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讲 化学能与热能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 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5. 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 HH(反应产物) H(反应物)表达的含义。6.理解盖斯定律, 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考点一 焓变与反应热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为 热量的变化。 2焓变、反应热 (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 (2)符号:H。 (3)单位:kJmol 1 或 kJ/mol。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 - 2 - (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可燃物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 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Ba(OH) 28H2O 与 NH4Cl 反应;碳和水蒸气、C 和 CO2 的反应等。 深度思考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 (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4)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 ) (5)Na 转化为 Na 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 ) (6)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 (7)同温同压下,反应 H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H 不同( ) (8)可逆反应的 H 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解析 (5)(6)是物理变化过程,其能量变化不能称为反应热。(7)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 题组一 依据图形,理清活化能与焓变的关系 1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3 -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A BC ABC AB C BE 1 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C正反应的热效应 HE 1E 20 表示吸热,H” 、 “ 解析 因为 C(g)=C(l) H3H1。 3已知 Al2O3(s)AlCl 3(g) 3C(s)=3AlCl(g)3CO(g) Ha kJmol 1 判断下列变化过程是否正确,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 (1)3AlCl(g)3CO(g)= =Al2O3(s)AlCl 3(g)3C(s) Ha kJmol 1 ( ) (2)AlCl(g)CO(g)= = Al2O3(s) AlCl3(g)3C(s) 13 13 H a kJmol1 ( ) 13 (3)2Al2O3(s)2AlCl 3(g)6C(s) =6AlCl(g)6CO(g) H2a kJmol 1 ( ) 答案 (1) (2) (3) 利用状态,迅速比较反应热的大小 若反应为放热反应 1当反应物状态相同,生成物状态不同时,生成固体放热最多,生成气体放热最少。 2当反应物状态不同,生成物状态相同时,固体反应放热最少,气体反应放热最多。 3在比较反应热(H)的大小时,应带符号比较。对于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 H 反而 越小。 题组一 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LiH 可作飞船的燃料,已知下列反应: 2Li(s)H 2(g)=2LiH(s) H182 kJmol 1 2H 2(g)O 2(g)=2H2O(l) H 572 kJmol 1 4Li(s)O 2(g)=2Li2O(s) H1 196 kJmol 1 试写出 LiH 在 O2 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16 - 答案 2LiH(s)O 2(g)=Li2O(s)H 2O(l) H702 kJmol 1 解析 2LiH(s)= =2Li(s)H 2(g) H182 kJmol 1 2Li(s) O2(g)=Li2O(s) H598 kJmol 1 12 H2(g) O2(g)=H2O(l) H 286 kJmol 1 12 上述三式相加得:2LiH(s)O 2(g)=Li2O(s)H 2O(l) H702 kJmol 1 题组二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2在 25 、101 kPa 时,C(s)、H 2(g)、CH 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 393.5 kJmol1 、285.8 kJmol1 、870.3 kJmol 1 ,则 2C(s)2H 2(g)O 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A488.3 kJmol 1 B488.3 kJmol 1 C191 kJmol 1 D191 kJmol 1 答案 A 解析 由题知表示各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s)O 2(g)=CO2(g) H393.5 kJmol1 ;H 2(g) O2(g)=H2O(l) H285.8 kJmol1 ;CH 3COOH(l) 12 2O 2(g)=2CO2(g)2H 2O(l) H870.3 kJmol1 。则 2C(s)2H 2(g)O 2(g)=CH3COOH(l)可由反应22 得出,则反应热为393.5 kJmol1 2(285.8 kJmol1 2)(870.3 kJmol1 )488.3 kJmol1 。 题组三 利用盖斯定律定性判断 H 间的关系 3(2013新课标全国卷,12) 在 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 O2(g)=SO2(g)H 2O(g) H 1 32 2H2S(g)SO 2(g)= S2(g)2H 2O(g) H 2 32 H2S(g) O2(g)=S(g)H 2O(g) H 3 12 2S(g)=S2(g) H 4 则 H4 的正确表达式为( ) - 17 - AH 4 (H1H 23H 3) 23 B H4 (3H3H 1 H2) 23 C H4 (H1H 23 H3) 32 DH 4 (H1H 23H 3) 32 答案 A 解析 给题中方程式依次编号为、,3 得 3S(g)= = S2(g) 32 (H1H 23H 3) 故 2S(g)=S2(g) H 4 (H1H 23H 3)。 23 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特别提醒: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变形时,利用“加法”不容易出错。考点五 能源 1能源分类 2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 (1)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科学控制燃烧反应,使燃 料充分燃烧。 - 18 - (2)开发新能源:开发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的新能源。 深度思考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 (1)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 (2)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 (3)农村用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燃料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 ) (4)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 (5)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将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 (6)食用植物体内的淀粉、蛋白质等属于直接利用能源( ) (7)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燃料的重要原料( ) (8)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影响可持续发展( ) (9)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 PM2.5的含量( ) (10)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 (11)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题组一 正确理解能源的种类 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 A煤炭、石油、沼气 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答案 C 2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问题之一,能源家族中:煤炭、核能、石油、 - 19 - 天然气、水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不可再生的是_(填序号,下同) ;属 于新能源的是_。 答案 题组二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 能制取氢能的构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 2O 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 C2 mol 液态 H2O 具有的总能量低于 2 mol H2 和 1 mol O2 的能量 D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 答案 C 解析 2H 2O(l)=2H2(g)O 2(g)是吸热反应,说明 2 mol 液态 H2O 的能量低于 2 mol H2和 1 mol O2的能量。因由水制取 H2耗能多且 H2不易贮存和运输,所以氢能源利用并未普及,但 发展前景广阔。 4为缓解能源紧张,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生物质能源(利用能源作物和有机废料,经过 加工转变为生物燃料的一种能源)的开发利用。 (1)如图是某国能源结构比例图,其中生物质能源所占的比例是_。 (2)生物柴油是由动植物油脂转化而来,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酯,几乎不含硫,生物降解性好, 一些国家已将其添加在普通柴油中使用。关于生物柴油及其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资源 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与普通柴油相比易分解 与普通柴油制取方法相同 A B C D 答案 (1)27% (2)A - 20 - 解析 (1)油料作物和甘蔗是能源作物,属生物质能源;化石燃料不是生物质能源。 (2)生物柴油的原料是动植物油脂,可再生( 对),几乎不含硫(对) ,生物降解性好(对), 主要成分为酯类,而普通柴油源于烃类(石油) ,所以错。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全国卷、高考题调研 1(2014新课标全国卷,13) 室温下,将 1 mol 的 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 热效应为 H1,将 1 mol 的 CuSO4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 H2;CuSO 4(s)5H2O(s)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 CuSO4(s)= = = = = 5H 2O(l),热效应为 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H 2H 3 B H1H 3 C H1H 3 H2 DH 1H 2H 3 答案 B 解析 1 mol 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为吸热反应,故 H10,1 mol 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为放热过程,故 H20,1 mol CuSO45H2O(s)溶于水可 以分为两个过程,先分解成 1 mol CuSO4(s)和 5 mol 水,然后 1 mol CuSO4(s)再溶于水, CuSO45H2O 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即 H30,根据盖斯定律得到关系式 H1H 2H 3,分 析得到答案:H 1H 3。 22014新课标全国卷,28(1)(2)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 或间接水合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 2H5OSO3H),再水解生成乙醇。 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2)已知: 甲醇脱水反应 2CH3OH(g)=CH3OCH3(g)H 2O(g) H123.9 kJmol 1 甲醇制烯烃反应 2CH3OH(g)=C2H4(g)2H 2O(g) H229.1 kJmol 1 - 21 - 乙醇异构化反应 C2H5OH(g)=CH3OCH3(g) H350.7 kJmol 1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 C2H4(g)H 2O(g)=C2H5OH(g)的 H_ kJmol1 。 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 _ _。 答案 (1)CH 2=CH2H 2SO4(浓) C 2H5OSO3H,C 2H5OSO3HH 2O C 2H5OHH 2SO4 (2)45.5 污染小,腐蚀性小等 32013新课标全国卷,28(3)二甲醚(CH 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 合成气(组成为 H2、CO 和少量的 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CO(g)2H 2(g)=CH3OH(g) H190.1 kJmol 1 ()CO 2(g)3H 2(g)=CH3OH(g)H 2O(g) H249.0 kJmol 1 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 2O(g)=CO2(g)H 2(g) H341.1 kJmol 1 二甲醚合成反应:()2CH 3OH(g)=CH3OCH3(g)H 2O(g) H424.5 kJmol 1 由 H2 和 CO 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答案 2CO(g) 4H2(g)=CH3OCH3(g)H 2O(g) H 204.7 kJmol 1 解析 筛选用热化学方程式为() 和() , 用()2()即可得目标方程式: 2CO(g)4H 2(g)=CH3OCH3(g)H 2O(g) H204.7 kJmol 1 。 各省市高考题调研 12014北京理综,26(3) 已知:2NO 2(g)N2O4(g) H 1 2NO2(g)N2O4(l) H 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 。 - 22 - 答案 A 解析 等质量的 N2O4(g)具有的能量高于 N2O4(l),因此等量的 NO2(g)生成 N2O4(l)放出的热量 多,只有 A 项符合题意。 2(2014重庆理综,6)已知: C(s)H 2O(g)=CO(g)H 2(g) Ha kJmol 1 2C(s)O 2(g)=2CO(g) H220 kJmol 1 HH、O= =O 和 OH 键的键能分别为 436、496 和 462 kJmol1 ,则 a 为( ) A332 B118 C350 D130 答案 D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和焓变与键能的关系解答。根据题中给出的键能可得出热化学方程式: 2H 2(g)O 2(g)=2H2O(g) H 3(2 4364964462)kJmol 1 ,即2H 2(g)O 2(g) =2H2O(g) H3480 kJmol1 ,题中2C(s)O 2(g)=2CO(g) H 2220 kJmol1 ,() 得C(s)H 2O(g)=CO(g)H 2(g) H 1(H 2 H3) ,即 12 12 a(220480) 130,选项 D 正确。 12 3(2013重庆理综,6)已知: P4(g)6Cl 2(g)=4PCl3(g), Ha kJmol 1 , P4(g)10Cl 2(g)=4PCl5(g) Hb kJmol 1 , P4 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 5 中 PCl 键的键能为 c kJmol1 ,PCl 3 中 PCl 键的键能为 1.2c kJmol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P 键的键能大于 PCl 键的键能 - 23 - B可求 Cl2(g)PCl 3(g)=PCl5(s)的反应热 H CClCl 键的键能 kJmol1 b a 5.6c4 DPP 键的键能为 kJmol1 5a 3b 12c8 答案 C 解析 A 项,由于氯原子半径小于磷原子半径,所以 PP 键的键能应小于 PCl 键的键能, 错误; B 项,由于不知 PCl5(g)=PCl5(s)对应的 H,所以无法根据盖斯定律求得该反应的 H,错 误; C 项,P 4(g)10Cl 2(g)=4PCl5(g) H b kJmol 1 P4(g)6Cl 2(g)=4PCl3(g) Ha kJmol 1 得 Cl2(g)PCl 3(g)=PCl5(g) H kJmol1 b a4 EClCl 31.2c kJmol 1 5c kJmol 1 kJmol1 b a4 EClCl kJmol1 ,正确; b a 5.6c4 D 项,根据 P4(g)10Cl 2(g)=4PCl5(g) H b kJmol 1 得 6EPP 10 kJmol1 45c kJmol 1 b kJmol 1 b a 5.6c4 EPP kJmol1 ,错误。 5a 12c 3b12 4(2013福建理综,11)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 (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 H2O、CO 2 转变为 H2、CO。其过程如下: mCeO2 (mx )CeO2xCexO 2 太 阳 能 (mx)CeO 2xCex H2Ox CO2 mCeO2xH 2x CO 9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 CeO2 没有消耗 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 24 - C右图中 H1H 2 H3 D以 CO 和 O2 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CO4OH 2e =CO 2H 2O23 答案 C 解析 抓住盖斯定律的含义(反应的焓变与途径无关,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 解题。 A 项根据题干中已知的两个反应可以看出, CeO2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CeO2应是水和二氧 化碳转化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催化剂;B 项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氢气和 一氧化碳,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 项根据盖斯定律可知H 1 H2 H3;D 项以一氧化 碳和氧气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负极应为一氧化碳失电子,在碱性条件下一氧化碳应变为碳 酸根离子,结合选项中所给的电极反应式,再根据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则可判断其正确。 5(2014高考试题组合) (1)2014四川理综,11(3)已知:25 、101 kPa 时,Mn(s)O 2(g)=MnO2(s) H520 kJmol1 S(s)O 2(g)=SO2(g) H297 kJmol Mn(s) S(s)2O 2(g)=MnSO4(s) H1 065 kJmol1 SO2 与 MnO2 反应生成无水 MnSO4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 (2)2014浙江理综,27(3)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 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 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 CaSO4 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 SO2 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 中产生的 CO 又会与 CaSO4 发生化学反应,降低了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 CaO(s) SO2(g)CO 2(g) H1218.4 kJmol 1 (反应) CaSO4(s)4CO(g) CaS(s) 4CO2(g) H2175.6 kJmol 1 (反应) 假设某温度下,反应的速率(v 1)大于反应的速率(v 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 确的是_。 - 25 - (3)2014广东理综,31(1)用 CaSO4 代替 O2 与燃料 CO 反应,既可提高燃料效率,又能得到 高纯 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为主反应,反应和为副反 应。 1/4CaSO 4(s)CO(g)1/ 4CaS(s)CO 2(g) H147.3 kJmol 1 CaSO 4(s)CO(g) CaO(s)CO 2(g)SO 2(g) H2210.5 kJmol 1 CO(g) 1/2C(s)1/2CO 2(g) H386.2 kJmol 1 反应 2CaSO4(s)7CO(g) CaS(s)CaO(s)6CO 2(g)C(s)SO 2(g)的 H_(用 H1、 H2 和 H3 表示)。 (4)2014大纲全国卷,28(1)化合物 AX3 和单质 X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 AX5。回 答下列问题: 已知 AX3 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 76 ,AX 5 的熔点为 167 。室温时 AX3 与气体 X2 反应生成 1 mol AX5,放出热量 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5)2014天津理综,7(4) 晶体硅 (熔点 1 410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 Si粗 Cl2 460 SiCl4 蒸 馏 SiCl4纯 H2 1 100 Si硅 写出 SiCl4 的电子式:_;在上述由 SiCl4 制纯硅的反应中,测得每生成 1.12 kg 纯硅需 吸收 a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答案 (1)MnO 2(s)SO 2(g)=MnSO4(s) - 26 - H248 kJmol 1 (2)C (3)4H1 H2 2H3 (4)AX3(l)X 2(g)=AX5(s) H123.8 kJmol 1 (5) SiCl4(g)2H 2(g) Si(s)4HCl(g)= = = = = 1 100 H0.025a kJmol 1 6(2013高考试题组合)完成下列小题。 (1)2013江苏,20(1)白磷(P 4)可由 Ca3(PO4)2、焦炭和 SiO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相关热 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3(PO4)2(s)10C(s)= =6CaO(s)P 4(s)10CO(g) H 13 359.26 kJmol 1 CaO(s)SiO 2(s)=CaSiO3(s) H 289.61 kJmol 1 2Ca3(PO4)2(s)6SiO 2(s)10C(s) =6CaSiO3(s)P 4(s)10CO(g) H3 则 H3_kJmol 1 。 (2)2013四川理综,11(5) 节选 焙烧产生的 SO2 可用于制硫酸。已知 25 、101 kPa 时: 2SO2(g)O 2(g)2SO3(g) H1197 kJmol 1 ; H2O(g)=H2O(l) H 244 kJmol1 ; 2SO2(g)O 2(g)2H 2O(g)=2H2SO4(l) H3545 kJmol 1 。 则 SO3(g)与 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 (3)2013浙江理综,27(1)捕碳技术( 主要指捕获 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 NH3 和(NH 4)2CO3 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 CO2 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2NH 3(l)H 2O(l)CO 2(g)(NH4)2CO3(aq)H1 反应:NH 3(l)H 2O(l)CO 2(g)NH4HCO3(aq)H2 反应:(NH 4)2CO3(aq)H 2O(l)CO 2(g)2NH4HCO3(aq)H3 H3 与 H1、H 2 之间的关系是:H 3_。 (4)2013天津理综,10(2) 为减少 SO2 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 27 - 已知:H 2(g) O2(g)=H2O(g) 12 H241.8 kJmol 1 C(s) O2(g)=CO(g) H110.5 kJmol 1 12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5)2013北京理综,26(2)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 N2 和 O2 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1)2 821.6 (2)SO3(g)H 2O(l)=H2SO4(l) H130 kJmol 1 (3)2H2 H1 (4)C(s)H 2O(g)=CO(g)H 2(g) H131.3 kJmol 1 (5)N2(g)O 2(g)=2NO(g) H 183 kJmol 1 解析 (1)2Ca 3(PO4)2(s)10C(s)= =6CaO(s)P 4(s)10CO(g) H 13 359.26 kJmol 1 CaO(s)SiO 2(s)=CaSiO3(s) H 289.61 kJmol 1 由盖斯定律,目标反应可由反应反应6,则 H3H 1 H262 821.6 kJmol1 。 (2)根据盖斯定律,得出 SO3(g)H 2O(l)=H2SO4(l) H 4只须按下式进行即可: H (H3H 12H 2)130 kJmol 1 , 12 热化学方程式应为 SO3(g)H 2O(l)=H2SO4(l) H130 kJmol 1 。 (3)式2式,即可得反应。 (4)下式减上式即可求得热化学方程式。 - 28 - (5)拆开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 N2(g)O 2(g)=2NO(g)其 H 计算方法如下: H945 kJmol 1 498 kJmol 1 2630 kJmol 1 183 kJmol 1 。 练出高分 1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就环境问题公开表示,到 2020 年,美国将会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 到 1990 年水平的 80%,此外美国将把新能源比重提高到 30%。奥巴马还计划每年拿出 150 亿美元大举投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源等,并且举全国之力构建美国的低碳经济领袖地 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 2、甲烷都属于温室气体 B用甘蔗生产的燃料乙醇属可再生能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C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属于新能源 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答案 B 解析 乙醇作燃料产生 CO2气体,会引起温室效应,B 项错误。 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M(s)N(g) R(g) H Q1 kJmol1 , 2R(g)N(g) 2T(g) HQ 2 kJmol1 。Q 1、Q 2、Q 3 均为正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R(g)的能量总和大于 1 mol M(s)与 1 mol N (g)的能量总和 B将 2 mol R(g)与 1 mol N(g)在该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 Q2 kJ C当 1 mol M(s)完全转化为 T(g)时(假定无热量损失) ,放出热量(Q 1 ) kJ Q22 DM(g) N(g) R(g) H Q 3 kJmol1 ,则 Q3Q 1 答案 C 解析 A 项,为放热反应,所以 1 mol R(g)的总能量应小于 1 mol M(s)与 1 mol N(g)的能量 总和;B 项,为可逆反应,放出热量小于 Q2 kJ; C 项,由盖斯定律得,M(s) N(g) 32 =T(g) H(Q 1 ) kJmol1 ,正确;D 项,M(s) 和 N(g)反应放出热量少,所以 Q22 Q3Q 1。 3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S(g)O 2(g)=SO2(g) H 1;S(s)O 2=SO2(g) H 2,则 H1H 2 BC(石墨,s)= =C(金刚石,s) H1.9 kJmol1 ,则由石墨制取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 应,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29 - CNaOH(aq) HCl(aq)= =NaCl(aq)H 2O(l) H 57.4 kJmol1 ,则:含 20 g NaOH 的稀 溶液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28.7 kJ D2C(s)O 2(g)=2CO(g) H221 kJmol 1 ,则碳的燃烧热等于 110.5 kJmol1 答案 C 解析 A 项,S(s)和 O2(g)反应放出热量少,所以 H1H 2;B 项,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 的稳定性大于金刚石;D 项,碳的燃烧热指的是 1 mol C(s)完全燃烧生成 CO2(g)放出的热量。 4已知:H 2(g)F 2(g)=2HF(g) H270 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 2 与 1 mol F2 的能量总和大于 2 mol HF 气体的能量 B1 mol H2 与 1 mol F2 反应生成 2 mol 液态 HF 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 kJ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右图来表示 答案 A 解析 A 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正确;B 项,2 mol 液态 HF 的能量低于 2 mol HF 气体的能量,放出的热量大于 270 kJ,错误;C 项,该反 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错误;D 项,反应物 1 mol H2(g)与 1 mol F2(g)的能量总和大于生成 物 2 mol HF(g)的能量,错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图可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若 2C(s)O 2(g)=2CO(g) H221.0 kJmol 1 ,则碳的燃烧热为 110.5 kJmol1 C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已知:对于反应 H2(g)Cl 2(g)=2HCl(g) Ha kJmol 1 , - 30 - : 且 a、b、c 均大于零,则断开 1 mol HCl 键所需的能量为(abc)kJ 答案 A 解析 A 项,水分解过程是吸热反应,使用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正确;B 项,燃烧热是 1 mol 物质生成稳定的产物 (如 CO2)放出的热量,错误; C 项,加热与吸热、放热反应无关, 如金属的燃烧多数需要加热,错误;D 项,1 mol HCl 键所需的能量为 kJ,错误。 a b c2 6在 25 、101 kPa 下,1 g 甲醇燃烧生成 CO2 和液态水时放热 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 式正确的是( ) ACH 3OH(l) O2(g)=CO2(g)2H 2O(l) 32 H725.76 kJmol 1 B2CH 3OH(l)3O 2(g)=2CO2(g)4H 2O(l) H1 451.52 kJmol 1 C2CH 3OH(l)3O 2(g)=2CO2(g)4H 2O(l) H725.76 kJmol 1 D2CH 3OH(l)3O 2(g)=2CO2(g)4H 2O(l) H1 451.52 kJmol 1 答案 B 解析 甲醇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热 H 应小于 0, A、D 不正确;2 mol 甲醇的质量是 64 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22.68 kJ641 451.52 kJ,所以答案选 B。 7已知: H 2(g) O2(g)=H2O(g) H 1a kJmol 1 12 2H 2(g)O 2(g)=2H2O(g) H 2b kJmol 1 H 2(g) O2(g)=H2O(l) H 3c kJmol1 12 2H 2(g)O 2(g)=2H2O(l) H 3d kJmol 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c0 Bbd0 C2ab0 D2cd0 答案 C 解析 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H 小于 0,放出的热量越多, H 越小。由于液态水的能量低 - 31 - 于气态水的能量,所以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多,因此,2cd2ab0, 答案选 C。 8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已知 CO(g)2H 2(g)CH3OH(g)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和曲线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 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 H91 kJmol 1 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 H 变小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 CH3OH,则 H 增大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示,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故选项 A 错误, C 正确;加入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对反应热无影响,选项 B 错误;生成液 态 CH3OH 时释放出的热量更多,H 更小,选项 D 错误。 9反应 A(g) B(g) C(g) H,分两步进行:A(g)B(g) X(g) H 1X(g) C(g) 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E1 表示 AB X 的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 1HH 20 BX 是反应 A(g)B(g) C(g) 的催化剂 CE 2 是反应的活化能 DHE 1E 2 答案 A 10在量热计(如图)中将 100 mL 0.50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与 100 mL 0.55 molL1 NaOH 溶液混合,温度从 298.0 K 升高到 300.7 K。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 - 32 - 高 1 K 所需要的热量)是 150.5 JK1 ,溶液密度均为 1 gmL1 ,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4 Jg1 K1 (已知 CH3COOH 电离要吸热 )。 (1)CH3COOH 的中和热 H_。 (2)CH3COOH 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 kJmol1 ,你认为造成(1)中测得的实验值有偏差的可 能原因是 _。 (3)实验中 NaOH 溶液过量的目的是 _。 (4)你认为 CH3COOH 的中和热与盐酸的中和热绝对值相比,_的较大,其原因是 _。 答案 (1)53.3 kJmol 1 (2)量热计的保温杯绝热效果不好、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或温度计不够精确( 答案合理即可) (3)保证 CH3COOH 完全被中和,从而提高实验准确度 (4)盐酸 CH 3COOH 电离时要吸热,中和时放热较少 解析 (1)CH 3COOH 为 0.050 mol,NaOH 为 0.055 mol,碱过量,应以酸的量计算出生成 0.050 mol H2O 的反应热,进而计算出生成 1 mol H2O 的反应热,即 H 5.3310 4 150.5 JK 1 4.184 Jg 1K 1100 g 100 g300.7 K 298.0 K0.050 mol Jmol1 53.3 kJmol 1 。 (2)本实验测得 CH3COOH 中和热的实验值不等于文献值,原因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量热 计的保温杯绝热效果不好;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温度计不够精确。(3)过量的碱能保 证 CH3COOH 完全被中和,从而提高实验准确度。(4)CH 3CO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项目管理师高级实践技能进阶指南与题库
- 2025年政府公职人员职业素质提升课程及模拟题答案集
- 2025年机械设计工程师中级面试题集
- 2025年高级养老护理员技能证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法律法规)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配送计算试题及答案
- 国安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英语游戏化教学培训课件
- 贵商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业协会法务面试模拟题集
- 2025年建筑师考试备考策略与实战经验
- 新员工社保讲解
- DB1508T 152-2024 玉米品字型播种北斗导航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
- 2025年固定矫治器粘接护理常规流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蔬菜专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检验变更管理办法
- 重庆渝地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公开课课件
- 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Unit 4 Plants around us单元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
- 消除母婴传播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