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沿海地区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及绿色统防技术集成_第1页
苏北沿海地区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及绿色统防技术集成_第2页
苏北沿海地区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及绿色统防技术集成_第3页
苏北沿海地区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及绿色统防技术集成_第4页
苏北沿海地区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及绿色统防技术集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苏北沿海地区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 及绿色统防技术集成 摘要 大丰地处苏北沿海地区, 常年种植小麦 5 万 hm2。分析小麦白粉 病重发原因,提出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 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从根本上 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对江苏省及周边省 份小麦白粉病绿色防控具有指导作用。 中国论文网 /8/view-12869598.htm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 绿色统防技术;苏北沿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6 文献 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 5739(2017)02-0098-01 小麦是大丰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 一,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常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小麦种植面积 5 万 hm2。自 2013 年以 来,小麦白粉病连年重发,对全区小麦 产量及品质产生了严重影响。为有效控 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危害,笔者经过 4 年的研究与探索,总结出小麦白粉病 重发原因及绿色统防技术。 1 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 1.1 秸秆还田面积增加,提高白 粉病田间菌源总量 2013 年之前,秸秆还田主要集中 在家庭农场,从 2013 年开始,全面推 广秸秆还田,推广面积近 100%,秸秆 还田时病株秸秆更有利于田间菌源总量 的累积,导致本地白粉病重发面积由 2013 年之前的 20%提高到 2016 年的 80%以 上。 1.2 病害发生期提早 2013 年之前,常年发病期在 4 月 上旬。2013 年后,发病期提早到 3 月上 中旬,发病期早,给整个小麦生长期白 粉病的防治带来很大困难。防治次数由 原来的 12 次增加到现在的 34 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防治成本也明显增加1。 1.3 小麦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增加, 加大了小麦白粉病重发风险 近年来,土地流传速度快,种田 大户、家庭农场已成为一支新型的种植 大军。种田大户、家庭农场由于种植面 积多,为防止成熟期遇多降雨而引发穗 芽现象,大面积种植宁麦 13 等红麦品 种,这些品种大多属感病品种,加上一 家一户大面积种植的郑麦 9023、西农 979 等感病品种,据统计,全区种植的 小麦品种 85%属感病品种,感病品种种 植比例提高近 40 个百分点2。 1.4 发生程度加重 2013 年之前,小麦白粉病发病程 度总体为中等偏轻发生。2013 年后自然 发生程度均为大发生,重发田块病菌侵 染至穗部,最终形成“ 霉塘 ”,对小麦的 产量及品质影响极大。 1.5 防治不及时 不能及时进行防治,待病害严重 时才进行防治,错过了最佳防治时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部位相对隐蔽,通 常在植株的中下部、根部或叶片背面而 不易查见,大部分农户是不见病不防治, 加上发病初期不用药,大多数与小麦赤 霉病一起防治,而此期小麦白粉病已到 了病情高峰期,防治为时过晚,用药已 不能有效控制其发展势头。 1.6 小麦播期迟,播种量大,大 量偏施氮肥 2013 年以前本地小麦播期基本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 10 日。近年来,由于 直播水稻种植面积仍较多,大面积稻田 让茬晚,小麦播期已渐渐推迟到 11 月 20 日前后,甚至推迟到 12 月播种。小 麦播期迟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小麦出苗差、 长势弱。为改变这一现象,种田大户、 家庭农场为增加小麦基本苗,将小麦播 种量由原来的 150225 kg/hm2 提高到 如今的 300 kg/hm2。此外,为提高产量, 大量施用氮肥,导致田间植株群体过密、 郁闭度增加,加之田间小气候环境适宜, 导致小麦白粉病连年重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1.7 不良气象因素 小麦返青后,降水量多,雾霾天 气偏多,田间小气候适宜,加重小麦白 粉病的发生。在品种布局和栽培条件相 对稳定的情况下,气象条件是影响该病 发生程度的关键因素。根据研究报道, 小麦白粉病在 0 左右不发病,46 病情发生缓慢,1520 病情扩展加快, 而春季降雨,相对湿度较高,则有利于 病菌孢子萌发和病情扩展。近年来,年 均雾霾天气偏多,导致田间湿度偏大, 满足了白粉病大流行的气象因素3。 2 绿色统防技术集成 2.1 农业防控技术 一是加强与栽培、土肥等部门的 配合,提高有机肥施用量,多施磷肥、 钾肥,少施氮肥。二是试验、示范、推 广种植抗病品种,提高抗病品种的种植 面积,大力压缩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 从根本上降低白粉病的发生。三是推广 精量播种技术,科学安排种植密度,减 轻适宜白粉病发生的环境条件。四是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收后及时铲除各种场合的自生小麦,减 少白粉病初侵染源。 2.2 化学防控技术 白粉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一种常 发性重大病害,小麦被白粉病菌侵染后, 光合效能大大下降,而呼吸和蒸腾作用 又大为增强,致使病株成穗数、结实率 和千粒重下降,大大降低小麦的产量和 品质。由于小麦生长期间天气多过程性 降水,土壤湿度大,加之发病期阶段气 温快速上升,使得一些易感白粉病的小 麦品种白粉病发生、发展加快,危害严 重。因此,小麦白粉病必须坚持全程药 控,加快小麦白粉病等重大病虫害绿色 统防技术的快速推广与应用4。 2.2.1 把握发病初期,适期施药 预防。根据 4 年的调查研究,本地区小 麦白粉病发病初期在 3 月下旬,此期可 与小麦纹枯病、蚜虫同时进行防治,可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期以 15%三唑 酮可湿性粉剂 750 g/hm2、30% 苯甲 丙环唑悬浮剂 450 g/hm2 等药剂为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预防效果好,成本低,同时可兼治小麦 纹枯病。 2.2.2 发病高峰期,要及时用药 治疗。根据 4 年的调查试验,本地区小 麦白粉病发病高峰期在 4 月下旬至 5 月 上旬,此期可与小麦赤霉病、蚜虫、粘 虫同时进行防治,此期可用醚菌酯+戊 唑醇组合,用 30%醚菌酯 45 g/hm2+43%戊 唑醇悬浮剂 300 g/hm2,治疗效果好, 成本高,但同时可兼治小麦赤霉病。 2.3 绿色统防技术 由于传统的农业防治方法不仅难 以控制病虫害,而且很容易污染生态环 境和危害食品安全,故要改变传统的施 药方式,大力发展以企业、经济实体和 科技示范户为依托的多元化植保服务组 织,充分利用植保合作社的优势,大面 积推广绿色统防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 小 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在此基 础上建立小麦病虫害防控样板田,尤其 在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发 生危害的关键时期,组织种田大户现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