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椎病的影像诊断和检查 方法的选择 定义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 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分所致脊髓、神经、 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病因 l、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可造成两方面影响,一是 颈椎间盘向四周膨出或向后突出,直接刺激相邻 的脊髓、神经或血管 ;二是颈椎间盘退变造成的颈 椎力学功能紊乱,引起椎体、椎间关节、钩椎关 节、黄韧带、后纵韧带等的变性、增生、钙化, 最后发生对脊髓、神经、血管的压迫或刺激。 2、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椎管前后内径小于 (1214mm),即使退行性变比较轻,也可产生临 床症状和体征。 3、 损伤,急性损伤可使原已退变的椎体、椎 间盘、椎间关节,进一步受损、失稳和移位,从 而诱发颈椎病。慢性损伤可加速其退变过程。 分类 1、神经根型颈椎病 2、脊髓型椎病 3、椎动脉型椎病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5、其他型颈椎病 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 检查方法 目前检查方法很多,包括颈椎 普通 X线平片 检查 、 普通 X线造影检查 、 超声 、 CT、 MRI 以及 SPECT检查等。 普通 X线造影检查已 很少 再做。 一、颈椎普通 X线平片检查 常用方位 : 1、颈椎正、侧位片 2、颈椎左、右斜位片(分前斜位和后斜位 ) 3、颈椎动力性侧位片 4、环枢椎张口位片 5、上颈椎侧位片 正位片 主要观察有无先天畸形,椎间隙有无变窄 ,双侧钩突有无增生,棘突是否居中,有 无侧弯或左右错位等。 颈 7棘突向左偏移 自然侧位片 1、观察生理曲度,椎体后缘序列有无不齐 ; 2、椎前软组织厚度:颈 4、 5椎以上不超过 4mm,以下不超过 13mm; 3、椎间隙改变:椎间隙愈窄,提示椎间盘 愈薄,椎管愈窄; 4、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 5、颈椎椎管矢径( mm) /椎体矢径( mm ) =椎管比值 正常值大于 0.75 颈 6/7间前纵韧带钙化 颈 4、 5水平棘突后项韧 带钙化 斜位片 分别摄取左右双侧斜位片 观察钩椎关节有无增生及椎间孔变窄 观察椎弓根状态及小关节增生、退变 注意:因椎间孔走行与人体矢状面呈尖端向 前的 45夹角,所以阅片一定要分清楚前斜 或后斜位,后斜位观察相应侧椎间孔,前斜 位则观察对侧椎间孔。 我院一般拍后斜位片,右后斜位观察右 侧椎间孔,左后斜位观察左侧椎间孔 双侧颈 4/5、 5/6椎间孔狭窄 颈椎动力性(过伸过屈)侧位片 ( 1)颈椎活动度的确定 ( 2)椎节不稳定的确定:椎体前缘及后缘 序列是否整齐,有无 “梯形变 ” 序列不齐 常规横断 CT扫描 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对骨刺、后纵韧 带骨化、钙化观察为优 准确测量椎管矢状径以及椎管前后致压物 观察 椎体扫描可见准确观察椎体骨质结构 缺点:难以显示脊髓的继发损坏 椎间盘向后突出 多层螺旋 CT扫描 图像更清晰,信息更丰富,三维重建及血 管成像技术( CTA)弥补了常规 CT的不足 ,提高了神经根型颈椎病及椎动脉型颈椎 病的诊断,但难以显示脊髓型颈椎病所致 脊髓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 MRI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能三维成像,能直观的显 示双侧椎动脉、脊髓、神经根,及其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 为无创检查,容易接受。 在显示椎间盘早期病变,脊髓及椎动脉继发性病 理改变优于其他检查。 可鉴别与颈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