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指津_第1页
文言文阅读指津_第2页
文言文阅读指津_第3页
文言文阅读指津_第4页
文言文阅读指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文言文阅读指津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 序在关于杜甫评价的相关问题上,有 着独到理解,推进了杜诗经典化的进程, 影响深远。 中国论文网 /9/view-12987784.htm 一般文学史都认为诗歌产生于劳 动人民的生产劳动。元稹却认为最早的 诗歌产生于尧舜时代的君臣唱和。元稹 主张诗歌要有干预教化的讽谏功能。沿 着“干预教化 ”这条主线,元稹展开了对 历代诗歌的评价。他认为诗经中的 三百首诗歌,是经过孔子整理后剩下的 最好的政治教化作品。 元稹接着评论屈原等骚体诗人的 作品。他说:” 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 ”元稹一方 面用“态繁”表达些许不满;另一方面, 又说与诗经很接近,差强人意。那 么,秦汉诗歌又怎样呢?元稹看重的是 “采诗”讽谏之类的民歌和刺诗,对秦汉 以来采诗制度的破坏表示遗憾。接着论 述汉代文人创作。从体裁砜矗 元稹 认为文人创作有七言、五言的区别。元 稹强调五言诗虽然文字、音韵、格律不 同,内容方面也存在“ 雅郑 ”间杂的情况, 但是在总体上还是有“ 词意简远 ”的“指 事言情”特点,是 “有为”之作。 建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 为辉煌的一页。元稹肯定“建安风骨” 的 诗歌艺术风貌及诗学传统,但也有自己 的看法:首先,元稹关注曹氏父子“鞍 马间为文”的创作背景,标举的是“ 横槊 赋诗”的气概和刀光剑影的社会动荡中 所表现的怨愤、悲伤、离别之情;其次, 元稹欣赏的是三曹诗歌遒劲健举、抑扬 顿挫的风格特征;第三,元稹认为曹氏 父子的作品达到了“ 极于古 ”的艺术成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对晋朝诗歌的看法,元稹认为晋代的诗 歌还能够稍稍保存着建安诗歌的风格和 气概。 元稹最有特色的观点表现在对南 朝诗歌的评论上。与陈子昂、李白、韩 愈等人全盘否定南朝诗歌不同,元稹是 有条件的否定。他说:“ 宋、齐之间, 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 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 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气格 力无取焉。 ”这里的 “教”是指儒家思想、 政治教化。宋齐梁陈时代,儒家思想衰 微,玄风和佛教盛行,所以元稹说“教 失根本”。而此时的士人状态是“ 简慢” (惰废轻忽,不遵礼度) “歙习” (近习, 狎邪放荡) “舒徐 ”(缓慢,散漫拖沓) , 追求“风容”(形式优美) “色泽”(辞藻华 丽) ,崇尚“放旷 ”(放浪旷达) “精清” (精致清新) ;要求抒写“性灵” (个人 性情) 。因此出现大量描写景物、美女 的“流连光景 ”的文章,骈文流行,宫体 泛滥,作品自然缺乏“ 意气格力 ”,没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健康积极的内容,风格柔靡婉媚,缺少 劲健的骨力。 诗歌发展进入了唐朝。元稹认为 “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 出”。首先是律诗方面: “沈( 缙冢、 宋(之问)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 谓之为律诗。 ”稳顺,妥帖和顺。声势, 即声律,指诗歌语言声调的高低长短变 化配合。沈、宋是高宗、武则天时期的 宫廷诗人,才华出众,大量写作宫廷应 制诗,钻研诗歌格律,追求对仗工整, 用语妥帖得体,声调宛转悠扬,风格平 稳雅正,但泯灭个性色彩,显得空洞单 一,缺少变化。但他们对律诗的定型做 出了贡献。 “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 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 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 言,律切则骨骼不存,闲暇则纤莫备。 ”这几句是批评当时学习以往诗歌传统 方面表现的片面性。 “文变之体 ”:元稹 时文体有散文、骈文,前者占主流,文 人之间的实用文体都变成了散文;骈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在古文运动声势中逐渐退缩,影响力变 小,只有朝廷的制诰类庄重文体还在运 用;后世所有的诗体,中唐时期以前已 经全部完成并形成了基本规范。 “好古者 遗近”,指推崇古体诗而不喜欢近体诗 的人。 “务华者去实 ”,追求华丽文词而 缺少内容实质。剩下的几句是说学习齐 梁宫廷诗风的人缺乏“ 建安风骨 ”,没有 达到魏晋的水平;专工乐府的人,则没 有达到魏晋五言古诗的成绩;追求格律 的人,又忽视了骨力、气格方面的深层 内涵;而那些抒写闲适情怀的人,又没 有文采,缺少修饰,显得淡而无味。 至于杜甫,大概可以称得上上近 诗经 、 楚辞 ,下包沈缙凇沃 问,古朴近于苏武、李陵,气概超过 曹氏父子和刘桢,盖过颜延之、谢灵运 的孤高不群,糅合徐陵、庾信诗风的流 美清丽。杜甫明晰古今诗歌艺术体裁的 特点,融汇各家的独特专长,成为汇纳 百川的大海。假如让孔子来考究杜诗, 说不定还要推崇他的多能呢!这是中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