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处理量为 20000 吨 每 年二氯化碳和四氯 化碳体系精馏分离板式塔设计 书 流程的设计及说明 图 1 板式精馏塔的工艺流程简图 工 艺流程:如图 1 所示。原料液由高位槽经过预热器预热后进入精馏塔内。操作时连续的从再沸器中取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釜残液)再沸器中原料液部分汽化,产生上升蒸汽,依次通过各层塔板。塔顶蒸汽进入冷凝器中全部冷凝或部分冷凝,然后进入贮槽再经过冷却器冷却。并将冷凝液借助重力作用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液体,其余部分经过冷凝器后被送出作为塔顶产品。为了使精馏塔连续的稳定的进行,流程中还要考虑设置原料槽。产品槽和相应的泵 ,有时还要设置 2 高位槽。为了便于了解操作中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常在流程中的适当位置设置必要的仪表 。比如流量计、温度计和压表 等,以测量物流的各项参数 1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料液、塔顶和塔底的摩尔分率 二硫化碳的摩尔质量: 76kg/氯化碳的摩尔质量: 154kg/F=D=W=料液平均摩尔质量 6 154( =料衡算 原料处理量: F= 总物料衡算: D W=硫化碳物料衡算: D 立得: 3 料热状况的确定 根据图 1查出进料组成 溶液的泡点为 59 C 则平均温度 =( 59+58) /2=此条件下,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的汽化热查化工原理上册附表 18分别为 340KJ/180KJ/原料汽化热 340 76 180 154 27081KJ/化工原理上册附表 17得比热容分别为 C)、 1)。原料液平均比热容 76 1 154 J/(C) 则 q=1 由此判断该温度下进料方式为泡点进料, q=1 2 塔板数的确定 论板层数 相对挥发度的求取 由)(1 )(1 ,再根据表 1数据可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挥发度,见表2 表 1 T,K x1 0296 0615 1106 1435 2585 3908 4 5318 6630 7574 8604 1 表 2 温度 ,K 挥发度 温度 ,K 挥发度 101 2 3 1 0m = 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的确定 泡点进料 F= 2 . 6 4 0 . 3 41 ( 1 ) 1 . 6 4 0 . 3 4xy x =m i 9 7 0 . 5 8 0 . 6 1 90 . 5 8 0 . 3 4 ;即 R=2 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L=h V=(1+R)D=(1+ h L =L+F=h V =V=h 5 作线方程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3 . 2 4 0 . 9 7 0 . 7 6 4 0 . 2 2 8 81 1 3 . 2 4 1 3 . 2 4 1x x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4 4 . 0 5 1 4 . 9 2 0 . 0 5 1 . 5 1 2 0 . 0 2 5 6 2 9 . 1 3 2 9 . 1 3x X x 解分析法确定理论塔板数 由图 1 画梯级得理论塔板数为 11 层,不包括再沸器,第 8 级为进料板 图 1 6 际板层数的确定 相的平均黏度 顶、塔底温度的求取 根据表 1内插法求取塔顶温度 C 塔底温度 C 精馏段平均温度 8)/2=52,4 C 相的平均黏度 进料黏度( 58 C): 查资料得2s;4s l g 0 . 3 4 l g 0 . 2 8 0 . 6 6 l g 0 . 6 4 0 . 4 8 3 2Fm m P a s 塔顶物料衡算( C): 查资料得2s;4s l g 0 . 9 7 l g 0 . 3 3 0 . 0 3 l g 0 . 7 1 0 . 3 3 7 7Dm m P a s 塔底物料衡算( C): 查资料得2s;4s l g 0 . 0 5 l g 0 . 2 5 0 . 9 5 l g 0 . 5 1 0 . 4 9 2 2wm m P a s 精馏段平均黏度 0 . 3 3 7 7 + 0 . 4 8 3 2= = 0 . 4 1 0 422 m P a s 精 7 提馏段平均黏度 0 . 4 9 2 2 + 0 . 4 8 3 2= = 0 . 4 8 7 722 m P a s 馏段和提馏段相对挥发度 根据表 1 用插值法求得气相组成 塔顶处气相组成: 进料处气相组成: 釜处气相组成: 对挥发度 塔顶处 相对挥发度 0 . 9 8 5 5 1 0 . 9 8 5 50 . 9 7 ; 0 . 9 8 5 5 / 2 . 0 4 2 80 . 9 7 由 x 得 进料处相对挥发度 0 . 6 7 0 7 1 0 . 6 7 0 70 . 3 4 ; 0 . 6 7 0 7 / 3 . 9 5 3 70 . 3 4y 由 x 得 塔釜处 相对挥发度 0 . 1 8 1 9 1 0 . 1 8 1 90 . 0 5 ; 0 . 1 8 1 9 / 4 . 2 2 4 50 . 0 5y 由 x 得 精馏段平均相对挥发度()3 . 3 9 3 72 精= 提馏段平均相对挥发度() 3 . 5 0 7 92 塔效率 全塔效率由公式 0 . 2 4 5 4 9 ) (算得 精馏段: 0 . 2 4 50 . 4 9 3 . 3 9 3 7 0 . 4 1 0 4 ) 0 . 4 5 1 8 ( 8 提馏段: 0 . 2 4 50 . 4 9 3 . 5 0 7 9 0 . 4 9 2 2 ) 0 . 4 2 8 6 (则精馏段实际塔板数: 77/0 . 4 5 1 8 精 = 1 5 . 5 1 6 层精馏段实际塔板数: 44/0 . 4 2 8 6 精 = 9 . 3 1 0 层3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和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塔顶操作压力: 层塔板压降: P=料板压力: 7=馏段平均压强 2=均摩尔质量计算 塔顶摩尔质量计算 由 xd=1 ( 1)xy x 得 . 9 7 7 6 ( 1 0 . 9 7 ) 1 5 4 7 8 . 3 4 /M k g k m o l L D m 0 . 9 2 4 5 7 6 ( 1 0 . 9 2 4 5 ) 1 5 4 8 1 . 8 9 /M k g k m o l ; 进料摩尔质量的计算: 平衡曲线查的: V F m 0 . 5 7 6 3 7 6 ( 1 0 . 5 7 6 3 ) 1 5 4 1 0 9 . 0 5 /M k g k m o l ; L F m 0 . 3 4 7 6 ( 1 0 . 3 4 ) 1 5 4 1 2 7 . 4 8 /M k g k m o l ; 精馏段平均摩尔质量: 9 V m ( ) ( 7 8 . 3 4 1 0 9 . 0 5 ) 2 9 3 . 7 /M k g k m o l 精; L m ( ( 8 1 . 8 9 1 2 7 . 4 8 ) 2 1 0 4 . 6 9 /M k g k m o l 精 )均密度的计算 相平均密度 由理想气态方程 V m ( )V m ( )p m 精得 V m ( ) 3V m ( )p 1 0 6 . 9 2 5 9 3 . 7 3 . 7 0 1 6 /8 . 3 1 4 ( 5 2 . 4 2 7 3 . 1 )m M k g 相平均密度(部分数据见表 2) 塔顶部分 依下式: 1 L B ( 为质量分率);其中 A =B =:30 . 9 4 1 0 . 0 5 91 1 2 3 9 . 1 6 /1 2 2 4 1 5 4 3L m L m k g m ; 进料板处:加料板液相组成由 30 . 2 0 3 1 0 . 2 0 31 1 4 3 5 . 1 5 /1 2 0 6 1 5 0 8L F m L F m k g m ; 提馏段的平均液相密度: 3L ( ) ( 1 2 3 9 . 1 6 1 4 3 5 . 1 5 ) 2 1 3 3 7 . 1 5 5 /m k g m 提 10 表 2 位置温度() 2()3( / )m 4()3( / )m 2()()顶 224 1543 料口 58 1206 1508 釜 177 1485 分数据见表 3) 液相表面平均张力由式 计算 塔顶液相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 : L D m 0 . 9 7 2 8 . 4 1 6 0 . 0 3 2 3 . 6 6 9 2 8 . 2 7 4 /m N m ; 进料液相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 L D m 0 . 3 4 2 6 . 7 5 9 ( 1 0 . 3 4 ) 2 2 . 2 8 6 2 3 . 8 0 7 /m N m ; 表 3 位置温度() 2()( / )CS m N m4()( / )m N m塔顶 料口 58 釜 馏段液相平均表面张力为: m ( ) /m N m 精 (2=1 4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径的计算 精馏段的气、液相体积流率为 () 3V m ( )2 9 . 1 3 9 3 . 7 0 . 2 0 4 8 m /3 6 0 0 3 6 0 0 3 . 7 0 1 6 精精() 3L m ( )2 2 . 2 6 1 0 4 . 6 9 0 . 0 0 0 4 8 m /3 6 0 0 3 6 0 0 1 3 3 7 . 1 5 5 精精初选板间距 板上液层高度 故:7=1220 . 0 0 0 4 8 1 3 3 7 . 1 5 5( ) ( ) ( ) ( ) 0 . 0 4 40 . 2 0 4 8 3 . 7 0 1 6s 查图表20C= 依公式 0 . 2 0 . 220 2 6 . 0 4 0 5( ) 0 . 0 6 7 ( ) 0 . 0 7 12 0 2 0 ; m a 3 7 . 1 5 5 3 . 7 0 1 60 . 0 7 1 1 . 3 3 1 /3 . 7 0 1 6 m s 取安全系数为 : u=0.7s 故塔径 4 4 0 . 2 0 4 8 0 . 5 2 90 . 9 3 1 7 采用标准塔径 D=塔的横截面积 :2 2 20 . 6 0 . 2 8 2 644 m 空塔气速为 0 . 2 0 4 8 0 . 7 2 5 /0 . 2 8 2 6m 12 板间距取 适 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精馏段 : 1 H = 1 6 - 1 0 . 3 = 4 . 5 精 精( ) ( )提馏段 : 1 H = - 1 0 . 3 = 2 . 7 提( ) ( 10 )在进料板上方开一手孔,其高度为 精馏塔有效高度为: Z=Z 精 +Z 提 + 塔板的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流装置的计算 因塔径 D=采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平形溢流堰,不设进流堰。各计算如下: 流堰长 溢流堰长 标准化 溢流堰高 由 hw=得, 32 . 8 41000 算得,近似取 E=1 则 2 23 32 . 8 4 2 . 8 4 0 . 0 0 0 4 8 3 6 0 01 0 . 0 0 7 51 0 0 0 1 0 0 0 0 . 4 0 6 取上清液层高度 075=13 液管宽度 降液管面积图得 / 0 . 1 4 , / 0 . 0 8 5d f A A故:0 . 0 2 4 0 . 3 1 5 5 ,0 . 0 0 0 4 8 符 合 要 求 液管底隙高度 0h 取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流速0u=s 依式00算降液管底隙高度0h, 即:000 . 0 0 0 4 8 0 . 0 1 6 90 . 4 0 6 0 . 0 7 169=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采用平形受液盘 板布置 缘区宽和安定区宽 因 D 采用整块式塔板; 边缘区宽度安定区宽度 开孔区面积 开孔取面积按式2 2 2 12 s i xA x R x R R 14 其中 0 . 6 0 . 0 8 4 0 . 0 4 0 . 1 7 622 W m 0 . 6 0 . 0 3 0 . 2 722 m 故 : 2 2 2 1 0 . 1 7 62 0 . 1 7 6 0 . 2 7 0 . 1 7 6 0 . 2 7 s i n = 0 . 1 8 71 8 0 0 . 2 7A 阀数 n 与开孔率 取阀孔动能因子 10,用下式求孔速 ( V ) 1/2 = 10 / ( 1/2 = m/s . 2 0 4 8N = 3 3 . 4 3 4d 0 . 0 3 9 5 . 1 344 浮阀排列方式为等边三角形,孔新距 t=等边三角形叉排式绘图得浮阀数 N=34; 15 重新核算动能因数 . 2 0 4 8= 5 . 0 4 /d 0 . 0 3 9 3 444o ou m 0 5 . 0 4 3 . 7 0 1 6 9 . 8 2 , 在 912 范围内 开孔率 =u/ 100%=6 塔板的流体力学的验算 板压降 板阻力 由式 hp=hc+hI+出 1 . 8 2 51 . 8 2 50 7 3 . 1 7 3 . 1u 5 . 0 6 /3 . 7 0 1 6 因 1 7 5 0 . 1 7 50u 5 . 0 41 9 . 9 1 9 . 9 0 . 0 1 9 81 3 3 7 . 1 5 5c 取充气系数 0= 0液体表面张力在浮阀板中造成的阻力很小,可忽略 所以, hp=hc+hI+=单板压强降 h g= 淹塔 为了防止淹塔现象的发生,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层高度, 16 ( 。 用下式计算 即 液体通过降液管的压头损失:因不设进口堰,故按下式计算,即 220 . 0 0 0 4 8( ) ( ) 0 . 0 0 0 7 50 . 4 0 6 0 . 0 1 6 9m 液注 注 取 =( =(d 合防止淹塔的要求 点率 泛点率 = V/( L V) 1/2/( F 100% 泛点率 = 1/2/( 1 100%= 70%;符合要求 7 塔板负荷性能图 沫夹带线 雾沫夹带线以下式做出: V 1 . 3 6= A 泛 点 率 泛点率按 80%计算如下 3 . 7 0 1 6V 1 . 3 6 0 . 4 3 21 3 3 7 . 1 5 5 3 . 7 0 1 6 0 . 81 0 . 1 2 6 0 . 2 3 4 6 整理得: 48 () 17 由上式知雾沫夹带线是直线,在操作范围内任取两个 表 3/s. 3/泛线 由( = hc+hI+ 定液泛线带入各式得: ( = 2 2 2 / 3 6 0 02 . 8 45 0 3 4 0 . 1 5 3 ( ) ( 1 ) ( ) 2 1 0 0 0V s w o l h l 其中 2o N,带入数据得: 22 2 2 / 336003 . 7 0 1 6 4 2 . 8 40 . 5 ( 0 . 4 0 . 5 2 5 ) 5 . 3 4 0 . 1 5 3 ( ) ( 1 0 . 4 ) 0 . 5 2 5 1 ( ) 2 9 . 8 1 3 3 7 . 1 5 5 0 . 4 0 6 0 . 0 1 6 9 1 0 0 0 0 . 4 0 6 整理得 2 2 2 / 30 . 4 9 3 7 0 9 5 . 8 5 3 . 8 9S S L () 在操作范围内取若干个 上式算出相应的 值列于下表: 表 3/s. 3/依 3m i 0 2 4 0 . 3( 0 . 0 0 1 4 /5m s ) () 18 液线 2 2 20S m i V ) d N = d N 0 . 0 3 9 3 4 0 . 1 2 6 64 4 4 3 . 7 0 1 6o o o 3/) 相负荷下限线 2 / 3m i 0 0 ( )2 . 8 4 ()1000 l ,则 2 / 30 . 0 0 6 1 0 0 0()3 6 0 0 2 . 8 4 1 2 / 3 3. 4 0 6 0 . 0 0 6 1 0 0 0( ) 0 . 0 0 0 3 5 /3 6 0 0 2 . 8 4 1 () 根据本题附表、及式()()()可分别做出塔板液相负荷性能图上的五条线 荷性能图 19 由上图查的( ) ) 以操作弹性 0 . 4 2 6 7 2 . 90 . 1 4 9 3 现将计算结果汇总与下表 项目 精馏段数值及说明 备注 塔径 D/m 板间距 m 塔板形式 单溢流弓形降液管 整板 空塔气速 u /( m/s) 堰长 m 堰高 hW/m 板上液层高度 m 降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S 9166:2025 EN Health informatics - Guidelines for self-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systems
- 【正版授权】 ISO 80000-12:2019/Amd 1:2025 EN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12: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Amendment 1
- 【正版授权】 ISO 2575:2021/Amd 1:2024 EN Road vehicles - Symbols for controls,indicators and tell-tales - Amendment 1
- 【正版授权】 ISO 13099-2:2025 EN Colloidal systems - Methods for zeta-potential determination - Part 2: Optical methods
- 【正版授权】 IEC TR 62786-102:2025 EN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connection with the grid - Part 102: CAES connection to the grid
- 校园应急知识培训心得
- 学前语音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业植物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体会
- 治安防暴笔试题及答案
- 门窗销售技巧培训总结报告
- 康复科常见病小讲课
- 阀门重量及法兰规格重量参考明细表
- 【音乐】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培训
- 新版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单词-默写纸-完整
-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课件
- 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
- 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
- 学校食堂食材配送服务方案(肉类、粮油米面、蔬菜水果类)(技术标)
-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绪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