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picc导管异位并发心律失常的应急处理_第1页
5例picc导管异位并发心律失常的应急处理_第2页
5例picc导管异位并发心律失常的应急处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目的为了预防 PICC 异位入右心房并发心律失常,减少不良后 果。 方法回顾分析 5 例 PICC 异位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应急处理及防护措 施结果PICC 异位并发心律失常与外测量方法、X 线漏诊、异位时间、疾病本身等有关。 结论精确外测量,精确定位减少漏诊,导管内置长度管理,专科护士具备阅片能力是 防护关键。 【关键词】 PICC;导管异位;心律失常;护理 我科在 2008 年 9 月至 2009 年 11 月期间对 83 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护理中, 共发生 5 例导管异位入右心房并发心律失常的病例,发生率 6.02%,现将 PICC 导管异位 产生心律失常的应急处理与防护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分析 1.1 临床资料 本组 5 例,男 2 例,女 3 例,年龄 3665 岁,均为肺恶性肿瘤,突发心律失常时 2 例 住院 1 周尚未开始放疗,2 例已化疗 1 周期,1 例化疗 1 周期、放疗 32GY/16 次。 1.2 原应分析 (1)导管直接刺激心内膜:PICC 导管中文说明中警告导管非心房导管,勿将导管头 端留置右心房,当不适宜右心房留置的导管漂浮右房内时,导管随房室关闭动作,血流的 不断挤压而反复、直接地冲击右心房内膜,使分布在心内膜的心脏自主神经受到刺激,释 放神经递质,产生微折返,通过心房神经网络传递,从而触发房颤1 。 (2)导管长时间 刺激心内膜:导管在右心房短暂刺激可引发一过性心悸等心律失常,而长时间刺激心内膜 对心律失常起到了维持作用,本组 3 例留置时间在一周内的患者心律失常均被控制。1 例 异位 21d 的窦性心动过速未完全控制,1 例导管异位留置 2 个月的患者,房颤反复发作 1 周,治疗后好转 1 月、再次反复发作而中止肿瘤治疗。 (3)疾病本身:肺癌患者常因肿瘤 阻塞或压迫支气管开口而伴有阻塞性肺炎及不同程度的通气功能减退,机体处于缺氧状态, 易激发心律失常。 心脏基础病是房颤的病因。本组 5 例全部为肺癌患者,其中 3 例伴有心 血管基础病,同期其他 PICC 置管患者中未发现有异常心脏反应。 2 应急处理 2.1 心律失常时应急处理 在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心悸、恶心等不适时,立即安置患者到病床上,减少活动,同 时通知主管医师,并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床边动态心电监护,氧饱和度监测,抽血化验电 解质、心肌酶谱、血常规等。其中 3 例提示房颤发作时,根据医嘱立即用西地兰 0.4mg 缓 慢静推或可达龙 150mg 静推后心电图转正常。 2.2 确诊异位时导管应急处理 当主管医师查阅患者胸部 CT 诊断 PICC 导管头端深达右心房内,立即予以外拔 PICC 导管 3cm4cm 的紧急处理;同时穿刺点重新粘贴固定以防导管再行异位。 2.3 心理护理 在心律失常发作后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缓解其应激状态,做好疾病相关的宣教,告 知休息避免情绪波动的重要性及家属的心理稳定支持,对暂停放疗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2.4 导管相关护理 加强对导管的巡视,PICC 导管复位后,仍密切关注有无一过性心悸等导管刺激反应, 确保无异常后继续予 PICC 导管留置.严格掌握患者的 PICC 内置长度,每周仔细检查导管 刻度,核对并保持内置长度不变,发现有导管滑入立即外拔。做好 PICC 置管侧上肢功能 锻炼指导,反复房颤患者不鼓励上肢锻炼,治疗后心律失常控制者可恢复上肢功锻炼。 2.5 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根据药物剂量,先后输注要求及时调整输液泵功能, 及时观察用药后病情好转表现,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可达龙致肺纤维化的不良反 应。 【参考文献】 1 陈春林, 张随学 .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 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yxyy/main/index.php.2011(04)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实用 医学杂志. /xyfm/class/. 2010(10) 4 欧阳振波, 刘萍,余艳红. 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huanmei/class/.2010(02) 5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 CT 扫描计算机三维 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2010(01) 6 欧阳振波,张随学,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06) 7 吴龙 ,周义军 ,高劲松,孙建永 ,李玉飞,马俊,金科. 女性盆腔的 MRI 三维重建J. 第四 军医大学学报. /qikan/class/. 2009(12) 8 张绍祥. 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01) 9 高成杰, 张随学 ,裴强,徐达传 . 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初步研究J. 中 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01) 10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林支付,唐泽圣.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 机三维重建J. 解剖学杂志. 2005(03) 11 续靖宁,邓晓红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J. 右江医学. 2009(02) 12 刘增佑 ,朱艳宾 ,王淼,崔艳双, 张随学,胡群英.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妊娠期高 血压疾病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31) 13 佟艳,张晶,钱荣华,李蕊. 血清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分析J. 河北医 药. /news/class/.2010(24) 14 林丽珍,杨茵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测研究进展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11) 15 狄海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对胎儿的影响 J. 临床医学. 2011(09) 16 张随学,杨彦,杨伟文.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 /news/class/. 2007(09) 17 马丽,叶新红,张文静. 311 例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分析 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4) 18 冯妍,刘蒙娜 ,赵兰娣. 褪黑素受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08) 19 易媛媛,其木格, 张随学. 182 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