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4月21日)_第1页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4月21日)_第2页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4月21日)_第3页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4月21日)_第4页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4月21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4 月 21 日) 7.有这样一种社会现象,看似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发生的个体 事例,细究之下,却具有某种共性。 最近,一份事业单位招聘公告让浙江舟山审计局颇受关注。6 月 12 日,浙江人事考试网发布招聘公告,舟山审计局招聘 3 名审计 职位,要求 1977 年 6 月 7 日出生。此事经一细心的网友发现,质疑 之声四起,有网友戏谑此等“萝卜招聘”已经发展到如此精确的地 步。 对此,浙江省人事考试办公室主任朱树民表示,这是工作人员 疏忽,遗漏了“以后”两个字。目前,该公告已修改,年龄要求里 写着 1977 年 6 月 7 日以后出生。 这起由网民引发的“围观事件”中,工作人员的疏忽是公众浮 想联翩的直接诱因。不过,这个看起来缺乏“更深背景”的解释, 并不能抑制住网上舆论“总往坏处想”的冲动。 近来吸引公众视线的还有烟台苹果“毒药袋”事件。尽管国家 统计局随即发布了权威报告,但这还是给山东苹果销售蒙上了一层 阴影,直接导致烟台 170 余万无辜果农“很受伤”。 “塔西佗陷阱”,这个对公众来说还略感陌生的政治学名词, 也许可以用来解释上述现象背后的共性。“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 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通俗地讲,就是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 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 说假话、做坏事。网络时代,对公共事件的处理稍有不慎,或者日 常工作中出现疏漏,都有可能陷入此种恶性循环。 上述两个例子中,“塔西佗陷阱”式的怪圈,都在若隐若现地 发生着作用。实际上,近年来,社会管理领域中类似事件屡见不鲜, 政府官员有意无意不时成为舆论主角。日前,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 陈里微博邀农民工吃饭,最初被网友批评为“作秀”;安徽芜湖市副 市长詹云超骑车送女儿上学的照片刚开始在网上疯传,也被网友大 呼“坑爹” 有专家指出,网络、微博的兴起使得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正视社 会舆论的考验和拷问。在网络时代,“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 式的变迁成为日常社会管理中需要频繁面对的挑战。 “这一现象被放大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民的广泛参与是分 不开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 玉凯认为,在新媒体领域,网民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如此庞杂的 信息发布主体深刻影响了舆论环境的生成,传统媒体不再拥有绝对 发言权。“有些事件通过网络放大,会有远远超出事件本身的传播 力和影响力”,汪玉凯说。而当这些孤立的事件在网上此起彼伏, 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公众的判断趋向,互联网就有可能发酵公众 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形成“塔西佗陷阱”的舆论土壤。 “化解网上对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某种不信任情绪,需要民众深 入地了解政府公共治理的全部复杂性,以更加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 转型期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也需要领导干部以更加诚恳 四川中公教育: 的心态和更加透明的方式,回应民众关切,改进工作作风。”人民 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认为,网络对社会管理的传统理念和方 式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6 月 11 日,武汉市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随后网上出现各种 传言,引发猜疑。面对传言,武汉各相关部门共同行动,短时间内 出面澄清,力促信息公开透明,较好地化解了此次舆论危机。 事后,网上有评论说:“信息及时公开、政务透明、直面问题, 可以推动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提升,赢得市民的理解与信任,这或许 是本次雾霾事件的一大收获。” “很多网络事件都在推动着政府部门的自我改变”,中山大学 传播与设计学院博导张志安说,过去,政府部门对信息的“选择性 发布”往往取决于自己的判断,而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则来到需 要随时随地回应网民的前台。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技 巧、智慧、话语方式也需要逐渐完善,从心态到语态,都应更自然 更充分地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对接。 张志安举例说,“526”深圳跑车飙车案中,深圳警方高度关 注网络民意。针对网民质疑,警方随即展开调查,即时公布结果。 同时,检察院介入进行第三方监督。这些方式事后被认为是处理过 程中的亮点。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坦陈,交管局连续 三次及时新闻发布,不仅推动了整个案件的侦破,而且也推进了政 府与市民之间的信任。由此看来,舆论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并不 可怕,网络也可以成为政府疏导公众舆论的“减压阀”。 在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吴淼看来,“塔西佗陷阱” 并非网络时代的特有现象,只是网络的传播规律会从正反两个方面 都对此产生巨大影响。他建议说,舆论关注的事件中,政府发布信 息应真诚坦诚,强调专业性并留有余地。凡此种种,无不与网络时 代的传播特性有所关联。 祝华新认为,“网络有效激发了政府的神经机能,提高了决策 速度,使政府变得耳聪目明,身手敏捷”。 网络舆论事件频发,已成为民意聚散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渠道。 “塔西佗陷阱”有可能因漠视民意,信息淤塞而急速放大,也会在 及时合理的应对中逐渐消弭。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 达权、监督权,正是网络语境中社会管理的一项指导原则。 “事实证明,只愿意听好的、不愿意面对负面信息,出现负面 信息后,又不愿意澄清,而是掩饰、辩解,甚至推脱责任的做法是 行不通的”,汪玉凯认为,造成“塔西佗陷阱”的主要责任不在公 众,而在政府部门自身。虽然公众也会存在问题,但根本的化解之 道还在于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比如政务公开透明、加强对官员的 监督等,“要通过实际行动获得公众信任。” 实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开始意识到社会管 理创新中不可忽视的网络语境,开始上网、用网,以更加亲民的姿 态出现在公众面前,在有效的互动中,积累人气和公信力。 有专家认为,在围绕突发公共事件出现一些质疑和批评的时候, 政府不妨充分发挥信息主场优势,以信息开放击退流言,以揭真相、 四川中公教育: 讲真话和体察民瘼而争取话语权,以解决民众实际利益诉求而赢得 民心。 随着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开通微博,政务微博在倾听社情民意方 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政务微博总数已经达到 7 万 个。其中“法耀岭南”直播庭审、“问政银川”致力于在网上为百 姓解决问题、“云南发布”成功应对突发事件,以及已成声势的各 地公安微博,都成为沟通官民关系的良好平台。 “网络已经成为理政的积极手段之一”,张志安建议,政府部 门和官员应该充分重视并发挥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作用,紧密关注公 众视角和利益表达,制造有利契机,将媒体资源应用到执政行为中。 事后经证实并非“作秀”的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现在每 天发微博十几条,平均转发和评论近 80 次(条),当时出现的“塔西 佗陷阱”,正在逐渐转化为“正面气场”。 不过,在张志安看来,微博因为其碎片化、原生态传播的特点, 不可避免地存在看问题不够全面、转发时真伪难辨、评论容易冲动 的局限,而传统媒体更应当负起责任,提供引导、求证的服务,推 动公众理性看待和思考相关事件。 事实上,公安厅副厅长邀农民工吃饭、副市长骑车送女儿上学, 这些话题都肇始于网络,而后也都是经传统媒体的深入求证和权威 解读,才使得事件逐步还原,影响网友的评论转向温和理性。 但无论如何,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充分与网络时代的传播特性相 结合。“在新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格局下,政府部门得学会在互联网 的杂音中执政,领导干部得学会在网民众目睽睽的玻璃房 里工作。”专家的这一观点值得思考。 (二)谈谈对“给定资料 7”中“塔西佗陷阱”这一概念的理解。 (15 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到位。不超过 350 字。 【参考答案】 “塔西佗陷阱”是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 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网络 时代,“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成为日常社会管理中 需要频繁面对的挑战。 网络有效激发了政府的神经机能,提高了决策速度,网民也成 为信息发布的主体,传统媒体不再拥有绝对发言权,有些事件通过 网络放大,会有远远超出事件本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当这些孤 立的事件在网上此起彼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公众的判断趋向, 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