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综述反应蛋白与冠心病_第1页
c综述反应蛋白与冠心病_第2页
c综述反应蛋白与冠心病_第3页
c综述反应蛋白与冠心病_第4页
c综述反应蛋白与冠心病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 反应蛋白与冠心病 近年来 ,人们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 ,认为 动脉硬化是由细胞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参与了从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的形成 ,生长到破裂的全部过程1。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炎症的一种敏感指标,它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 备受关注,本文就 CRP 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1 CRP 的生物学特点 CRP 是一种经典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已为人们所熟知 ,其分子量为 105 000 kD(1.05 108 u) ,由 5 个结构相同糖基化的多肽亚单位连接而成 ,其 亚单位由 187 个氨基酸组成。电镜下呈环状对称的五面体,不易溶于水,不耐 热,结晶为菱形,其电泳迁移在 和 球蛋白区带。CRP 的测定方法一般有 定性和定量两种。酶联吸附法、放射免疫法、乳胶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沉淀试 验等为常用检测方法,以酶联吸附法、放射免疫法较为敏感。正常人血清 CRP 定性为阴性,但定量标准不一。 2 CRP 和冠心病的关系 2.1 CRP 与冠心病明显相关 丁亚媛等2对平均年龄为(62.0010.52)岁的有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 506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 CRP 的观察报道显示 CRP 与冠状 动脉的狭窄程度有关,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影响因子,可以独立预测冠 状动脉狭窄病人的预后。Taniguchi 等3对至少有一支血管病变程度50% 的 175 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研究报道,调整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因素后,单支病 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的血清 hs-CRP 的水平逐渐升高,它与冠状动脉 病变程度有关。Framingham 心脏研究4测定平均年龄 60 岁的 321 例受试者 的血浆 CRP 水平并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情况,发 现所有受试者的冠状动脉的硬化积分随血浆 CRP 水平的升高而增加。James 等 5选取 1848 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 10%-100%的排除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患 者为研究对象,以病变程度为 10%-60%、60%-70%、70%-100%分别积分,用 总积分值的四分位数分组发现轻度组、中度组、中重度组、重度组的 hs-CRP 逐 渐升高,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 hs-CRP 与非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 程度有较低的相关性。 2.2 CRP 与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24 h CRP明显升高, 4872 h达高峰.Benz等6则认为 介入术后炎症反应是心肌损伤的结果,一些研究认为病原体感染与冠心病有关并 引起介入术后的CRP升高,而Saleh等7则认为介入术后CRP升高与肌钙蛋白释放 和病原体感染无关,而与支架置入相关,且支架置入较单纯球囊扩张CRP 升高明 显。Erdogan等8对13例行择期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4 d,第1月和第3月的最后一天测定CRP,结果显示CRP在第2天达到峰值,然后逐 渐回复至基线。支架置入意味着一个急性炎症反应,但支架置入似乎没有引起 长期持久的进展的炎症反应。 2.3 CRP与冠心病相关的可能机制 上述研究均表明CRP 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和预后相关,CRP 可能通过以下机 制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2.31 诱导补体系统使血管内膜损伤 CRP 可在磷脂酶A2参与下与其配体如溶血卵磷脂、脂蛋白等结合,以经典 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反应复合物和终末反应蛋白,从而造成血管内膜 损伤9。 2.32 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内皮细胞的凋亡 在血管形成过程中,内皮祖细胞的移行和分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CRP 能直接抑制内皮祖细胞的分化、存活功能或部分通过降低这些细胞中一氧化氮 合成酶的表达来实现通过抑制一氧化氮的产生,促进内皮细胞的凋亡并阻断新 生血管的形成,在心肌缺血发生后,CRP 可能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来影响 心血管疾病的进展10。Bettencourt 等11对经冠状动脉CT 检查证实未 患心血管疾病的对象研究发现内皮祖细胞水平与CRP 呈正相关。 2.3.3 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CRP 可以通过上调血管紧张素受体-1( AT1-R)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 而AT1-R 可介导血管紧张素的促炎症反应,CRP 还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促 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移行12,促进粥样斑块的形成。 2.34 诱导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高水平的CRP 可能协同血管切应力、氧化脂蛋白、吸烟以及高糖化蛋白水 平引起的血管损伤,激活内皮细胞,促进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 单核细胞诱导蛋白-1、E 选择素的表达明显增加而致内皮功能障碍引起动脉粥 样硬化,促进粥样斑块的形成13。 2.3. 5 促凝血作用 CRP 可增加内皮黏附分子和单核细胞诱导蛋白 -1( MCP-1) 的表达,促进单 核细胞的产生和活化,通过诱导单核细胞合成组织因子产生促凝血作用14。 2.3. 6 促血栓形成作用 CRP 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组织因子、纤维蛋白原,促血小板凝集、纤维蛋白 合成,激活凝血相关因子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致使机体凝血和纤溶 机制失衡,从而促进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15。 3 CRP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子 近年关于CRP 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存有争议。国外一项关于CRP 的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硬化关系的大型临床试验发现,CRP 的水平升高者中亚临 床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病有增高的趋势,但调整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体重指 数、雌激素及使用他汀类药物等因素后,CRP 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关 系就不再有统计学差异16。国内严岱红等17比较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 的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RP水平,结果显示CHD组血清CR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HD的发病与CRP无明显相关,提示CRP并 非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4 结论 当前资料提示我们一方面CRP 与冠心病存在明显相关性,另一方面CRP 是否 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还存在争议,并且CRP 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 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对于CRP 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的控制其他危险 因素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 1 Libby P, Ridker PM,MaseriA. 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J . Circulation,2002,105(9): 1135-1143. 2 丁亚嫒,杨志健,贾恩志,等: C-反应蛋白含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关 系的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26(6)441-443. 3 Taniguchi H,Momi Y,Ohmori R,et al Associations of plasma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with the presence and extent of coronary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Atherosclerosis,2005, 178( 1) : 173-177 4 Wang TJ,Larson MG,Levy D,et al C-reactive protein is associated with subclinical epicardial coronary calcification in men and wome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 Circulation, 2002, 106( 10) : 1189-1191 5 James S,Zebrack MD,Joseph B,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nd angiograph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dependent and additive predictors of risk in subjects with anginaJ J Am Coll Cardiol, 2002, 39( 4) : 632-637 6 Benz A, Legenfelder B, JacobsM, et al. Cytokine response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stable angina: effect of selective glycop rotein b /a receptor antagonism J . Am Heart J , 2003, 145: 693-699. 7 Saleh N, Svane B, Jensen J , et al. Stent implantation, but not pathogen burden,is associated with plasma C2reactive protein and interleukin-6 level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J . Am Heart J , 2005, 149: 876-882. 8 Erdogan O,Altun A, Gul C,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nd immunoglobulin-E response to coronary artery stenting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J . Jpn Heart J ,2003 (5) : 593-600. 9 杨胜利,何秉贤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 3) : 188 10 Verma S,Kuliszewski MA,Li SH,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ttenuate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survival,differentiation,and function: further evidence of a mechanistic link between C-reactive protei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Circulation, 2004, 109( 17) : 2058-2067 11 Bettencourt N,Oliveira S,Toschke AM,et al Predictors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levels in patients without know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eferred for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J Rev Port Cardiol,2011, 30( 10) : 753-760 12 Wang CH,Li SH,Weisel RD,et al C-reactive protein upregulates 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s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J Circulation,2003,107(13) : 1783-1790 13 Devaraj S,Xu DY,Jialal I C-reactive protein increases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in 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implications for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atherothrombosisJ Circulation, 2003,107: 398-404 14 Burke AP,Rusell TP,Kolodgie F,et al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values and atherosclerosis in sudden coronary death: association with different pathologiesJ Circulation, 2002, 105( 17) : 2019-2023 15 翁维明,朱华,郑慧雅 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铁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