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重点:重点: 1、 掌握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掌握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 2、 掌握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掌握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 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3、 了解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了解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 中医学中的应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第一节 精气学说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 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 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 本上是同一的。本上是同一的。 认为精与气是同一物者:认为精与气是同一物者: 周易周易 系辞上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系辞上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 构成。构成。 管子管子 心术下认为精即精微的、能心术下认为精即精微的、能 够运动变化的气。够运动变化的气。 淮南子称气为精,认为精是构成世淮南子称气为精,认为精是构成世 界万物的原始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界万物的原始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 的共同物质基础。的共同物质基础。 认为精是气的精华部分者:认为精是气的精华部分者: 淮南子淮南子 精神训说:精神训说: “烦气为虫,精气烦气为虫,精气 为人为人 ” 精气与烦气相对而言,精气指气中的精华精气与烦气相对而言,精气指气中的精华 部分,烦气指气中的繁杂部分。部分,烦气指气中的繁杂部分。 论衡:论衡: “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 ” 认为精是气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构成人体认为精是气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构成人体 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 上述各家,皆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上述各家,皆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且与气的内涵是同一的。且与气的内涵是同一的。 (一)精的基本概念(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与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与 “气气 ”同义,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同义,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 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 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精的概念源于精的概念源于 “水地说水地说 ”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 育之根源,因而在育之根源,因而在 “水地说水地说 ”的基础上引申出的基础上引申出 “ 精精 ”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 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 而成,亦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水,即精,而成,亦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水,即精, 凝停相合而为人。凝停相合而为人。 演变演变 “水生万物水生万物 ” “精生万物精生万物 ” (二)气的基本概念(二)气的基本概念 气,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气,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 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 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气的概念源于气的概念源于 “云气说云气说 ” 云气是气的本始意义。云气是气的本始意义。 说文:说文: “气,云气也气,云气也 ” 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形成,是古人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形成,是古人 “近取近取 诸身,远取诸物诸身,远取诸物 ”的观察结果。的观察结果。 远取诸物远取诸物 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变化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变化 近取诸身近取诸身 观察人体自身的生命现象观察人体自身的生命现象 (后人谓之(后人谓之 “取象比类取象比类 ”“取象自然反观人体取象自然反观人体 ”) 结论:结论: 将观察和体悟到的各种生命现象和自然将观察和体悟到的各种生命现象和自然 现象进行推理、纯化、抽象,形成了精气的现象进行推理、纯化、抽象,形成了精气的 哲学概念。哲学概念。 精气的概念:精气,又称作精气的概念:精气,又称作 “精精 ”或或 “气气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指充塞与宇宙之中不。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指充塞与宇宙之中不 断运动亦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断运动亦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 精气学说:研究和探讨物质世界生成精气学说:研究和探讨物质世界生成 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 说明:说明: 1、 在哲学范畴中精与气的概念基本上是在哲学范畴中精与气的概念基本上是 同一的,表述方法也是相同的。同一的,表述方法也是相同的。 2、 由于其来源不同、形成与发展有别,由于其来源不同、形成与发展有别, 故在此分而论之。故在此分而论之。 3、 精精 在在 “水地说水地说 ”基础上引申而出,基础上引申而出, 由水生万物向精生万物演变。由水生万物向精生万物演变。 气气 在在 “云气说云气说 ”基础上引申而出,基础上引申而出, 由气的升降聚散造就天地万物,向万物发生由气的升降聚散造就天地万物,向万物发生 发展变化的动力演变。发展变化的动力演变。 4、 古代哲学精气理论形成的脉络:古代哲学精气理论形成的脉络: 始于先秦时期(老子、管子)始于先秦时期(老子、管子) 西西 汉时期被同化为汉时期被同化为 “元气学说元气学说 ”,兴起元气论,兴起元气论 (董仲舒)(董仲舒) 东汉时期一并汇流于东汉时期一并汇流于 “元元 气说气说 ”,发展为,发展为 “气一元论气一元论 ”(王充)(王充)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精气学说认为:精气学说认为: 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动不息的极细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动不息的极细 微物质微物质 ; 精气是宇宙的本原;精气是宇宙的本原; 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 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气化气化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本原论)(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本原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气构成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气构成的, 精气是宇宙万物共同构成的质料元素,万物精气是宇宙万物共同构成的质料元素,万物 的生成皆是精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的生成皆是精气自身运动的结果。 宇宙就是气宇宙就是气 自然界之清阳之气上升为天自然界之清阳之气上升为天 “清阳为天清阳为天 ” 宇宙宇宙 自然界之浊阴之气下降为地自然界之浊阴之气下降为地 “浊阴为地浊阴为地 ” 有形的生命生于无形之气有形的生命生于无形之气 列子列子 : 太易(未见气)太易(未见气) 太初(气之始)太初(气之始) 太始(形之始)太始(形之始) 太素(质之始)太素(质之始) 气形质具气形质具 万物万物 天地精气化生为人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人类也由天地阴阳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人类也由天地阴阳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 。 但人类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故但人类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故 由由 “精气精气 ”,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 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又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又 复散为气。复散为气。 庄子庄子 知北游说:知北游说: “人之生,气之聚人之生,气之聚 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 论衡论衡 论死说:论死说: “阴阳之气,凝而为阴阳之气,凝而为 人;年终寿尽,死还为气。人;年终寿尽,死还为气。 ” 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精气有精气有 “无形无形 ”与与 “有形有形 ”两种不同的存在形两种不同的存在形 式式 一是弥漫而运动的状态,细小分散,肉眼一是弥漫而运动的状态,细小分散,肉眼 不能察觉不能察觉 无形无形 (习惯称之为(习惯称之为 “气气 ”) 一是凝聚而稳定的状态,形成看得见摸得一是凝聚而稳定的状态,形成看得见摸得 着的物体着的物体 有形有形 (习惯称之为(习惯称之为 “形形 ”) 结论:有形无形皆为气结论:有形无形皆为气 “ 有形生于无形有形生于无形 ”,二者处于不断相互转化、运动状态。,二者处于不断相互转化、运动状态。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运动论)(运动论) 精气的运动精气的运动 精气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精气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 精气具有运动的性质,其运动促使整个精气具有运动的性质,其运动促使整个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自然界的运动变化。 精气运动的形式精气运动的形式 呈现出规律性:呈现出规律性: 升升 由下向上由下向上 降降 由上向下由上向下 聚聚 物生物生 散散 物消物消 升与降、聚与散,虽是对立的,但保持着升与降、聚与散,虽是对立的,但保持着 协调平衡关系。协调平衡关系。 精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精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 体现于宇宙间任何一个有形之体、任何体现于宇宙间任何一个有形之体、任何 一个具体事物。一个具体事物。 结论:宇宙间充满生气,推陈出新、新结论:宇宙间充满生气,推陈出新、新 陈代谢。若气的运动止息,宇宙则失去生生陈代谢。若气的运动止息,宇宙则失去生生 之机、世界毁灭、生命消失。之机、世界毁灭、生命消失。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中(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中 介论)介论) 由于精气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天地由于精气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天地 万物之间又充斥着无形之气,且这无形之万物之间又充斥着无形之气,且这无形之 气还能渗入有形实体,与已构成有形实体气还能渗入有形实体,与已构成有形实体 的气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活动。的气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活动。 因而精气可为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因而精气可为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中介性物质。作用的中介性物质。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精气作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维系着天精气作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维系着天 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 体。通过气的中介作用,人与天地万物的变体。通过气的中介作用,人与天地万物的变 化息息相通。化息息相通。 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事物间的相互感应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事物间的相互感应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 象,各种物质形态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都象,各种物质形态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都 是感应。是感应。 由于形由气化,气充形间,气能感物,由于形由气化,气充形间,气能感物, 物感则应,故以气为中介,有形之物间、物感则应,故以气为中介,有形之物间、 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气间,不论距离远近,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气间,不论距离远近, 皆能相互感应。皆能相互感应。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 论和整体观念的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和整体观念的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生命过程的、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生命过程的 物质性)物质性) 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 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最基本物质。动的最基本物质。 既包括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先天之精;既包括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先天之精; 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 古代哲学的精学说,对中医学的精理论的产古代哲学的精学说,对中医学的精理论的产 生,起到了重要的方法学作用。生,起到了重要的方法学作用。 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 (生命过程的(生命过程的 运动性)运动性) 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 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人体的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人体的 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组成部分。 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 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 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外的新陈代谢,激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外的新陈代谢,激 发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发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推动和调控着脏腑的机能,维系着人体推动和调控着脏腑的机能,维系着人体 的生命进程的生命进程 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的气概念,与哲学气学说的渗透中医学的气概念,与哲学气学说的渗透 与影响密切相关。与影响密切相关。 注意!注意! 古代哲学的精、气与人体内的精、气的区古代哲学的精、气与人体内的精、气的区 别别 古代哲学的精与气,其内涵是同一的古代哲学的精与气,其内涵是同一的 ,是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是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 。 中医学所讲的人体内的精与气,其内中医学所讲的人体内的精与气,其内 涵是有别的,是关于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维系涵是有别的,是关于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维系 的认识。的认识。 宇宙中的精或气的概念较为抽象,人宇宙中的精或气的概念较为抽象,人 体内的精与气的概念更为具体。体内的精与气的概念更为具体。 古代哲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旋涡式鼓风机合作协议书
- 广告宣传栏制作协议
- 2025年江西危险品资格证理论考试试题2024年的
- 企业出口贸易资质及运营证明(8篇)
- 深度解析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 学校内部教育培训合作协议
- 家政服务中介合同
- 农业种植技术转让协议
- 室内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餐饮业高效点餐与智能厨房管理方案
- 【MOOC】犯罪心理学-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中国融通集团笔试题库
- 乳酸性酸中毒护理
- 2024版保险合同法律适用与条款解释3篇
- 外科经典换药术
- 《尊师重道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支气管哮喘临床诊疗指南:课件精讲
- 《滑翔伞模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公务员考试题库及答案4000题
- GB/T 42151.3-2024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第3部分:通用要求
- 室内装修合同范本之家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