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 1997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第一卷(100 分 一、基础知识。(共 40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 匿(n)名 溺(ru) 水 拮(ji) 据 B 褴褛(l) 缄(jin)默 分(fn)外 C 玷(din) 污 妖娆(ro) 松涛(to) D 歼(jin)灭 要塞(si) 踉(ning)跄 2 依次给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1)河曲智叟亡以应。 (2)这厮,只顾来聒噪。 (3)大丈夫相时而动。 A w gu xing B wng gu xing C w ku xing D wng ku xing 3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2 分)( ) A 错落有致 因地治宜 改邪归正 B 辩伪去妄 聚精会神 惊惶失措 C 两全其美 才疏学浅 挑拔离间 D 荼毒生灵 大步流星 落花流水 4 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 油光可鉴(镜子) 偃( 放倒)旗息鼓 B 不知所措(安排) 莫名(名声)其妙 C 深恶痛疾(痛恨) 大事(作)渲染 D 节衣缩(减少)食 杳( 一点)无消息 5 依次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1)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2)雨村忙具衣冠接迎。 (3)将军身被坚执锐。 A 桑树 梓树 穿戴 自己 B 家乡 穿戴 亲身 C 家乡 准备 亲身 D 桑树 梓树 准备 自己 6 根据课文依次在句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1)母亲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_的习惯。 (2)母亲依然在家里过着_的农妇生活。 (3)长幼、伯叔、妯娌处相都很_。她性格_ 。 A 勤劳 勤奋 和睦 和蔼 B 勤劳 勤苦 和蔼 和睦 C 勤劳 勤苦 和睦 和蔼 D 勤奋 勤苦 和蔼 和睦 7 对下列句子主干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2 分)( ) A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业绩。 主干:人民创造业绩 B 祖冲之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主干:祖冲之发生兴趣。 C 这座封建帝王的宫城,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博物院。 主干:宫城成为博物院。 D 电视机问世以来,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由电子管到晶体管,又由晶体管到电路集成 化的过程。 主干:电视机问世以来经历过程。 8 对下列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判断准确的一项是(2 分)( ) A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 (转折)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B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因果)因而更增加了园林景致的深度。 C 他竟然骂起人来了,(条件)可见已是黔驴技穷了。 D 对班上的情况我知道,(并列)你了解得不多。 9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 ) A 老师的脸上浮现出了欣慰。 B 那件往事又徘徊在我的脑海里。 C 在学校这条道路上,是一条非常陡的坡。 D 他觉得非常开心。 10 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 每座立交桥都是一幅立体的画。 (比喻) B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 念-你(排比) C 在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夸张) D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对偶) 11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 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结局。 B 戏剧,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C 在议论文中,论证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D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讲道理、分类别、下定义等。 12 属于同一朝代的一组作品是(2 分)( ) A 愚公移山 曹刿论战 陈涉世家 B 孔乙已 范进中举 竞选州长 C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D 捕蛇者说 出师表 望天门山 13 下列句子与课文内容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谦逊和淳朴,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C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D 吾视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 饭里做调料。 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 有铜钱那样厚。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A B C D 15 填空。(6) (1)忽如一夜春风来,_。 (2)先天下之忧而忧,_。 (3)海内存知已,_。 (4)_,碧水东流至此回。 (5)_,润物细无声。 (6)_,而死于安乐也。 16 按要求变换句式。(不改变原意 )(4 分) (1)同学们掌握了这种计算机操作法。 改为被动句: (2)科学发展到今天,谁都承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 二、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10 分) 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 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去考虑工作。 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孙伏园受周老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 “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 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 就被生活所累了。“ 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鲁迅对青年, 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了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 活所累。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 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 17 这三段文字的中心论点的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 15 个字)(2 分) 中心论点: 18 这段文字中,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有哪些?这些论据是如何证明论点的? 请简要说明论 证的过程。(5 分) 论据: 论证的过程: 19 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简述这种修辞句在文中的作用。(3 分) 答: 【二】(10 分) 人类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 ,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 (当然是不 自觉地),又把这些音素_ 成音节,再把音节_起来,- 音素数目有限,各种语言 一般都只有几十个音素,可是组成音节就可以成百上千,再组成双音节、三音节,就能有 几十万、几百万。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 ,一 一配以语音,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 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20 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 连缀 组合 B 组织 连缀 C 组合 连缀 D 组合 组织 21 这段文字共三句话。其中,句与句联系的特点是(2 分)( ) A 总说-分说 -总说 B 分说 -分说-总说 C 总说-分说-分说 D 分说 -总说-分说 22 文中画线部分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2 分) 23 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人类语言能够“随机应变“ 的原因。 (2 分) 答: 24 用“ “在文中画出概括人类语言特点的句子。 三、写作。(共 40 分) 25 以“我的一天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40 分) 要求: (1)记叙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 (2)文中不得暴露自己所在的学校,否则得零分; (3)不少于 450 字;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第二卷(50 分) 四、文章阅读。(共 30 分) 【一】(12 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 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6 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 今/天下/ 三分, /益州/疲弊 C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7 翻译下列句。(4 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_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_ 28 用文中的词语填空。(2 分 ) 作者认为,该“刑( 受罚)“ 的是 _的人,该“ 赏(受赏)“的是_的人。 29 下面是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作者认为蜀汉目前形势很好,是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 B 作者认为朝廷内外目前存在一种强烈的报国热情。 C 作者建议皇宫中,朝廷中处理事情的标准应有所区别。 D 作者希望陛下广泛听取意见,亲自做出对臣下的赏罚。 【二】(18 分)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 _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 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住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 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 多好啊!“一个男的说: “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 哥哥 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 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 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 不, 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 (甲)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 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 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 _。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亲兄妹俩,借着月光,按起琴键来。 (乙)皮鞋匠静静 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_ 的海面上,霎 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丙)皮鞋匠看着 妹妹,月亮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 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_的大海。 (丁)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 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3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A 幽静 清幽 波涛汹涌 微波粼粼 B 清幽 幽静 波光粼粼 波涛汹涌 C 幽静 清静 波光粼粼 波涛汹涌 D 幽静 清幽 微波粼粼 波涛汹涌 31 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的,根据文意,它应当在文中的(3 分)( )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32 这篇文章所写事情发生的时间是_,地点是_的小路上、茅屋里、客店里, 主要人物是_。(3 分) 33 皮鞋匠兄妹从贝多芬弹奏的第二首曲子中感受到了什么?(答题不超过 15 个字)(3 分) 答:_ 34 贝多芬为什么弹奏完第二首曲子就飞奔回客店?(3 分 ) 答:_ 35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3 分)( ) A 介绍贝多芬月光曲的创作经过 B 表现贝多芬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 C 反映贝多芬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关心 D 说明贝多芬的乐曲受到普遍喜爱 五、作文修改。(20 分)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作文,存在许多问题,请按要求作些修改。 张强同学学习勤奋,却善于动脑子。他的成绩提高很快,学习非常刻苦。 他在学习上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做法。早晨,他总是起得很早,穿好衣服,就到操场 跑步。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下来,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但他全然不顾,坚持跑完五圈。 锻炼之后,他抓紧时间读语文,背英语,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他 总是倒背如流。晚上他经常做大量的数理化习题,所以,一般的题目都难不倒他。老师 布置的作业,他总是认真完成,做作业一点也不马虎。遇到疑难问题,他不耻下问, 请教老师,或者与同学讨论,直到弄懂为止。他常常帮助同学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不嫌 麻烦,有一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补课,一直到晚上十点钟才回家。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可喜的收获,刚进初中时,他的成绩一般,到了初二,成绩已在班 里名列前茅了。老师和同学都夸他是个好学、会学、成绩优秀的学生。 36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的句子是第_句(只填序号) ,应当把句中 “_“ 改为“_“。(3 分) 37 语意重复的句子是第_句(只填序号) ,可以删 “_。“(3 分) 38 前后句顺序不合理的句子是第_句(只填序号) ,应当调整为 _。(3 分) 39 用语不得体的句子是第_句(只填序号) ,句中不得体的词语是 “_“。(3 分) 40 文中有两处内容与中心无关,应当删去,请分别指出(填写出起止的语句) 。(4 分) (1)应删去的第一处,从“_“到“_“。 (2)应删去的第二处,从“_“到“_“。 41 从完整地表现本文中心考虑,还应当补写有关张强同学在学习上如何_ _方面内容。(4 分) 参考答案 第一卷 一、1(2 分) B 2(2 分)A 3(2 分 )D 4(2 分)C 5(2 分)B 6(2 分 )C 7(2 分)D 8(2 分)B 9(2 分)D 10(2 分)A 11(2 分)B 12(2 分)C 13(2 分)B 14(2 分)D 15(6 分,每小题 1 分)(1)千树万树梨花开 (2) 后天下之乐而乐 (3)天涯若比邻 (4)天门中断楚江开 (5)随风潜入夜 (6)然后知生于忧患 16(4 分,每小题 2 分)(1)这种计算机操作法被同学们掌握了。(2)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 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或“ 谁也不会不认识到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谁也不 得不承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二、 【一】17(2 分)不节俭就会影响工作。(或“过度地追求物质就会影响工作 “) 18(5 分,“ 论 据“ 占 2 分,“论证的过程“占 3 分) 论据: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论证的过程:先提出揭示论 点的句子,再举一个节俭的范例来证明论点,然后从道理上作深入分析,进一步证明论点。 (只要意思对就可得分) 19(3 分,“修辞方法“ 占 1 分,“作用“占 2 分) 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 文中举了鲁迅的事例后,考试读者可能产生疑问,因此故意设疑,以适合读者的心理,引 起读者的注意。(只要意思对就可得分 ) 【二】20(2 分)C 21(2 分)B 22(2 分)列数字 23(2 分)要点:一是人类语音的变化无穷;二是 人类无穷的“意念 “都可一一配以语音,以表达复杂的意思。24 (2 分)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 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三、25(40 分) 评分标准:(34-40 分)内容充实,文章切题,中心突出,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语言生动流畅,没有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二类:(26-33 分) 内容较充实,文题, 中心突出,结构较完整,层次较清楚,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PE管材研发、生产及质量检测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BIM技术与政策研究咨询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BIM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合同样本
- 2025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承包责任合同
- 复工复产复学疫情防控方案
- 秋季工作方案开头
- 桥梁施工方案表
-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 国庆节活动方案
- 中秋节健康课件
- JGJ106-201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 2023年中国石化河北石家庄石油分公司社会招聘2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 医务科岗前培训
- 共青团团课主题班会课件PPT模板PPT
- GB/T 8685-2008纺织品维护标签规范符号法
- 合成氨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2022年徐闻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网电部管理重点(中)
- 新生儿复苏解析课件
- 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标准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