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下岗夫妇为生存创业发家_第1页
40岁下岗夫妇为生存创业发家_第2页
40岁下岗夫妇为生存创业发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0 岁下岗夫妇为生存创业发家 一对下岗夫妇的创业故事,见证了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无数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历程 一对下岗夫妇的创业故事,见证了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无数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历程 一对同时下岗的夫妇,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创业之路。他们有过失败的辛酸,有过缺 乏资金的困惑。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工商、税费全免一项项惠民政策,一双双温暖的手 使他们获得了前行的动力。他们的小吃店由 38 平方米扩展到 130 平方米,还有 8 名下岗职 工在这里重新上岗。 初冬时节,坐在陈凤敏夫妇干净整洁的小吃店里,一杯清茶,一抹浓香,关于创业 的话题就这样徐徐散开 孩子在饭桌上天真地问:妈妈,为什么咱家的菜里没有肉呢? 2000 年,陈凤敏从哈尔滨针织厂下岗。 一夜之间,她仿佛从天上掉到了地下。雪上加霜的是,同年其爱人李世军也从建筑 公司下岗了。 这一年,他们 40 岁。孩子正在上学,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生活的正常开支都失去了 来源,他们的心就像被掏空了一样。 为了生存,夫妻二人携手踏上了创业之路。他们收过废品,干过熟食店,但效益都 不是很好。最脏最累的活儿是收头发。把从理发店中收的头发一点一点清理干净,他们累 得连饭都吃不下去。但为了生活,两个人互相鼓励着,坚持着。 2003 年,他们组建了以下岗职工为主的水电安装服务队。遗憾的是,服务队仅仅运 营了 7 个月,就被两家企业拖欠垮了。到 2004 年初,他们已欠外债 8 万多元,生活彻底陷 入了窘境。 一次,孩子在饭桌上天真地问陈凤敏:妈妈,为什么咱家的菜里没有肉呢?两口子 互相对望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水夺眶而出。 孩子不知道,别说是肉,就是买菜,爸爸妈妈每天都是从市场这头走到那头,挑最 便宜的买。 陈凤敏一家三口的经历,许多城市下岗职工家庭都曾经历过。当他们手中的铁饭碗 被打碎,而又未找到其他合适的饭碗时,他们在那种菜里没有肉的生活中顽强地坚持着。 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作为老工业基地,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 中,必然要经历一系列的变革。国企职工下岗,是这场变革中的阵痛。安稳的工作岗位没 有了,妻子没了工作,丈夫下岗了他们的生活发生了难以想像的变化。截至 9 月底,全省 各类企业仍有 89 万名下岗失业人员。 然而,他们又必须闯过这道关口。陈凤敏和所有的下岗职工一样,在艰苦的创业路 上摸索着,前进着。与此同时,国家和社会也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这个特殊的群体。国务 院在我省进行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 失业保险并轨。原来职工与企业只是一纸有名无实的合约。并轨后,企业切断了与职工的 联系,支付了经济补偿金,接续了社会保险关系,职工拿到补偿金后成为名符其实的社会 人,可以自谋生路,并享受相应的再就业优惠政策。目前,全省已有 163 万余人实现了并 轨,人均获得经济补偿金 8395 元。此外,其他惠民政策也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点亮了一 盏明灯。 就这样,陈凤敏夫妇在阵痛中,体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暖流。 两口子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创业培训让我们长了见识 2004 年,亲属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主动借给他们一套 38 平方米的车库做生意, 并提供了启动资金。夫妻二人觉得生活又见了光亮。 他们起早贪黑地干。李世军每天早晨两点起床去进货,两口子一忙就是一整天。然 而,买卖做得还是不尽如人意。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又一次亏损了。干了三四个月,也不 见有转机。二人的心里彻底没了底儿:怎么办? 就在这时,哈市劳动保障局打来电话,邀请他们免费参加创业培训班。夫妻二人如 同见了救星,一头扎进学校,同时他们还经常浏览政府推荐的财富经网站学习创业的知识 和别人成功的经验。在这里,他们不仅懂得了怎样理财,如何经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 心灵得到了深深的慰藉:下岗不仅仅是下岗职工自己的事,它牵动着各级政府的心。他们 不是孤立无援的。 李世军拿出夫妻二人的哈尔滨市创业培训合格证给记者看。两个红色的小本是他们 心中的一团圣火。李世军说:我们的学习是免费的,但政府却是有投入的。如果我们做不 好,对不起政府。简单的几句话却是那样发自肺腑。 或许是从培训班得了真经,回来后两个月,他们的小吃店出现了转机,回头客越来 越多。夫妻俩前堂后灶忙个不停,欣喜的笑容挂在脸上,生活是那样充满希望。 许多下岗职工像陈凤敏夫妇一样,虽然有创业的愿望,却不知从何处入手。正是看 到了这一点,各级政府着手解其燃眉之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基层的乡镇,各种培训 机构成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孵化器。创业培训则为那些有开业条件和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 人员指明了方向。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通过创业培训学到了点金术,他们开始信心十足地 闯荡市场,寻找金子了。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人士介绍,今年前 9 月,我省共为 27 万名下岗失业人员提 供了再就业培训,培训后有 18 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为 71%。同时,对近 3 万名 有创业愿望和开业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和开业指导,1.6 万人成功创办企业和自 谋职业,创业成功率 60%,新创就业岗位近 5 万个。培训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搭建了一座金 桥。 夫妻俩连声赞叹:小额贷款使我们的生意锦上添花 小吃店火了。很多顾客为了就餐而等座位。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扩大营业面积,才 能增加效益。可是囊中羞涩,两个人左思右想,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突然,他们的眼前一亮:可以到商业银行申请小额贷款。两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胆突突地去了。没想到的是,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利达支行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并详细讲解了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很快,陈凤敏从商业银行取得了 2 万元贷款,扩大了 营业面积,他们的第二家店兰州拉面馆顺利开张了。 小额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从天而降。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 们精神动力,让我们有从头再来的勇 气和信心。陈凤敏真诚地表白。 经过苦心经营,他们的小吃店越来越兴旺,营业规模一扩再扩。今年 3 月,他们又 用这两年挣的钱,把兰州拉面馆旁的房子买了下来,设了单间。小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饮水思源。夫妻俩一再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在众人的帮助下获得的,他们要用 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他们经常义务为市民修暖气、自来水,通下水,并且年年捐款,送 还拣失钱物 1 万余元。这对下岗夫妇因此获得了黑龙江省特色文明家庭的美誉。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幕场景:政府开发的交通协管员、保洁员等 公益性岗位,安置给被称为 4050 人员的就业困难群体;下岗 职工做生意,不但可以申请 cctv7 致富专题 zt.hao315.tv qyue 小额贷款,还可以享受到免税与免费的优惠;失业人员可在就近的街道或社区享受到就业 服务这些政策,都是政府积极的就业政策 的一部分。就业是民生之本,不是一句简单的口 号。今年前 9 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 66.7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47.2 万人。 采访中,陈凤敏夫妇拿出了他们的再就业优惠证。在这个绿色的小本里,记录着夫 妻二人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创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