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5)1_第1页
2011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5)1_第2页
2011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5)1_第3页
2011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5)1_第4页
2011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5)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乡县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 意 见和市旅游产业发展会议精神,推进西乡旅游快速发展,实 现“ 旅游活县” 战略目 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十二五” 期 间,全县 建成品位较高的旅游景区 2个,大众 旅游景区(点)23个,特色农家乐200户以上,培训旅游从业 人员4000余人次,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3种以上。年 接待游客力争达2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力争达到5亿 元,使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发展定位 (一)主题定位 打造以“茶事体 验、 乡村度假、运动休闲、宗教文化” 为核 心特色的休闲旅游区。 (二)形象定位 “中国最美丽的茶乡 ”。 (三) 市场定位 “十二五”期间,来 县游客在地域上,主要以 4小时旅游 圈的区域市场为一级客源市场,包括关中地区、川北地区、 陇南地区、汉中安康地区旅游消费者;在类型上,以家庭、商 务游客为主;在方式上,以小型团队和自驾游散客为主。 三、发展格局 2 构建“一心一 轴两翼 ”的旅游总体发展格局, 强化“中国 最美丽的茶乡”旅游品牌形象,把西 乡 建成陕南乃至全省重 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实现西乡旅游突破发展、快速提升。 (一)建设“一心” 。围绕节 会、赛事、商务 、购物、食宿、娱 乐等活动,调整功能区划,完善配套设施,使县城成为美丽 茶乡的旅游集散中心。 (二)打造“一轴” 。以 316、210国道过境段 为轴线,打造集 茶(樱桃)园观光采摘、宗教文化、运动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带。 主要规划建设“枣园生 态观光茶园” 、 “樱桃沟生态农业观光 园” 、“鹿龄 民族文化广 场”、 “柳林-赵家营运动休闲度假带”、 “一河二岸 滨水休闲娱乐 区” 、“午子山风景区”、 “泾洋峡生态茶 园观光带” 等旅游产 品,使其成为具有茶 乡情韵的旅游观光、 休闲走廊。 (三)开发“两翼” 。东 翼- 将七星湖规划建设成陕西最大 的垂钓度假中心,太白洞规划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 活动场所;西翼-做好峡口、私渡生态 茶田打造,建设成独 具特色的原生态茶园观光区。实施骆家坝古镇的保护性开发, 择机开辟“ 古镇休闲 游” 线路;做好马儿崖旧址、 红二十九军 军部旧址、鸡公田起义遗址及陈浅伦故居的保护,延伸红色 旅游线路。 三、 “十二五”前期工作重点 (一)举办特色节会,塑造旅游品牌 提升茶文化节、樱桃旅游节品质,使其成为美丽茶乡的 3 一张名片,继续办好全国摩托车越野赛,同时积极创造条件 举办端午龙舟赛和国家级水上运动竞赛活动(县委办、政府 办、农业局、教体局、文旅局负责)。 (二)挖掘旅游资源,打造拳头产品 1、实施樱桃沟景区开发,推动景区由白天游向全天游、 旺季游向四季游转型。 一是建设对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景点(观),丰富景区 游览内容。在观景平台西侧建设既具有景观效果,又具有实 用功能的博物馆(文博、农博、茶博、城博四馆合一),使之成 为西乡地标性建筑(住建局、国土局、农业局、文旅局、城关 镇负责);按照 “四季有花、三季有果” 的目标,编制樱桃沟果 树种植(改造)和绿化规划并组织实施,规划内容包括:对现 有樱桃树进行改良,连片栽植大樱桃,补植补栽桃、李、杏等 果树,对景点、民居、道路周边和裸露的边角空地进行绿化 (农业局、林业局、城关镇负责);在樱花湖西侧建设秀水街, 将其打造成一个茶事(俗)体验和展示地方名优特产的商业 街区(樱桃沟景区管委会、住建局、国土局、经贸局、文旅局、 城关镇负责);建设樱花湖至夏园、冬园、文化长廊的游览步 道及沿途景观节点、休憩凉亭,延长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 增强游览情趣(樱桃沟景区管委会、交通局负责);吸引民间 投资在鸳鸯湖西侧、夏园北侧、秋园南侧各建一处具有一定 档次和规模的高品位农家乐(经合局、经贸局、文旅局、城关 镇负责);争取部队营房使用权,并借助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成 4 乡村酒店、休闲(养身、养老)会所群(住建局、民政局、经合 局、樱桃沟景区管委会、城关镇)。 二是继续做好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制约景区发展 “瓶 颈 ”。实 施景区环 山路、云盘路、军营 路三条道路拓宽改造 项目(发改局、交通局、樱桃沟景区管委会、城关镇负责);加 强与铁道部门联系,尽早对西乡一中东侧铁路涵洞拓宽改造; 对景区内的供水、排污(涝)、供电进行改造(发改局、交通局、 水利局、电力局、樱桃沟景区管委会、城关镇负责)。 三是完善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在景区主入口处(阳 安铁路桥南侧)修建景区大门及游客接待中心(住建局、国土 局、樱桃沟景区管委会、城关镇负责);在景区环山路、樱花 湖、冬园北侧各建一处公厕(住建局、樱桃沟景区管委会、城 关镇负责);在环山西路、环山中路各建设一处停车场(住建 局、城关镇负责);对观景平台、樱花湖实施亮化工程,打造 出独具特色的夜间景观(樱桃沟景区管委会、电力局、城关镇 负责);对景区标示标牌进行更新、增设,完善景区标示标牌 体系(樱桃沟景区管委会、文旅局负责)。 2、加快午子山景区开发,使其成为汉中东线游重要的节 点。 一是加快景区内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建设景区游 客接待服务中心(午子山景区管委会、文旅局负责);对腰观 滑坡治理后有碍观瞻的水泥稳固桩,通过建设碑林、字亭等 进行装饰美化(午子山景区管委会、国土局负责);在凤憩亭 5 周边建设休憩广场、地标景观和星级厕所(午子山景区管委 会);打造汉王城遗址,复建汉王阁(午子山景区管委会负责、 文旅局负责);在腰观至凤憩亭之间建设23个游客休憩凉 亭(午子山景区管委会负责);对关帝阁周边环境进行打造, 增设游客休憩场所(午子山景区管委会负责);实施凤憩亭至 顶观步道(护栏)硬化和顶观扩建工程(国土局、午子山景区 管委会负责);做好后山大门、石牌坊、广场建设和绿化工作 (午子山景区管委会、林业局、堰口镇);吸纳民间投资,在后 山广场建设融品茗、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商业建筑群 (午子山景区管委会、经合局、堰口镇负责);对午子山后山道 路拓宽改造,并衬砌护坡挡墙(交通局、午子山景区管委会、 堰口镇负责)。 二是做好景区周边及堰口古镇打造。对前山广场、底观 实施亮化、净化、绿化工程(堰口镇、午子山景区管委会、文 旅局负责);在集镇新街区(210国道周边)建设中,统一建筑 风格、凸显地域特色、注重旅游服务功能(堰口镇、住建局负 责);重建泾洋河铁索桥(堰口镇负责);对泾阳河以西老街区 和金洋堰进行局部打造,使之成为旅游点(住建局、堰口镇负 责);在堰洋路与午子山景区后山道路交汇处建设停车场和 旅游服务咨询点(堰口镇、午子山景区管委会负责)。 3、大力发展生态观光茶园,打响“全国采茶芬芳地、最佳 采茶旅游目的地”旅游品牌。 一是加快枣园体验型生态茶园(茶业展示中心)建设步 6 伐。坚定枣园观光茶园建设信心,破解建设资金短缺难题,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滨水休闲区建设(东裕茶业公司、经合局、 枣园千亩茶园建设指挥部负责);继续整合项目资金,做好生 态茶田、防洪堤、排水渠等建设(东裕茶业公司、农业局、经 合局、水利局、扶贫办负责)。 二是打造江塝观赏性原生态茶园建设。在江塝一组连片 原生态茶田开辟游览步道,建设休憩亭廊、环保厕所、小型 停车场、观光购物点,设置标示标牌,使之成为新的旅游点 (峡口镇、农业局、文旅局负责);做好观光茶园周边及峡骆路 沿线民居美化、净化、亮化工作(住建局、文旅局、峡口镇、柳 树镇、杨河镇、城关镇负责)。 三是规划并分步建设泾洋峡茶园景观带。扶持罗镇胡氏、 熊氏、本山等茶叶企业,利用泾阳峡周边的生态茶田,建设 一批各具特色的原生态观光型茶园(农业局、文旅局、罗镇负 责)。 4、利用塘库水域资源,开发垂钓休闲旅游。以七星湖为 核心,依托全县30多个规模在40万立方以上库容的塘库,打 造一批垂钓休闲区,把西乡逐步打造成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 垂钓中心(水利局、交通局、文旅局、安监局、库区办及相关 乡镇)。 5、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依托特色农 业、景观、饮食、民俗和土特产品,在县、乡道路沿线培育五 个以上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游客参观点、餐饮点、休憩点), 7 让“ 吃在 农 家、住在 农家、乐在农家、购在农家” 的旅游模式乡 土化、大众化、常态化(扶贫办、新农办、农业局、文旅局、相 关乡镇负责)。 (三)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健全完善服务功能 一是抓好城区美化、亮化及通往主要景区(点)道路两旁 的绿化、净化工作。实施背街小巷、老城区整治工程,解决背 街小巷供排水不畅、路面破损、路灯公厕和垃圾池不足等问 题(住建局负责);二是加大对倚门经商、占道经营、沿街叫卖、 张贴野广告、车辆乱停乱放、乱泼乱倒等不文明行为的整治 力度,进一步改善县城市容市貌(住建局、交通局、卫生局、 工商局、公安局、环保局负责);三是完善全县旅游景区道路 交通标识体系,实现无障碍旅游(交通局、技术监督局、文旅 局负责);四是做好国道和十天高速过境段沿线“百里竹林绿 色长廊”建 设和居民房屋整容装 饰工作(住建局、林业局、沙 河镇、城关镇、堰口镇、白勉峡乡、茶镇、罗镇负责);五是加 快宾馆饭店建设步伐。合理规划布局,在对原有3个星级旅游 饭店升档改造的同时,加快樱花国际饭店的建设,扶持社会 力量在城区开设特色餐饮店、农村集镇开设小旅馆、小酒店、 休闲场所,逐步形成星级旅游饭店、特色餐饮店、乡村酒店、 农家乐相结合的游客住宿餐饮接待体系(经贸局、文旅局负 责);六是积极创造条件,立项建设博物馆,与此同时,加快 体育馆建设,提升茶乡文化品味(发改局、土地局、住建局、 教体局、文旅局负责);七是成立县级旅游咨询服务机构,落 8 实人员编制,并在十天高速公路西乡出入口引道旁建设“西 乡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完善游客咨询服务功能(文旅局、 编办、人社局、国土局、住建局、城关镇负责);八是指导相关 企业做好旅游商品的开发、提档升级工作(发改局、经贸局、 农业局、经合局、质监局、药监局、工商局、文旅局)。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拓展旅游市场 一是围绕打响“全国采茶芬芳地、最佳采茶旅游目的地” 旅游品牌目标,在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上开展系列宣传 活动,树立西乡旅游的良好形象(文广局、文旅局负责);二是 通过组团参加国内涉旅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联谊会和 省内西洽会、农高会等展会,进一步做好旅游专业化宣传推 介工作(文旅局负责);三是通过在西安、汉中市区和高速、国 道沿线设置户外广告牌进行旅游宣传(文旅局负责);四是继 续加强与省市大型旅行社的协作,按照“ 联手营销、互惠双赢” 的原则,借助旅行社的营销网络和促销手段,拓展客源市场 (文旅局负责);五是制作导游手册、宣传画册、旅游地图、宣 传短片等宣传品,在二、三线城市通过旅行社、大型宾馆(饭 店)面向社会免费发放,提高西乡旅游知名度(文旅局负责); 六是引导重点景区、星级饭店、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做好自身 的宣传促销工作(宣传部、文旅游局、住建局、文广局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 加强旅游工作领导 成立由县上主要领导挂帅,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西 9 乡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全县旅游发展各项工作, 使旅游产业发展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可持续 化。 (二)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一是县上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万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用于重点旅游景区(点)开发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继续做好 项目资金整合工作,集中财力发展旅游产业(财政局、发改局、 交通局、住建局、水利局、土地局、农业局、环保局、文旅局 负责);二是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做好旅游宣传和 市场营销工作,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旅游宣传促销(宣 传部、文旅局、财政局负责);三是贯彻落实汉中市鼓励建设 五星级酒店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制定西乡县鼓励建设三 星以上酒店实施办法,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 资本参与旅游服务业发展(政府办、财政局、水利局、住建局、 土地局、文广局、电力局、电信局、文旅局负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