 5 编制 的 所 有 程序 应 以 清 晰易 懂 的 形 式出 现 以 在 紧急 情 况 时 帮助 其 平 稳 迅速的应 用。 应备有全面的图表和草图并包括下列: 组件和索具图; 拖带设备和加固点位置;和 设备和加固点容量以及安全工作载荷( 船 东 /操作者应手持一份副本以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尽早将信息传递给拖带公司 。副 本也应以普通的电子文件形式保存以允许较快地分发给相关方。 至少 3 份副本应保留在船上并位 于: 驾驶室; 首楼处所;和 船上办公室或货物控制室。 5 编制 程 序 在船舶评估期间应确定船舶特定程序并在 输入。程序应至少包括下列: 快速参照判定矩形图 , 其总结了不同紧急情况下的选项 , 例如天气状 况 (适度 、 恶劣 ) 、 船上动力的可用性(推进、甲板上动力)、迫近的搁浅危险等; 甲板船员的组织(人员分布、设备分布,包括无线电、安全设备等); 任务的组织(需要做什么、应如何做、每项任务需要什么等); 系船索 、 拖缆等的装配图 , 显示用于船首和 船尾的可能的应急拖带装置 。 吊索应为铅 制以避免尖角、边缘和其他应力集中点; 必须考虑到动力不足和瘫船状况,特别是在抛粗拖缆时; 联系救助船 /拖船的通信计划 。 计划应列出船长需要通知救助船 /拖船的所有信息 。 清 单应包括但不限于: 损坏或适航性; 船舶操舵状况; 推进力; 甲板上动力系统; 船上拖带设备; 现有紧急快速断开系统; 前后拖点位置; 设备、连接点、加固点和安全工作载荷( 拖带设备的尺寸和容量;和 船舶资料; 可能用于安装拖索和加固拖缆的船上现有设备、工具和装置的评估; 确定对船舶的“拖带能力”有重大改进的任何小工具或设备; 在紧急拖带情况下能使用的船上设备的详细目录和位置; 其他准备(锁定舵和螺旋桨轴、压载和纵倾等);和 其他相关信息(限制海况、拖带速度等)。 4 应急拖带程序手册 提供给拖船公司的信息 船名 船舶呼号 号 . 船东 /船舶 经营人 5 序号 项 目 现 在 状况 损 坏 及适航性 时 间 ( M/ (M) 日期: / / 时间: 所在位置 距最近港口(救助点)距离 : 纬度: N, E 11111114 要求拖带原因 瘫船 /不能重新启动 去动力 去操纵能力 浅 他 现在天气 风 速和风向 风速 (m/s) . 风向 / 波高 M 未来气象预报 船舶漂流速度和方向 速度 (0 即将面临的危 险 (如搁浅) 如有,请详述预计的危险 述: 进水(如有,应详述) 述: 货物(如有,应详述) 述: 首吃水 尾吃水 能否从首部拖带? 述: 能否控制纵倾? 述: 是否有横倾? 述: 能否锁定螺旋桨? 述: 船 舶 操舵状况 6 能否使用舵? 述:如舵损坏,现在舵角情况: 舵能否恢复到中间位置? 述: 序号 项 目 现 在 状况 能否锁定舵? 述: 推 进力 能否使用主机? 述: 能否使用船上动力? 述: 甲 板 上动力系统 能否 使 用 甲 板上 动 力系 统? 述: 能否使 用拖 缆连接 处的甲 板照明? 述: 能否使用锚机? 述: 能否使用首部系泊绞车? 述: 能否使用尾部系泊绞车? 述: 其 他 信息 是否已使用拖带灯 述: 是否悬挂好黑色菱形球? 述:只要搁浅信号 能否使用船上通讯设备? 述: 现有紧急快速释放系统 是否 有 紧 急 快速 释 放装 置? 述:无 船 上 拖带设备 能否使用锚链作拖带连接 链级别: 锚链直径 36 锚链长: 220 锚链破断负荷 1050 7 挚链器是否可以操作? 链器安全工作负荷 能否使用肯特卸扣? 寸 破断负荷 能否使用 D 卸扣? 寸 破断负荷 能否使用船上拖索? 料 聚酯聚丙烯 直径 48号 项 目 现 在 状况 长度 200 M 破断负荷 433否使用系泊索? 量 12料 聚酯聚丙烯 直径 48度 200M 破断负荷 433 后 拖点位置 设 备 、连接点 、 加固点和 安 全工作负荷 拖 带 设备的尺 寸 和能力 首 部拖带连 接设备 中部 左舷 右舷 导缆孔 数量 1 型号 开口尺寸 250全工作负荷 196量 3 型号 开口尺寸 2100730全工作负荷 196量 3 型号 开口尺寸2100730全工作负荷 196缆桩 数量 1 型号 带 眼 环 索 缠 绕 的 带) 8 字 形缠绕 的 (系泊) 196量 3 型号 带眼环索缠绕的 拖带) 8 字形缠绕的 泊) 196量 3 型号 带 眼 环 索缠绕的 拖带) 8 字形缠绕的 泊) 196 部拖带连 接设备 中部缆桩 左舷缆桩 右舷缆桩 导缆孔 数量 2 型号 开口尺寸 540 X 400,1540全工作负荷 196量 2 型号 开口尺寸1540620全工作负荷 196量 2 型号 开口尺寸1540620全工作负荷 1968 带缆桩 数量 1 型号 带眼 环索 缠绕 的 带) 8 字形缠绕的 45系泊) 数量 2 型号 带 眼环索 缠绕的 带) 8 字形缠绕的 泊) 数量 2 型号 带 眼 环 索缠绕的 带) 8 字形缠绕的 泊) 船 舶 资料 船型 油化船 船长 96 m 型宽 15 m 吃水 m 载重量 781 t 排水量 5607 t 系泊甲板距基线以上高度 m 舾装数 930 拖航阻 力曲 线及拖 带力 限 制(示例) 以舾装数要求配备的拖索破断负荷 559基准。 舾装数要求配备的拖索破断负荷 559基准。 限制海 况与 拖带速 度( 示 例) 在 获 知拖船提 供 拖带设备 强 度后, 可 将 选定模式 下 的拖 带力限制代入由上表查得。 9 应急拖带程序手册 船上操作 船名船舶呼号 号 .东 /船舶经营人 10 目 录 1. 船舶 概 况 2. 设备 通信设 备 动力供应设备 舵机 锚、锚链和系泊缆 船首上甲板机械设施 船尾上甲板机械设施 甲板工具 其他设备 3. 决定 拖 带模 式 的设计方案 4. 拖带 模 式 5. 响应 组 织 员分配 务和所需 设 备 带操作注 意 事项 6. 拖缆 连 接程序 7. 拖带 限 制 11 1. 船舶概况 1 船名 杜鹃 2 船舶呼号 号 9342035 4 船舶类型 油化船 5 船舶主尺度 B= 15 M. D= 系泊甲板距基线以上高度 F= 满载吃水和排水量 607MT d= 空载吃水和排水量 841MT d=. 设备 通信设备 序号 名称 性能 存放位置 1 国际海事卫星 F 0873764637175 驾驶台 2 国际海事卫星 C 41214120 驾驶台 3 中高频无线电设备 (F) 发送频率 驶台 4 无线电设备 良好 驾驶台 5 甚高频无线电话 功率 25/1W 驾驶台 6 甚高频无线电话 功率 25/1W 驾驶台 7 海事电话 0086驶台 8 便携式无线电话 功率 W 驾驶台 12 动力供应设备 序号 名称 位置 性能 1 主发电机 机舱 良好 2 应急发电机 生活区二层 良好 3 航行设备的储电池 驾驶台 甲板右后 良好 4 无线电设备的储电 池 驾驶台 甲板右后 良好 5 应急设备的储电池 驾驶台 甲板右后 良好 6 岸电供应连接 尾甲板 良好 7 其他 舵机 序号 名称 性能 1 主操舵装置 良好 2 辅助操舵装置 良好 3 操舵装置动力源 (2 套 ) 良好 锚、锚链、拖索和系泊索 序号 名称 性能 1 首锚 形式: 斯贝克 锚重: 2280 锚链 锚链级别 锚链直径 36 锚链长度 220M 锚链破断负荷 1050 挚链器 形式 闸刀式 安全工作负荷 肯特卸扣 尺寸 破断负荷 D 卸扣 尺寸 破断负荷 拖索 材料 聚酯聚丙烯 直径 48 度 200 M 破断负荷 43313 3 系泊索 数量 12 材料 聚酯聚丙烯 直径 48 度 200 M 破断负荷 433船首上甲板机械设施 序号 * 甲板机械名称 性能 1 右舷 锚机 起锚速度与能力 :9m/链破断负荷 1050链直径 36链长度 220M 系泊绞车 绞缆速度与能力 15M/索破断负荷 433索直径 48索长度 200M 2 左舷 锚机 起锚速度与能力 锚链破断负荷 1050链直径 36锚链长度 220M 14 系泊绞车 绞缆速度与能力 15M/索破断负荷 433索直径 48索长度 200M *按图纸编号 序号 * 甲板设施名称或规格 规格(标准名称) 安全工作负荷 1 右系缆桩 毕式桩 196 左系缆桩 毕式桩 196 右系缆桩 毕式桩 196 左系缆桩 毕式桩 196 右系缆桩 毕式桩 196 左系缆桩 毕式桩 7 右系缆桩 毕式桩 8 左系缆桩 毕式桩 9 右系缆桩 毕式桩 10 左系缆桩 毕式桩 中导缆器 毕式桩 196 右导缆器 毕式桩 196 左导缆器 毕式桩 196 右导缆器 毕式桩 196 左导缆器 毕式桩 196 右导缆器 毕式桩 6 左导缆器 毕式桩 7 右导缆器 毕式桩 8 左导缆器 毕式桩 9 右导缆器 毕式桩 10 左导缆器 毕式桩 *按图纸编号 船尾上甲板机械设施 15 序号 * 甲板机械名称 性能 1(右) 系泊绞缆机 前绞缆滚筒(老酒甏) 良好 后绞缆滚筒(老酒甏) 良好 2(左) 系泊绞缆机 前绞缆滚筒(老酒甏) 良好 后绞缆滚筒(老酒甏) 良好 *按图纸编号 序号 * 甲板设施名称或规格 性能(标准名称) 安全工作负荷 1 右系缆桩 良好 196 左系缆桩 良好 196 右系缆桩 良好 196 左系缆桩 良好 196 右系缆桩 良好 196 左系缆桩 7 右系缆桩 8 左系缆桩 9 右系缆桩 10 左系缆桩 中导缆器 1 右导缆器 良好 196 左导缆器 良好 196 右导缆器 良好 196 左导缆器 良好 196 右导缆器 良好 196 左导缆器 良好 196 右导缆器 8 左导缆器 9 右导缆器 10 左导缆器 *按图纸编号 16 甲板工具 序号 名称 规格 存放位置 1. 锚链挚链器 A 船首 2. 拖索连接用卸扣 数量 破断负荷 无 3. 铁锤、棒、手锤和刀 甲板工具间 4. 斧头 甲板工具间 5. 制动索 甲板工具间 6. 连接卸扣开口销 无 7. 捆绑钢索 甲板工具间 8. 抛投索 甲板工具间 9. 切割设备 甲板工具间 10. 救生抛绳设备 射程 230M 强度 2000N 驾驶台 其他设备 ( 1)起重设备 序号 名称和性能 1 电动机驱动的机舱移动式起重机和伙食起重机 起重能力: 15动方式: 位置:中部 2 苏伊士运河手动吊艇机和加燃油软管的起重设备 起重能力: 10转方式: 位置:尾部 尾 3 苏伊士运河探照灯起重设备 位置: 能力: ( 2)登乘梯 序号 名称和性能 1 电动绞车驱动的舷梯 数 量:无 位置: 2 移动绳梯 数量: 位:甲板111板不板中部平台 17 3 其他 引水梯 2 船中位置 拖带模式取决于船长与拖船咨询 , 应考虑如下设计方案 。 即拖带模式应考虑拖带模式 、船舶 状况 和 周 围 环境 ( 天 气 、推 进 系 统 可用 性 和 甲 板机 械 动 力 的提 供 和 即 将可 能 发生 的搁 浅 损 坏)。 主拖模式应是采取从船首拖带 。 由某些原因 , 如碰撞 , 不能从船首拖带 , 可选择由尾拖带 作 为替代 , 超 过 1 天 长时间拖带情况,不应使用尾拖模式。 甲板动力可提供时船首拖带模式 状况 天气 模式 拖带限制载荷 说明 短时 间 ( 1 小 时内)可能 发生搁浅。 适度 船的拖索破断 负荷与缆桩破断 负荷的较小值。 当没有足够时间布置时,采用模式 最后阶段拖带应转到模式 恶劣 船的拖索破断 负荷与 缆 桩破断负荷的较 小值。 最后阶段拖带应转到模式 超过 1 天长 时间拖带情况 适度 船的拖索破断 负荷与 缆 桩破断负荷的较 小值。 恶劣 船的拖索破 断 负荷与 缆 桩破断负荷的较 小值。 甲板动力不可提供时船首拖带模式 状况 天气 模式 拖带限制载荷 说明 短时 间 ( 1 小 时内)可能 发生搁浅。 适度 拖船的拖索破 断负荷。 当没有足够时间布置时,采用模式 恶劣 拖船的拖索破 断负荷。 最后阶段拖带应转到模式 18 超过 1 天 时间拖带情 况 适度 拖船的拖索破 断负荷。 恶劣 船的拖索破断 负荷 , 或拖 船的拖 索破断负荷与被 拖船拖索破断负 荷的较小 值 (如果 被拖船拖索使用 时)。 甲板动力可提供时船尾拖带模式 状况 天气 模式 拖带限制载荷 说明 短时 间 ( 1 小 时内)可能 发生搁浅。 适度 船的拖索破断 负荷与 缆 桩破断负荷的较 小值。 最后应转为船首拖带模式 。 包括超过 1 天 长时间拖带情况时不推荐使用船尾拖带 的模式。 恶劣 船的拖索破断 负荷与 缆 桩破断负荷的较 小值 。 尽管使用 2 根拖索。 最后 应转为船首拖带模式 。 包括超过 1 天 长时间拖带情况时不推荐使用船尾拖带 的模式。 甲板动力不可提供时船尾拖带模式 状况 天气 模式 拖带限制载荷 说明 短时 间 ( 1 小 时内)可能 发生搁浅。 适度 拖船的系泊索 破断负荷。 最后应转为船首拖带模式 。 包括超过 1 天 长时间拖带情况时不推荐使用船尾拖带 的模式。 恶劣 4 被拖船的拖索破 断负荷。 如果不能取出拖索,使用 式时应提 高拖带载荷限制。 最后应转为船首拖带模式 。 包括超过 1 天 长时间拖带情况时不推荐使用船尾拖带 的模式。 船舶原则上,通常有下列拖带模式。 拖带模式由船长或总部与拖船公司考虑船舶状况和环境条件后决定。 带模式 首部 使 用拖船拖 索 连接 1 根 带 缆桩 19 带模式 首部 使 用拖船拖 索 连接 2 根 带 缆桩 带模式 首部 使 用锚链与 拖 船拖索连接 带 模式 首部 使 用船上拖 索 与拖船拖 索 连接 20 21 带模式 首部 使 用船上拖 索 与拖船拖 索 连接 带模式 首部 使 用锚链与 拖 船拖索连接 带模式 尾部使用 1 根拖索 22 带模式 尾部使用 2 根拖索 23 带模式 尾部 使 用船上拖 索 连接 带模式 尾部使用 2 根系 泊 索连接 24 员分配 拖带作业应按照下面流程图进行管理。 务和设备 职务 职责 需要设备 救生设备 便 携 式 无 线电 甲板工具 大副 甲板主要负责人 X X 二副 协助大副 X X 大管轮 协助大副 X X 水手长 甲板工作人员得直接领导 X X 水手 A 操纵系泊绞车 X X 水手 B 操纵系泊缆 X X 水 手 C 操纵系泊缆 X X 机匠 A 操纵系泊缆 X X 机匠 B 操纵系泊缆 X X 机匠 C 操纵系泊缆 X X 25 航操作注 意 事项 ( 1)连接操作期间 1. 所有船员应知道工作程序和人员分配。 2. 在首楼甲板上或在尾楼甲板上工作负责人(大副)应与船长联系,直至工作完成。 3. 当拖缆与眼环结合拉紧时 ,工作负责人应小心观察拖船操纵 。她应将船员撤离至安全地方。 ( 2)拖带操纵期间 1. 当使用钢缆作为拖缆时,为避免钢缆与导缆器摩擦,应在导缆器上连续加牛油。 2. 应经常检查导缆器的摩擦 情况。 3. 为改善跟随拖船,必要时操纵船舶舵。 4. 如推进器运转有问题,应到机械处所进行确认。观察推进器轴先前锁紧情况。 6 拖 缆连接程序 上述 4 涉及的拖带模式 , 船长应考虑系泊设备布置和船舶状况 , 以及与拖船船长 、 和船员提 供的程序研究后决定。 带模式 首部 使 用拖船拖 索 连接 1 根 带 缆桩 ( 1) 接收拖船的抛投绳 , 穿过首部导缆孔 8, 将抛投绳绕过带缆桩 4(右 舷 ) 后 4 缠 绕在右舷系泊绞车卷筒上。 ( 2) 启动右舷系泊绞车 , 提升抛投绳 , 将 与抛投绳连接的由拖船提供 的拖索提升至 甲板上。 ( 3)从左舷的系 泊 绞车卷筒 上 放出系泊 索,通过带缆桩 4(左舷)后用挚索器与 拖索连接。 ( 4)提升系泊索,保持拖索承受张力。 ( 5) 松开抛投索与拖索琵琶头的连接 , 将 琵琶头套在带缆桩 5 上。 ( 6) 松开挚索器 , 解除系泊索和拖索的连 接。 ( 7)完成拖带连接。 26 带模式 首部 使 用拖船拖 索 连接 2 根带 缆桩 ( 1) 接收拖船的抛投绳 , 穿过首部导缆孔 8, 将抛投绳绕过带缆桩 4(右 舷 ) 后缠绕 在右舷系泊绞车卷筒上。 ( 2) 启动右舷系泊绞车 , 提升抛投绳 , 将 与抛投绳连接的拖船提供的拖索提升至甲 板上。 ( 3)从左舷的系 泊 绞车卷筒 上 放出系泊 索,通过带缆桩 4(左舷)后用挚索器与 拖索连接。 ( 4)提升系泊索,保持拖索承受张力。 ( 5) 松开抛投索与拖索琵琶头的连接 , 将 拖索在带缆桩 5 上缠绕 1 圈后再以 8 字型 方式缠绕在缆桩 4 上缠绕 3 圈以上,以分 摊拖带力。 ( 6) 松开挚索器 , 解除系泊索和拖索的连 接。 ( 7)完成拖带连接。 带模式 首部 使 用锚链与 拖 船拖索连接 ( 1) 确认锚链的尺寸能通过首部导缆孔 8 后 , 停止要使用锚链的 锚 (左舷或右舷 ) , 如果没有挚锚设备,在锚链筒处将钢棒或 木棒穿过锚链后搁在甲板上以承受锚的重 量,再用钢丝绳将锚链与锚系固在带缆桩 4 上,以系固住锚,在时间紧急下,必要 时可以打开锚链丢弃锚。在锚链管唇部用 铁棒确保锚链不要因为自身质量而拖入锚 链舱。在转环连接后打开锚链。 27 ( 2) 接收拖船的抛投绳 , 穿过首部导缆孔 8, 将抛投绳绕过带缆桩 4(右 舷 ) 后缠绕 在右舷系泊绞车卷筒上。 ( 3) 启动系泊绞车 , 提升抛投绳 , 将与抛 投绳连接的拖船提供的拖索提升至甲 板 上。 ( 4)从左舷的系 泊 绞车卷筒 上 放出系泊 索,通过带缆桩 4(左舷)后用挚索器与 拖索连接。 ( 5)提升系泊索,保持拖索承受张力。 ( 6) 松开抛投索与拖索琵琶头的连接 , 将 锚链与拖船拖索的琵琶头连接。如果使用 船上拖索,通过肯特卸扣(或其他卸扣) 将拖索 2 端与锚链及拖船拖索的琵琶头连 接。 ( 7) 松开挚索器 , 解除系泊索和拖索的连 接。 ( 8) 挚链器止住锚链 , 拖带时用锚机链轮 放出拖出预期足够长度的锚链提供足够的 悬 链线。完成拖带连接。 28 带模式 首部 使 用船上拖 索 与拖船拖 索 连接 ( 1)取出拖索至甲板 上 ,将琵琶 头套在带缆桩 5 上。 ( 2)将拖索的另 1 端与船上配备 的抛投索连接 ,将抛投索从船内穿 过导缆孔 8。 ( 3)将在船外的抛投 索 的另一端 抛投至拖船。 ( 4)在拖船上完成与拖船的连接。 ( 5)或完成与拖船拖索的连接。 29 带模式 首部 使 用船 上拖 索 与拖船拖 索 连接 ( 1) 取出拖索至甲板上 , 在带缆桩 5 上缠绕 1 圈后再以 8 字型方式缠绕 在缆桩 4 上缠绕 3 圈以上,以分摊 拖带力。 ( 2) 将拖索的另 1 端与船上配备的 抛 投索连 接 , 将抛 投 索 从 船内穿过 导缆孔 8, ( 3) 将在船外的抛投索的另一端抛 投至拖船。 ( 4)在拖船上完成与拖船的连接。 ( 5)或完成与拖船拖索的连接。 30 带模式 首部 使 用锚链与 拖船拖索连接 ( 1) 确认锚链的尺寸能通过首部导缆孔 8 后 , 停止要使用锚链的 锚 (左舷或右舷 ) , 如果没有挚锚设备,在锚链筒处将钢棒或 木棒穿过锚链后搁在甲板上以承受锚的重 量,再用钢丝绳将锚链与锚系固在带缆桩 4 上,以系固住锚,在时间紧急下,必要 时可以打开锚链丢弃锚。 ( 2)在锚链管唇部用铁棒确保船上的锚链 不要因为自身质量而拖入锚链舱。 ( 3)在转环连接后打开锚链。 ( 4)将锚链 1 端与船上配备的抛投索连 接。 ( 5) 将抛投索从船内穿过导缆孔 8, 将在 船外的抛投索的另一端抛投至拖船。 ( 6) 挚链器止住锚链 , 由拖船提供动力拖 出预期足够长度的锚链提供足够的悬 链 线。 31 带模式 尾部使用 1 根拖索 ( 1) 接收拖船的抛投绳 , 穿过尾部导缆孔 9。 ( 2)将抛投绳缠 绕 在右舷系 泊 绞车卷筒 上。 ( 3) 启动系泊绞车 , 提升抛投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视音乐版权独家代理授权与版权保护合同
- 美食烹饪自媒体工作室合伙人内容创作与广告合作协议
- 数字孪生城市规划与设计咨询服务协议
-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小种子》全攻略
- 《事故伤害的防范与应对》课件
- 食堂运营团队管理规划
- ISO 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培训
- 医学检验年度总结
- 《公路路面维护与管理》课件
- 《慢性肾小球肾炎》课件
- 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版)
- 出货检验报告
- 产品追溯及模拟召回演练计划
- 舒普电子套结机的设置和保养
- 植物中铁的作用及缺铁症状图文演示文稿
- 合同到期协议书(3篇)
- IPC-A-610国际标准中英文对照(doc 17)
- 山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一册期末总复习—重点归纳整理
- (国开)2019年春电大本科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形考3答案
- 金普新区预防性体检人员审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