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五保供给、敬老院建设及低保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_第1页
在全省五保供给、敬老院建设及低保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_第2页
在全省五保供给、敬老院建设及低保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_第3页
在全省五保供给、敬老院建设及低保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_第4页
在全省五保供给、敬老院建设及低保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全省五保供给、敬老院建设及低保工 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牢记为民服务宗旨积极开展创模达标活动为实现建设 XX 一 流敬老院目标而努力奋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全省五保供给、敬老院建设及低保工作现场经验交流 会在 XX 县胜利召开,这是我省救灾救济工作的一件大事! 它不仅给全省广大救灾救济对象带来莫大的福音,而且也 给全省从事救灾救济工作的同志们带来莫大的鼓舞。省政 府将如此重要的会议确定在召开,充分体现了上级领 导对的关心和厚爱。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共县 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 73 万人民向省政府及 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古称 XX 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全国商 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蚕桑、水果、生猪等重要农副产品 生产基地,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风景名胜及 ,、等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XX 年国 民生产总值 20.4 亿元,财政收入 2.659 亿元,人均 GDP3000 元。 我县敬老院建设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末。 那时,全县大力兴办敬老院,敬老院规模较大,最多收养 五保老人超过 700 人。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到 1986 年, 全县仅剩 22 所敬老院,在院不足 100 人,房屋破烂,管理 混乱,濒临倒闭。面对不少散居社会、年事已高、身体有 病的五保老人生疮害病无人管、生活无保障的实际,从 1987 年开始,我们下决心狠抓敬老院建设,用了三年左右 的时间,采取财政安排一点、民政挤一点、计划生育部门 扶持一点、动员社会捐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 650 万元, 改造了 22 所敬老院,新建了 28 所敬老院,敬老院总数达 到 50 所,在原地区率先实现了乡乡镇镇建一所敬老院 的目标。1991 年 3 月,原地区行政公署在我县召开了 敬老院建设现场会,对我们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肯定和推 广。 近年来,我县敬老院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 市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牢记为民服务宗旨,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颁发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积极影响市人民 政府关于开展争创市级模范敬老院、市级标准敬老院活动 的号召,把实现建设川东北一流敬老院目标作为奋斗方向, 敬老院的建设有了质的飞跃,敬老院的整体功能得到了有 效发挥,敬老院的管理较好的适应了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 势。 我县现有敬老院 49 所,全县各乡镇都建有一所敬老院, 少数乡镇还建有二所敬老院。收养五保老人 563 人,占五 保老人总数的 18.2%,有乡镇人民政府采取调剂或无偿划拨 的耕地 280 余亩,院平 5.73 亩,林地 60 亩,荒山 350 亩, 塘堰 28 亩,有房屋面积 17670 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 896.2 万元,院平 18.2 万元,有管理人员 76 人。到 XX 年 底,全县有、9 所敬老院获市级模范敬老院称号; 等 28 所敬老院获市级达标敬老院称号。省民政厅授予 我县四川省五保敬老院建设先进单位,市政府授予我县敬老 院建设模范县。 现将我们开展创建市级模范敬老院、市级标准敬老院 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向大会作汇报。 一、党政重视,加强领导,是搞好敬老院创模、达标 活动的关键 敬老院建设是救灾救济工作的一面旗帜,是宣传 民政工作的一个窗口。我们自始至终把敬老院建设作 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亮点工程。作为各级党委、 政府重要工作职责常抓不懈。县上四大班子的领导非常重 视和关心敬老院建设,县政府在每年召开的全县民政工作 会议上,都要重点安排和部署敬老院建设,总结表彰在敬 老院建设中出现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模范人物。每逢元旦、 春节,县上四大机构的所有领导都要带着礼品,到敬老院 给五保老人拜年,和五保老人同桌就餐,拉家常,说心理 话,谈笑风声,亲如一家。尤其是县政府的分管领导,对 敬老院的建设和整个创建活动十分关心,经常带领目标办 和民政局的同志,到敬老院了解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帮助 敬老院解决在创建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乡镇党委、 政府对敬老院建设及敬老院创模达标活动倾注了最大的热 情和干劲,想方设法克服敬老院建设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 困难。乡敬老院被县上规划为第一批实现市级模范敬 老院。按规划,敬老院维修、添置设备、恢复被洪水冲毁 的石拱桥等,共需资金 10 万元。该乡只有 1.2 万人口,财 政又很不景气。面对困难,是退缩还是迎难而上?党委会 上,一班人决定选择后者。他们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开了 三次党委会、两次村组干部会、一次广播大会,动员社会 力量,筹齐了所需资金,对敬老院进行了彻底改建,XX 年 底,被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模范敬老院称号。镇敬老 院原是设在古庙内,房屋破损严重,五保老人居住条件非 常差,为了实现市级模范敬老院目标,党委、政府采取统 一动员部署,一班人分片包干的办法,筹集资金 21 万元, 新修了一座两楼一底的住宿大楼,还扩建了养猪场,敬老 院面貌焕然一新。诸家乡敬老院 XX 年被市上评为标准敬老 院后并没有满足,XX 年党委、政府又动员社会力量,组织 资金 5 万多元,新建了 150 平方米住房,维修了原有 450 平方米住房,新置了设备,修建了花台,栽种花草,一跃 而成为市模范敬老院。等敬老院属全县较差的敬老院, 三个乡的党政一班人认识明确,思想统一,行动迅速,创 建活动取得了新成绩。创模达标前,XX 乡敬老院住房拥挤, 住房破旧,墙壁全是竹子编的,最多只能容纳 7 个人,在 搞创建活动时,从规划、设计、资金筹集、考察施工队伍、 质量监督到检查验收的各个环节,党委书记都亲自过问, 分管领导天天坐镇敬老院,XX 年顺利通过市上验收。kk 乡 原敬老院属全县较差敬老院,XX 年,该乡党委政府乘全县 创模达标活动的春风,下大力气对敬老院进行整体搬迁, 共投入资金 15 万元。此举得到了全乡人民大力支持和欢迎。 目前,一座花香树绿、面貌一新的敬老院展现在了 kk 人民 面前。 二、精心规划,典型引路,加强经常性的检查督促, 是做好敬老院创模、达标活动的重要环节 要真正落实敬老院的创模、达标目标,县上必须制定 一个总体规划,乡镇必须制定一个详尽的可供操作的具体 规划方案。早在 XX 年全县开展敬老院创模、达标活动时, 我县就制定了不等不靠、敬老院创模达标分四步走的实施 意见,明确提出第一批创模、达标为 16 所,XX 年第二批为 11 所(其中 2 所由达标敬老院升为模范敬老院) ,XX 年第 三批为 13 所,XX 年第四批为 10 所,即在 XX 年全县各乡镇 共 49 所敬老院全部实现创模达标任务。从 XX 年以来,每 年民政会议结束后,县上就要派专人逐一到有创模达标任 务的乡镇和当地党政领导一道,对敬老院的住房建设、制 度建设、内部管理、实体建设,以及对五保老人的思想教 育等逐项进行了精心规划。有创建任务的乡镇确定了一名 分管领导牵头,财政、民政、文化等部门负责同志参与的 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出敬老院创模、达标活动所需的资金、 物资的详细计划,报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后立即付诸实施。 县、乡(镇)两级的细致规划,确保了敬老院创建活动的 有序开展。为使我县敬老院创建活动顺利实施,XX 年 4 月 份开始,我们对乡敬老院建设进行了典型培育,取得 成功后,6 月初,在和乡召开了有创建单位分管领 导、民政所长参加的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会。XX 年 9 月, 我们在乡召开了全县民政干部参加的敬老院建设现场 会,会后抽派专人加强了创模达标活动的督查,实施现场 指导。 三、各方配合,广泛筹集资金,是敬老院创模、达标 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 敬老院创模达标,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资金问题。我们 突破资金难点的办法,就是搞好宣传动员,争取社会各方 支持和配合,慷慨解囊,共渡难关。从 99 年开展创建市模 范、标准敬老院活动以来,我县敬老院建设共投入资金 216 万元,资金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县民政事业经费扶 持 68 万元,二是县、乡(镇)财政安排 39.8 万元,三是 社会筹集捐赠 108.2 万元。XX 年,乡敬老院达标资金 缺口大,乡人代会通过决定,动员全乡人平捐款 5 元以上。 这一年,他们共捐款 7 万元用于敬老院建设,确保了达标 活动的顺利开展。平头乡敬老院先达标再创模,共用去资 金 12 万元,乡财政投入 6 万元,动员社会各方捐赠 6 万元, XX 年被市政府授予模范敬老院称号。XX 年,我县报市上验 收的 13 所敬老院新建(购买)房屋面积 1000 平方米,维 修、改建房屋面积 3000 平方米,增添彩电 10 台,棉被 150 套,衣服 268 套,沙发、衣柜、席梦思、写字台、办公桌 凳和其它日常用品 2054 件,总投入近 70 万元。去年创模 达标的乡采取号召全乡农村群众踊跃捐粮、国家公职 人员踊跃捐款的办法,广集资金;乡党政领导每人带头捐 款 100 元以上,财政供养人口人平捐款 20 元以上,农村社 员人平捐粮 4 公斤以上,在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全乡共 筹资 7 万余元。同时,他们还以乡党委、政府的名义致信 在外的白玉籍乡友,动员他们积极支持家乡敬老院建设这 一善举。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还采取由施工方垫资的办法, 有效解决了资金困难的矛盾,保证了创建任务按期完成。 四、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和服务,是提升创模达 标质量的重要手段 敬老院属于乡镇特殊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收养着一 些孤老残幼,他们中年龄差异大,身体状况参差不齐,个 人性格恫然不同。对敬老院管什么,怎么管?这是敬老院 建设尤其是创模达标活动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 们的具体做法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制度管理人,说教驯 服人,爱心感化人。制度管理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县 上对乡镇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初,县政府都要与乡 镇签订责任书,以文件的形式把敬老院一年的发展和管理 明确起来,督促乡镇领导重视和加强对敬老院的领导和管 理。二是敬老院实行乡镇党政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敬 老院的发展和管理的担子压在敬老院院长肩上,做到工作 有落脚点。三是建立包括院务管理委员会、院民学习制度、 院长及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 度、院民守则、环卫安全制度、实物管理制度在内的“一 委八制度” ,敬老院的整个活动都严格按章办事,促使敬老 院管理向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说教驯服人,主 要是经常对五保老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争先创优 活动,激励五保老人热爱敬老院,为敬老院建设奉献余热。 爱心感化人,主要是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做到以院为家,视 五保老人为亲人,全心全意为五保老人服务,不断提高服 务质量,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于五保老人身上。我县敬老 院建设能够做到长盛不衰,以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金获得 者、天成乡敬老院院长姚敏、茶亭乡敬老院原院长李书林、 巨龙镇敬老院院长罗青春、兴旺镇敬老院院长奉从权为代 表的 70 余位经过党委、政府精心挑选的敬老院工作人员功 不可没。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使敬老院整个 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真诚 爱心,才使敬老院有了家的温馨。 五、努力发展院办经济,落实五保口粮“以乡统筹人 平负担”办法,是搞好敬老院创模达标活动的基础 近年来,为使我县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适应农村税费 改革新形势,我们重点抓了发展院办经济,增强敬老院自 身实力和改革五保老人口粮供给方式两件事。在发展院办 经济方面,我们坚持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工则工、宜 商则商的原则发展院办经济,离场镇近、土地面积少的侧 重发展商贸、服务业,离场镇较远、土地面积宽的,走种、 养、副一体化发展路子。全县敬老院实现了“农工商副、 鸡鸭鱼猪、林果粮菜”十二个轮子一齐转,院办经济收入 有了大幅度的增长。XX 年,全县敬老院共自产粮食 9.8 万 公斤,产果 5.2 万公斤,养猪 476 头,牛 21 头,羊 168 只, 产鱼 1.34 万公斤,加上其它工副业收入,共计创收 123 万 元,纯收入达到 52 万元,在院五保老人人平纯收入 745 元,实 现创模达标的敬老院,人平纯收入超过 1000 元。等敬 老院根据土地都在 30 亩以上的实际,大力开发稻、果、鱼, 突出发展养殖业,年产值都达到了 5 万元以上,其他敬老 院都有自己的创收项目,年收入都在 2 万元以上。镇 实施了“敬老院+农户”的扶贫方针,在敬老院建立了镇双 扶良种猪繁殖基地,仅 XX 年一年向重点民政对象无偿提供 了 20 头良种猪仔,向一般贫困户赊销猪仔 50 头,不仅增 加了敬老院收入,而且还带动了本地其他贫困户的发展; 乡敬老院依靠县、乡两级支持,多方筹资,兴办了一 家产值在 10 万元以上的养兔场。敬老院猪场一年养猪 在 100 头以上,并且建立了良种猪繁殖基地,对外销售猪 仔。镇敬老院生产的“杨柳”牌手工挂面,多次荣获 市农产品博览会金奖,成为市一知名品牌,产品供不 应求。由于敬老院自身实力的增强,五保老人的生活有了 很大提高。 县民政局在深入农村调查五保供给兑现时,发现五保 口粮以村民组人平供给,兑现迟缓,口粮数量尤其是质量 难以保证。1999 年,我们在黄、3 个乡探 索出了五保口粮以乡统筹、人平负担办法。其具体做法是, 年初,乡政府按承包人口人平负担五保口粮数随定购粮一 并下达到农户手中,粮管所分夏秋两季将粮食收集存库, 乡民政所负责将五保口粮造册下发到五保老人种或统一送 至敬老院。这个办法受到了各级组织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 支持。XX 年 2 月 21 日,县人民政府以府发XX29 号 文件县人民政府关于乡镇统筹人平负担五保户口粮 的通知 ,要求全县统一实行五保口粮乡镇统筹、人平负担。 到 XX 年底,全县所有乡镇的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