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南通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2005年南通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2005年南通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2005年南通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2005年南通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市 200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通市统计局 2006 年 3 月 13 日 2005 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 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争当 全省江北“两个率先”排头兵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 思想,奋 力开拓,抢抓机遇,扎 实工作,全市经济继续 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为“ 十五”全市经济与 社会事业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5 年,全市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GDP)1472.08 亿元,增长 15.4%,其中: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162.19 亿元,增长 3.0%;第二产 业完成增加值 823.99 亿元,增长 19.1%,工业经济依 然是 2005 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增长点和亮点, 完成增加值 672.66 亿元,增长 19.6%;第三产业完成 增加值 485.90 亿元,增长 14.4%。从三次 产业对国民 经济增长的贡献看,主要拉动力来自于第二产业中的 工业和第三产业,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47.3%,第三产业 的贡献率为 41.4%。 市场物价水平总体保持稳定。2005 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 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1.2%,涨幅比 2004 年回落了 3.3 个百分 点;市区商品零售价格 总水平比上年下降 0.4%。2005 年与 2004 年相比分类价格涨幅如下: 类别 涨幅(%) 居民消费价格 1.2 食品 2.2 粮食 2.3 水产品 1.4 烟酒及用品 0.7 衣着 6.2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0.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0.2 交通和通讯 -0.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4 居 住 9.9 就业与再就业取得新的进展 。2005 年,全市城 镇净增就业人员 5.50 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 4.59 万人,核发再就业优惠证1.69 万本,有 1.66 万名下 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39。全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6.26 万人,其中:新 增农村劳务输出 4.6 万人。全市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服 务机构累计登记招聘 19.22 万人次。市区街道(乡镇) 劳动保障服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共提供就业岗 位 2.9 万个。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经济增 长仍主要靠投资和出口的拉动,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 不够;大中型企业增长速度有所回落,重点企业支撑 作用不够;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投资集中度和高新技 术产业投资占比较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不 足,城乡 消费市场的差距依然较大;就业、再就业形势 依然严峻,少数低收入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有待提高,农民继续增收困难不少。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现价农林 牧渔业总产值 293.1 亿元,增长 3.0%。其中农业产值 128.7 亿元,增长 0.5%;牧业产值 77.85 亿元,增长 4.1%;渔业产 值 72.72 亿元,增长 4.7%。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计量 单位 2005 年实 绩 增长% 粮食产量 万吨 294.19 -2.8 棉花产量 万吨 5.11 -3.0 油料产量 万吨 40.67 -6.3 蚕茧 万吨 4.32 -4.4 生猪年末 数 万头 289.83 1.6 肉猪出栏 数 万头 304.29 3.6 羊年末数 万头 283.58 1.6 羊出栏数 万头 309.30 6.2 家禽年末 数 万只 6012.02 1.3 家禽出栏 数 万只 9901.04 3.9 禽蛋产量 万吨 42.01 3.6 海水产品 万吨 51.74 2.0 淡水产品 万吨 17.42 8.7 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5 年末,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 288.3 万千瓦,增长 3.6%,每百亩耕地平均 拥有农机动 力 39.7 千瓦;全市 拖拉机保有量 44252 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1370 台;联 合收割机 4544 台;高性能机动插秧机 1955 台。随着农 机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明显提升。 2005 年全市完成机耕面积 596 万亩,机耕水平达 83.6%; 三麦的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 98.2%和 95.3%;水稻 的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水平分别达到 27.0%和 85.1%;油 菜生产机械化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完成机直播面积 2.3 万多亩。2005 年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7.09 万吨,增长 1.7%;农村用电量 57.28 亿千瓦时,增长 2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延续了前两年高速增长的态势, 总量规模不断扩张。2005 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 销售收入分别实现 2144 亿元和 2081 亿元,双双突破 200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64.53 亿元,增长 25.2%。其中:民 营 工业增加值 319.73 亿元,增长 26.3%; 轻工业增加值 278.33 亿元,增长 23.3%;重工业增加 值 286.2 亿元,增长 27.2%。全年工 业用电量 105.15 亿千瓦时,增长 19.6%。 部分工业品产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05 年实绩 增长% 纱 万吨 38.37 23.2 布 亿米 17.58 11.3 印染布 亿米 23.06 50.1 服装 亿件 5.19 26.5 化学纤维 万吨 28.57 33.9 化学农药原药 万吨 7.53 16.3 水泥 万吨 519.89 48.5 粗钢 万吨 65.89 8.3 电动工具 万台 4033.27 52.7 通讯电缆 万对千米 30.83 55.3 金属集装箱 万立方米 406.55 30.4 彩色电视机 万台 50.43 25.2 大规模集成电路 亿块 26.64 48.2 半导体分立器件 亿只 31.27 68.7 民用钢质船舶 万总吨 48.99 1.9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62.11 12.4 煤气 万立方米 3580 9.1 2005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 98.93%,比上年提高了 0.7 个百分点; 实现利税总额 163.01 亿元,增长 36.4%,其中利 润总额 99.92 亿元, 增长 36.4%;亏损面 11.81%,比上年下降 1.3 个百分 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186.96%,比上年提高 24.6 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151.33 亿元,增长 17.0%。建筑企 业全年完成建筑业 总产值 897.96 亿元,增长 17.9%;施工面 积 13614.1 万 平方米,增长 12.1%;竣工面积 4168.8 万平方米,增 长 0.5%。建筑企 业经济 效益继续提高,按建筑 业总产 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 14.83 万元,比上 年提高 7.2%。2005 年全市有 3 家企 业晋升总承包特 级资质, 14 家企业获一级资质,8 家企业跻身全省建 筑业综合实力 20 强,5 家企业进入全省建筑外经 10 强。 2005 年,我市建筑铁军获省级以上优质工程近 100 项,获鲁 班奖(国优工程奖)2 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强劲。2005 年全市完成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 815.26 亿元,增长 34.7%,其中规模以 上投资完成 672.08 亿元,增长 51.5%,规模以上投资 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 82.4%,比上年提高 9.1 个百 分点。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完成投资 617.72 亿元,增长 54.3%,增速比全社会投 资快 19.6 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 75.8%,比去年提 高了 9.7 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投 资 5.23 亿元,增长 10.9 倍;第二产业投资 493.97 亿元, 增长 65.4%;第三产业投资 172.89 亿元,增长 19.6%; 城镇完成投资 370.69 亿元,增长 32.4%;农村完成投 资 301.39 亿元,增长 84.2%;房地 产投资 80.05 亿元, 增长 34.8%。民 间 投资热情依然高 涨,全年民间固定 资产投资额完成 586.56 亿元,增长 74.7%,占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 71.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中见旺。2005 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 536.41 亿元,增长 16.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 额 297.62 亿元,增长 16.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 238.79 亿元, 增长 15.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 488.15 亿元,增长 16.1%;餐 饮业 39.37 亿元,增长 21.6%;其它行业 8.89 亿元, 增长 3.2%。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来看,吃的商品类 占 13.8%;穿的商品类占 12.4%;用的商品类占 73.8%。2005 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 513 家。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 的大型骨干市场有 63 家,成交额 361.81 亿元;年成交额超 50 亿元的特大型市场有 2 家,成交额 174 亿元;年成交额超 100 亿元的有 1 家,成交额 120.2 亿元。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 口总额 85.20 亿美元,增长 25.4%。其中进口 27.27 亿 美元,增长 11.6%;出口 57.93 亿美元,增 长 33.2%。在 出口总额中,三资企业出口 39.16 亿美元,增长 27.4%,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67.6%;私 营企业出口 10.76 亿美元,增长 93.9%,占全市出口 总额的 18.6%。 利用外资增势良好。2005 年,全市新签外资协议 项目 998 个,下降 3.4%,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 项目 198 个,增 长 32.9%;协议外资 48.44 亿美元,增长 29.3%;实际 利用外资 15.32 亿美元,增 长 55.5%。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发展。2005 年,全市新签 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 5.42 亿美元,增长 14.1%;实现 承包劳务营业额 6.62 亿美元,增长 42.7%;新派劳务 14028 人次,增长 3.3%;年末在外 劳务人员 30924 人, 增长 11.2%。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2005 年,全 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2.89 亿元,增长 21.0%;规模以 上工业总产值 167.54 亿元,增长 31.2%;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 50.14 亿元,增长 44.3%;实际利用外资 3.51 亿美元,增长 24.0%,为建区 21 年来的最好水平。 2005 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 16.57 亿美元,增长 17.6%。其中,出口加工区完成 进出口额 3.23 亿美元, 增长 5.7 倍。目前正式注册出口加工区的外商投资企 业有 14 家。全区在建工业项目 231 个,其中,超亿元 工业项目 30 个,超千万美元外资工业项目 14 个。外 资投向由原来比较集中的传统化工、纺织服装类项目, 转变为以生物医药、电子机械及服务业项目为主。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稳定增长。2005 年完成公路货运量 (系统内)641 万吨,增长 0.2%;公路客运量(系 统内) 4411 万人次,增长 16.7%。民航安全接送旅客 83723 人次,增长 2.0%;民航完成 货邮吞吐量 1640.84 吨,增 长 21.8%。铁路完成 货运量 23 万吨,增 长 12.2%,客 运量 87.8 万人次,增长 179.0%。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快。2005 年,全市共完 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31 亿元,其中,盐通高速公 路优质高效建成,完成投资额 9.97 亿元;苏通大桥北 接线工程,路基、 桥梁全面完成,完成投资 1.42 亿元; 国省干线公路续建个项目,新开工个项目,建成通 车 29.5 公里,完成投资 1.27 亿元;沿江公路新建 118.3 公里,全线开工建设,完成投资 6.4 亿元;农村 公路建成通车 2248 公里,“村村通 ”目标基本实现,完 成投资 9.94 亿元。2005 年新增“公 车公营”班车 103 辆, 新增 77 个行政村开通客运班车。 港口生产再上新台阶。2005 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 8326.9 万吨,增长 15.4%,其中进港 4811.2 万吨,增长 12.7%;出港 3515.8 万吨,增长 19.3%;外贸吞吐量 776.1 万吨,增长 11.8%; 集装箱吞吐量 30.1 万标准箱,增长 4.8%。港洽会期间,8 万 多吨“ 诺登 ”号货轮在洋口 锚地成功加载 作业,创下了洋口锚 地首次航行实载外籍船舶、首次实施过驳作业、首次有货物 吞吐量等多项新的记录。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2005 年 12 月 10 日,我市电 话号码成功升至 8 位,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 400.8 万 门;本地电话用户 260 万户,其中市话 120.6 万户,农话 139.4 万户;小灵通用户 59.1 万户;全市移动电话(不含小灵 通) 用户 238.48 万户 ;国际互联网用户 25.3 万户,数字数据 用户 1600 户。 旅游业稳步推进。2005 年我市积极融入“苏浙沪” 旅游圈, 实现旅游业跨越发展,成功举办 2005 年全国航空运动会、空 中婚礼等大型活动。全市现有旅游星级饭店 44 家,旅行社 75 家,A 级旅游区点 12 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 5 万人。全年 接待海内外旅游者 758.21 万人次,增长 18.5%,其中接待入 境旅游人数 15.13 万人次,增长 37.6%;接待国内旅游人数 743.08 万人次,增长 18.2%。实现旅游总收入 76.20 亿元,增 长 33.2%。 八、 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同步快速增长。2005 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 171.19 亿元,增长 26.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71.99 亿元,增 长 26.7%。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达到 11.6%。全市财政支 出 119.75 亿元,增长 19.3%。 金融业务稳步发展。2005 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 款余额 1847.98 亿元,比年初增加 269.99 亿元,其中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190.74 亿元,比年初增加 173.48 亿元;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 446.61 亿元,比年初增加 50.37 亿元。 贷款投放稳步增长,年末各项贷款余额 1024.45 亿元,比年初增加 160.21 亿元。其中短期贷 款余额 669.25 亿元,比年初增加 47.69 亿元;中长期 贷款余额 210.10 亿元,比年初增加 52.09 亿元。住房、 汽车、教育等消费类贷款发展迅速,年末全市个人消 费贷款余额达 73.16 亿元,比年初增加 12.20 亿元,其 中住房贷款 55.91 亿元,比年初增加 10.98 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05 年,全市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达到 425.37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比重为 19.84%。全年获省级以上科技 计划项目立项 308 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成效明显,共建成市级 以上孵化器 7 家,新增省级孵化器 1 家。2005 年,全 市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38 家,新增省级以上 高新技术产品 116 项,新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9 家, 新 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1 家。科技创新活力涌动,自主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2005 年有 14 项科技成果荣获江 苏省科技进步奖。全年申请专利量达 3120 件,增长 67.8%。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校 6 所,在 校学生 6.1 万人;成人高校 2 所,在校学生 1.58 万人;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7 所,在校学生 6.18 万人;普通中 学 318 所,在校学生 44.13 万人;小学 529 所,在校学 生 43.53 万人;各级各类幼儿园 452 所,在园儿童 12.19 万人;特殊教育学校 10 所,在校学生 1016 人; 技工学校 5 所,在校学生 1.17 万人。全市小学学龄儿 童入学率 100%;初中入学率 100%;高中阶段毛入学 率 71.6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0.87%。2005 年职普 招生比例达到 1.08:1,职教招生人数多年来首次超过 了普高招生人数。2005 年我市素质教育经验全国关注,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三十多家媒体予以宣传报道。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8 个、 公共图书馆 8 个、博物馆(文化系统内)3 个。2005 年成功举 行了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纪念大 会、“ 博物 馆与城市 发展” 中外博物馆馆长 高层论坛。大力推 进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全年市区 组织较高水平文化活动 120 场,观众达 91 万人次;县级组织 文化活动 1100 场,观众达 225 万人次。2005 年全市共有文 化经营单位 2578 家,从业人员 1.21 万人。全年电影放映 3300 多场次,观众达 8.3 万人次。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 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 100%。有线电视用户新增 18.7 万 户,总数达 120.7 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 1.65 万户。全市共 有各级各类档案局(馆)28 家,全年开放档案 20.95 万卷、 24.79 万件,利用档案 5.31 万卷次。 卫 生 事 业 发 展 态 势 良 好 。2005 年 全 市 共 有 卫 生 机 构 1810 个 ,其 中 :医 院 、卫 生 所 、医 务 室 319 个 ,门 诊 部 、诊 所 1451 个 ,妇 幼 保 健 专 科 疾 病 防 治 所 10 个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卫 生 监 督 机 构 15 个 ,医 学 教 育 科 研 培 训 机 构 8 个 。各 级 卫 生 机 构 共 有 卫 生 人 员 3.08 万 人 ,其 中 卫 生 技 术 人 员 2.44 万 人 ;拥 有 床 位 2.12 万 张 。市区共建成 11 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街道(镇)为单位建成率达 73.33%。农村卫生工作体系 进一步完善,累 计建成农 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1825 个,行政村覆盖率达 95.67%。创建国家 卫生城市进展顺 利,已通过省级验 收复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全市参合 率达 86.98%。农村改水任 务提前完成 ,新增农村自来 水受益人口 31.75 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 97.99%。农 村改厕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市新增无害化户厕 4 万 余座,完成改厕试点村 20 个。 体育事业跨越发展。在全国十运会上,85 名南通 籍体育健儿,参加了田径、击剑、体操、乒乓球、花样 游泳等 19 个项目的比赛,获得 14 项次金牌、11 项次 银牌、11 项次铜牌。南通承办十运会击剑比赛,为各 参赛代表队发挥最好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在省委、 省政府召开的十运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南通市政府荣 获“十运会组织工作贡献奖”,南通赛区被十运会组委 会评为“ 最佳赛区”。2005 年我市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 24 人,向省少体校输送 51 人。2005 年在省级年度比 赛中,我市共有 862 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 32 个项目 中 29 个项目的比赛,获得金牌 100 枚。群众体育工作 取得新的进展,2005 年在全市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和 体育竞赛 750 余次,近 400 万人参与了健身活动。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建工程项目快速推进。2005 年市区新增道路面 积 212 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 12.36 平方米。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区新增绿地 180 公顷,绿化 覆盖率为 41.5。公用事业功能日益增强,公交客运 量为 7441.77 万人次;市区燃气供应量为 5072 吨,燃 气新发展用户 4840 户;污水处理能力为 15.5 万立方 米/日,污 水处理率达到 73;新增路灯 17907 盏,亮 灯率为 99.28。“精品濠河”建设有序推进,南通博物 苑新馆及周边景观建设等九大工程相继竣工,建成大 型特色水景工程,北濠河外环陆路已全面贯通,濠河 周边亮化全面集控。 城市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 年全面实施 “蓝天工程 ”,天生港电厂等 5 家企业的大中型 锅炉先 后实施了烟气脱硫,全市关停供热网内小型锅炉 80 多台,增加集中供热用户 100 多家,市区和六县(市) 政府所在地城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 100%。全市固 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 98%以上,市垃圾无害化 处理中 心和清源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扩建工程投入运行。市 区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 二氧化硫为 0.050 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为 0.035 毫 克/立方米,可吸入 颗粒物为 0.095 毫克/ 立方米,符合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 84.5%;长江南通段主流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 环境质 量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区 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 55.7 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 为 67.9 分贝。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户籍人口 770.86 万人,其中 市区人口 85.36 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 6.38,人口死亡 率为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