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县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县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县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县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春去秋来,时间如梭。弹指一挥间,*来*工作已 近 10 年了。这近 10 年间,为了*的发展,XX 反反复复踏 遍了*的山山水水、旮旮角角,彝县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 散播着他的汗水、他的情感、他满腔的爱。 近 10 年来,*也从一个“丑小鸭”变成了“金凤凰” ,即从全州排名倒数第一的山区小县变成了全州重点工业 倍增计划县市、耀眼的大理后花园、远近闻名的小水电大 县、享誉省内外的核桃资源大县、被州委州政府确定为要 建设全国知名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唯一县市这一切 都与*在*任职以来的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个人在全 县广大干部群众中的威望也一高再高,老百姓私下里叫他 “核桃县长”、“教育县长”、“水电县长”、“工业县 长”、“财神爷”,当了书记后,村民们又叫他是“咱山 区老百姓的贴心书记”。 看过去比眼前,翻开*在*近 10 年来的工作历程,单 凭这近 10 年来漾濞的跨越式发展、历史巨变、辉煌成就, 他功勋显著,他所起的作用、他的功劳奉献历历在目 “他的思想变成了县委政府的发展思路”。*刚来 *的时候为了尽快熟悉县情,深入全县 11 个乡镇调研, 通过调研 XX 发现,*多年来,经济总量小,地广人稀, 多半为山区、高寒山区,由于发展思路的约束,*一直是 一个贫困县,农民穷,县里财政增长缓慢、滞后。 与此同时,*也找到了*超越发展的突破口,找到 了*发展的潜在优势。通过调研 XX 看到,*生态良好, 山多地广,年均气温 15,平均降雨 1000 毫米,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有着种植核桃历史悠久,早在 3000 多年以前*就有核桃分布,漾江流域在核桃的产生和 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非常适宜核桃的大力发展。 在调研中 XX 还发现,*还有一大出路,那就是水。因漾濞 境内千峰竞秀,百溪激荡,有山高水高的特点,水资源总 量达 12.6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1.28 万立方米, 超过世界水资源总量中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水平,仅*江等 8 条主要河流水能蕴藏量就达 45.21 万 KW,其中可开发量 26.42 万 KW。于是,XX 思考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该靠什么呢,*的出路就在核桃和水上。要改变*的 历史面貌,只有引导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下决心把核桃 做成产业化、打响“*核桃”品牌,推动农业经济的滚动 式发展;与此同时,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营造招商引 资环境,实施招大商引巨资行动,打响小水电大战役,以 水电的发展拉动工业经济的大展,工业经济的发展来解决 财政增长问题。 从此,*就把这个思想与其他县主要领导反复交换, 与部分乡镇党政负责人和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探讨这 个思想。XX 年初县委常委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采纳了这 个建议,并把全县的发展思路修定为:力作以核桃为主的 农业产业化、以水电推动式的工业化、以项目带动式的基 础设施建设“三篇文章”。制定了便于操作的发展思路, 为后来*的跨越式发展铺平了道路,亦给予全县各级领 导干部行动有指南、发展有纲领、前进有路灯,有效凝聚 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短 短几年时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数据,XX 年, 完成生产总值 76800 万元、财政总收入 10381 万元、地方 一般预算收入 5722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58408 万元、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 2025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383 元,分 别比 XX 年,年均分别递增 20.47%、24.31%、14.89%、24.71%、14.48%和 16%。 “老百姓都叫他是核桃县长”。三年前,还任县 长的 XX,群众私下里就叫他是“核桃县长”。其实广大群 众这么叫他,是有根据的。 XX 年,*初来任*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时,看到 该县各地老百姓发展核桃的手脚放不开,许多地方都停留 在固巩原有核桃树上,新发展的不多,许多空地和适宜种 植核桃的大量荒山荒坡都闲置着。对此,他倡议全县各级 要积极引导村民在适宜种植核桃的地里、荒山荒坡大力种 植发展核桃。并与其他县领导团结一心,采取搞示范点、 组织召开现场观摩培训等方式,有力地调动了广大村民种 植核桃树的积极性,在全县各地掀起了大力科学发展种植 核桃树的高潮。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全县形成 100 亩以上 规模的核桃种植基地 63 个、1000 亩以上的 3 个。全县范围 内不少乡村形成了核桃谷、核桃沟、核桃坡、核桃山、核 桃箐、核桃村。经过近 10 年来种植发展的不少核桃树都已 挂果,见了成效。 “*核桃”在 XX 等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近 10 年来的大力科学发展,目前,该县核桃总产值已突破 1.80 亿元,人均纯收入达 2100 多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72%以上,全县有近 5.7 万人通过大力发展核桃摆脱了贫困, 一些农户率先进入了小康行列。小小核桃作出了富民兴县 大文章。“金山银山*核桃山,金果银果*核桃果”; “山头绿树成林,山腰金果满园”成为如今*广大山区农 民发展核桃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眼下*核桃商品率达 99%以 上,核桃产业已成为*县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据统计 全县 9 个乡镇 65 个行政村都有核桃种植,种植核桃的村民 小组有 609 个,占全县村民小组的 98.1%,种植核桃农户 18206 户,占全县农户数的 88.54%,农民人均有核桃 90 株 左右。如苍山西镇光明村共有核桃 12 万多株,人均拥有 99 株,被誉为“万亩核桃生态园”;在*等县领导引进的 *涵轩绿色开发有限公司投资 1.1 亿元在苍山西镇白章 村以企业运作模式大规模、高科技、高投入发展核桃 1.5 万亩,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核桃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 量的提高,推动了核桃初、精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县 核桃产业初步形成了“山上种核桃、山下搞加工”的生产、 加工、销售一体化格局,“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趋向成 熟。一批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促进了核桃产业的全 面发展。该县如今通过核桃加工,每年实现产值近亿元, 仅核桃初级产品加工一项,每年就可解决近 2 万人 5 个月 左右的劳动就业问题。山区群众在农闲时节,纷纷“走出 山门”,到城里的核桃加工厂打工,赚取劳务报酬。到核 桃成熟季节,城里人反倒走进山里,帮助山民收打核桃, 给山里人打工。据统计,全县城乡居民在核桃初加工上的 劳务收入,每年就有 5000 多万元。核桃初级加工业的蓬勃 发展推动了核桃精深加工业的发展,五年前,该县引进 XX 营源研究所的核桃乳生产技术,投资 700 多万元,建成了 年生产能力为 1500 吨核桃乳的核桃产品深加工企业,其主 产品“漾宝”牌核桃乳曾荣获国家级两项金奖、一项推荐 奖;漾濞核桃秀工艺品厂开发生产的核桃工艺品,充分利 用野生铁核桃资源丰富的优势,采用铁核桃果,经科技处 理和 26 道工序制作,生产花瓶、烟灰缸、台灯、纸巾盒、 茶几、办公桌、餐桌等产品,完整保留了核桃的原花纹, 进一步挖掘了核桃文化,延伸了核桃产业链。“漾濞核桃 富万家”成为现实。广大群众叫他是“核桃县长”就不足 为奇了。 “他坚持水电拉动工业经济的理念,构建了漾 江工业走廊”。*县在 10 年前,是个连一个像样工业 企业都没有的穷县。XX 为此在大会小会上一直坚持要树立 “没有工业的县是不完整的县”、“要兴县必先兴工业经 济”的理念。建议要从漾濞的实际出发,立足*丰富的水 资源优势,采取招商引资的途径,开发水电工业,拉动全 县的工业经济发展。XX 年,县委政府在*的建议下,制 定了大作“以水电推动式工业化文章”的同时,成立相关 领导组,由时任县长的 XX 任水电工业经济开发领导组组长。 短短三多的时间,该县就先后引进了漾洱电站、沙坝电站、 向阳电站等 27 家水电企业,目前,该县已建成大小 34 座 水电站,总装机达 40 万千瓦,还有近 10 万千瓦装机容量 的 6 座小水电站正在建设中。 水电兴带动百业旺,水电产业铺就了一条活县富民的 新路子。如今*先后引进了跃进化工、大理大钢、宝隆 纸业等一批重点企业先后落后县内并发挥效益。企业的有 序引进,以顺濞乡、平坡镇、苍山西镇、*镇等乡镇为重 点地区,以漾江沿岸工业点为牵引,以西洱河、顺濞河沿 岸工业点为助动,以 320 国道、大保高速公路、平甸公路 三线交通为连接,形成长藤结瓜式的“漾江工业走廊”, 使*成为*经济圈中有影响的工业发展区域。在“漾江 工业走廊”的带动下,*围绕水电、冶金、化工、建材、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五大重点产业,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 发展倍增计划,依托矿藏资源和电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在 切实抓好现有企业技改扩建,逐步规范已引进矿冶企业的 基础上,采取“电矿联营”的方式,大力发展电矿结合型 的载能型工业,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短短几 年间,漾濞县工业总产值从 XX 年的 17066 万元提升到 100368 万元,增长 4.88 倍,工业税收从 XX 年的 763 万元 提高到 3214 万元,增长 3.21 倍,占财政总收入 8288 万元 的 38.78%;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5042 万元的 63.74%。目 前,该县工业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工 业为主导、非公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格局基本形成。所 以,时下,还有不少干部群众叫 XX 是*的“水电县长”、 “工业县长”、“财神爷”。 “今天*的教育,多亏了当年张县长的决心”。 XX 年*任县长初,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州末位, 多年来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全县中小学校大多年久失修、 校舍破烂、设备紧缺、办学条件极差,基础薄弱等现实, 成为他的一块心病。于是,他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教育 兴则*兴”,本届县委政府班子,要密切联系县情,以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教育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全面深 化教育教学改革,采取有力措施,突出重点,加大投入, 实施“小学打基础、初中为重点、高中为龙头,上下协调, 整体联动,全面突破”的战略发展思路,着力在提高人民 群众受教育程度水平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教 育经费,采取建成一校、装备一校、绿化美化一校的原则, 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县委常会一致通过。 从 XX 年到 XX 年,短短 5 年的时间,全县累计投入学 校建设和设备购置经费 4000 多万元,对全县 6 所初级中学、 5 所九年制学校和 45 所完小进行了改扩建,使全县中小学 面貌得到了根本的改观,与 5 年前相比,全县校舍占地面 积由 312.8 亩增加到 741 亩,增长 2.38 倍,校舍建筑面积 由 66480m2 增加到 115833 m2,增长 74%,实验室面积由 730m2 增加到 4216m2,增长 5.8 倍,与此同时,在 133 所 学校建成光盘播放点 55 个,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建成卫 星接收点 66 个 如今,全县所有中学和 45 所完小做到了必备条件基本 俱全,基本满足了师生教学、生活的需要。尤其是,投资 近 3000 万元,作出了从简单的内涵挖潜扩招向整合教育资 源、新建和改扩建并举转移的决策,*城高中部进行一 次性整体搬迁,实现了高初中分离办学,在*教育改革 与发展史上写上了一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浓墨重彩。新建 的高中部校园规划占地 150 亩,办学规模为 30 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可容 1500 人。 今天,涌现出了以*一中高中部、初中部、上街完 小为代表的花园式学校近 15 所,全县有 13 所中小学被评 为州级育人环境优级学校,上街完小、金星完小被评为省 级文明学校,上街完小还被认定为一级示范小学,有 28 所 学校评为县级文明单位,省、州、县文明单位共 42 个,占 全县学校总数的 65%。在农村,已做到最好的房子是学校, 最美的环境是校园,放眼宽敞的校园,布局科学合理、建 筑整齐宏伟,门楼花坊精巧别致,处处花团锦簇,绿草成 茵,时时春风拂面,花香袭人,书声朗朗,歌声阵阵。XX 年该县参加高考上线率达 82.42%,比 XX 年提高 67.82 个百 分点,两年内在全州的排名由末位上升到第四位,上升了 7 个位次,增幅连续两年名列全州第一,从此全县的教育教 学质量,一直都保持稳中有升。濞濞教育事业驶上了健康 发展快车道。 “他是咱山区老百姓的贴心书记”。*不管是 时任县长的时候也好,或是现任县委书记也好,有一个让 广大人民群众称颂的习惯和作风,那就是定期、不定期深 入各地农村贫困群众家中,进行访贫问苦,倾听广大人民 群众的呼声,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尤其是,在节假日, 察民情、听民意、扶民心,是他必修的课。因此,不管多 偏远的山区困难群众也与县委书记 XX 很熟悉,许多农村困 难群众见到县委书记 XX 都见到亲人似的很热情,说他是 “咱山区老百姓的贴心书记”。 XX 年 12 月间,*乡三乡边远贫困农户家中访 贫问苦时,看到这些地方的个别农户,确实生活有困难, 无法保障温暖过冬。于是,号召县级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开 展“为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短短一个 星期的时间,就收到全县 39 个单位近 500 名党员干部和近 千名学生捐助的 15.9 万多元、300 多床棉被、500 多件衣 物等,为困难群众安全过冬提供了保障。 为了能听到民声、了解民意,*一直坚持党委书记大 接访、党政领导干部大下访和部门敞开大门大接访制度。 于是,就形成了县委书记、县长都坚持定期接访群众来访 和来信或深入村组与群众座谈,直面交流,倾听民声、了 解民意,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 问题。几年来,在接访和下访活动中,使许多村民之间的 林权纠纷、水源纠纷、环境问题、安全隐患、家庭纠纷等 可能诱发矛盾激化和群体事件,逐一得到排查和调处,确 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了为民排忧解难。如 XX 年 9 月中,他在接访中了解到,*等几个山区村民 小组,由于边远高寒等原因,一直未通公路,广大村民做 梦都想把公路修到门前,近一年来,这种愿望更强烈,于 是,这些村民提出各家各户自愿自筹部分资金,希望上面 补助点,把村组公路给予修通了。在他的提议下,县委政 府决定,未通公路的山区村组只要群众有积极性、能力所 能及地自筹部分资金的,县上多渠道筹措资金把这些路修 通。用这种方式,一年来,全县又有 7 个山区村民小组通 了公路。 *深得广大干部群众称道的是,他不仅深入农户体 察民情,还善于听取一般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今年初, 他在与几个乡村干部交谈中了解到,许多干部群众对“文 山会海”有意见,认为会多不一定是好事,费时间、费精 力、费财力,会议效果不会很好。他要求县委办对此进行 专题调研。今年 4 月初,该县一改以往的贯例,把 27 个专 题工作会议合并起来用 1 天时间进行集中部署,与此同时, 会议的形式也变为视频的方式,分会场开到村干部一级, 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县级机关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县城 的主会场,乡镇其它领导干部和村干部参加乡镇的分会场。 按贯例至少要用 21 天的会议,现在只用了 1 天时间就全部 完成了所有议程,在该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产生极大的 反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