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丰台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精华学校_第1页
2014-2015丰台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精华学校_第2页
2014-2015丰台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精华学校_第3页
2014-2015丰台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精华学校_第4页
2014-2015丰台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精华学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台区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历史 2015.01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 的 学 校 、 年 级 、 班 级 、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用 黑 色 字 迹 签 字 笔 填 写清楚, 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 姓名, 在答题卡的 “条形码粘贴区” 贴好条形 码。 2 本 次 考 试 所 有 答 题 均 在 答 题 卡 上 完 成 。 选 择 题 必 须 使 用 2B铅 笔 以 正 确 填 涂 方 式 将 各 小题对应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 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 超出答 题 区 域 书 写 的 答 案 无 效 , 在 试 题 、 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第 1 卷(选择题共 48 分) 本 卷 共 32小 题 , 每 小 题 1.5分 , 共 48分 。 在 每 小 题 列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选 出 最 符 合 题 目 要求的一项。 1 下图是 1954年在江苏丹徒出土的青铜器簋,内有铭文120 余字,记述周康王册封矢为 宜侯,赏赐他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此文物可用于研究 A 甲骨文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 则政 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段材料反映的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 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 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A B C D 4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 阴为刑, 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 材料反映的董仲舒的主张是 A阴阳相生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德治国 高三历史期末练习第1页(共8页) 5 贾思勰 的 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 最完整的古代农业著作, 从此书中可能读到的信 息是 A曲辕犁等农具的应用技术 B粟、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栽培方法 C按地力、节气播种的方法 D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的使用方法 6 在唐代, 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的一切政府法律, 必须事先由政事堂(宰相集体开会的场 所 ) 开 会议决, 送进皇宫划一 “敕” 字, 然后由政事堂盖 “中书门下之印” 下发。 这主要反 映了唐代 A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B君权相权相互制约 C皇权的不断加强 D相权的分割牵制 7 文化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 下列 时 代 风 貌 与 文 化 艺 术 特 色 对 应 关 系 不 正 确 的 一组是 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 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B隋唐时期盛世气象杜甫诗歌体现忧国思家情 C宋代社会生活丰富 反映市民生活的话本流行 D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小说逐渐发展为文学主流 8北宋为削弱地方经济实力设置的官职是 A通判 B知州 C枢密使 D转运使 9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汴京城十字街街口的酒店、茶 馆、点心铺等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 北宋城市中普遍使用招 牌广告 B 本草纲目一书中指出了猿猴与人相类似的地方,记载了金鱼、鸡等遗传变异现象 本草纲目体现了生 物 进化的思想C 路德宣称教皇无权赦免罪行,人若想得救,只需信 仰上帝 路德在为资产阶级发财 致富作辩护 D 1898年 6月到9月,光绪皇帝先后颁布了100多道变法诏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 方面 戊戌变法运动促成了中 国社会全方位的变革 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有官营、民营、工场手工业三种基本形态 官营手工业对商品经济有一定阻碍作用 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从唐代起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A B C D. 高三历史期末练习第2页(共8页) 11.下列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古代重农抑商主张的是 A “戮力本业 , 耕织致粟帛多者, 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官奴)。 ” B“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C“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D “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 其次者犹肯力农朕所悉知, 习俗殊可笑。 ” 12.下列关于 19世纪初英国对中国鸦片走私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英国侵略中国的唯一方式 B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C原因是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 D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3.下述主张出自于资政新篇的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B“ 兴医院以济疾苦 仰体天父、天兄圣心者,题缘而成其举。 ” C“ 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4.下列条约内容中能反映出列强对华侵略 “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 生产、 销售各个领 域,使中国在经济和财政上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依附”的是 A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下列口号与右图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6.国 共 十 年 对 峙 时 期 是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趋成熟 时期,对其表述错误的是 A 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 标 B 提 出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 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根据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 正确处理了国共两党关系 高 三 历 史 期 末 练 习 第 3页 ( 共 8页 ) 17.“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 诚 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材料中的事件应是 A遵义会议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谈 18.下列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理解正确的是 坚持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通过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实现 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改造的完成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B. C. D. 19.毛 泽东 在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一文中写道: “小社人少地少资金少, 不能进行 大 规模的经营, 不能使用机器。 这种小社仍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不能停留太久, 应当逐 步合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大社体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C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20.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中国在大范围、 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推动中国 和 世 界的关系发生举世瞩目变化的是 A建立深圳特区 B开发上海浦东 C开放沿海城市 D加入世贸组织 21.下列关于我国近现代大众传媒的表述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时期架设了首条电报线 B戊戌变法时期开始出现近代报刊 C北洋政府时期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D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进入网络时代 22.对下列历史概念理解准确的是 A“另起炉灶”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 B“ 求同存异”是指在外交中搁置争议追求共同利益 C“ 双百”方针是指艺术上百家争鸣学术上百花齐放 D“两弹一星”战略中所说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氢弹 23.我国加强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的重要外交举措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积极推动不结盟运动深入发展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4.彼特拉克说: “我不想变成上帝, 或者居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 我只要求凡人的 幸福。”他的观点反映了当时的人们 A追求人性解放 B反对封建专制 C追求政治民主 D反对宗教信仰 高三历史期末练习第4页(共8页) 25 白银资本 中指出: “在13、 14世纪, 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 , 欧 洲在 其 中 一 直 处 于 边 缘 地 位 。 ”16世 纪 欧 洲 在 世 界 经 济 贸 易 中 的 这 种 处 境 开 始 改 善 。 造 成 欧洲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宗教改革 C新航路开辟 D汽船发明 26. 1788年, 汉密尔顿在 纽约邮报 发表的文章中说: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 人民交 出 的 权 力 首 先 分 给 两 种 不 同 的 政 府 , 然 后 把 各 政 府 分 得 的 那 部 分 权 力 再 分 给 几 个 分 立 的 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力就有了双重保障。”以下关于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复合共和国”指的是联邦制共和国 “两种不同的政府”是指总统和国会 “两种不同的政府”指的是中央政府和州政府 “分立的部门”是指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 A B C D 27.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遏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B整顿了埃及的社会秩序 C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D促进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28.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表述有误的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欧洲工人运动兴起 C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D空想社会主义出现 29.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爆发原因是资产阶级政权反动统治 成立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社委员会 巴黎公社政权性质是工农联合政权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经验教训 A B C D 30.德国 1871年宪法规定 “在联邦议会中只要 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 。 当时 普 鲁 士 王 国 占 17票 , 其 他 各 邦 最 多 6票 , 多 数 邦 只 有 1票 。 此 规 定 能 够 通 过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A普鲁士领导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B长期分离的德意志各邦不团结 C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吞并各邦 D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令各邦屈服 31.17世纪 , 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 对 人 类 解 释 与 预 见 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科学理论是 A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B牛顿的力学体系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说 D普朗克的量子论 32.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产生于革命和改革激荡的时代 描绘了新世界的绚丽画面 反映人们对资产阶级统治失望 揭露了大企业时代的黑暗 A B C D 高三历史期末练习第5页(共8页) 第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33.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的宝贵遗产, 各国人民历经艰难曲折 , 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民主类 型。(16分) 材 料 一 雅 典 人 有 这 样 的 观 念 : 一 方 面 , 公 民 个 人 参 与 政 治 的 权 利 非 常 充 分 ; 另 一 方 面 , 个 人 的 权 利 必 须 建 立 在 对 共 同 利 益 不 构 成 威 胁 的 前 提 之 下 亚 里 士 多 德 在 政 治 学 第 一卷里就解释过, 城邦是天然的存在, 而个人是从属于城 邦 的 。 城 邦 有 如 整 体 , 个 人 有 如部分, 部分脱离了整体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如果某一个人 威 胁 到 甚 至 伤 害 到 共 同 体 的利益, 那么, 这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就不复存在了, 个人的利益是从属于共同体利益的。 上海书评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雅典公民具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观 念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体现。(4分) 材 料 二 英 、 法 两 国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制 发 展 进 程 简 表 英国 法国 1215年颁布大宪章,确立起有限君主 制的政治体制 1265年孟福尔召开议会,创立了英国议会 的雏形,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 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起来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 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 1832年、1867年和1884年三次议会改革, 民主制日趋完善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 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 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的一票多 数通过了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2)根据材料二, 概括英、 法两国资产阶级民主制确立过程中各自呈现的特点。 这些 特点说明了什么?(6分) (3)图中两部文献是中国社会重大变革的产物, 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 影响,请结合所学加以说明。(6分) 高三历史期末练习第6 页(共8页) 34.经济转型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根本变化。 经济 转型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历史上一些国家抓住机遇成功实现经济转型。(21分) 材 料 一 今 铁 官 之 数 曰 : 一 女 必 有 一 针 、 一 刀 , 若 其 事 立 。 耕 者 必 有 一 耒 、 一 耜 、 一 铫 , 若 其 事 立 。 行 服 连 轺 辇 者 , 必 有 一 斤 、 一 锯 、 一 锥 、 一 凿 , 若 其 事 立 。 不 尔 而 成 事 者 , 天 下 无 有 。 管子海王篇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 分析这一变化对 当时社会的影响。(4分) (2)19世纪六、 七十年代 , 世界上一些国家以西方先进工业国为榜样, 进行经济转型的探索。 请从上图中选出这一类型的国家,并结合所学说明选择理由。(7分) 材 料 三 1919年 9月 , 当 时 执 政 的 段 祺 瑞 派 人 在 北 京 石 景 山 筹 建 名 为 “龙 烟 铁 矿 公 司 石景山炼厂” (即 首 钢 的 前 身 ) 日 本 投 降 后 , 石 景 山 炼 铁 厂 由 原 国 民 党 政 府 接 管 , 正 式 更 名为石景山钢铁厂(简称石钢)。 战争时期, 石景山钢铁厂野草丛生, 设备陈旧, 30年仅产 生 铁 28.6万 吨 。 1948年 12月 ,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解放石景山钢铁厂,该厂成为北京市第一 个 国 营 的 钢 铁 企 业 。 1958年 , 国 家 投 资 2.4亿 元 人 民 币 对 石 景 山 钢 铁 厂 进 行 扩 建 和 现 代 化 改 造 , 结 束 了 这 里 有 铁 无 钢 的 历 史 。 1979年 首钢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 单位, 进行了承包制改革, 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 ,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有力地促进了首 钢 的 发 展 。 从 1995年 首 钢 开 始 实 行 集 团 化 改 革 ,建立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和公司法人治理 结 构 , 推 进 投 资 主 体 多 元 化 。 2010年 首 钢 钢 产 量已达到3154万吨。三十年来,首钢累计上 缴国家利税600多亿元,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首钢集团的发展演变。(10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高三历史期未练习第7页(共8 页) 35.民 主 启 蒙 思 想 是 人 类 思 想 文 化 中 的 宝 贵 财 富 。 ( 15分 ) 材料一 人 必 有 私 , 夫 私 者 , 人 之 心 也 。 人 必 有 私 , 而 后 其 心 乃 见 ; 若 无 私 , 则 无 心 矣 。 李贽德业儒臣后论 有 生 之 初 , 人 各 自 私 也 , 人 各 自 利 也 ; 天 下 有 公 利 而 莫 或 兴 之 , 有 公 害 而 莫 或 除 之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自 天 下 为 家 , 各 亲 其 亲 , 各 子 其 子 , 而 人 之 有 私 , 固 情 之 所 以 不 能 免 矣 。 顾炎武日知录(1)根据材料一, 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 结合所学,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 分 ) 材料二 社 会 中 应 有 “共 同 意 志 ”, 我 们 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 意 的 最 高 指 导 之 下 , 而 且 我 们 在 共 同 体 中 接 纳 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于是, 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 , 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 人。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 不可侵犯, 不得转让, 不受限制, 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 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包括立法、 司法、 守法、 受法律保护、 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 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 , 不享有主权。 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 人 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 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 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 , 否则他自 身也就不自由了。 这时, 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 “强迫他自由” 。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2)依据材料概括卢梭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5分)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技术),相形见拙,举国 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 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 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3)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材料三中所说的“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 ”分别 做了哪些努力?并概括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特点。(7分) 高 三 历 史 参 考 答 案 及 评 分 标 准 2015.1 第1卷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A B D C B B D B C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B C B A C D C D A B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D A C A D C D A B A 第 II卷 ( 非 选 择 题 共 52分 ) 33.(16分) (1)思想:公民有充分参与政治权力的自由(人民主权);城邦集体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2分) 体现: 一切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 知情权、 发言权、 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城邦的重大事务要由公民大会集体决定。(2分) (2)特点:英国:通过妥协和改革的方式缓和渐进;代议制民主日趋完善。(2分) 法国:以革命方式为主;历程曲折艰难,政权更替频繁,共和制和帝制反复较量。(2分) 说明:民主制的确立都尊重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适合国情;资本主义民主 制是历史潮流。(2分) (3)辛 亥 革 命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第一部资 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对反对君主专制,促进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3分) 中 国 人 民 当 家 做 主 , 中 国 向 社 会 主 义 过 渡 , 召 开 第 一 次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 中 国 第 一 部 社 会 主 义 类 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3分) 34 (21分) (1)状况:手工工具、农具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