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执考笔记微生物学第一讲_第1页
2014年执考笔记微生物学第一讲_第2页
2014年执考笔记微生物学第一讲_第3页
2014年执考笔记微生物学第一讲_第4页
2014年执考笔记微生物学第一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学 一、分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朊粒) 特点:形体最小,结构最简单。纳米为单位。 只含有一种核酸病毒。 传染性蛋白粒子亚病毒。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来荔枝一裸放就生细菌 ) 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细菌。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 特点:有完整的细胞核。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特有成分:肽聚糖。 细胞膜:形成中介体,作用参与呼吸和供能。 细胞质:质粒:决定遗传的物质。 与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异染颗粒:用于鉴定。白喉,结核,鼠疫。 溶菌酶:破坏细菌细胞壁上的肽聚糖上的 1,4 糖苷键 。 G+ G- 细胞壁 肽聚糖,磷壁酸 肽聚糖,脂多糖,外膜, 外膜蛋白。 三、细菌的特殊的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使细菌具有侵袭力、粘附力、吸附力。 侵袭力最强:荚膜。 吸附能力强:菌毛。 耐高温:芽孢。 四、细菌的生理 1.生长方式:二分裂。 2.细菌素:用于流行病学的鉴定。 3.分期:迟缓期,对数期(最典型,最活跃,最快),稳定期,衰亡期。 4.根据氧气的需求分类 专性需氧菌:结核,绿脓。 专性厌氧菌:破伤风。 微需氧菌: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五、消毒与灭菌 灭菌 消毒 对象 消灭所有微生物。 消灭病原微生物。 最常用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温度至少 121,时 间 15min。 紫外线:240-280nm 波长杀菌作用最强, 265nm 杀菌最强的。 六、噬菌体,属于病毒。 七、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菌群失调 主要诱因:抗生素滥用 主要原因:菌群组成数量发生改变。 2.医院感染 3.细菌的致病性: A.细菌的数量 B.侵入部位, C.细菌的毒力:侵袭力:外部结构荚膜(最强),鞭毛,菌毛。 胞外酶(金葡菌) 毒素:外毒素:G+,活的时候分泌,蛋白质,抗原性强成为 类毒素 内毒素:G-,死的时候分泌,脂多糖,抗原性弱不成 为类毒素。 病原性球菌 一、葡萄球菌 1.致病力:胞外酶血浆凝固酶 葡萄球菌肺炎。 致病物质:SPA(葡萄球菌的表面蛋白 A。) 2.肠毒素:食物中毒,急性肠炎。 3.剥脱毒素:剥脱性皮炎。 二、肺炎链球菌 1.致病力:荚膜。 2.溶血素:发热。 3.神经氨酸酶/ 透明质酸酶:定植有关。 三、淋病奈瑟菌。 1.致病力:菌毛。 2.IgA 蛋白酶:感染。 肠道杆菌 1.乳糖试验:用于鉴定,吃掉是双歧杆菌,不吃掉是坏菌。 外阳内阴。 外活内死, 外蛋内糖, 外强内弱。 2.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最强的血清型:O157 :H7. 3.志贺菌:能够产生肠毒素 。与霍乱肠毒素相一致。 4.伤寒 肥达试验,O:1:80 ,H:1:160 才有意义。 弧菌 一、霍乱弧菌 1.产生肠毒素。 2.致病力:菌毛,鞭毛。无荚膜无芽孢。 二、副溶血弧菌:耐盐。 厌氧性杆菌 一、破伤风梭菌中间神经元 二、产气荚膜梭菌产生肠毒素+外毒素。 三、肉毒梭菌目前最毒的毒素。神经外毒素,剧毒。 以上三个细菌的共同特点啊:都有芽孢。 棒状杆菌 一、白喉 1.异染颗粒。 2.无外部结构:荚膜,菌毛,鞭毛,芽孢。 致病物质:白喉外毒素噬菌体。 3.琼脂平板毒力试验:Elek 平板试验:鉴别。 4.治疗:早期足量抗毒素。 二、结核分枝杆菌 1.弯曲分枝排列 2.只有荚膜。 3.细胞壁有大量的脂质。 4.抗酸染色呈红色。 5.结核杆菌引起的免疫:细胞免疫。 放线菌 1.好发面颊部。 2.硫磺样颗粒。 动物源性细菌 布鲁菌 鼠疫耶尔森菌 炭疽:有芽孢,有荚膜。 无芽孢,无荚膜:白喉 有菌毛,鞭毛,其余没有:霍乱 只有荚膜其余没有:结核。 有荚膜有芽孢其余没有:炭疽。 其他细菌 1.卫星现象流感嗜血杆菌 2.HP丰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释放氨。 支原体 一、已知的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二、细胞膜上有胆固醇。 三、无细胞壁。细菌 L 型临时没有细胞壁。 解脲脲原体(支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 立克次体 伯士考克斯氏体Q 热。 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害。 羌虫病立克次体羌虫病。 衣原体 1.引起性传播疾病。 2.原体:高度传染性。 始体(网状体):不具有感染性。 螺旋体 1.苍白密螺旋体梅毒。 2.钩端螺旋体:详细见传染病。 真菌 一、致病性真菌:孢子菌。 二、条件致病性真菌:念珠菌,隐球菌。 白假丝酵母菌鹅口疮+xx 炎。 病毒 1.纳米为单位。 2.一种类型的核酸。 3.生殖方式:复制。 4.基本结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核衣壳。 5.不会引起型超敏反应。 病毒感染 1.潜伏感染:最常见 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IFN 干扰素:机制诱导产生 抗病毒蛋白。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细胞培养是目前培养病毒分离最常用的方法。 呼吸道病毒 1.正黏病毒:流感病毒。H :血凝素。N :神经氨酸酶 2.副黏病毒:呼吸道传播,并通过血液播散。 呼吸道和胞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尼派病毒,人偏肺病 毒。 3.冠状病毒SARS。 4.其他:风疹病毒胎儿畸形。 肠道病毒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传播方式:粪口传播。 二、柯萨奇 A 病毒:疱疹性咽颊炎。 三、柯萨奇 B 病毒:心肌炎 四、肠病毒+ 柯萨奇 A16手足口病。 肝炎病毒 1.乙肝是 DNA 病毒。 2.分类:5 类。两头粪口,中间血液。 乙脑病毒三带喙库母蚊,确诊 IgM。 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红白痛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感染。皮肤。 EB 病毒:鼻咽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作用于 B 细胞。 HIV:CD4 +淋巴细胞,与 GP120 结合。 狂犬病病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