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仙桃市扶贫开发工作总结_第1页
2009年度仙桃市扶贫开发工作总结_第2页
2009年度仙桃市扶贫开发工作总结_第3页
2009年度仙桃市扶贫开发工作总结_第4页
2009年度仙桃市扶贫开发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2009 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工作方针, 以重点老区、贫困村为主要扶持范围,把农村贫困人口作为 基本扶持对象,以发展支柱产业、开发人力资源为重点,以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主要任务, 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合资金,积极实施贫 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一、主要工作及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市委、市政府坚持把 扶贫开发摆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成立了 由市长刘新池为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启斌为副组长, 其它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 导,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同时建立健全了扶贫开发目标责任 制,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协同抓,一级 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委、市政府还决定每年听取一次扶 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下发一个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的文件、 召开一次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来推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今 年 3 月和 7 月,市委、市政府相继召开了二次高规格的扶贫 开发工作会议,在家的“四大家“ 领导全部参加,就扶贫开发 和结对帮扶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扶贫开发 工作的顺利开展。 2 2、实施整村推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年来,我们始终 坚持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整合资 源,强力推进重点贫困村新农村建设。一是狠抓以“三通“(通 水、通路、通有线电视)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 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实施“一建三改“ (建沼气池、改厕、改圈、 改厨)工程,改善贫困农户居住环境;三是大力发展水产、畜 禽、蔬菜等特色产业,实现农民稳定增收;四是大力发展社会 事业,提高教育、卫生水平,解决贫困农户子女上学难、贫困 群众就医难问题;五是狠抓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建设,强化扶 贫开发的组织保障。2009 年,全市共实施 96 个村的改水工 程,解决了 15。5 万贫困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新修通村公 路 120 公里;新建村部 71 个,村甲级卫生室 143 个,新建农 家书屋 117 家;建设高产高效农田 11 万亩;建成沼气池 10000 口。8 个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老区贫困村基本实现了 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贫困群众生产生活 条件明显改善,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 3、围绕增收主线,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一是大力发展 主导产业。全市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的要求,因地制宜,突出发展水产、畜禽和蔬菜三大特色产 业,基本形成了蟹虾养殖、稻虾、甲鱼、网箱养鳝及“四大“家 鱼等五大特色水产养殖基地,猪、鸡、鹅、鸭四大畜禽养殖小 区及 10 万亩精细蔬菜、10 万亩瓜果生产基地,通过基地带 3 农户,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农户稳定增收;二是强力推进农业 经营产业化,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 与贫困农户联结,构筑“公司+农户“、“公司+基地+ 农户“、“公 司+ 协 会+农户“ 的产业化扶贫模式,网络贫困农户参与,实现 贫困农户稳定增收。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 78 万亩,规 模以上畜禽养殖小区达 49 个,蔬菜生产基地达 20 万亩,登 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 74 个,专业协会 21 个,农产品营销 联合体 527 个,省市级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了 75 家,其中:国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 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 13 家,年加工产值近 70 亿元,带动贫困农户年均增 收约 200 元。 4、开展“两类“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素质。一是大力开展 农民科技培训,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 训工程和“温暖工程 “为平台,着力开展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贫困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二是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培训,充分发挥农业、扶贫、劳动保障、共青团、妇联 等部门职能,整合培训资源,利用温暖工程、雨露计划、技能 就业计划等农民技能培训项目,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开展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年来, 我市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农村劳动力 1 万多人次,其中:农村 科技明白人培训 2000 人次,雨露计划培训转移人数达 474 人。全市外出打工农民工达 25 万多人,打工收入 20 多亿元, 4 占农民现金收入的一半以上。 5、创新扶贫机制,拓展扶贫领域。为推动老区贫困镇、 村经济快速发展,我们不断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一是努力 优化投资环境,开展农业招商扶贫,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 进“农 “字号民 营企业,通过企业与农户联结,不仅解决老区 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而且有效地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2009 年全市共引进福建海新、香港真巧、四川米老头等多家 农业产化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100 多家,基本形 成纺织服装、无纺布卫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机械电子五 大主导产业,吸收近 30 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岗就业。 二是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参与扶贫项目建设,破解政府投 入不足问题。在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我市按照“政府主 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老板经营、依规定价、计量收费“的 运作机制,共吸纳民间资本 4500 多万元参与建设,极大地缓 解了改水工程建设资金供需矛盾。三是积极探索“整合资源、 连片开发“扶贫开发 新模式。西流河镇是我市唯一的一个省 级扶贫开发重点镇,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一直制约着 该镇的经济发展。我们根据该镇实际,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 以整村推进为切入点,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水利、交通、能源 等各类资金实施连片综合开发,全面推动路网建设、一建三 改、农村改水、有线电视入户、甲级卫生室、合格村部等工程 建设。截止目前全镇 64 个村中水泥路通村率达 97%,有线电 5 视实现了全覆盖,建合格村部 50 个,甲级卫生室 47 个,建 沼气池近 4000 口,33 个村完成水改,1。8 万户 7 万人受益, 整镇推进成效显著,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6、实施社会帮扶,构建大扶贫格局。组织和动员全市力 量参与扶贫开发,构建大扶贫格局,是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一 项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市坚持实行党政领导挂点扶贫,部 门包村、干部帮户的社会扶贫模式,积极营造全社会都来关 心、支持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市“四大家“领导每人联系一 个重点贫困村,市直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发挥自身优势定 点帮扶一个重点贫困村,每年至少办 1-2 件实事,党员干部 每人帮扶 1-2 户特困户,同时建立包村目标责任制,市委组 织部将其纳入干部年度政绩考核范畴。通过领导挂点、部门 驻村,带动社会扶贫工作,做到重点贫困村有人扶,特困家 庭有人帮,不脱贫不脱钩。全市共有 100 个单位对口帮扶 180 个村,近 1500 名副局级以上领导与贫困户结穷亲,帮扶 款物约 300 万元。 二、存在主要问题 2009 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 于自然和历史原因,作为插花贫困地区的仙桃,贫困面仍然 较大,部分镇、村贫困程度还比较深,扶贫开发面临着许多 困难和问题。 1、贫困面广,程度深。一是土地资源少而贫瘠。全市农 6 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1 亩,且 20%的土地沙化严重,40%的 耕地处于低洼湖区,投入多产出少;二是贫困人口多,脱贫难 度大。据统计全市“两类人口“ 共有 119249 人,其中:五保对 象 5161 人,农村低保对象 29572 人,贫困人口 57486 人(含 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 18126 人),人均纯收入在 1197-1500 元之间的人口 45156 人。三是贫困农村“八难“问题未得到根 本解决。全市还有近 50 个村村级公路不畅,48 万人不能饮 用安全卫生水,部分贫困村群众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还不 同程度存在。 2、致贫返贫现象突出。一是因灾返贫现象突出,仙桃是 龙卷风、暴风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区,贫困镇、村自然条 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抗御灾害能力弱,在正常年景下,农业 生产有可能增收,若遇自然灾害,收成就会大打折扣,农户 就会返回到贫困队伍中去。二是因病致贫严重,仙桃是有名 的“水袋子“,血吸虫疫病肆虐,加之由于水源性污染造成的 地方病“ 结石“及其它疑难杂症等,贫困 农户因病致贫现象较 为普遍。 3、扶贫投入严重不足。按照整村推进的有关要求,实施 一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需投入扶贫资金约 100 万元以上,省里每年安排插花地区重点村扶贫资金只有 10 万元左右,不足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资金总量的 10%, 加之地方财力有限,致使贫困村脱贫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 7 三、下段工作思路 1、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整合资金,大力实施重 点贫困村整村推进,使贫困村基本实现“五通“(水、路、电、 沼气、广播电视),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组织实施好“1321“帮扶工程(1 名市级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