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机械设计课程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说明书_第1页
北航机械设计课程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说明书_第2页
北航机械设计课程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北航机械设计课程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北航机械设计课程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北航机械设计课程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设计说明书 一、题目 :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设计 I(编号 13) 传动装置简图如右图所示。 1运输机的数据: 运输带工作拉力 F=1330 (N) 运输带工作速度 v=(m/s) 卷 筒直径 D=250 (2 设计要求: 1)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 2) 两班制工作,空载启动,单向连续运转,载荷平稳,运输带速允许误差为 5%。 3) 使用期限为十年,两班制,每年工作 300 天;检修期间隔为三年。小批量生产。 二、设计任务 1选 择 电动机型号; 2确定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尺寸; 3设计该减速器; 4 选择 联轴器。 三、具体作业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 2零件工作图两张(大齿轮、输出轴); 3说明书一份。 2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一、传动方案的确定 项目 设计 计算 依据和过程 计算结果 优点 ( 1)带传动具有成本低,维护方便的优点。 ( 2)带传动有减震和过载保护功能。 采用一级带传动和一级闭式齿轮传动。 缺点 ( 1)外形尺寸大,传动比不恒定。 ( 2)效率较低,寿命短,不是在繁重的工 作要求和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工作。 二、电动机的选择、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项目 设计计算依据和过程 计算结果 1电动机的选择 工作机所需功率 3 3 0 1 . 5 1 5 k 0 0 1 0 0 0 W 传动 装置总 效率a3 30 . 9 6 0 . 9 9 0 . 9 7 0 . 9 9 0 . 9 6 0 9a 承带 闭 联 卷 实际需要功率 . 9 9 5 2 . 3 2 k 8 5 9 d 工作机转速 1 0 0 06 0 1 0 0 0 1 . 5 1 1 4 . 5 9 r / m i 1 4 2 5 0w 1 1 4 r/m 电动机转速 由于带传动的传动比 42带i, 齿轮传动传动比 2 5i 减,所以电动机的转速范围4582292r/常用的电动机转速为1000r/ 1500r/选用 1500r/ 综上,电动机型号可选为 ,其额定功率为 载转速 1420r/ 电动机, 满载转速1420r/3 2传动比分配 总传动比总 2 . 3 91 1 4 . 5 9ni n 总 总 V 带传动比带, 取 3i 带3i 带 减速器传动比减 2 4 3i 减3各级传动的动力参数计算 各轴转速(I II, 7 3 . 3 3 r / m i i 满带 7 3 . 3 3 1 1 4 . 6 1 r / m i 1 3nn i 减I 4 7 3 r/m 1 4 r/m 各轴输入功率 . 2 2 7 2 k 带I I I 2 . 1 3 4 k 承 闭 . 0 9 k 承卷 联 卷I 卷 各轴输入转矩 6 . 5 5 1 0 1 5 . 6 N n 满 4 . 9 4 N i 带 带I I I 1 7 8 . 2 3 N i 承减 闭 7 4 . 6 8 N 承卷 联 卷d I 7 8 N 1 7 4 N 卷 4 4将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并列于下表 轴名 功率 P/矩 T/Nm 转速r/动比 i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电机轴 420 3 高速 轴 速 轴 卷筒轴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项目 设计计算依据和过程 计算结果 传动的设计 工作系数 表 4 动机计算功率 Pc c A d 1 . 2 2 . 3 2 2 . 7 8 4 k P c V 带型号 由 c , 1 4 2 0 r/m 满 ,查图 4用 A 型普通 V 带 A 型普通 V 带 大小带轮基准直径表 4 0 122( 1 )3 9 0 ( 1 0 . 0 1 ) 2 6 7 . 3 m 取 表 4整得 65mm 0mm 65证 V 带带速 带速 11 6 . 6 9 m / 1 0 0 0 , v 在 525m/s 之内,合适。 v=s V 带基准长度 a 由 1 2 0 1 20 . 5 5 2d d d dd d a d d , 初步0 1550L 90 5 选取中心距 00带长 2210 0 1 202()2 ( )243 . 1 4 ( 2 6 5 9 0 )2 5 0 0 ( 9 0 2 6 5 )2 4 5 0 01 5 7 3 m a d 查表 4 550 得实际中心距, 1 5 5 0 1 5 7 35 0 0 4 8 8 . 5 m 圆整取 490带轮包角 1 的验算 211 1 8 0 5 7 . 3 1 5 9 . 5 4 1 2 0 合适。 1 单根普通 V 带的基本额定功率0P由 n 满 =940r/ 12 查表 4,0 1 k 0 1 k 传动比 i 21265 3(1 ) 9 0 (1 0 . 0 1 )di d i=3 额定功率增量0P查表 4,0 0 k 0 0 k 包角修正系数,查表 4, 带长修正系数d=1550表 4L L V 带根数 z L()2 . 7 8 4 2 . 4 1( 1 . 0 7 0 . 1 7 ) 0 . 9 5 0 . 9 8 K K 圆整,取 z=3 根数 3z 单根 V 带的初拉 力 的单位质量: q=m q=m 2 . 5( 1 )5 0 0 2 . 7 8 4 2 . 5( 1 ) 0 . 1 6 . 6 93 6 . 6 9 0 . 9 51 1 7 . 6 4 q vz v K 0 6 传动带在轴上的作用力 s i n 21 5 9 . 5 42 3 1 1 7 . 6 4 s i n 6 9 4 . 6 2 z F Q F 带轮结构 大带轮采用腹板式, 小带轮采用整体式。 2带的参数尺寸列表 A 型带 小带轮直径d1/带轮直径d2/心距 a/长 Ld/0 265 490 1550 带根数 z 初拉力 轴上载荷 、 3 3减速器齿轮(闭式、斜齿 圆柱齿轮 )设计 ( 1) 选择材料 和精度等级 选择材料 和精度等级 由于对传动要求不高,故大小齿轮选用软齿面。 小齿面选用 碳素钢( 45 钢) 调质 处理 ,硬度29286齿面选用 碳素钢( 45 钢 )调质处理 ,硬度29286侧齿面精度等级选 8 级精度 小齿面选用 45 钢 调质 大齿面选用 45 钢 调质 ( 2) 初步计算小齿轮直径1齿面接触强度估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由附录 B 中表 取 13,查得d 756A 转矩3 1119 . 5 5 1 0 4 4 . 4 9 N n 1 4 4 N d 756A 载荷系数 K 取 K=7 齿宽系数d查表 2取 齿宽系数d d 接触极限图 2 小齿轮接触疲劳极限H 5 8 0 M P a 大齿轮接触疲劳极限H 5 8 0 M P a H 5 8 0 M P a H 5 8 0 M P a 初步计算 许用接触应力 P 1 H l i m 10 5 2 2 M P H P 2 H l i m 20 5 2 2 M P H P 1 5 2 2 M P a H P 2 5 2 2 M P a 估算1 中式( 131 4 4 4 . 4 9 4 . 1 3 17561 . 2 5 212 4 . 1 34 6 . 7 6 m 初取1 50初取1 50( 3) 确定基本参数 校核圆周速度和精度等级 11 3 . 1 4 5 0 4 7 3 . 3 3 1 . 2 3 9 m / 1 0 0 0 6 0 1 0 0 0 根据表 2 8 级精度合理 合理 大小齿轮齿数2z,14z , 则大齿轮齿数2 2 1 101z i z 1224101模数 定模数12 . 0 8 3 m z 查表 2标准值n =22 确定螺旋角 a r c c o s = 1 6 1 5 3 7 =16 15 37 初步齿宽 b . 2 5 0 6 0 m 60 分度圆直径 d1, t 1 2 . 0 8 3 2 4 4 9 . 9 9 2 m md m z 2 t 2 2 . 0 8 3 1 0 1 2 1 0 . 3 8 3 m md m z 1 m 2 1 0 3 m 8 校核 实际传动比 误差 21101 4 24zi z 误差 合理 ( 4) 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节点区域系数得,非变位斜齿轮H H 弹性系数得 2E 1 8 9 . 8 N / m 2E 1 8 9 . 8 N / m 重合度系数nt t a na r c t a n 2 0 4 5 4 9c o s b 1 1 ta t 1a 1 a 1c o sa r c c o s a r c c o s 3 0 1 3 8 b 2 2 ta t 2a 2 a 2c o sa r c c o s a r c c o s 2 3 2 5 1 8 由于无变位,端面啮合角 0 4 5 4 9 1 a t 1 t 2 a t 2 t1 t a n t a n t a n t a 6 3 纵向重合度 ns i n 2 . 6 7b m 因 1 ,故1 0 Z 螺旋角系数Z c o s 0 Z 使用系数得A 1K A 1K 动载荷系数得V V 9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得 t 1 12 / 2 4 4 . 4 9 / 5 0 1 7 7 9 . 6 d 1 7 7 9 . 6 2 9 . 6 6 N / m m 1 0 0 N / m 2H F b 1 . 7 5c o b n tc o s c o s c o s c o s 0 . 9 6 5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称支承,调质齿轮精度等级 8级 2H 312310601 . 1 7 0 . 1 6 0 . 6 1 1 0 6 0501 . 4 3 7 C H 1 7K 齿面接触应力H E H 1214 9 1 . 1 5 N / m mF Z Z K K K 2H 4 9 1 . 1 5 N / m m 接触强度寿命系数得 Z ,中,总工作时间 4 0 3 0 0 1 6 4 . 8 1 0 h 应力循环次数 L 1 149 1 4 7 3 . 3 3 4 . 8 1 0601 . 3 6 1 0N n t 8L 2 L 1 / 3 . 2 4 1 0N N i h 480009 1 0N 8 1 0N Z 齿面工作硬化系数 W 2 H B 1 3 01 . 2 1 . 1 41700 W 1 W 2 1 接触强度尺寸系数 由表 2得 X 1 X 2 1 X 1 X 2 1 润滑油膜影响系数 L 1 L 2 R 1 R 2 V 1 V 2 1 . 0Z Z Z Z Z Z L 1 L 2R 1 R 2V 1 V 21 01 10 接触最小 安全系数般可靠度, 取 许用接触应力 l i m N T L V R W l i Z Z Z H P 1H P 26 2 9 P 0 M P aH P 1H P 26 2 9 P 0 M P a验算 2H H P 14 9 1 . 1 5 N / m 3 0 M a (取的小者比较) 接触疲劳强度较为合适,齿轮尺寸无需调整 ( 5) 确定传动主要尺寸 确定中心距 a 12 1 3 0 . 1 8 7 5 m 圆 整取 135a 135a 精算螺旋角 1 2 na r c c o s 2 2 1 1 3 02z z 22 11 30 精算端面模数0= 2 . 1 6 0 m mc o s 2 4 t 2 0 m 精算 分度圆直径 t 1 5 1 m md m z2 t 2 2 1 8 . 1 6 m md m z1 2 m 确定齿宽 b 2 60181 652 601 65( 6) 校核齿根 弯曲 疲劳 强度 当量齿数1 30c o sv 22 3 127c o sv 1 302 127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其中 / 6 0 / 2 . 2 5 2 1 3 . 3 11 齿型系数变位)查得 得 ,重合度系数 7 50 . 2 5 0 . 6 8c o 螺旋角系数得 验算弯曲强度 由图 2得试验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极限 l i m 1 F l i m 2 2 7 0 M P a由表 2弯曲强度最小安全系数由图 2定弯曲强度尺寸系数 X 2 1 由图 2定弯曲强度寿命系数=1 1 S T 2 2相对齿根圆角敏感及表面状况系数 V r e l T 1 V r e l T 2 1 . 0R r e l T 1 R r e l T 2 1 . 0F l i m N T S T V r e l T R r e l T l i Y Y 2F P 1 4 3 2 N / m m 2F P 2 4 3 2 N / m m 验算 V F F F a S a K Y 9 M P a 5M P a 合格 ( 7)齿轮其他传动的参数 端面压力角tnt t a na r c t a n 2 1 . 4 6c o s t 12 齿顶高 根高 齿高 h 顶隙 c ha=mm h= c= 2mm h= c= 轮结构 大齿 轮 为 辐 板式 ( 8)齿轮传动参数列表 中心距 a/数 mn/旋角 端面压力角 t 135 2 22 11 30 齿数 齿宽 /度圆直径 /mm z1 z2 b1 b2 d1 4 101 65 60 高 /顶圆 /根圆 /mm ha hf 9)大齿轮结构简图(见零件图) ( 10)大齿轮结构尺寸参数列表 dh(l=(.5)dh(b(47 60 60 C=0=()mn(d0(D2(18 取 0 196.8 n= 1+ 9 136 四、轴的设计与校核 项目 设计计算依据和过程 计算结果 1轴的初步设计 材料选取 选用 45 号钢,调质处理 45 号钢调质 根据许用切应力 初估 各轴 最小直径 I 轴 :13 2 2 7 21 1 2 1 8 . 7 7 m 3 . 3 3 考 虑 单 键 对 于 轴 的 削 弱 作 用 ,0mm 213 I 1 3 % 1 8 . 7 7 1 9 . 3 3 m :23 1 3 8 81 1 2 2 9 . 7 0 m 4 . 6 9 考虑单键对于轴的削弱作用 , 3 % 2 9 . 7 0 3 0 . 5 9 m 考虑 I 轴连接带轮 ,取 0虑 连接联轴器 ,查表 6性套柱销联轴器, 取 2选轴承 I 轴 轴承 选用 6206, d=30B=16I 轴 轴承 选用 6208, d=40B=18 轴选用 6206 选用 6208 轴的结构设计 查表 6 a 36 ,由于小齿轮齿顶圆直径 5 m ,齿根圆直径 f 1 . 8 4 m ,查表 62 f 1 a 2 . 1 2 m m 1=101=1022 齿轮端面与内壁距离 2 2,取 2=102=10承与箱体内机壁距离 3 3=103=10承旁连接螺栓直径 d1 2盖与箱座联接螺栓直径d2 .6)0承端盖螺钉直径 d3 .5)mm 视孔盖螺钉直径 d4 .4)位销直径 d d=(.8)8mm d=8 箱 壁与轴承座端面距离l1 l1=c1+58)=38mm 8盖、箱座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